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權,余 露,張漢平,周 紅,吳漢軍,張華麗
(武漢工程大學化工與制藥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磷石膏是磷酸、磷銨工業(yè)產生的酸性廢渣,是一種既污染地下水,又占用大量土地資源的固體廢棄物[1].磷石膏的主要成分是二水硫酸鈣,另外還含有未洗滌干凈的磷酸、磷酸鐵、磷酸鋁、氟硅酸鹽、氟化鈣、酸不溶物、有機質等.據(jù)統(tǒng)計每生產1 t產品濕法磷酸(以P2O5計),將產生4 t多磷石膏[2].隨著濕法磷酸工業(yè)的發(fā)展,全世界磷石膏的年排放量接近3億噸,我國磷石膏的年排放量也超過2 200萬噸[3].磷石膏綜合利用的成效對實現(xiàn)磷化學工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不少國家在磷石膏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方面都進行了大量工作,而以磷石膏轉化制備硫酸銨的研究最多[4-5].用NH3、CO2和磷石膏反應制硫酸銨是利用磷石膏的有效途徑,不僅解決了環(huán)境污染問題,還使硫資源獲得二次利用.其利用了碳酸鈣在氨溶液中的溶解度比硫酸鈣小很多,硫酸鈣很容易轉化為碳酸鈣沉淀,溶液轉化為硫銨溶液的原理[6].硫酸銨含氮質量分數(shù)為21%,其性質穩(wěn)定,作為化肥其氮的利用率高,還含有作物所需的硫元素,因此大量用于制造復合肥料[7].硫酸銨在工業(yè)上也有著廣泛的用途[8], 如生產過硫酸銨、助染劑、防火劑等.隨著我國工農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硫酸銨的市場需求量在逐年增加[9].而碳酸鈣是一種重要的無機化工產品,輕質碳酸鈣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塑料、橡膠、輪胎、紙張、牙膏、醫(yī)藥等行業(yè)的重要無機填料,具有較高的附加值[10-11].因此,輕質碳酸鈣的研制、開發(fā)受到國內外的關注[12].
為了實現(xiàn)磷石膏中硫酸鈣的再資源化,本實驗提出了磷石膏綜合利用新工藝[13].與其他工藝所不同的地方是并未使用碳酸銨或者碳酸氫銨為原料,直接采用氨水和CO2,一方面提高了反應的轉化率,另一方面簡化了工藝流程,提高了經濟效益.以磷石膏、二氧化碳和氨水為原料制備硫酸銨以及輕質碳酸鈣,使磷石膏得到較好的處理和利用.制備的硫酸銨可以和工藝中磷酸二氫鈣來生產磷酸一銨,使得資源循環(huán)利用,同時避免再次廢棄后污染環(huán)境.本研究主要探討硫酸銨制備過程的工藝條件.
磷石膏鈣渣,其主要組成見表1;CO2、氨水均為化學純.
表1 磷石膏多元素分析結果Table 1 Elements analysis of phosphogypsum
1 L三口燒瓶;電動攪拌器;恒溫集熱式磁力攪拌器;LZB-6玻璃轉子流量計;101-1型電熱鼓風恒溫干燥箱;SHZ-D型循環(huán)水多用真空泵;BrukerD8 ADVANCE型X射線衍射(XRD).
以磷石膏和碳酸氫銨為原料制備硫酸銨的反應可用下式表示:
CaSO4·2H2O+2NH4HCO3=(NH4)2SO4+CaCO3+CO2+3H2O
(1)
或CaSO4·2H2O+(NH4)2CO3=(NH4)2SO4+CaCO3+2H2O
(2)
由于CaCO3和CaSO4在水中(25 ℃)的溶度積[14]分別為LCaCO3=4.8×10-9,LCaSO4=2.5×10-5,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等于兩種物質的溶度積之比,在25 ℃下,K=4 820[15],所以反應能順利進行.
通過試驗研究結果,確定了工藝流程如圖1.
圖1 工藝流程簡圖Fig.1 Process flow diagram
通過試驗,對影響反應的原料配比、反應時間等工藝參數(shù)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旨在提高原料的轉化率和產品硫酸銨和碳酸鈣的產量和質量.原料磷石膏含有多種無機雜質和少量的有機雜質,酸性較大,需進行漂洗除雜,使游離的H3PO4盡量除去,同時盡可能除去少量細粒懸浮物和部分其它雜質.
氨碳摩爾比是原料中NH4+與CO2之物質的量比.為了考察氨碳比的影響,在室溫下反應時間1.5 h、分3次加入氨水、液固摩爾比為2.5∶1條件下,做了不同氨碳摩爾比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過量的氨對轉化率當然有貢獻,但從經濟角度考慮,磷石膏作為工業(yè)廢物成本費用甚微,而提高氨的利用率更為重要,氨越多的轉化為硫酸銨,生產成本也就越低.生產系統(tǒng)氨過量太多,會加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負擔且可能降低氨利用率,因此應將氨碳摩爾比控制在1.15以下為宜.
圖2 氨碳摩爾比對轉化率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NH4+/CO2 on transformation rate
在溫度為室溫,反應時間為1.5 h、物料比n(NH4+)/n(CO2)為1.15、分3次加入氨水的試驗條件下,考查了液固摩爾比對轉化率的影響,試驗結果見圖3.
在試驗中,液固摩爾比的變化反映的是碳酸根的濃度對轉化率的影響.在液固摩爾比變化的時候,反應料漿的粘度也會發(fā)生變化,這會影響反應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和擴散速度.由圖3可知,轉化率隨液固摩爾比的增加而增加,在液固摩爾比僅為1.0∶1時,轉化率為89.83 %;在液固摩爾比為3.0∶1時,轉化率最高,為99.41 %.雖然隨著液固摩爾比的增大,轉化率不斷增大,但是硫酸銨的濃度就越大,會增加經濟成本,因此選擇合適的液固摩爾比為2.5∶1.
圖3 液固比對轉化率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the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on transformation rate
在反應溫度為室溫,物料比n(NH4+)/n(CO2)為1.15、分3次加入氨水、液固摩爾比為2.5∶1的條件下,反應時間對CaSO4轉化率的影響見圖4.前面反應原理提及過,受到CaSO4與CaCO3的溶解度差的推動,反應初期CaSO4轉化率隨反應時間增加而顯著增加[17];反應1.5 h后,轉化率增加幅度不大,時間對其影響變小了.這說明反應1.5 h后,反應基本完成,故本實驗適宜的反應時間為1.5 h.
圖4 反應時間對轉化率的影響Fig.4 Effects of reaction time on transformation rate
在反應溫度為室溫,物料比n(NH4+)/n(CO2)為1.15、液固摩爾比為2.5∶1的條件下、反應1.5 h后,氨水加入次數(shù)對CaSO4轉化率的影響見圖5.反應體系氣-液-固三相接觸方式、接觸時間對過程有明顯影響[18],說明石膏氨水懸浮液與CO2的氣液傳質問題對過程的影響很大,很可能是控制性因素.氨水一次性加入到分兩次加入,磷石膏的轉換率快速增加,但是從三次增加到四次時,轉換率幾乎無變化,因此選擇三次加入即可.
圖5 氨水加入次數(shù)對轉化率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ammonia adding number on transformation rate
a.磷石膏廢渣制取硫酸銨的恰當做法是:先洗滌再反應,反應時液固體系應處完全懸浮狀態(tài).其最優(yōu)工藝條件是:反應溫度為室溫、物料比n(NH4+)/n(CO2)為1.15,液固摩爾比為2.5∶1的條件下,氨水分三次加入,反應時間為1.5 h.在此工藝條件下,硫酸鈣的轉化率達到99.08 %,硫酸銨溶液可直接輸入至其余工藝段與磷酸二氫鈣制備磷酸一銨,也可經蒸發(fā)濃縮和結晶成為出廠產品.硫酸銨中N質量含量(干基)可達到國家標準一等品指標[19],游離酸(H2SO4)可達合格品指標.
b.磷石膏生產硫酸銨工藝流程簡單,減少了制備碳酸銨/碳酸氫銨的工藝段.磷石膏的任意排放,不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環(huán)境,而且會給生態(tài)帶來危害.對此國際上已提出要解決磷石膏排放所引起的公害問題.不僅環(huán)保意義重大、技術可行,而且會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本工藝以生產1 t硫酸銨計算,生產費用估算如下:磷石膏為1.7 t,單價8元/噸,金額14元;二氧化碳為1.48 t, 單價460元/噸,金額680元;氨水0.7 t,單價380元/噸,金額266元;水、汽、電為100元,合計成本1 120元.產品(NH4)2SO4價格如為1 250元/噸,生產1 t (NH4)2SO4的毛利潤為190元.
致謝
感謝國家科技部的資助.
參考文獻:
[1] 席美云.磷石膏的綜合利用[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1(3):10-13.
[2] 胡振玉,王健,張先,等.磷石膏的綜合利用[J].中國礦山工程,2004,36(3):41-44.
[3] 楊啟山,杜鳳毅,高麗娟,等.淺析磷石膏綜合利用與提取稀土[J].稀土,2007,28(1):99-101.
[4] 魯厚芳,鐘本和,粱斌,等.P2O5含量對石膏碳銨轉化過程的影響[J].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2001,17(2):185-188.
[5] 黃頌安,許振良,汪瑾,等.石膏與碳銨母液制取硫酸銨的工藝研究[J].化肥工業(yè),1990,17(5):3-5.
[6] 鄭蘇云,陳通,鄭林樹.磷石膏綜合利用的現(xiàn)狀和研究進展[J].化工生產與技術,2003,10(4):33-35.
[7] 鮑碧娟.磷石膏是一種良好的硫肥[J].磷肥與復肥,1998(3):65-66.
[8] Tzouvalas G,Rantis G,Tsimas S.Alternative calcium sulfate bearing materials as cement retarders:Part II. FGD gypsum [J]. Cement Concrete Res, 2004, 34:2119-2125.
[9] 曾憲坤.中國硫肥發(fā)展前景展望[J].磷肥與復肥,2003,18(4):5-7.
[10] 韓秀山.我國輕質碳酸鈣的生產應用與市場現(xiàn)狀[J].化工科技市場,2004,7(3):31-33.
[11] 胡慶福,宋麗英,胡曉湘.提高輕質碳酸鈣產品質量的幾點建議[J].化工礦物與加工,2003,32(3):5-9.
[12] 胡治流,潘利文,馬少健.超細重、輕質碳酸鈣的生產及應用現(xiàn)狀[J].有色礦冶,2005,21:100-104.
[13] 田立楠.磷石膏綜合利用[J].化工進展,2002,21(1):56-59.
[14] 華南工學院無機化學教研組.無機化學 [M].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58.
[15] William C B,Michael K S,Carter D H.Radionuclide flow during the conversion of phosphogypsum to ammonium sulfate[J]. Environ Radioactivity, 1996, 32(1/2): 33-39.
[16]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GBl9281-2003超微細碳酸鈣[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17] 楊詩敬,張付利,吳志啟.利用磷石膏制取硫酸銨[J].河南化工,1997(9):37-38.
[18] 劉山當.磷石膏-氨水懸浮液脫碳凈化合成氨原料氣并制備硫酸銨的初步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2004.
[19]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GB535-1995硫酸銨[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