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金代女真進士科非“選女直人之科”考辨

        2013-04-11 11:51:35閆興潘
        關鍵詞:女真人世宗女真

        閆興潘

        (武漢大學 歷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女真進士科(即策論進士)是金代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制度,這一頗具民族特色的科舉制度在金朝占有重要的地位。該制度不僅在金朝中后期的政治中為朝廷選拔了一批學問素質較高的士人(其中主要是女真人),對金代中后期的政治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女真人不斷漢化的過程中,也承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因而,目前針對女真進士科的研究成果是比較可觀的,這表明金史研究者對該制度的充分重視[1]。這些成果對于金代女真進士科設立的背景、制度內容與發(fā)展及其對金朝政治的重大影響等問題作了多方面的詳細考察。學者們一般認為女真進士科是專門為女真族設置的科舉考試,而這也是該制度在金代最具特色之處。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與女真進士科的相關制度規(guī)定有比較大的差異,因此筆者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這些問題做進一步的探討和補充。

        金代女真進士科的設立,是與統(tǒng)治者對教育——特別是對女真族教育——的重視分不開的[2]。金太祖天輔三年(1119年),即頒行完顏希尹創(chuàng)制的女真字(即女真大字)[3]33、1684。太宗天會年間(1123—1135年),選拔女真各部兒童(包括少部分其他民族如漢族兒童)入學校學習女真字[3]1872、1884、1949-1950、2035、2321。后來又從這些學生中選拔一部分優(yōu)異者送上京繼續(xù)學習,以耶魯為教授[3]53、1872。這是主要針對女真人的學校教育的創(chuàng)始階段。不過由于金初女真人的知識水平普遍比較低,這一階段的教育內容可能是比較簡單的,“其后學者漸盛”,才開始“轉習經史。”[3]2321而且對于這一時期的女真字學,《金史》中鮮有相關制度的記載[3]1133-1134、1140-1144,可見女真字學在金初的制度是相當粗糙的,其規(guī)??赡芤脖容^有限,這種狀況可能一直延續(xù)到世宗興女真學之時[4]。世宗即位之后,一方面推動以女真字翻譯漢文經史的工作,一方面在各路分普設女真學校,大力推行女真學教育[3]184-185,2185,1133-1134、1140-1141。他之所以對女真人的教育做如此大的投入,是與他本人對女真人漢化持反對態(tài)度密不可分的,這種普遍設置的女真學是世宗企圖維持女真舊風的政策之一[5]。

        女真進士科的設置,一方面是金世宗推行女真學政策的進一步延伸,另一方面也同樣體現了他維護女真舊俗的政治態(tài)度[6]。大定十一年(1171年),“始議行策選之制”[3]1140,并在大定十三年(1173年)開始女真進士科的第一次考試,得徒單鎰以下二十七人。與此同時,其相關制度也在逐步建立[3]2100、1140-1142。不過從世宗時期的規(guī)定看,大定中后期能夠參加女真進士科考試者,還主要是女真學中的學生?!爸?大定)二十年,以徒單鎰等教授中外,其學大振。遂定制,今后以策、詩試三場,策用女直大字,詩用小字。程試之期皆依漢進士例?!盵3]1141女真進士科制度的有關規(guī)定是基于女真學的普遍建立,這表明了兩種制度之間的緊密關系。另外,大定十六年(1176年)四月,世宗“定宗室、宰相子程試等第”[3]164,規(guī)定“皇家兩從以上親及宰相子,直赴御試?;始姨幻庖陨嫌H及執(zhí)政官之子,直赴會試。”[3]1141這一規(guī)定在制度方面事實上已經表明該科并無民族身份的限制,更不是如之前研究認為的那樣直到章宗即位才開始出現這種重要轉變[7]。因為按照這一政策,享受應試特權的皇室兩從和袒免以上親自然都是女真人,但宰執(zhí)卻不一定是女真人。查《金將相大臣年表》中,此年的宰執(zhí)有女真人紇石烈良弼、完顏守道、徒單克寧(二月罷)和唐括安禮,契丹人有移剌道,渤海人有張汝弼,漢族人有石琚、王蔚[8]。除了沒有奚族宰執(zhí)之外,金朝境內其他各主要民族都有擔任宰執(zhí)者。而按照世宗的政策,契丹、渤海和漢族宰執(zhí)的子弟此時也可以參加女真進士科的考試。因而在女真進士科建立之初,雖然制度層面上允許參加這一考試者的人數范圍非常有限(女真學學生和皇家親屬、宰執(zhí)之子),但在民族范圍上卻沒有限制,非女真族的宰執(zhí)之子也在允許參加該科考試的范圍之內。此科在大定中后期只對非常有限的人開放,是與世宗對此科的審慎態(tài)度有關的,他曾說道:“契丹文字年遠,觀其所撰詩,義理深微,當時何不立契丹進士科舉。今雖立女直字科,慮女直字創(chuàng)制日近,義理未如漢字深奧,恐為后人議論。”“(大定)二十三年,上曰:‘女直進士設科未久,若令積習精通,則能否自見矣?!盵3]1141-1142世宗這種“恐為后人議論”的審慎態(tài)度和女真進士科設立未久的事實可能是其在制度上限制應試者范圍的主要原因。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章宗剛剛登基,即“詔許諸人試策論進士舉。”[3]1142以前的研究多認為直至此時,女真進士科考試才打破民族界限。而且對這里關鍵的“諸人”一詞,學者們的解釋也不盡相同。歸納諸家觀點,對此詞的理解有以下三種:一,諸人指的是女真人之外的其他少數民族(即契丹、奚、渤海等族,不包括漢族)[9]。二,參加女真進士科考試者除女真人之外,還有契丹、渤海、奚等“諸色人”,且并認為“諸色人”即“諸人”[10]。三、“諸人”即女真人之外的其他各族人[11]。其中第一種和第二種觀點所指范圍相同,即不包括漢族人在內,第三種觀點則認為“諸人”是包括漢族人在內的。諸家觀點雖有差異,但都認為此處“諸人”是對幾個民族的指稱。筆者認為,這幾種觀點對“諸人”一詞的解釋均有欠妥當。

        “諸人”的范圍如第三種觀點所言,是包括漢族人在內的。金代女真進士科在制度上明確對參加考試者的民族身份進行規(guī)定的,只有章宗的這一詔令[3]1140-1144,而王惲的《盧龍趙氏家傳》中記載漢族人趙守忠曾中正大年間(1224—1232年)的策論進士[12]卷48,這是“諸人”應包括漢族人在內的最有力證明。

        雖然“諸人”包括漢族人在內,但章宗此命令中所指的“諸人”,既不是指女真人之外的其他各族人,也不等于“諸色人”,而應是指相對于此前有資格參加女真進士科考試的女真學學生、皇家袒免以上親及宰執(zhí)之子而言的其他人(其中包括女真、契丹、奚、渤海和漢族人)。這涉及到《金史》在指稱非女真族時用詞的慣例,尤其是“諸色人”與“諸人”兩詞所指人群范圍之差別?!爸T色人”在《金史》中是一個概念明確的詞,此詞意指金朝境內相對于女真人而言的其他各族人。熙宗皇統(tǒng)八年(1148年)十一月,左丞相宗賢、左丞稟希望州縣官員只用“本國人”,熙宗回答道:“四海之內,皆朕臣子,若分別待之,豈能致一。諺不云乎,‘疑人勿使,使人勿疑?!越癖緡爸T色人,量才通用之?!盵3]84-85世宗大定九年(1169年)二月“甲寅,詔女直人與諸色人公事相關,只就女直理問?!盵3]144宣宗貞祐元年(1213年)十月“乙巳,詔應遷加官賞,諸色人與本朝人一體?!盵3]302哀宗末年“女直人無死事者。長公主言于哀宗曰:‘近來立功効命多諸色人,無事時則自家人爭強,有事則他人盡力,焉得不怨。’”[3]2705這幾個例子中的“本國人”、“本朝人”、“自家人”,都是指女真人而言的,而與女真人對舉的“諸色人”,自然指的是除女真人之外的其他各族人。這種將女真人和“諸色人”對舉的情況在《金史》中還可舉出[3]149、306。在這種將女真人與“諸色人”對舉的情況下,“諸色人”的范圍是很明確的。但在《金史》中,也有單用“諸色人”指稱某一群體的狀況。如宣宗貞祐二年(1214年)十一月丙子“許諸色人試武舉?!盵3]305三年(1215)九月丁丑,“諸色人以功賜國姓者,能以千人敗敵三千人,賜及緦麻以上親,二千人以上,賜及大功以上親,千人以上,賜止其家?!盵3]313《金史》中有關武舉制度的史料并未明言參加此科考試的民族限制[3]1151-1152、1165-1166。金代中武舉之人,有姓名可考者共六位:王哲(天眷年間,1138—1141年)[13]、紇石烈鶴壽(泰和三年,1203年)[3]2667-2669、古里甲石倫(貞祐二年前)[3]2439-2444、溫迪罕繳住(興定二年,1218年)[3]366、韓琇(元光元年,1222年)[14]、趙璧(金朝末期)[12] 卷48《盧龍趙氏家傳》。由于金初制度草創(chuàng),且熙宗時期的武舉又未留下相關制度的記載[3]1151-1152,王哲此時能參加武舉考試,可能與這種政治狀況有關。至章宗泰和年間,武舉的相關制度已經建立起來[3]1151-1152、1165-1166、272,由于泰和三年(1203年)格規(guī)定,武舉中第者均收充親軍[3]1165-1166,而親軍又都是由女真人組成的[15],可見此時即使沒有在制度上明確規(guī)定只允許女真人參加武舉,可能也已經形成慣例。所以見于《金史》記載的幾位武舉出身者,都是女真人。貞祐二年(1214年)宣宗允許諸色人參加武舉的詔令,是在之前只允許女真人參加武舉的基礎上進行的調整,此后才又有漢人參加或欲參加武舉的記載[16][注]上面所引的韓琇元光元年應武舉,而趙璧卒于1260年(戊午歲),享年65,則其生于明昌六年(1195年),若其弱冠即應武舉,亦應在貞祐末年或以后。。這里“諸色人”仍然是相對于女真人而言的[17]。諸色人以功賜國姓,從相關的研究看,獲得賜姓的多為漢人和契丹人[18],且作為“國姓”的完顏氏只賜給那些于國有大功者,所以被賜予國姓的“諸色人”,仍是指那些能夠為金朝建立戰(zhàn)功的非女真人。但《金史》中另外一種使用“諸色人”的方式,非常容易使人誤認為諸色人不包括漢族人在內。泰和元年(1201年)關于縣級官員的注授制度規(guī)定“曾虧永及犯選格,女直人展至廣威,漢人至宣武,方注縣令?!掷舾瘛舻澯兰胺高x格……女直人遷至武義,漢人諸色人武略,并注諸司除授,皆兩除一差。若至明威方注丞簙,女直人遷至廣威,漢人、諸色人遷至宣威者,皆兩任下令,一任中令,回呈省?!盵3]1179、1210-1211從制度規(guī)定中,女真人與漢人、諸色人并列,似乎“諸色人”并不包括漢族人。但從此段文字的敘述順序中可以發(fā)現,其開始敘述時,女真人只與漢人對舉,而未及“諸色人”,因而在其后的敘述中,將漢人從諸色人中單列出來與女真人對舉,有著避免將漢人誤等于“諸色人”的作用。而且根據規(guī)定,這里漢人與諸色人的遷官規(guī)定是一致的,如若沒有特殊的作用,根本沒有必要將“漢人”從“諸色人”中單獨列出。所以這里的“諸色人”一詞,是在特殊語境中的一種使用方法,不能以此認為“諸色人”不包括漢族人。所以《金史》中對“諸色人”一詞雖然使用方式各有不同,但都說明此詞在《金史》中的所指范圍是明確的,即它指的是相對于女真人而言的非女真人。

        相反,“諸人”一詞則是非常寬泛的概念,只有在特定的語境之中才能表示比較明確的人群范圍。章宗承安五年(1200年),朝廷討論不同民族官員的朝拜禮節(jié),“禮官奏曰:‘《周官》九拜,一曰稽首,拜中至重,臣拜君之禮也。乞自今,凡公服則用漢拜,若便服則各用本俗之拜。’主事陳松曰:‘本朝拜禮,其來久矣,乃便服之拜也。可令公服則朝拜,便服則從本朝拜?!秸抡聫埲f公謂拜禮各便所習,不須改也。司空完顏襄曰:‘今諸人衽發(fā)皆從本朝之制,宜從本朝拜禮,松言是也。’上乃命公裳則朝拜,諸色人便服則皆用本朝拜?!盵3]827-828在這樣的語境之下,完顏襄所說的“諸人”,即是相對于女真人而言的,也即章宗命令中的“諸色人”。而在《金史》中,單言“諸人”乃是泛稱,并非指一個或幾個民族。貞祐二年(1214年)三月辛卯,由于受到蒙古軍隊進攻,中都形勢危急,宣宗下令“許諸人納粟買官?!盵3]304、1125這里的“諸人”顯然是泛指,即金朝境內所有民族之人。

        由于在世宗時期,女真進士科僅向女真學學生、皇家親屬和宰執(zhí)之子開放,在此范圍之外的女真人和非女真人還未被允許參加該科的考試,因而在章宗允許“諸人”應舉這一重要的政策中,“諸人”也是泛指金朝境內所有民族之人。而且,也正是由于章宗這一命令所及人群,既包括女真人,也包括非女真人,所以此處才使用“諸人”而非“諸色人”一詞。世宗時期女真進士科雖然主要對女真學中的女真學生開放,但非女真族宰執(zhí)子弟在制度上也是允許參加此科考試的,這說明女真進士科從一開始,就沒有嚴格的民族限制。而世宗時期之所以對參加的人數限制很嚴,則與世宗的審慎態(tài)度有關。通過世宗時期女真進士科的制度建設,章宗在即位之初即向境內所有人開放女真進士科,其實也是在制度上對世宗意圖的繼承,只不過此時能夠參加該科的人數已非世宗時所能比。

        從以上的考察可知,女真進士科從設立之初,對應試者的民族身份就未設嚴格的限制。世宗時期只是對應試者的人數限制嚴格,只有女真學學生、皇家袒免以上親和宰執(zhí)之子可以參加。而章宗即位之初,就在此基礎上向境內所有人開放了女真進士科考試,在此后的制度調整中,女真進士科的這種開放政策并未改變,一直延續(xù)到金朝滅亡。

        針對金代女真進士科的相關研究,一般都同意此科為“選女直人之科”的觀點[3]1140。但以上的考察表明,從制度層面而言,世宗在設立此科之初,其為女真人專門設立科舉考試的意圖并不突出,特別是在章宗允許“諸人”應試女真進士科之后,在制度上更看不出該科是為女真人設立的科舉考試這一特點。而且,女真進士科的考試制度和考試程序,基本上是模仿詞賦、經義科設立的[3]1140-1148,其考試科目中的詩、策、論同時也是詞賦進士的考試科目[3]1134。那么,在金代作為與詞賦、經義并立的女真進士科的特點究竟何在?元人在總結金代科舉時,針對女真進士科言道“若夫以策論進士取其國人,而用女直文字以為程文。斯蓋就其所長以收其用,又欲行其國字,使人通習而不廢耳?!盵3]1130認為此科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以此科取女真人,二是以女真文字為考試所用文字。而上面的分析則表明,女真進士科在制度上并非只是“取其國人”,所以第一個特點在制度層面是不成立的。而第二個特點,即以女真大小字作為考試使用文字,則是女真進士科最為顯著的特點。世宗在女真進士科初創(chuàng)之時,曾就此科與丞相完顏守道討論?!吧显唬骸醯の淖帜赀h,觀其所撰詩,義理深微,當時何不立契丹進士科舉。今雖立女直字科,慮女直字創(chuàng)制日近,義理未如漢字深奧,恐為后人議論?!盵3]1141-1142世宗徑稱女真進士科為“女直字科”,可見在世宗的觀念中,這是此科最顯著的特點。此前世宗已經給予宰執(zhí)——包括非女真族宰執(zhí)——之子參加女真進士科的特權,因此世宗自然明白將該科等同于專為女真人開設的科舉是不合適的,所以他才會用“女直字科”來稱呼此科。女真進士科以所使用文字為其最顯著特征的具體例子是《女真進士題名碑》[19],此碑碑文記載的是正大元年(1224年)女真進士科的考試及其錄取情況,其形式與一般的進士題名錄并無差別[20],但由于這次科舉是女真進士科,考試使用文字為女真文,因而這通由朝廷所立的題名碑也使用女真文字書寫[19][注]學者們一般認為此碑原為漢文與女真文對譯,明代時將此碑陽面漢文磨去改刻河廟碑,而陰面的女真碑文獨存。但毫無疑問的是,正是因為此碑是女真進士科題名碑,所以刻碑時使用了女真文字。。所以在制度層面上,女真進士科最顯著的特征在于以女真文字(女真大小字)作為考試的使用文字。

        女真進士科在制度上既非專為女真人而設,那么元人修《金史》時為何會認為此科為“選女直人之科”,而學者們的研究也多同意這種觀點呢?這可能是該科和女真學的緊密關系、以及由此導致的被錄之人絕大多數為女真人的緣故。女真進士科的設置,是世宗在普設女真學基礎上的進一步發(fā)展[3]1133-1134、1140-1141。且在世宗時期,在制度上除了非女真族宰執(zhí)的子弟被允許參加該科考試之外,能夠參加此科考試的也只是女真學的學生和一些皇家子弟。而女真學學生的選拔條件在大定初年為“猛安謀克內良家子弟”,在普遍設立女真學之后,其選拔標準則是“每謀克取二人,若宗室每二十戶內無愿學者,則取有物力家子弟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者充?!盵3]1133-1134、1140-1141而即使章宗向所有民族開放此科之后直至宣宗時期,女真學與女真進士科之間的關系仍然非常緊密“(興定)五年,上(宣宗)賜進士斡勒業(yè)德等二十八人及第。上覽程文,怪其數少,以問宰臣,對曰:‘大定制隨處設學,諸謀克貢三人或二人為生員,贍以錢米。至泰和中,人例授地六十畝。所給既優(yōu),故學者多。今京師雖存府學,而月給通寶五十貫而已。若于諸路總管府、及有軍戶處置學養(yǎng)之,庶可加益?!盵3]1143-1144可見女真學中的學生都是選自猛安謀克戶,而此時宰臣向宣宗提出的重振女真學的建議,也是針對猛安謀克戶的。從宰臣所言的狀況看,女真學的興廢直接影響到參加女真進士科人數的多少,這些都說明了女真學與女真進士科之間的緊密關系[4]。而且,即使是泰和年間這個被宣宗宰臣所稱頌的女真學中“學者多”的時期,參加女真進士科考試者的人數也很有限?!疤┖投辏?章宗)命定會試諸科取人之數,司空襄言:‘試詞賦經義者多,可五取一。策論絕少,可四取一?!苯涍^一番討論“遂定制,策論三人取一,詞賦經義五人取一?!盵3]1144章宗時期是金朝的繁榮之世,而參加女真進士科會試的人數還是“絕少”,要靠“三人取一”來保證錄取數量,可見當時參加女真進士科考試的人數是相當有限的。至宣宗興定二年(1218年),為了保證該科的錄取數量,其比例已經到了“不及二人取一人”的慘淡境地[3]1139,其后隨著金朝國力江河日下,女真進士科的狀況就更可想而知了。而且史料顯示,從該科設立直至金朝后期,非女真人參加此科考試者甚是寥寥。承安三年(1198年)定制“女直人以年四十五以下,試進士舉,于府試十日前,委佐貳官善射者試射?!盵3]1143特別為參加女真進士科考試的女真人加試騎射一項。而到了泰和七年(1207年),章宗下令“策論進士,免試弓箭、擊毬?!盵3]282試騎射的制度本來只是針對參加女真進士科的“女直人”的,反言之,非女真人如若參加此科,并不需要加試此項。而泰和七年免試弓箭的詔令卻將“策論進士”(女真進士)等同于承安三年詔令中應加試弓箭的女真人,可見直至章宗末年參加女真進士科考試者可能還都只是女真人,所以泰和七年的詔令才會徑將應“策論進士”舉者等同于應試的女真人。據學者估計,整個金代女真進士科錄取人數約有千人,有史料記載的女真進士約有九十人[7],而非女真族的女真進士見于史籍者只有四位,且這四人并不見于《金史》(包括上面所言的趙守忠和《女真進士題名碑》中的三位)[19]。這種狀況雖然有史料本身數量有限的原因,但也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非女真人參加女真進士科的人數是非常少的。女真進士科與女真學聯(lián)系非常緊密,而其在金代不僅錄取人數少,且見于史籍者絕大多數是女真人。此科在整個金代這種與制度規(guī)定相差很大的實際狀況,確實非常容易使后人產生它是專門針對女真人的科舉考試的誤解。而女真進士科制度規(guī)定與實際狀況間的巨大差異,可能和幾個因素有關:首先,如上所言,女真進士科和女真學的關系非常緊密,而女真學的學生來源則是各個猛安謀克的女真人。其次,金朝統(tǒng)治者并不重視女真字在非女真人中的傳播,女真字學主要面向的是女真人,但卻沒有專門向非女真人教授女真字的學校,廣大的非女真人無法得到系統(tǒng)的女真字教育,這自然會影響他們參加女真進士科的人數。其三,女真文字作為新創(chuàng)立且主要靠官方力量推動的文字,在女真人漢化不斷加深的趨勢下,缺乏賴以支持的文化背景,因而如學者們所言的,這種文字在金代的使用范圍并不廣泛[5]。而與該科同時并立、更具吸引力且亦無民族限制的詞賦、經義進士科,也直接影響著士人們應舉的選擇。這些因素自然都會影響到非女真人參加女真進士科考試的積極性。

        以上的考察表明,女真進士科并非元代史臣和目前研究所認為的是專門針對女真人的科舉考試。該科最大的特點是以女真文字作為考試使用文字。但由于在整個金代,參加女真進士科考試者的人數一直比較有限,且見于史籍記載的女真進士絕大多數是女真人,在《女真進士題名碑》被釋讀之前,能被人知曉的其實只有一人。這種制度規(guī)定與實際狀況之間的巨大差別,很容易使后人產生該科是專門為女真人設置的科舉考試的誤解。而女真進士科的這種實際狀況,則是由于女真學與該科緊密的關系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以上主要從制度的層面對金代女真進士科中的幾個重要問題進行探討。在制度層面,女真進士科從未規(guī)定此科是專門針對女真人的科舉考試。世宗時期,雖然能夠參加該科考試的人數有限,但非女真族宰執(zhí)之子按照制度規(guī)定,也是有資格參加女真進士科考試的。章宗即位后,更是在此基礎上將此科擴及境內的所有民族,這說明章宗對乃祖的意圖是有著領會和繼承的。在其后的制度建設與修改中,此科中向各民族開放的政策一直為統(tǒng)治者所堅持。

        女真進士科在制度上并非“選女直人之科”。此科在制度上一直是對各民族開放的,其最顯著的特點在于考試所使用的文字為女真字(女真大小字),這是此科與金代其他科舉考試最為明顯的差別。由于見于史料記載的女真進士絕大多數是女真人,而非女真人見于記載者甚是寥寥,這種與制度規(guī)定有著巨大差別的實際狀況確實容易使后人誤認為此科專門為女真人所設。

        女真進士科從世宗時設立直至金朝滅亡,統(tǒng)治者雖然在制度上向非女真人開放此科,但非女真族應試者人數還是有限,其主要的參加者還是女真人。那么統(tǒng)治者為何一直維持著將此科向非女真人開放的政策?如學者們所言,在女真人日益漢化的狀況下,女真進士科的設置是金朝統(tǒng)治者所采取的維護女真風俗的政策之一。此科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女真人繼續(xù)使用女真語言文字,并選拔女真族中的優(yōu)秀人才[21]。然而,女真進士科在制度設置上對非女真人的開放,或許表明統(tǒng)治者設置此科的目的并不限于此。女真進士科設立之初,丞相完顏守道在回應世宗“恐為后人議論”此科的顧慮時說:“圣主天資明哲,令譯經教天下,行之久亦可同漢人文章矣?!倍雷谝搽S即命令“其同漢人進士例,譯作程文,俾漢官覽之?!盵3]1141-1142守道認為在女真進士科的推動下,女真字是能夠“行之久亦可同漢人文章”的。而世宗看來對此也頗為贊同。這說明女真統(tǒng)治者設立此科的長遠目的,或許是希望向金朝境內的所有民族推廣女真文字及女真文化,最終使女真文化能夠和漢文化并肩而立,這可能是女真統(tǒng)治者始終保持此科對金朝境內不同民族開放政策的深層原因。

        參考文獻:

        [1] 張志立,王宏剛.東北亞歷史與文化[M].沈陽:遼沈書社,1991.

        [2] 蘭婷.金代教育研究[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71-104.

        [3] 脫脫.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 吳鳳霞.金代女真學的興衰及其歷史意義[J].社會科學輯刊,2005(4):112-116.

        [5] 劉浦江.女真的漢化道路與大金帝國的覆亡[M]//松漠之間——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235-273.

        [6] 陶晉生.金代的女真進士科[J].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年報(臺北),1970,7(1):135-144.

        [7] 都興智.金代科舉的女真進士科[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4(6):63-67.

        [8] 萬斯同.金將相大臣年表[G]//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北京,中華書局,1955:8177.

        [9] 李文澤.金代女真族科舉考試制度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95-97.

        [10] 趙東暉.金代科舉制度研究[M]//陳述.遼金史論集(第四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 222.

        [11] 周懷宇.金王朝科舉制考論[J].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5(4):35.

        [12] 王惲.秋澗集[M].四部叢刊本.

        [13] 林間羽客樗櫟道人.金蓮正宗記[G]//道藏(第3冊).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348.

        [15] 蘇天爵.滋溪文稿[M].北京:中華書局,1997:185.

        [15] 三上次男.金代女真研究[M].金啟孮,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425-433.

        [16] 劉祁.歸潛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3:20.

        [17] 蘭婷,王梅.金代武舉與武學教育[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7(5):117-121.

        [18] 趙翼.廿二史札記校證[M].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636-637.

        [19] 金光平,金啟孮.女真語言文字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281-320.

        [20] 佚名.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4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8:346-409.

        [21] 徐秉愉.金代女真進士科制度的建立及其對女真政權的影響[J].臺大歷史學報(臺北),2004,6(33):97-132.

        猜你喜歡
        女真人世宗女真
        “訓民正音”創(chuàng)制過程探微
        ——兼論 “訓民正音”創(chuàng)制者之爭
        明代女真者皮船考
        女真文——脫胎于契丹字和漢字而自成一格
        女真人修筑的城墻
        女真文“契丹”考
        《陷遼記》中遼世宗祭奠對象考辨
        論金世宗的納諫與用人
        金代的酒文化漫談
        黑龍江史志(2014年5期)2014-11-25 17:53:46
        論遼金時期朝鮮半島女真人分布
        黑龍江史志(2014年3期)2014-11-24 15:46:20
        民族整合與文化認同:努爾哈赤漢人“恩養(yǎng)”政策
        国产青青草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91在线影院| 毛片无码高潮喷白浆视频| 狼人狠狠干首页综合网|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熟女| 风韵多水的老熟妇| 国产福利午夜波多野结衣| 久久99老妇伦国产熟女高清| 日本韩国亚洲三级在线|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大全| 乱子伦在线观看| 巨大欧美黑人xxxxbbbb| 日本女优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毛片| 色狠狠色噜噜av天堂一区| 肉体裸交丰满丰满少妇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三级三级三级| 久久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成年女人色毛片| 特黄aa级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 偷拍一区二区视频播放器| 男男性恋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小屁孩cao大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 av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国产精品玖玖资源站大全|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男女车车的车车网站w98免费|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男女上床视频免费网站| 媚药丝袜美女高清一二区|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爱爱视频| 熟女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成年女人vr免费视频|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国色天香精品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