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菊花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低年級的識字量明顯增多,如何讓學生識記生字成為教學的難點。 由于低年級學生識字,學得快,忘得也快。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認識大量的字,還要求掌握大量的字,這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不僅會使學生學得很累,教師也教得很辛苦。怎樣才能讓學生輕松識字呢?這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交給學生多樣的識字方法,帶給學生識字的樂趣。
【關鍵詞】識字 識字教學 游戲 識字法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5-0043-01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低年級的識字量明顯增多,如何讓學生識記生字成為教學的難點。 由于低年級學生識字,學得快,忘得也快。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認識大量的字,還要求掌握大量的字,這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不僅會使學生學得很累,教師也教得很辛苦。怎樣才能讓學生輕松識字呢?這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交給學生多樣的識字方法,帶給學生識字的樂趣。現(xiàn)談一下我對識字教學的粗淺的認識、對識字教學方法的見解:
一、培養(yǎng)合作能力,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
剛入學的兒童大部分不會與他人合作,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與他人交往。但是通過我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學生已初步形成合作習慣。在識字教學時,我通常先讓學生嘗試讀課文,不會讀的除了借助拼音認讀以外,還讓他們請教同學或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可以實現(xiàn)異質(zhì)互補,會的教不會的,達到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學了一篇課文后,可以讓同桌的同學互相聽讀課文,辨識生字,并告訴他們:如果你的同學讀得好,請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學需要幫助,請你幫幫他。這樣做,既讓識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會讓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助。
二、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
在長期的教學中,老師們創(chuàng)造出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如:讀筆畫書空法、比較標色法、字形分析法、減一減、加一加、換一換、形聲字識字法、會意歸類法等等。在教學中,我采用這些識字方法,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組織教學,根據(jù)識字內(nèi)容教給學生識字方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輕松愉快地多認字,從而讓孩子們掌握自己喜歡的或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主動識字,學會獨立識字。如一年級的語文園地的題目:讀讀比比“人—大、日—目、二—土”此時先讓學生仔細觀察,主動說說它們的區(qū)別。學生通過細心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加一筆、減一筆”的認字規(guī)律。在這基礎上,我逐步引導學生在以后學習生字過程中,我們可用這樣“加一加、減一減、改一改”的識字方法,這樣學生在對比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了學習方法,體會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習“工”時,有的學生就說“二加一豎變成工”,有的學生就說“土字一豎不冒尖”,只要是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只要能言之有理,我都及時給予肯定鼓勵。這樣,學生在仔細觀察對比中,在學習中,不斷總結出各種有趣的識字方法。
三、表演動作識字。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肢體動作演示字的形義聯(lián)系。在所學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學動詞時可以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學習“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孫悟空一樣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如:學習“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動作,然后再做一下,這樣學生就會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這樣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義,學起來不費力氣,學生還很踴躍。
四、比較聯(lián)系識字。
在生字中有許多相近的字,在學習時,不讓學生單獨去認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現(xiàn),在比較中識字,在聯(lián)系中區(qū)別。如: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日”太陽只有一個,所以“日”里只有一橫,“目”眼睛有兩只,所以,“目”里有兩橫。如:學習“她”字,可與“他”、“地”相聯(lián)系比較,在學生觀察比較后,讓他們總結出:這三個字的右邊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便不會混淆了。
五、結合生活識字。
漢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養(yǎng)成留意周圍事物,學習生字的習慣。創(chuàng)設識字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業(yè)本上的名字都表上拼音,讓學生輪流發(fā)本子,擴大識字量。還可通過誦讀活動,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生字,認識新字,同時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yōu)橛腥?。讓他們獨立探索、大膽想象,去想各種各樣的巧妙辦法,這樣,識字教學會變的很容易。
六、拓寬識字途徑,擴展讀的數(shù)量。
比如《在家里》一課,我讓學生通過家里的照片,展示、介紹自己家里的陳設,創(chuàng)設一種家人在一起的場景,讓學生介紹家里的每一個人晚飯后在做什么。這樣一引導,使他們對相應的詞語產(chǎn)生興趣。學生情趣盎然,認真地讀、記詞語,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中牢牢記住了漢字。還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最愛看的電視節(jié)目名稱認下;把自己家的春聯(lián)認下;把自己在路上看到的廣告記下,平時看到的商品標簽記下等等,在班會時間舉行各種形式的課外識字大比武,以此激發(fā)學生課外識字的興趣。這樣,將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
七、游戲鞏固識字。
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學習知識大都從興趣出發(fā)。一、二年級的孩子更喜歡游戲,引導他們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能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如果經(jīng)常開展以下一些游戲,學生識字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學,喜歡學,有主動學習的意愿,能夠主動識字,快樂識字。例如學習了合體字后,設計了一個游戲“摘蘋果,找朋友”。把所學字的偏旁與部首分別寫在半個蘋果上,打亂貼于一棵蘋果樹上,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思考、判斷把偏旁和部首組成字,并讀準了,讀對了,就把“蘋果”送給他。這樣學生不僅學習情緒高漲,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快速思考、判斷的能力。又如“猜謎語”:教師根據(jù)字形特點創(chuàng)編謎面,學生猜謎底,學生猜謎的過程實際上是識記字形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于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深刻。在教“裝”和“掉”這兩個生字時,我編的謎面分別為:壯士身下一件衣(裝);用手拆掉兩張桌子腿(掉)。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觀察字謎,展開聯(lián)想,和同學合作或者獨自創(chuàng)編謎面,讓大家來猜。如在學習“告”時,學生就編謎語“一口吃掉牛尾巴”;又如教“坐”字時,教師邊板書“坐”字邊說:“兩人在土上,這是什么字?”“這就是要學的‘坐字?!碑攲W生看到同學猜出或者猜不出自己的字謎都會開心的大笑,因為他感到了一種成功的喜悅。另外,還有編兒歌、編故事、送生字寶寶回家、給生字找朋友游戲等等。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