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剛
摘要目的:探討高齡腹股溝疝的特點、治療的方法和效果以及存在的風險因素。方法:對例8歲以上高齡腹股溝疝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麻下小切口無張力修補術治療。結果:所有患者術后切口無感染、排異、過敏反應隨訪~6個月無復發(fā)。結論:治療高齡腹股溝疝力求安全有效簡單實用局麻下小切口無張力修補術適合基層。
關鍵詞高齡腹股溝疝診治風險分析
腹股溝疝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隨著社會人口構成比的變化和壽命的延長其發(fā)病率也有所提高。近年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特別是農村地區(qū)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政策的實施居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腹股溝疝患者希望得到治療其中不乏一些高齡老人。5年1月~1年6月收治8歲以上高齡腹股溝疝患者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F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例高齡腹股溝疝患者中男例女例男女比例為15:1均為農民年齡8~9歲。腹股溝疝Ⅲ型8例Ⅳ型例;嵌頓疝11例難復性疝、滑動疝5例。單側疝1例雙側疝1例。斜疝6例直疝例復合疝例。伴有前列腺增生5例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等18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慢支肺氣腫等11例糖尿病例便秘7例。
方法:回顧分析其疾病的特點、合并癥、診斷、治療方法的選擇、存在的風險因素等。治療方法均采用手術治療局部浸潤麻醉切口長~5cm采用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修補術(Rutkow手術)切口用可吸收線作皮內縫合術畢外用腹帶加壓包扎。
結果
高齡腹股溝疝具有下列特點:①腹壁薄弱松弛缺損大;②病程長疾病情況較復雜;③身體機能減退常常合并單個或多個系統(tǒng)各種慢性疾病;④急性嵌頓疝發(fā)生率較高易誤診;⑤麻醉及手術耐受力差轉診率低;⑥受各種社會家庭因素影響患者及家屬治療意識淡薄。本組無死亡病例術中無明顯痛感平均手術時間~分鐘術后例患者中9例疼痛反應輕微例疼痛較明顯但均能耐受。手術后當天即能活動、進食術后無肺部感染、血管栓塞等并發(fā)癥未發(fā)現切口下積液、感染、排異及過敏反應術后平均住院時間~5天隨訪~6個月例患側腹股溝區(qū)有不適感無復發(fā)。
討論
由于老年人的韌帶、肌腱等組織中的膠原和羥脯氨酸的含量明顯降低氧化酶的活性低下致脯氨酸不能羥化成羥脯氨酸影響膠原的合成。膠原的代謝異常所引起的腹橫筋膜的缺損和破壞是引起腹股溝疝的根本原因。因此腹股溝疝老人年齡愈大腹壁薄弱缺損相對愈明顯從我國對腹股溝疝的臨床分型分析老年患者多以Ⅲ型腹股溝疝為多見。在農村由于高齡老人常常處于獨居或半獨居狀態(tài)活動減少機體自身對疾病反應力減低且疾病部位較隱匿如果沒有明顯不適反應不易被親屬發(fā)現因此病程較長就診也較遲病情相對復雜巨大疝、復合性疝、難復性疝、滑動疝占有較高的比例。高齡老年人由于多器官功能衰退常合并較嚴重的各種疾病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慢性疾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便秘等麻醉及手術的耐受力差嚴重影響腹股溝疝的治療和預后基層醫(yī)院往往不愿意收治。高齡腹股溝疝本人或親屬常常因為“年紀大身體不好”也沒有強烈的治療愿望也不愿意轉診到上級醫(yī)院治療轉診率較低。一部分患者在咳嗽、排尿排便等腹壓突然增加的情況下發(fā)生腹股溝疝急性嵌頓出現腹痛、腹脹等癥狀才來就診而被發(fā)現。由于老人對刺激反應敏感度降低表述能力較差患病部位又比較特殊易被誤診特別是嵌頓疝忽略了細致的檢查易被誤診為“腸梗阻”等其他疾病治療不及時甚至會釀成嚴重的后果。
高齡老人腹股溝疝腹壁缺損大、抗張力強度減弱常合并有肺部疾病、前列腺增生、便秘等腹內壓增高的慢性疾病采用傳統(tǒng)的疝修補術難以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而且傳統(tǒng)疝修補術后痛苦大早期活動困難住院時間長并發(fā)癥較多。因此為了減少麻醉及手術風險應選擇治療時間短、簡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在基層醫(yī)院選擇局麻下小切口無張力修補術不改變原解剖結構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單疼痛反應輕有利于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從而減輕了因臥床帶來的一系列并發(fā)癥術后恢復快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小衛(wèi),劉仁勝.局麻下疝修補術在老年腹股溝疝中的應用策略[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9,():175.
唐健雄.老年腹股溝疝的特點和術式選擇[J].臨床外科雜志,8,16():.
湯校輝,姜雙.5例老年腹股溝疝的臨床特點及治療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