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榮
條形碼的小秘密
◆蔡榮榮
(奇數位數字之和)+檢測數字=10的倍數
(9+1+8+0+6+6)×3+(6+1+9+8+0+1)+檢測數字=10的倍數
30×3+25+檢測數字=10的倍數
115+檢測數字=10的倍數
至此,我們不難發(fā)現,比115大且最接近115的10的倍數是120,120-115=5,所以檢測數字是5。
條形碼是東西的身份證,獨一無二的它們原來這么神奇。
聰明的你,發(fā)現東西身上各種不一樣的條形碼了嗎?有興趣的話,不妨按照上面的原理驗證一下這些條形碼哦。最后1個數字為第四組,是各種商品特有的檢測數字,不同的商品檢測數字不同。
這些數字可不簡單,它們包含著特定的數學原理:條形碼中13個數字的偶數位數字相加,再乘以3后與奇數位數字之和相加,然后加上檢測數字后,所得到的結果一定是10的倍數。
因此,如果已知前面12位數字,就能輕而易舉地算出檢測數字,而且這個數字是唯一的,這也是電腦不會弄錯商品價格的緣由所在。
比如,某商品條形碼前12位數字為691198800616,則檢測數字的計算如下:
(偶數位數字之和)×3+
在購買東西時,超市的收銀員只要把東西放在電腦旁邊,用掃描儀器對著它掃描一下,電腦就會發(fā)出“嘀”的一聲,屏幕上馬上出現東西的價格。對此,你有沒有覺得很好奇呢?
你不知道吧,之所以電腦這么聰明,能夠識別東西并讀出東西的價格,完全是因為條形碼在幫它的忙。
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各種東西,就會發(fā)現它們身上都有條形碼。這些條形碼由許許多多粗細不同的黑色條碼和數字組成,雖然看起來其貌不揚,卻藏著小秘密,包含著東西所屬生產國家、生產企業(yè)、種類等各種信息。
不同的東西條形碼不同,商品條形碼是最常見的一種條形碼。
在我國,商品條形碼采用國際通用的商品條形碼——EAN-13(也叫標準碼),這種條形碼由13個數字和一些黑色條紋組成,其中13個數字可以分為4組。
第一組為前面3個數字,代表生產國家,比如690-695代表中國大陸,471代表臺灣地區(qū),489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這3個數字后面的4個數字為第二組,代表生產企業(yè);之后的5個數字為第三組,代表商品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