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語素養(yǎng)就語言本身來講,主要是聽、說、讀、寫、譯這幾方面的素質(zhì)。僅僅學習英語語言的符號系統(tǒng)是不夠的,要通過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語言實踐活動去學習,積累、應用英語,豐富情感,發(fā)展英語語言能力,提高運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表達思想的能力。
【關鍵詞】 英語素養(yǎng) 能力培養(yǎng) 文化素質(zhì)
一、引言
英語是一種語言,不能被機械地教,機械地學,要靈活掌握,在掌握英語語言的同時要注意和了解文化傳統(tǒng)中有價值取向的文化信息,而在英語詞匯和語義結構的學習中,必然會受到母語和語義知識的影響,所以要善于排除母語的影響,博覽群書,獲得豐富的背景知識,建構豐富的圖式框架。
二、英語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1語言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語言素質(zhì)包括語言基礎知識、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能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交際能力是當代中學生應該具有的最重要的語言素質(zhì)。在教學中應當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的問題:
2.1.1知識和能力的關系
語言知識是為交際能力服務的,是整個交際能力的基礎。一個交際能力很強的人一定有較好的語言知識基礎。
2.1.2英語和母語的關系
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采用直觀教學手段,把英語和表達的事物直接相聯(lián)系,讓學生直接理解、直接記憶;(2)用英語教英語,讓學生直接用英語理解英語;(3)在必要的時候使用漢語,主要是用來進行英漢對比,但不能過多地進行兩種語言的對比。
2.1.3聽讀和說寫的關系
聽、說、讀、寫既是教學手段,又是教學的目的。四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在交際中缺一不可。
2.2語言運用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在教學中,要強調(diào)語言的實踐性,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面向全體學生,研究他們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和學習需要,確定自己的教學方法,從培養(yǎng)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素質(zhì)入手,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建構自主學習模式,營造一個能進行交際實踐的學習活動,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努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等。而在課堂交際活動中,教師應盡可能樹立學生的信心,培養(yǎng)其獨立能力,可以先講清活動任務,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及時調(diào)整活動難度,密切注意學生的活動,以便正確評估。
2.3文化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種語言中儲存了一個民族所有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反映了該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語言、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都不可能脫離文化而單獨存在。通過學習英語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從英語學習中獲得的文化知識不僅有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而且有利于英語自己身的學習。在教學中不僅要教語言,而且要教文化,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尤其中外文化差異的因素。
2.4思想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寓思想教學于語言教學這中,滲透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和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這就是要把精神文明建設貫徹到日常英語學習當中去。學習外語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學習和了解外國的東西,而且也擔負著宣傳自己、讓世界了解中國的任務;要用辯證的觀點去認識外部世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祖國,熱愛祖國文化和語言。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內(nèi)容,要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結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感染,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5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了?一是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二是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要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教師在重視知識傳授的同時,要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自學的能力和自我發(fā)展的能力。學生能進行獨立思考來獲取知識,來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能正確地認識自我,增強參與意識,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學習的實踐中去;學生能根據(jù)個人的實踐情況找出難點,攻克難關;學生能主動的發(fā)現(xiàn)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并借助于詞典、參考書等獨立地解決問題。
三、結束語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貫徹素質(zhì)教育的思想。在要求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zhì);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fā)展能力;同時也要面向全體學,因材施教,提高全體學的整體素質(zhì)。這樣才能真正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英語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1] 文秋芳. 中國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J]. 外國語言文學,2004(01).
[2] 肖建安. 能力培養(yǎng)的模式問題[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04).
[3] 田式國. 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王冀生. 以人為本與教育創(chuàng)新[J]. 高教發(fā)展研究,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