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遠
摘 要:時代的變革,使得藝術教育為了適應時代社會的發(fā)展,因此而改變我國的藝術教育,去建立適應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體系,其中必須從多方面著手。首先要先從思維方式上去改變,以此來適應時代,從而加強基礎教育,為藝術教育提供人才保證;且與精神領域上的關系也極其重要,它可在人文上拓寬藝術視野;然后我們必須走適應中國國情的現代設計道路,完善我們的教育模式和體系;最后在進行整合現代藝術教育體系。如此才能建立從實際出發(fā)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并有針對性發(fā)展學生的各方面知識和能力使其能學以致用的具有其自身特色的藝術教育。
關鍵詞:教育重構 思維 精神 轉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061-01
信息時代的來臨,使得人類社會的生產、工作、學習、生活乃至思維等方式都產生了改變,這無疑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致使藝術教育在各種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的方式上都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革。到底什么叫專業(yè)規(guī)范?至今無法去確認專業(yè)特點和發(fā)展的方向,使得專業(yè)教學的主體混淆不清。高等教育,歷來就是培養(yǎng)社會所需人才以及總結建立理論的地方,藝術設計教育也同樣如此?,F代設計的實踐,就是需求我們盡快建立起適應我們傳統文化和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教育體系讓學習者可于現實社會中得以實踐。
1 思維方式轉變的重要性
僅從教育著眼,我們的教育革命已經進行了上百年,中國的教育無論是傳統文化還是教育方式都不斷的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相對的找出與其相適應的教育模式?,F在,我們又開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不說過去在教育上做出的變革和最后的成果是怎樣的,但從這里可以明白我們一直在不停的致力于教育的改革。
1.1 新思維成就了包豪斯的教育偉業(yè)
20世紀以來,包豪斯幾乎成了現代藝術設計教育成功的代名詞。而其成功之處就在于就是從根本上進行了思維方式的轉變。
1.2 新思維的創(chuàng)立比藝術設計教育更為重要
所有改革,包括教育都是因為舊體制無法適應新的形勢發(fā)展因而去改變。所以在思維方式上就要有所轉變去建立適應新形勢的體制。我們的藝術設計教育還并不健全,因此,要盡快的轉變我們的傳統思維方式才能適應新的社會形勢對藝術設計的要求。
1.3 基礎教育的加強可為藝術教育提供人才保證
中國人對藝術和藝術教育還無法達到相應的水平,更無法提及與國際接軌。從藝術教育在中國的幼教到高中所安排的課程,以及中考高考的重視程度就可看出藝術教育的位置。近年雖也有提出一些方案來改變可從來都是理論,并未真正實踐,一切照舊。且中國教育根深蒂固的觀念無法從根本上提高藝術在教育上的地位,在人們的思想觀念里仍然無法受到重視。
2 藝術設計教育與人文精神
2.1 明白藝術設計理論教學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的藝術設計教學中還是比較注重實踐,而對于理論,研究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認知。理論是實踐的前提,沒有理性認識的基礎沒有專業(yè)術語嚴密的邏輯如何能讓被傳授者系統有邏輯性的理解。而且它也是藝術家們對于學術和知識的一種概括。
2.2 在人文基礎上拓寬藝術設計的研究視野
藝術本身的創(chuàng)作就來源于生活,人們由于自身的環(huán)境以及條件限制無法真正的達到一定的廣度。因此,更該去多了解和深入的探索時代以及文化背景所包含的一切融入于藝術之中。
3 建立適應中國的設計教育模式
中國的藝術設計歷史太短,而且無任何重大的革新,藝術家們追逐著商品經濟的末班車一成不變讓人枯燥,疲憊。如果說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的第一代跨出了藝術設計的第一步,那么后面則需要我們新生代藝術家和設計師,探索和摸索適合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理論和教育的道路。其一,建立教學、研究、創(chuàng)造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其二,建立??啤⒈究?、研究生三點結合教育體系。
4 整合現代藝術設計教學體系
以當前的藝術設計教育來說,藝術設計教育改革中整合藝術設計教學體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中涉及到教學中的很多方面,如:教學內容、方法、手段、評定、以及課程的設置和教師配置等硬件和軟件問題。都需要統籌解決。
(1)充實教學內容,整合課程設置。
教學內容和課程的安排主要還是體現在教材上,我們的教材五花八門,各個學校所選取的教材也不盡相同,而且在教學方法上更不可能相同,但是基本上大同小異,互相借鑒。
第一,藝術都是相通的,加大共同性專業(y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第二,在共同專業(yè)教育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各自深化的專業(yè)。第三,可以增加中國的傳統、古典的文化文學等相關教學內容。第四,在此同時還要提高對新媒體藝術載體的認識。第五,在現今科技時代材料的掌握和熟練運用是必須的,因此,要加大材料科學的教學力度。第六,加大課程教學中的實踐運用,不讓其形式化。因此,對于課程內容、方式和課時中要加強實踐。
(2)傳統文化、古典文學是從古至今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藝術設計強大的知識基礎的后盾,只有在擁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底蘊藝術設計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藝術成果。藝術設計是為人們創(chuàng)造新的生活,是通過藝術與科學共同的合成手段,在新生活中,體現就是一種文化。
因此,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社會對藝術人才也有了不同的需求,這也就對學科的發(fā)展要求其在措施和規(guī)范要逐步完善,而我們對藝術設計這一學科的發(fā)展認真思考,要讓藝術設計對于社會有正在意義上的服務不是只呈于表面、形勢化,所以按照學科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行,才能使學科的建設趨于正軌。我們的教育模式和體系是否適應時代的要求就要求我們這些從事藝術教育的工作者們能否在根本上更新其思維和建立新觀念,這樣藝術教育才能成為藝術設計的制約因素,且能成為藝術設計的推動力量。綜上所述我們對其上進行了歸納概括為:為了建立能適應新時代需求的教育體系必須在新形勢的產生能在根本上改變觀念,樹立新的思維,要不斷的去完善教育里的各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