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訓練需要訓練哪些內容?
江西上饒市一家長來信咨詢:女兒已經5周歲了,我發(fā)現她對什么好像都沒有興趣,特別不愛說話,而且說話的語速特別慢,說一句話得想半天,還表達得不太清楚。我想她應該接受口才(語言)訓練了,但又不知道訓練哪些內容。
答:孩子的智能有很多方面,有邏輯數學智力、語言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系智力、內省智力、自然智力。每個孩子在這些方面的表現有很大的差別,有的人擅長邏輯數學,有的人擅長語言表達。孩子5歲了,不愛說話,一句話表達不清楚完整的意思,可能是語言智力的發(fā)展弱于其他智力的發(fā)展。當然也可能是孩子的語言發(fā)展緩慢,發(fā)展速度沒有跟上同齡人,但最終會達到同齡人的水平。
訓練孩子的語言首先是對孩子現在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評估,比如孩子的詞匯量怎樣,孩子的語法怎樣,孩子語言的理解能力、傳遞能力、表達能力如何等。家長可以根據自己觀察到的情況進行評分。有了認真的評估和記錄之后,設置階段性訓練目標,你計劃訓練到什么程度,有了目標之后才是訓練的方法。
從訓練方法來說,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做:首先是要找到孩子的興趣和對事物的敏感點。平常注意觀察孩子對哪些東西感興趣,如果孩子對花鳥蟲魚感興趣,我們就要多帶孩子到花鳥市場。一邊看孩子喜歡的動物和植物,一邊告訴他們叫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特點。孩子對于自己喜歡的東西,接受語言的信息就會特別敏感,也容易習得。
另外,家長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在與孩子說話時,句子要盡量簡短,不啰嗦,要放慢速度,表達的時候盡量做到演講式的抑揚頓挫,并配合夸張的手勢和表情。這些都會讓孩子感覺印象深刻,容易從父母那里學習說話的方式。
最后,要多做促進孩子語言發(fā)育的活動。比如通過“說”——孩子正在做的事情,“聽”——自然及人發(fā)出的各種聲音,“讀”——簡單的課外讀物,“做”——家長說孩子做,或者孩子做家長說。通過這些方式刺激孩子對語言的感覺,增加語言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展。
父母在訓練孩子的過程中,也不能因為訓練過度讓孩子感到疲倦。比如家長教一組語言不能持續(xù)三次以上,這樣會讓孩子厭煩。還有就是不要總是糾正孩子的發(fā)音,只要孩子說的時候是開心的,意思是可以理解的,家長就給予支持。孩子就會逐漸增加說話的信心,找到說話的樂趣,最終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丈夫對兒子冷暴力了嗎?
江蘇泰州市一家長來信咨詢:兒子3歲,脾氣很大,逆反心理強,稍不順心就摔東西、哭鬧。為制止他的任性、耍賴等行為,老公就把他關在臥室讓他哭,有時候一哭就是一個小時。我覺得這種教育方式不太合理,屬于家庭冷暴力。我們該怎樣教育任性的兒子呢?
答:家庭冷暴力實際上是一種精神虐待,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創(chuàng)傷。對于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語言還未完全發(fā)展,掌握的情緒詞匯較少,不會準確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所以孩子更多是“做情緒”,通過摔東西、哭泣、地上打滾、不理父母等來表示內心的不滿,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墒谴蠖鄶蹈改缚吹胶⒆舆@樣的行為都會非常生氣,內心也會像小孩似的和孩子計較,最后導致親子沖突升級。你老公把孩子關在臥室任其哭鬧一個小時,會讓孩子感到無助,甚至體驗到孤獨。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孩子孤僻,不合群,不愿意進行人際交往。這對于3歲的孩子來說,的確算是一種冷暴力了。
面對任性的孩子,我們該怎么辦呢?家長首先要進行觀念上的調整。任性本來是孩子的天性,3歲左右的孩子正是對身邊的事物感到神秘和新奇的時候,都有探究的本能,去了解這是為什么?那是為什么?越聰明的孩子,他們好奇心和探究本能就越強大。家長不但不該阻止孩子的這種任性,還應該鼓勵和促進孩子這種有益的任性,千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尊重孩子身心成長的規(guī)律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成長!
當孩子摔東西時,父母就要告訴孩子,讓他盡量直接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孩子希望父母抱,如果他哭鬧耍無賴,你就要態(tài)度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做媽媽不會同意”,你希望他以好好的態(tài)度說“媽媽我需要你抱我”,可以給孩子示范聲音、口氣、內容。通過父母的示范,孩子就會學習到該怎么做,最終幫助孩子培養(yǎng)出良好的行為習慣。
(作者系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吳忞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