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焱
王玉是中國當代山水畫壇一位革新了繪畫形式的山水和花鳥畫家,他的繪畫至少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畫壇的時代性。這種時代性包括并代表了新時期一種新的美術思想、新的美術觀念和新的大眾審美觀趨向。當然,這個話題不是這里所要討論的問題,而是可以討論的另外一個話題。同時,他的藝術成就從另一個側面也在說明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藝術的生命力是頑強而巨大的。毫無疑問,他的繪畫是當代文化背景下,在東方與西方、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繼承與發(fā)展等觀念的夾縫中綻放出的一朵奇葩。
尤其在色彩和水墨處理上,王玉表現(xiàn)出一種可貴的藝術探索精神。傳統(tǒng)文人畫重筆墨而輕色彩。而王玉的文人畫,揚棄了這一傳統(tǒng),注意形似,更注重神似;講求水墨,也講求色彩。他的文人畫,用干、濕、濃、淡的墨色來豐富畫面的變化和層次,干筆散鋒勾取輪廓,再施以淡墨濕筆皴擦渲染。這種繪畫技法革新了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黑白分明的二元色系元素,為中國畫在新時期如何傳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以及如何面向未來作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標桿。
在王玉的文人畫作中,小品山水、花鳥較多,幾乎占據(jù)了他作品的絕大多數(shù)比例。不難看出,王玉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往往是有感而發(fā),胸有成竹,再一揮而就,一氣呵成。這從他的花鳥畫小品《春華秋實》《荷塘清趣》等作品中,可以略見一斑。而他的山水畫雖然多為三尺、四尺小品,卻由于構思精妙,繁簡得當,筆墨傳神,往往簡約雋永,大氣磅礴。不論是《豫南秀色》,還是《幽亭秀水》,王玉都能夠用最少的筆墨、最簡潔的繪畫語言,在作品中營造出一種虛淡雅靜的意蘊,彌漫出一股清新、恬靜的味道,使畫作氣韻生動,香韻絕塵。
寫意畫所強調的永遠是筆墨。古雅清新,簡約雋永,淡泊隨意,這是王玉的藝術追求,也是王玉文人畫留給我們的一個深刻印象。文人畫是講究傳承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王玉的一些作品中,看見他的師承脈絡圖譜,甚至可以非常清晰地看見董源、巨然、董其昌、王時敏作品的影子,比如《平蕪春色》《高山流水》《秋色圖》,等等。在我看來,他的畫面更具詩意,也更具時代性。他的一些山水、花鳥題材作品,往往傳達出現(xiàn)代人對逝去的田園生活的一種深深的懷念與向往,并以一種近乎詩意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出一個畫家強烈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