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別那么拿手機?!碑斠晃挥脩艚o喬布斯發(fā)郵件抱怨他新買的iPhone 4在特定的手持方式下會沒有信號時,喬布斯這么回復他。此后,他還把黑莓、三星、HTC等手機廠商拉下水,稱“信號不好是通病”。 這樣自大又不負責任的回復遭到那些“躺著也中槍”的廠商群起而攻之,表示自己的產品從不會把設計優(yōu)于其他功能。
“人類的天性是,當某些人或者某些機構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大家就會想要把他們搞垮。”新聞發(fā)布會上,喬布斯這樣發(fā)泄不滿,他的潛臺詞是“木秀于林, 風必摧之”。雖然最后蘋果公司還是向不滿的用戶提供了免費手機套,并退款。
對于喬布斯的此次道歉,《紐約時報》總結道:“很多人期待蘋果CEO喬布斯會鄭重道歉,但他卻把iPhone 4的天線問題變成了營銷活動。”
傲慢是天才的專利。如果有人把喬布斯叫做商人,怕是會引來咆哮。他不在乎消費者需要什么,不在乎市場,只注重產品,注重設計,設計出完美、遠遠超出消費者需求和想象的產品,他的藝術家氣質讓世人原諒了他的戾氣與傲慢。
對于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喬布斯選擇性無視。
比爾·蓋茨來過中國,保羅·歐德寧來過中國,扎克伯格來過中國,幾乎全球所有的知名企業(yè)掌門人都會時不時的來考察一下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只有喬布斯,從所有公開的資料記錄中,喬布斯從未踏足中國大地,直到他離開這個世界。因公,他沒有為蘋果任何一款新品在中國的銷售做過宣傳;因私,他崇拜禪宗佛地,多次拜訪印度和日本,卻沒有對禪宗發(fā)源地中國表現(xiàn)出過興趣。
在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款iPhone時,喬布斯就明確表示,“iPhone暫時不會進入中國市場”。在喬布斯時代,中國同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一樣,是最不受重視的邊緣市場。很多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對蘋果而言僅僅是一個靠近日本的銷售點,iPad、iPhone等等蘋果新品,往往都是在美國上市半年至一年之后才在中國落地。
蘋果公司的一位高層曾說過:“蘋果在中國的問題,根源在喬布斯身上,他從來沒到過中國一次。在他的心中,中國市場甚至還不如馬來西亞?!?/p>
有人猜測,喬布斯之所以不愿意來中國,是因為有兩件事寒了他的心。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蘋果電腦在中國被山寨,其模仿者包括流行一時的中華學習機。蘋果曾經提出過抗議,希望遏制在中國市場上被大量仿制的Apple II電腦,但無果而終。iPhone出產后,一些中國人的山寨能力又再一次讓喬布斯側目。
2005年8月,蘋果中國“13高管集體被炒”鬧得沸沸揚揚。牽扯到本次人事地震的高管人員上至亞太區(qū)副總裁,下至中國區(qū)域總經理,無一幸免。
據(jù)悉,這次裁員決定是由喬布斯親自下達的,開除的原因是iPod在華的銷售不佳,而中國區(qū)高層向美國總部提供的業(yè)績夸大了數(shù)字。
對此次人事變動。美國總部僅發(fā)出了不超過300字聲明,甚至連離職人員統(tǒng)計、離職原因都不予披露。蘋果亦向所有中國員工下達封口令:“不允許就此事透漏任何除公司聲明外內容”。
然而,蘋果對中國市場的“傲慢與偏見”,卻讓中國某些民眾愈覺其神秘,也就愈加追捧。每當蘋果在大洋彼岸有新品發(fā)布之時,中國必定有大批大批的果粉翹首以盼。
2012年10月24日上午10點05分,“喬布斯給世界最后的禮物”——喬布斯的個人傳記《史蒂夫·喬布斯傳》發(fā)售。這是中國首次第一批次的接收到關于喬布斯的作品,“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一批在書店門口排隊購買這本傳記的人。”美國《華爾街日報》第二天如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