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師范學院,江西上饒334001)
21世紀以降,中國教育改革的大手筆就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經(jīng)歷了近十年追求數(shù)量的增長、規(guī)模的擴大之后,中國教育進入了一個以內(nèi)涵發(fā)展和制度變革為主的新階段。[1](P2)尤其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開誠布公地提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2]我國在《中學課程標準》試行十年之后,提出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教育部于2011年11月公布了新的《中學課程標準》,對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這種大考量、大決心和大手筆,目標就是要在21世紀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毫無疑問,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事關億萬青少年的成長,事關國家民族的未來。中國的教育改革需要把一個民主科學、充滿生機的新課程奉獻給新世紀的億萬學子,讓他們都能創(chuàng)造和擁有一個自主獨立、幸福美好的明天。
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認真領會教育部頒布的(2011年版)《英語課程標準》,把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分級標準和教學建議等融匯到高等師范院校英語教學法課堂;并與《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基本技能訓練大綱》要求結合,貫徹落實中學階段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與高校英語教學法銜接互動,通過英語教學法的教學,使學生初步形成語言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駕馭語言知識的綜合技能,提高人文素養(yǎng);正確理解語言和得體使用語言,增強文化觀念;提高學習效率和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強化學習策略;積極主動參與和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培養(yǎng)情感意識。[3]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綜合語言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以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共同構成的英語教學法課程總目標,既可以體現(xiàn)英語學習的工具性,也可以體現(xiàn)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學生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又有利于學生發(fā)展思維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
高中階段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高校英語教學法銜接互動研究的目標,就是要結合教學實踐,讓學生切實認清高中階段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高校英語教學法銜接互動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通過高初中英語教學教案撰寫和教學試講活動,讓學生熟悉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進而切實體驗到高校英語教學法與中學英語新課標銜接互動教學的重要性;通過觀摩高初中英語教師示范課和任務型課堂教學錄像;中學英語語音、語法、詞匯、句型、課文 “四會技能” 教學;簡筆畫(stick figures)教學以及教育實習等教學形式,讓學生熟練掌握高中階段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高校英語教學法銜接互動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其基本思路是:
1.教學計劃的調整是培養(yǎng)學生的藍圖,是教學工作的總體要求,制定好的計劃是確保教學質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開課前,要求專業(yè)課老師制定出課程計劃,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下,實事求是地對課程計劃作相應的調整,使課程設置體現(xiàn)出針對性和適應性。對“從事教師行業(yè)”的師范生在專業(yè)課上要重點培養(yǎng),對“從事其他行業(yè)”的師范生可適當降低要求,做到重點突出,層析分明;為適應將來工作需要,注意強化手段,拓寬專業(yè)面,學習主體的橫向內(nèi)容廣泛,把橫向的綜合知識和縱向的點面知識組合起來。
2.更新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育質量,以合理的教學計劃和課程的調整是不夠的。由于改革形勢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將為每個學科體系內(nèi)容陳舊的觀念帶來沖擊。教學內(nèi)容要更新,本學科的新理論和新的研究結果反映了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所以他們能站在一個更高的水平,了解學科前沿動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使得創(chuàng)新成果。
3.師范生的課程教學是各個教學活動中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他們的心理特征分析,他們喜歡用明快的節(jié)奏,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傳授最新的知識,把自己變成新課程體系的主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4.完善考核制度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方便對學生的管理和測評,試制定量化考核制度:考核由上課出勤率、課堂參與度、書本作業(yè)完成情況、作業(yè)論文考核、中末考成績等五項內(nèi)容組成。由教務部門檢查,并負責組織實施,根據(jù)規(guī)定,教師的成績評估要制定相應的評估標準,個人績效考核分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上課出勤率、課堂參與度、書本作業(yè)完成情況、作業(yè)論文考核作為平時成績,記入教學日志,平時成績?yōu)?60%,考試成績?yōu)?40%。不參與以上五項考核內(nèi)容的學生,本項目學生成績視為不合格。
通過以上量化考核,對學生的學習可以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促使教學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
高師英語教學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堅持采用互動式教學,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靈活運用大、中學的英語教學銜接互動實際方法:
1.讓每一位學生參加中學英語教材教案撰寫、試講和評教,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教育教學水平,書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活動的參與相結合,直接將《中學英語新課標》引進課堂,設計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第七學期的教育實習和畢業(yè)后的就業(yè)打好基礎。
2.為了使課堂教學適應現(xiàn)代外語教學電教化的特點和我國許多中小學已經(jīng)大量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現(xiàn)狀,教師在本課程中要堅持使用多媒體課件和教學錄像進行教學,并使之得到推廣。
3.實行開放式教學,做到既要“走出去”,又要“請進來”,組織學生觀摩英語教育碩士舉辦的仿真教學活動,到附屬中小學聽課、上課和指導中小學生開展口語訓練、舉辦英語角、英語講演比賽等活動,將課程的學習與大、中學的英語教學實際銜接互動,進行教改創(chuàng)新,同時把教學實習納入到教學中來,讓英語開放式教學在大學、中學、小學等不同教學階段都得到實現(xiàn)。
大、中學英語教法銜接互動的實踐手段可以采用:
1.“四實”與教師教育課程相結合 “四實”指實驗、實訓、實習、實崗。重視實踐教學,強化教師基本技能訓練以“四實”思想改造課程,將“四實”貫穿大學四年全程。
2.學生互訓與教師驗收相結合在課余訓練的組織和指導學生的專職教師指導下,對基本技能相關的項目進行分組,一組作為一個單元,自律訓練,自我管理,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3.目標引領與任務驅動相結合將教師基本技能分為十大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了解培訓項目的要求,作為自己的學習目標,成為獨立的、自主學習訓練的動力。
4.統(tǒng)一要求與專業(yè)特色相結合研究新課標背景下高等師范院校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學策略,落實國家、學校對教師教育專業(yè)的統(tǒng)一要求。
我們提倡高中階段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高校英語教學法銜接互動,其基本理念就是,運用國內(nèi)外外語教學的先進理論和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目標內(nèi)容指導學生;通過大量的教師職前訓練和實踐,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為各類學校培養(yǎng)合格的英語教師。[4]其主要特色就在于:
1.“五位一體”的課堂教學方法把“課堂講授”、“說課訓練”、“教輔結合”、“自主學習”、“教學實習”等五種教學方法相結合,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學,使理論教學更生動有趣,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2.“十項全能”的教學基本技能將教師基本技能細化為十大類,全面衡量中學英語教師資格的準入條件;開展小組試講活動,要求學生使用英語進行評價,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試講、反思、提高的實踐機會。
3.“四類證書”的教師資格考核學生成績評定除按考核標準優(yōu)、良、中、合格、不合格以外,增設四個小證書,全程跟蹤中學英語教師準入資格的考核評定。充分利用教育實習基地的教學資源,通過教育實習等教學形式,讓學生親身體驗高中階段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高校英語教學法銜接互動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 楊東平.中國教育藍皮書(2003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 俞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思考[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0,(5):
[4] 從叢.從大學角度談高中英語教學改革[Z].南京教育家協(xié)會高中英語課程改革與英語教學國際化研討會主題演講,2011年5月5日.
[5] 鄭蓮香.高師英語教學法與中學英語新課標銜接互動創(chuàng)新論[J].新課程,2010,(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