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DNA是生物的基本遺傳物質,而端粒DNA是真核生物線狀染色體末端的DNA重復序列,在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維持細胞的復制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端粒酶則是由RNA和蛋白質亞基組成的,能夠延長端粒的一種特殊的反轉錄酶。端粒結合蛋白可以通過調節(jié)端粒酶的活性來調節(jié)端粒長度,進而控制細胞的衰老、永生化和癌變\[1,2\]。臨床實驗證明,85%的腫瘤發(fā)病率與端粒酶的正常表達有密切關系\[3\]。在生物學研究領域,端粒DNA和端粒酶一直是被作為研究抗腫瘤藥物新靶向。
茜素(AR)是從茜草中提取的一種蒽醌衍生物,這種紅色染料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一類光敏劑,也是多種抗癌藥物的重要組成部分\[4\]。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AR可有效地治療慢性支氣管炎。AR具有氧化還原性質,目前的研究表明,此類藥物通常以DNA為作用靶點,在可見光照射條件下對DNA產生損傷,表現(xiàn)出光敏抗癌的功效\[5,6\]。因此,研究AR與人類端粒DNA間的相互作用\[7~9\]對于解析蒽醌類化合物的DNA識別機理,以及通過分子設計尋找有效的治療癌癥的藥物先導物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采用還原石墨烯(CRG)的優(yōu)良的催化和導電性能,制備了茜素摻雜石墨烯殼聚糖(CS)修飾玻碳(GC)電極,并應用于對人類端粒重復序列DNA(5′TTAGGGTTAGGG3′)的定量測定。
2 實驗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