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
肺栓塞是由內(nèi)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環(huán)障礙的臨床綜合征。常發(fā)生于骨盆及下肢骨折、急性心肌梗死、心房纖顫、心力衰竭、大手術(shù)后、肺癌等長期臥床血流緩慢的患者。肺栓塞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氣栓塞等,肺血栓栓塞最常見,占肺栓塞絕大部分,通常所說的肺栓塞即肺血栓栓塞。肺栓塞是一種危害嚴重的疾病,近年來該病的發(fā)生率在逐年升高。加強護理對肺栓塞患者治療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肺栓塞病人的一般護理
● 適宜的治療和休息環(huán)境,保持病室及床鋪整潔、舒適、安靜,空氣新鮮。
● 絕對臥床休息,協(xié)助病人飲水、進食以及大小便等基本生活需要。防止活動促使靜脈血栓脫落,發(fā)生再次肺栓塞。每兩小時協(xié)助病人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并按摩受壓部位,以預防褥瘡的發(fā)生。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咳嗽等,以免增加腹腔壓力,影響下肢靜脈血液回流。鼓勵患者多做床上下肢主動或被動活動,注意保持患肢的功能,抬高患肢,以利靜脈血的回流。密切觀察患肢的皮膚顏色、溫度、水腫程度,嚴禁擠壓、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脫落,造成再次肺栓塞。
● 注意保暖,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監(jiān)測重要生命體征:如呼吸、血壓、心率、心律及體溫等。及時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為醫(yī)生治療提供依據(jù)。
4.保持口腔清潔,做好口腔護理。
5.給予低鹽、低鈉、清淡易消化飲食,少食多餐。
6.觀察用藥反應(yīng)。密切觀察各種藥物的效果及副作用,如抗生素類引起各種反應(yīng)、溶栓藥引起出血現(xiàn)象、血管擴張藥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等。
7.心理護理。本病發(fā)病急,持續(xù)胸悶、胸痛、低氧血癥給患者帶來頻死感,易產(chǎn)生恐懼、焦慮情緒,對預后感到失望。語言上多加以疏導、安慰、解釋、鼓勵,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配合治療。
肺栓塞病人溶栓治療后的護理
應(yīng)用尿激酶溶栓治療期間,應(yīng)絕對臥床休息,避免搬動。注意觀察病人皮膚黏膜、齒齦、胃腸道有無出血,注射部位有無血腫,拔針后按壓時間要適當延長。發(fā)現(xiàn)出血傾向,要及時報告醫(yī)師,及時給予處理。溶栓治療后要做到:
1.心理護理。溶栓后患者臨床上自覺癥狀減輕,均有不同程度的想下床活動的愿望,這時患者應(yīng)了解溶栓后仍需臥床休息,以免栓子脫落,造成再栓塞。
2.有效制動。急性肺栓塞溶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松動,極易脫落,要絕對臥床2周,不能做雙下肢用力的動作及做雙下肢按摩。另外,要避免腹壓增加的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要積極治療,以免咳嗽時腹壓增大,造成血栓脫落;吸煙者應(yīng)勸其戒煙;臥床期間所有的外出檢查均要平車接送。
3.做好皮膚護理。注意患者皮膚保護,如床墊的軟硬度要適中,保持皮膚干燥、床單平整。每2~3小時翻身1次,避免局部皮膚長期受壓、破損。
4.合理營養(yǎng)。保證疾病恢復期的營養(yǎng),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為宜。
5.保持大便通暢。除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外,必要時可給予緩瀉劑或甘油灌腸。 6.患者出院后要做到:①定期隨診,按時服藥,特別是抗凝劑的服用,一定要保證按醫(yī)囑服用;②自我觀察出血現(xiàn)象;③按照醫(yī)囑定期復查抗凝指標,了解并學會看抗凝指標化驗單;④生活中注意下肢的活動,有下肢靜脈曲張者可穿彈力襪等,避免下肢深靜脈血液滯留,血栓復發(fā);⑤病情有變化時及時就醫(yī)。
肺栓塞病人的術(shù)后護理
行下腔靜脈濾網(wǎng)置入術(shù)后,每30分針觀察穿刺處有無出血和血腫,若穿刺處出血較多,應(yīng)報告醫(yī)師,及時處理。因穿刺處需加壓包扎,應(yīng)注意觀察加壓患肢及足背皮膚顏色、溫度及足背動脈搏動的情況,防止肢體缺血壞死;穿刺側(cè)肢體伸直制動12小時,防止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