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旭
(哈爾濱市市政工程設計院,哈爾濱150020)
雖然我國在高速公路建設上經(jīng)歷了一段較快的發(fā)展時期,在施工質量以及技術環(huán)節(jié)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路面沉降、斷裂面等施工質量問題,施工過程中安全系數(shù)較低及高墩施工中對接縫處理的技術不是很高。如何保證施工方案的最優(yōu)化,保證按時完工成為擺在施工單位面前的一道難題,同時由于周邊交通條件、材料分布以及水電情況等因素的制約,橋梁外觀及整體的視覺效果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高速公路橋梁建設是一個極為復雜、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
由于地形復雜、交通運輸不便,且大部分墩身較高等原因,造成高墩施工相對較困難。對于空心高墩的施工,若采用的是搭設支架的方法,不但費工費料,甚至難以實現(xiàn),同時施工周期長,模板和機械設備的投入大。高墩施工定位控制難度大,對接縫的處理要求較高,且高空作業(yè)的施工安全系數(shù)低,這些都是高墩施工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施工中,滑升模板、翻升模板是比較常用的方法,模板和澆筑的墩壁成為一體,將樁頂清洗干凈,在墩身部位采用高度為15 m的特制定型鋼模板,使用大噸位吊車進行模板安裝,在模板頂部和中部分別以風纜繩緊固穩(wěn)定,保證立模后的剛度及豎直度,通過測量墩柱的結構線與墩柱中線,墩柱的前后左右間距的中心線間的偏差不宜超過10 cm,在施工前需對其樁頂進行清洗,把墩柱的結構線進行整理使其與鋼筋相連接及鑿除混凝土面部的浮漿,整理連接鋼筋。
在施工過程中,應按照實際的澆筑要求,結合結構尺寸的大小“鋼筋疏密”、混凝土供應條件等具體情況,采用全面分層、分段(塊)分層、斜面分層三種方式。全面分層就是將整個結構澆筑層分為多層進行澆筑,當已澆筑的下層混凝土還沒有凝結時,即開始澆筑第二層,如此逐層進行,直至澆筑完成;其適用于結構平面較小的澆筑,也可以從中間向兩端或者從兩端向中間同時進行澆筑。分段分層則適用于較薄或較長的工程,從底層開始澆筑,在一定距離后進行第二層,以此類推;斜面分層則普遍應用于結構的長度超過厚度三倍的工程,從澆筑層的底層開始振搗并逐漸向上,這樣就保證了分層混凝土之間的施工質量。
在進行混凝土的攪拌過程中,要定時對骨料的含水率及電子秤進行檢測。尤其是在雨天進行施工時,需增加檢測次數(shù)且及時調整骨料及水的用量,通常將攪拌時間設定為90 s,在攪拌時,會產(chǎn)生離析及泌水現(xiàn)象,施工時工作人員要及時調整以使其符合施工配置。
混凝土的澆筑需外觀一致且接縫要嚴實整齊,因此在澆筑完成之前,應借助混凝土輸送泵澆筑以防止泛水,對于長距離的澆筑可借助二級泵站進行轉送。拉桿及支架“模板”鋼筋與錨桿螺栓等設備預埋件的分布及精準度也是需要時刻關注的,此外還應加強調配中的振搗,保障混凝土在樣板四周完整光滑,防止混凝土出現(xiàn)翻漿現(xiàn)象。若混凝土的構件強度在達到預測強度的25%~50%的時候,便可除去側模,以保證混凝土不會變形。若達到預測強度后便可除去剩余的模板。
當澆筑完大體積混凝土后,為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濕潤,應及時灑水養(yǎng)護。通常,混凝土澆筑完畢后8 h~10 h開始養(yǎng)護,一般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28 d。當大體積混凝土在高溫季節(jié)施工時,應在其內(nèi)部人工埋冷卻管道,以達到向冷卻管道通入循環(huán)冷水以降低混凝土溫度的目的。在通水時,時間不能過長,降溫幅度過大會產(chǎn)生較大的溫度應力,進而影響混凝土的使用壽命。
在高速公路橋梁施工中,伸縮縫的設置尤為重要,它不僅直接影響高速公路橋梁工程的優(yōu)良與否,同時還與橋梁使用和橋梁結構的穩(wěn)定性、耐久性有密切的關系。伸縮縫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橋梁結構在溫度變化、活載作用下的變形。
由于外界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使得混凝土收縮時引起的伸縮量會導致高速公路橋梁主體結構的伸縮變形,為防止伸縮變形,需依據(jù)產(chǎn)生的伸縮量設計伸縮縫。由于目前快速施工使得伸縮裝置的安裝與澆筑混凝土的時間間隔很小,導致澆筑的混凝土產(chǎn)生收縮。因此應以伸縮縫的寬度設置伸縮裝置。聚苯乙烯硬制泡沫板為伸縮縫內(nèi)通常采用的填充物,在用不銹鋼封堵側面和底面,目前主要采用鋼與橡膠組合的伸縮裝置進行施工,此方法功能較為完善。
公路橋梁的工程質量在于公路橋梁施工技術水平的層次,需采用科學化、合理化和人性化的方案進行施工,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橋梁整體的施工質量,從實際出發(fā)設計出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以確保各項工序之間的合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