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濤,郭青偉
(1.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9;2.南陽師范學院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 年)》明確指出,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yǎng)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不斷涌現(xiàn)的局面”[1]。 高等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教學方法多樣化的原則[2]。 遵循這一原則,就應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多樣化教學方法又稱多元化教學方法, 是新型教學方法,指在教學過程中不局限于某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而是根據(jù)學情、教學條件、課程特色等因素,揚長避短,靈活選擇一種或多種教學方法而形成的教學方法。 在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和實踐應用價值。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包括高職高專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多個教學階段,每個階段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教學大綱、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都不相同,即使同一個教育階段,不同發(fā)展方向的學生所期望的學習內容也不盡相同。 這就造成了學生對學習認識上的“先天性”差異:同樣的知識點對不同的學生來說需求并不相同,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就是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這種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不同需求學生的學習欲望。 西華大學本著“因材施教,分類培養(yǎng)”的教育思想和學生自愿的原則, 從2002 年起開展了對本科新生分層次培養(yǎng)的教改試點,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方向,由經驗豐富的教師靈活取舍教學內容、 選擇教學方法,做到“主次分明”。 經過兩年的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3]。 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裝飾專業(yè)將學生分為裝飾設計和裝飾施工兩個方向,大一時兩個方向的學生合班上課,到大二時分開上課,根據(jù)行業(yè)發(fā)展、崗位職責和職業(yè)能力的要求,設置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畢業(yè)生就業(yè)率連續(xù)五年都在95%以上。實踐證明,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才是改革創(chuàng)新的方向。
教學過程是知識傳遞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過程,也是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產生共鳴的過程。 高等教育的教學對象個體差異性很大,教學對象來源復雜,學習動機和學習主動程度也不盡相同,即使同一學習內容,學生在接受能力、接受程度和學以致用的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別。 如,在結構力學的教學過程中,作者2 安排全班學生對“靜定結構彎矩圖的繪制”部分進行了課前預習,但上課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預習效果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學生只能回答出彎矩的基本概念,有的學生則能夠回答出彎矩圖繪制的基本方法,少數(shù)同學竟能回答出多種繪制彎矩圖的方法。 于是他采取了比較靈活的教學方法,其中對靜定結構的定義、彎矩圖的定義等基本知識,采取啟發(fā)討論式教學,通過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討論,糾正學生認識上的錯誤,激發(fā)學生第一課堂外的學習興趣;對彎矩圖的基本繪制方法、彎矩圖繪制的注意事項、彎矩和荷載關系等核心知識,采取講授式教學,確保教學內容的嚴肅性和科學性;對彎矩圖的繪制舉例部分,采取講練結合式教學,讓學生在聽講中進行練習、在練習中長知識,并布置了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對所講知識進行鞏固,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高等教育的教學手段也不再局限于粉筆和黑板,多媒體教學和遠程教學等新型教學手段也日益被廣大師生所接受。新型教學手段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直觀性不強、容量小、師生互動效果不明顯等缺點,大大減少了教學工作量,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平臺。 如,作者1 在建筑工程CAD 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再采用機房里“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的教學方法,而是主動將現(xiàn)代教學手段(如多媒體設施、紅蜘蛛多媒體教學軟件等)運用到教學過程中,采用了階段教學、講練交叉、視頻教學和遠程答疑相結合的多樣化教學方法。 以圖形繪制及編輯命令的應用為基礎,逐步過渡到平面圖形的繪制, 最終完成建筑施工圖的繪制,每個階段都將電子郵件、飛信文件等網(wǎng)絡平臺作為教學手段,架起了師生之間的橋梁,便于給學生布置大量練習題,保持學生的“學習饑渴感”。 這樣,既簡化了教學過程,又融洽了師生關系,贏得了學生的好評,該課程也被評為院級精品課程。
學情既包括學生對預備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習內容的態(tài)度及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和學習方法等,也包括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模式、學習習慣等。 教師可以運用以下方法有效掌握學情,“知己知彼”,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
(1)觀察歸納法。 優(yōu)秀的教師應善于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捕捉學生有關學習的信息,做到認識學生,熟悉學生,對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心中有數(shù),并通過合理的引導,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吸引到學習上來。 作者1 在講授建筑工程CAD 課程時,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過于貪玩,有上課打游戲的現(xiàn)象,就及時調整了這部分學生的座位,把他們分散到學習踏實的學生中去,讓周圍的學習環(huán)境去改變他們;并繪制不同類型的建筑構件,讓學生明白枯燥的命令能夠變成生動真實的建筑構件,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逐步地從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資料分析法。 在上課之前,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的既有資料,如檔案、考勤表、平時成績單等資料,掌握學生的學習習慣及學習效果等,在教學的過程中“投其所好”,改善教學狀況。 作者2 課前認真?zhèn)鋵W情,上課時能夠直接喊出學生的名字,進行溝通。 這樣,學生從心理上就認可了教師,愿意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與教師進行溝通,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 有針對性地采取對策。 一個學期下來,結構力學這門學生公認難學的課程的教學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期末考試90 分以上的學生達到23%,在學生評教中,教師成績也不錯。
(3)課程改革法。 課程是聯(lián)系教師和學生的紐帶。 在新形勢下,單純的說教式、填鴨式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能力培養(yǎng)的需要,需要對課程進行改革,給學生學習的激情,把學生帶回好好學習的軌道上來。 針對當前高校存在的學生學習倦怠現(xiàn)象,不少高校通過課程改革,將教學內容與學生關注的事物結合在一起進行授課,讓學生在探索自己感興趣事物的同時完成課程的學習。 如中山大學一門名為“哈利·波特與遺傳學”的選修課就是講遺傳學,被譽為“神級選修課”[5]。 這樣的教學內容既生動又“與時俱進”,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4)詢問溝通法。 上課前,授課教師可以與輔導員、 學生代表及為該班授過課的教師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了解學生所期望的教學方法及學習需求,同時傳遞自己對學生的要求及該課程合理的學習方法。 這樣,在上課前就完成了教師、學生、課程的“交底”,教師既掌握了學情,又在無形中積極影響了學情。 采用這種方法,使我們很容易變成了學生的知心人,方便快捷地掌握學生學習動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始終處于有利地位。
教學條件包括教、學的場地,教學設施,教學手段,教學管理制度等內容。 良好的教學條件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教師靈活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免受外界誘惑,積極主動學習的助推器。 如,作者1 所在學校有兩個校區(qū),老校區(qū)在市中心,附近有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多處大型超市及游樂場所,人流量和車流量都比較大,教學活動經常被街道上突然響起的鞭炮聲、音樂聲所干擾;教室、圖書館等教學設施比較老化,可供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多,學生課余學習時間利用率不高,復習及預習質量不易保證。 而新校區(qū)在市郊,附近干擾因素少,教學條件比較好,配備了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多功能演播廳等教學實施,為教師實施多樣化教學提供了平臺,學生課余時間也樂意到教室、圖書館等場所鞏固所學知識,能夠積極配合教師提出的各種學習要求,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很高,教、學活動都比在老區(qū)容易開展,而且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在新知識、新理念不斷涌現(xiàn)的今天,教師作為學生在知識海洋中遨游的向導,唯有樹立“學習,學習,再學習”的理念,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yè)務水平,才能成為合格的人民教師。作者1,2 平時十分注重向周圍教師、 尤其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學習他們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得體的教學方法和高超教學藝術,為建設建筑工程CAD 院級精品課程創(chuàng)造了條件。 作者2 于2011 年參加了全國高校教師網(wǎng)絡培訓中心舉辦的結構力學課程培訓, 通過培訓,加深了對結構力學專業(yè)知識的理解,進一步理清了教學思路,掌握了更多的教學方法,為教好結構力學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針對理論性較強的課程。 專業(yè)課往往是行業(yè)發(fā)展成果的濃縮,不乏大量枯燥的理論推導和規(guī)定,學習難度大、短期內不易出學習成果,因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探索驗證式教學方法主要包括實驗歸納法、公式推導法、經驗總結法、演繹法和反導法等,是根據(jù)行業(yè)發(fā)展和科學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及驗證過程來設計教學過程的,在科學思維過程中完成課程學習及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旨在使學生從“接受者”變成“探索者”,逐漸養(yǎng)成探索型、研究型學習習慣。
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針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 根據(jù)課程特點,適時設計問題,對學生進行啟發(fā),通過教師提問、學生討論、教師評價、學生歸納等環(huán)節(jié)完成教學。 在問題的提出、討論、解決、歸納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完成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提升。 如作者1 在建筑工程CAD 課程教學過程中,先向學生展示出一張建筑平面圖,告訴他們,這張圖是由CAD 軟件繪制而成。再由學生分組討論該圖形繪制需要用到哪些命令、繪圖順序和步驟是什么等。 教師再進行點評。 最后,由學生獨立進行繪制。 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建筑平面圖的繪制方法。
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針對理論性和實踐性兼?zhèn)涞恼n程。 教師將課程內容進行分解和重組,找出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再將原本復雜的內容劃分成若干個學生易于接受的部分,讓學生“各個擊破”。如,作者1 在建筑工程CAD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將課程內容劃分為3 個部分: 平面圖形的繪制及編輯、建筑工程圖樣的繪制及編輯、建筑工程圖樣繪制實訓。 其內在聯(lián)系就是AutoCAD 軟件的應用。 首先繪制矩形、正多邊形、圓形等平面圖形,其次繪制門、窗、散水等建筑構件,然后介紹建筑施工圖的繪制方法,最后讓學生進行課程實訓,獨立繪制一套建筑施工圖。 隨著學習進程逐步增加學習難度,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懼學”情緒,每次課都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用,教、學就變得容易了。
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針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如工程建設監(jiān)理概論、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等。 與其他方法相比,這種方法將教學內容與工程項目有機結合起來,將知識能力培養(yǎng)與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結合起來,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知識,尋找解決工程問題的方法,再與工程師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比較,找到不足,并加以改進,從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樣,教學過程變就成了教師、學生、工程師3 方互動的過程。 這與高職教育“工學結合”的理念不謀而合。 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工程測量專業(yè)采用了項目驅動式教學方法,以新購置的水準儀、經緯儀和全站儀等教學器材為基礎,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由學校教師和企業(yè)工程師聯(lián)合進行授課。 在授課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統(tǒng)一進行,讓學生參與到工程項目中,并通過邀請企業(yè)員工與學生進行技能比賽、參加國內測繪大賽、校企合作完成工程項目等形式,實現(xiàn)了學生、教師、學校、企業(yè)四方共贏[6]。
綜上所述,認清高等教育發(fā)展形勢,創(chuàng)新、完善多樣化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必由之路。熟悉學情是基礎,改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條件是保障、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是核心。只有這3 個方面都具備,而且積極創(chuàng)新探索驗證式、啟發(fā)討論式、階段劃分式、項目驅動式等新型的多樣化教學方法,并在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正確實施,才能實現(xiàn)教與學雙方的共贏。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DB/OL]. [2010-07-30]. http://newe.xinhunet.con/deu/2010-07/29/c123893 209.htm
[2] 李勇,吳斌,駱有慶.對大學教學方法改革的理性思考——基于原則與制度環(huán)境的視角[J]. 中國高教研究,2011(5):83-85.
[3] 何紅,李政. 高校分層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J]. 中國成人教育,2005(1):16-17.
[4] 劉徽. 機智地教學:循著學生的線索[J]. 當代教育科學,2010(10):42-44.
[5] 王朝軍. 校園“潮課”應在健康中發(fā)展[J]. 教育旬刊,2012(5):7-7.
[6] 馬書英, 劉曉寧. 深化校企合作培養(yǎng)高素質測繪人才[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