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210016)
天線作為一種用來發(fā)射或接收無線電波的部件,在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隨著無線通信飛速發(fā)展,對天線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某些場合,為節(jié)約成本和資源,常要求天線能工作在多個通信頻段[1]。
由于分形幾何結構的空間填充特性和自相似特性,分形幾何結構被廣泛應用于微波天線的工程設計之中,從而實現(xiàn)天線的小型化與多頻帶特性[2,3]。目前,采用分形結構來實現(xiàn)雙頻段和多頻段已有不少文獻資料報道,如Sierpinski三角形、圓環(huán)嵌套分形、三角形嵌套分形和樹形分形等[3~6]。但見于文獻報道的這些天線往往不能夠實現(xiàn)大頻差(如頻比超過3∶1),或者在實現(xiàn)大頻差時高頻段的方向圖往往會發(fā)生嚴重分裂和畸變。
本文對Koch島分形天線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利用Koch島分形可獲得頻比達3.7∶1的大頻差,且天線在兩頻段內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基于此,提出了可利用Koch 島分形結構來可實現(xiàn)高性能的雙頻段大頻差天線。本文所涉及的項目任務要求天線可同時工作于C[(4~8)GHz]和Ka[(26.5~40)GHz]兩個頻段。
Koch分形對稱振子天線如圖1 所示,它由Koch分形 曲 線 形成[3,7]。圖1 中,K0、K1、K2和K3分別表示0階至3階Koch曲線。Koch曲線是一種不規(guī)則的曲線,常見的Koch 曲線分形階數每增加一階,每單位直線段中間的1/3段就分別繞著兩個分段點旋轉60°和-60°后連接形成高一階的分形曲線,總長度變?yōu)樵瓉淼?/3倍。當迭代n次時,天線總長度ln為
式中:l0為未分形的線段長度。
圖1 Koch分形對稱振子天線(K0~K3)
由此可見,Koch曲線在迭代次數為1次以上時,所占據的空間即趨于一個定值,而長度卻隨著迭代次數的增加而增加,最終趨于無窮大,與初始值l0無關。說明該結構具有較好的空間填充性,這種結構的天線將有較好的小型化效果。該結構的構造方法常用迭代函數系統(tǒng)(Iterated Function System,IFS)算法來實現(xiàn)。IFS是一種收縮仿射變換簇,可以構造、描述包括Koch結構曲線在內的一大類分形集合,因此它被稱為分形的語言。二維平面內任意的Koch曲線可以用如下方法實現(xiàn):
式中:x 和y 是分段點坐標值,而a、b、c、d、e和f則表示平移、伸縮、剪切和旋轉轉換關系的實數。轉換關系由矩陣W =[a,b,c,d,e,f]確定。
矩陣A 可寫為
在Koch曲線中,若令r1=r2=r=1/3,0<r<1,且θ1=θ2=θ=60°,r1、r2和r是收縮比例,θ是旋轉的角度,由此可得如下四組轉換關系式:
把w1(x,y)、w2(x,y)、w3(x,y)、w4(x,y)組合起來就是Koch曲線,如圖1所示。如將Koch曲線圍成一定的面積,就形成了Koch島形天線。為與后面兩個島組成的天線區(qū)別,把圖2所示的天線稱之為Koch單島天線。
圖2 Koch單島天線
3階Koch雙島貼片天線如圖3 所示,Koch雙島貼片天線由兩個Koch 單島構成,雙島貼片和地板分別印制在基板的上下兩面。天線基板為Rogers RT/duroid 6 002,其介電常數為2.94,損耗正切0.0 012。Koch 雙島貼片長和寬分別為10mm 和6mm。天線采用同軸背饋,同軸中心位于y 軸上,同軸中心距離原點優(yōu)化后的距離為0.5mm。
圖3 天線結構
圖4為HFSS和CST 計算的S11參數對比?;V行闹C振頻點f1的HFSS和CST 計算結果分別為7.78GHz和8.05GHz;高次模中心諧振頻點f2的HFSS和CST 計算結果分別為29.32 GHz和29.55GHz。從圖中可以看出,HFSS和CST 兩者S11參數的計算結果基本吻合。HFSS基于有限元技術,而CST 基于有限積分技術,在處理精細結構問題上(Koch 島天線屬于精細結構),一般而言,有限元法的精度更高,結果更可靠。
圖4 HFSS和CST 計算的S11參數對比
不同頻點HFSS 計算所得的天線三維方向圖如圖5所示。
圖5 不同頻點,天線三維輻射方向圖
圖5(a),天線在f1=7.78GHz時方向圖良好,天線增益為3.22dB。圖5(b),天線在f2=29.32GHz時,同樣具有良好的輻射性能,此時天線增益高達10.84dB,表現(xiàn)出超強的輻射方向性。在f1和f2兩個頻點上,天線的主極化方向相同,均以y 方向為主。
不同頻點,兩種軟件計算的E面和H 面方向圖對比如圖6所示。由圖可知,兩種軟件計算結果基本一致。
不同頻點,HFSS計算所得的天線表面電流分布如圖7所示。f1=7.78GHz時,天線工作在基模,電流主要分布在天線的中間區(qū)域;f2=29.32GHz時,天線工作在高次模,電流主要分布在天線邊緣。由圖7(b)可以看出,天線工作在高次模時,電流在分形不規(guī)則的邊界形成了強烈諧振。高次模形成的原因如下:高度不規(guī)則的分形邊界,支持了邊界周圍局部電流(高次模電流)的分布[7]。
圖6 不同頻點,天線E面和H 面方向圖
圖7 不同頻點,天線表面電流分布
本文對Koch島分形天線的基模和高次模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Koch島分形天線高次模和基模都具有良好輻射性能,且兩種模式頻比可達3.7∶1。對于基模,電流分布在天線的中間區(qū)域;對于高次模,電流在分形不規(guī)則的邊界形成強烈諧振,可以產生超強方向性的輻射,使天線增益高達10.8dB。研究方法的正確性通過HFSS 和CST 兩種不同算法軟件的計算結果對比而得到驗證。本文的研究為實現(xiàn)高性能的雙頻段大頻差天線提供了一種可行思路和結構。
本文所設計Koch島分形天線可同時工作于C和Ka兩個頻段,滿足了項目任務要求。調整天線的結構參數,還可調整天線兩頻段的頻比。
[1] 葉華亮.小型平面多頻天線和超寬帶天線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0.
[2] 張輝,付云起,朱暢,等.基于Minkowski分形邊界的微帶貼片天線[J].微波學報,2006,22(6):37-39.
[3] 林澍.小型化分形天線的設計與分析[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
[4] 吳啟鐸,張廣求.堆疊H 形多頻段微帶天線[J].現(xiàn)代雷達,2010,32(11):53-57.
[5] 曾憲峰,張晨新,等.新型樹狀分形天線多頻特性分析[J].電訊技術,2010,50(10):78-81.
[6] Puente-Baliarda C,Romeu J,Pous R,et al.On the Behavior of the Sierpinski Multiband Fractal Antenna[J].IEEE Trans Antennas Propag,1998,46(4):517-524.
[7] Carmen Borja,Jordi Romeu.On the Behavior of Koch Island Fractal Boundary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J].IEEE Trans Antennas Propag,2003,51(6):1281-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