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效課堂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學有所獲,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讓學生喜歡學習,主動學習,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新課改倡導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著重提高自主學習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關鍵詞】 高效 課堂 學習 提高
英語課程的學習,不但是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更應該讓學生感受英語的魅力,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隨著新課改的繼續(xù)深化和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
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提升科學理念、成就高效課堂。
一、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
素質教育是相對于應試教育應運而生的,它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的教育模式。素質教育對學生的關注較之應試教育更加寬泛,更加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而且學生更加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學習生活,所以很多人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就難免出現(xiàn)偏差,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帶著學生多玩、多了解新鮮事物,素質教育就是不要成績了。
在我們?nèi)粘5慕虒W過程中,在選擇任何一種課堂教學模式時都不能走極端,對其進行完全的否定或肯定。正確的態(tài)度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把握課堂深度,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證明,課堂教學的深度應略高于學生的知識水平,這樣會使學生感到新穎有“味”。教師應切實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
三、構建有效的教學策略
3.1先學后講
這是關于教學順序的總要求。新授課一般要經(jīng)過學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學習、探究,當學生經(jīng)過集體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決某些問題、理解某些內(nèi)容時,教師再進行精講點撥。
3.2三講三不講
教師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重點講易錯點、易混點、易漏點;學生已經(jīng)學會了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己學習能夠學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怎么也學不會的不講,充分利用有效時間完成教學。
3.3三布置三不布置
不布置重復性作業(yè),不布置懲罰性作業(yè),不布置超過學生合理學習限度的作業(yè);布置發(fā)展學生思維的作業(yè),布置引導學生探究的作業(yè),布置遷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業(yè)。
四、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
4.1巧妙導入新課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英語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導入是新課的開幕曲,能否在課堂開始的短短的幾分鐘誘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進入“我要學”的良好學習狀態(tài),將直接影響一節(jié)課的成敗。因此,教師要重視新課導入,盡量精心設計,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對比巧記單詞
單詞是學好英語的基礎。但是有很多學生反映記單詞太枯燥了,記不住。這樣就不可能學好英語,課堂效率也不會有保障。導入新課后,我一般是將與本課有關的單詞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來(15個左右),而不是讓學生花費大量時間識記整個單元的詞匯。這樣可以避免枯燥乏味、任務繁重。相反,經(jīng)過圖片提示、劃片記憶、“各個擊破”,大多數(shù)學生會在“限時競賽”(3分鐘)環(huán)節(jié)中輕松將生詞記住。
4.3幽默教授語法
語法教學中使用幽默,枯燥變生動。幽默是一種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有普遍意義的傳統(tǒng)方法,是教師所必備的品質和能力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善于運用幽默故事,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消除教學疲勞,活躍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關系。
五、“生生互助”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所謂“生生互助”,是指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之間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在互助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困生在優(yōu)等生的幫扶與榜樣示范下,使不良的學習習慣得以修正,自我監(jiān)控和學習能力得以提高;優(yōu)等生在幫扶學困生的同時,自我反思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與認知能力都得到進一步提升。
六、結束語
我們英語教師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在更新教學觀念、更新知識的同時,更要深入地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努力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生機盎然的舞臺,進而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
[1] 石小芳, 姚璐. 教學效率研究綜述[J]. 教學研究, 2007(10).
[2] 林新事. 英語課程與教學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8.
[3] 周淑清. 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研究[M].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03.
[4] 張慶林, 楊東. 高效率教學[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