徐飛 羅天濤
當前,聽課、評課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語文教學研討活動,也是學校和各級教研機構促進教師發(fā)展的主要活動形式。但是,如果對各種形式的聽課、說課進行深度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活動的效果常常不盡如人意,對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專業(yè)素質的發(fā)展,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課堂教學診斷的缺失。
很多教師在聽課評課活動中,缺少課堂診斷的意識和能力,聽課熱情不錯,而評課態(tài)度卻較為冷淡;聽別人評課還有點興趣,而讓自己來評則竭力推卻。有時候干脆有“聽”無“評”,或“聽”多“評”少;即使“評”,也只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東拉西扯,幾乎沒有客觀理性的課堂教學診斷。
即使有語文教師想對課堂教學診斷自覺地探索,也只能通過部分語文名師課堂診斷的優(yōu)秀個案積累些零碎的感悟,而難以建構較為系統(tǒng)的理性認知。基于此,黃厚江老師的《語文課堂教學診斷》一書,理論闡述與案例剖析相結合,對當前語文課堂教學診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補白意義。
構建一個體系,自然需要對核心概念作出準確詮釋?!罢Z文課堂教學診斷,就是根據語文學科的課程特點和課程要求,依據語文課堂教學的規(guī)律,對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和判斷,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提出或者探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策。”黃老師認為,不能將“診斷”混同于“評價”,盡管這兩者具有高度重合性,但在目標指向上存在著明顯差異:“評價”側重于價值判定,而“診斷”側重于分析教學偏差,尋找原因,為解決教學問題服務。
診斷是否準確合理,取決于診斷所參照的標準與依據。在本書中,黃老師憑著寬闊的教育視野、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教學實踐,建立了一套語文課堂教學診斷的完整體系。在具體的診斷活動中,黃老師盡可能給出較為明晰的參照標準。如在“教學過程診斷”一節(jié)里,黃老師提出過程診斷應著重考查三方面內容: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主體互動;學生在學習和發(fā)展中的主體性;教學進程中是否關注學生探究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對每部分內容,黃老師都作了具體的闡述,如關于“主體互動”,提出應從“質量”與“機會”兩項進行考查:
所謂質量,是指在主體互動的過程中,有新的、有意義的內容生成;同時,師生之間的教和學都融入了思維的積極活動。否則,只是教師按照預定計劃的提問和學生不假思索的回答,雖互動頻繁且不乏熱烈,但仍不能視為有效的主體互動。所謂機會,是指學習共同體每一位成員都得到交流的可能。參與互動是每一位學習共同體成員應有的權利。
如此具體的講解闡釋,再加上豐富的案例引證,使我們能在語文課堂教學診斷方面登堂入室,逐漸成為專業(yè)的聽課者、評課者。而對課堂教學有了自覺的診斷意識,我們就能提升課堂教學的品質,幫助學生實現(xiàn)學習的成長,并且促進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和語文課程發(fā)展的深入研究。
全書共由五章組成,前兩章“對課堂教學診斷的基本認識”和“語文課堂教學診斷的主要依據”,側重于陳述性知識的講解,后三章“語文課堂教學診斷的基本方式”“語文課堂教學診斷的基本內容”和“語文課堂教學診斷的一般視角”,側重于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的介紹。
本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闡釋準確而到位,案例引證典型而豐富。全書共引用二十二則較為完整的案例,既有魏書生、李鎮(zhèn)西、郭初陽、李百艷等名師的典型課例,也有王榮生、余映潮、褚樹榮等專家的課例診斷,更有黃厚江老師本人的課例及診斷。因此,本書既可作為語文課堂教學診斷的理論書籍來研究,也可作為課堂教學診斷的范例集錦來學習。
第一章,是對課堂教學診斷的整體性介紹,可以粗略閱讀,掃讀標題及關鍵性語句。
第二章,需要精讀,因為語文課堂教學診斷的主要依據,是對語文課堂教學準確診斷的前提。主要依據包括語文學科的基本特征、學習規(guī)律、教學規(guī)律和課程要求四方面。本章也體現(xiàn)出黃老師對語文學科的通透認識,比如他提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特征包括言語特征、人文特征、實踐特征、自悟特征、模糊特征和多元特征等六項,能廓清我們對語文的認識迷霧,具有深刻的本體論意義。
三至五章的每一節(jié)都分理論闡述和案例引證兩部分,而案例部分又分課堂再現(xiàn)和和教學診斷兩塊。每一節(jié)可以先精讀理論闡述部分,理解診斷要領;再及時鞏固運用——根據診斷要領,獨立診斷課堂案例;最后,再將自己的診斷與專家的診斷進行比照,發(fā)現(xiàn)差距,自我調整。這種精讀與猜讀相結合的方式,是讀者與作者的智慧對抗,富有挑戰(zhàn)性和實效性。
課堂診斷還需要掌握一些先進的理論武器,因此在本書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專業(yè)術語,如“過度理解”“征候式閱讀”“反思性閱讀”等,這給讀者帶來了閱讀難度,但閱讀的收獲也正在于此。
黃厚江老師是“本色語文”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他的“本色語文”主張,也融入了本書的撰寫中。閱讀本書,我們既能掌握教學診斷的操作要領,也能感受“本色語文”的精髓與魅力,還可以領略黃老師課堂教學的高超藝術。因此,在閱讀的時候,要做一個有心人,摘錄下黃老師的精彩論述,如“語文課要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體,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目的”。
總之,本書內容豐富、結構謹嚴、論述精準、語言樸質,是語文教師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藝術、教學研究者進行課堂研究的必讀書籍。
(《語文課堂教學診斷》,黃厚江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