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菊民,黃曉炯
(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 上海 200137)
提升公安民警警務駕駛技能探究
范菊民,黃曉炯
(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 上海 200137)
提升公安民警警務駕駛技能有助于提升公安民警的執(zhí)法效率,增強民警駕車執(zhí)法的安全性,有助于維護特定情況下的社會公共安全等。因此,應當加強公安民警警務駕駛技能的培訓工作,提高公安隊伍警務駕駛技能的整體水平,以滿足新形勢下開展警務工作的需求。
公安民警;警務駕駛;技能
警務駕駛技能是指為適應各類警務活動開展,要求民警必須掌握的具有鮮明職業(yè)特征的駕駛技術,它涉及民警的心理素質、應變能力、特殊駕駛技能、法律知識等方面,明顯區(qū)別于普通的駕駛技術。近十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汽車在社會上的普及率呈快速增長態(tài)勢,國內北京、廣州、上海等大城市相繼跨入汽車社會這一門檻,這給警務活動的開展帶來深遠影響。一方面,民警使用汽車開展警務活動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提高了民警工作效率,減輕了民警的工作負荷;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利用汽車實施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比例也呈上升趨勢,這將給民警執(zhí)法工作帶來新的挑戰(zhàn)。從當前國內現(xiàn)狀來看,公安民警駕駛技能普遍建立在通過社會駕駛考試的基礎上,缺少符合警察職業(yè)特點的特殊駕駛技能,因此,借鑒國外先進國家在該方面的經(jīng)驗,結合國內自身執(zhí)法環(huán)境特點,提升公安民警的警務駕駛技能,是擺在當前民警技能培訓工作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警務駕駛技能是目前民警在開展警務工作中,使用最為頻繁、涉及崗位警種最為廣泛的一項實戰(zhàn)技能。提升公安民警的警務駕駛技能對于降低警務車輛事故發(fā)生率、提升民警執(zhí)法效率、提高民警執(zhí)法安全性及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公安民警的執(zhí)法效率
警務車輛的大量配備,客觀上對于提升民警的執(zhí)法效率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受民警警務駕駛技能水平總體較低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情況下效果并不明顯。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民警駕駛技能水平參差不齊,隊伍中同樣存在社會上所謂的“本本族”現(xiàn)象。隨著警務車輛使用頻率的不斷提升,相關的交通事故也在不斷增多,雖大部分屬輕微事故,但對工作的開展影響較大,輕則需耗費時間處理事故,重則影響任務繼續(xù)執(zhí)行,極端情況下還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嚴重損害公安機關形象。二是在涉車違法案件日益增多的情況下,因部分民警缺乏有效跟蹤、快速追擊的駕駛能力,而延誤抓捕的最佳時機,給后續(xù)的控制抓捕增加了成倍的工作量。加快警務駕駛技能培訓工作,提升民警駕駛水平,將會有效提升民警的執(zhí)法效率,對于維護公安隊伍形象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民警駕車執(zhí)法的安全性
據(jù)統(tǒng)計,2008年至2012年,全國民警因公犧牲2204人,因公負傷16821人,其中公安民警執(zhí)行任務中發(fā)生交通事故犧牲652人,占同期犧牲民警總數(shù)的29.6%,負傷2756人,占同期負傷民警總數(shù)的16.4%。我們分析民警因公犧牲的原因,就會發(fā)現(xiàn)由交通事故引發(fā)的情況位列第二,遠高于因暴力抗法而犧牲的民警總數(shù),與公安機關對射擊、查緝等警務技能日趨重視的情況相比,對于警務駕駛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我們對本地區(qū)涉及民警傷亡的交通事故進行抽樣分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交通事故發(fā)生在接處警等應急警務工作中,在處置這類任務時,不僅需要民警具備嫻熟的駕駛技術,而且還需具備超強的心理素質、靈活的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而事實是,我們對警務駕駛技能重要性的認識還存在不足,把警務駕駛技能等同于一般的駕駛技術,民警缺乏相應的訓練,碰到應急警情出現(xiàn)差錯也就在所難免。因此,提升公安民警的警務駕駛技能,將有效提高民警駕車執(zhí)法的安全性,降低民警的傷亡率。
(三)有助于維護特定情況下的社會公共安全
當前利用汽車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惡性事件呈上升趨勢,特別是犯罪嫌疑人利用汽車在馬路上橫沖直撞,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的事件也屢見不鮮。例如,2012年9月7日17時30分許,國內某沿海城市民警在查扣一輛涉嫌無證駕駛和有盜搶嫌疑的小型汽車時,該車駕駛人曾某抗法逃逸,后被執(zhí)法民警設卡截停并控制。在瘋狂逃竄過程中,駕駛員曾某不顧路人及其他車輛的安全,先后撞倒1輛自行車、撞壞3輛機動車和5輛警用摩托車,并導致9名路人與警察不同程度受傷。受制于民警普遍缺乏車輛逼控、頂撞、多車協(xié)同戰(zhàn)術的技術儲備,面對此類案情民警所能采取的措施非常有限,基本采用設卡堵截的方式。如果公安隊伍中有相當比例的民警具備利用警務車輛實施逼控的能力,就能及時制止這類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可大大降低其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因此,提升公安民警的警務駕駛技能,對于在特定情況下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國內公安民警警務駕駛技能的現(xiàn)狀
目前國內還未建立起完善的警務駕駛技能培訓機制,也未建立起警務車輛駕駛的準入機制,民警只要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駕駛證就可以駕駛警務車輛,大多數(shù)民警基本未接受過科學、系統(tǒng)的警務駕駛技能培訓,警務駕駛技能培訓的內容也不夠全面。
開展警務駕駛技能培訓的主要途徑包括:一是公安部與各省、自治區(qū)公安廳及直轄市公安局組織開展的各級駕駛練兵活動。練兵目的主要為解決警察隊伍中較為突出的幾類駕駛問題,練兵活動對于緩解隊伍中突出的駕駛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受參訓民警的參與率、練兵內容的特定性、練兵時間的局限性等因素制約,對于提升隊伍整體水平的作用不夠明顯。二是公安類院校下設的駕駛培訓機構組織開設的各類培訓班。此類培訓班的參與人數(shù)更為有限,由于其培訓技能的針對性較強,對于參訓民警在特定駕駛技能的提升上作用明顯,但對于提升整個隊伍警務駕駛技能的作用也比較有限。
從國內對警務駕駛技能培訓的研究情況來看,公安類院校下設機構是目前從事警務駕駛技能培訓研究的主要力量,這些培訓研究機構對于提升公安民警警務駕駛技能所起的積極作用勿庸置疑,但因沒有統(tǒng)一的組織機構進行統(tǒng)領,造成各院校在該領域的發(fā)展相對獨立,在研究方向上各有側重,研究水平參差不齊,研究成果也難以得到有效推廣,制約了國內警務駕駛技能培訓工作的快速發(fā)展。
(二)歐美發(fā)達國家警務駕駛技能的培訓工作
國外警務駕駛技能培訓工作起步較早,特別是在以英國與美國為代表的歐美發(fā)達國家,它們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統(tǒng)、規(guī)范的警務駕駛技能培訓體系,技能培訓層次清晰、培訓內容貼近實戰(zhàn)、培訓組織嚴謹有序,警察隊伍駕駛技能水平符合崗位能力的需求,有效支撐了警務活動的整體開展。
在英國,警察駕駛技能共分為三個層級。初級警車駕駛員,在持有公民駕照的前提下,需要接受4個星期共160小時的培訓,經(jīng)考核合格才能駕駛警車執(zhí)行一般出勤任務,但不得使用警燈和警笛;中級警車駕駛員,要在初級培訓基礎上再接受120小時的培訓,并經(jīng)考核合格才能取得相應的資質,只有中級以上的駕駛員才可以開動警燈和警笛來響應緊急召喚;高級駕駛員,要在中級的基礎上多接受120小時的培訓,而且考核將更為嚴格。為了貼近最逼真的實戰(zhàn)環(huán)境,所有層級的科目培訓都在公路上進行(除側滑控制訓練),包括超過200公里時速的高速駕駛培訓都是在公路上進行的。而且他們嚴格規(guī)定執(zhí)法駕駛行為必須與所取得的警車駕駛資質相對應,否則就屬違法行為。
在美國,警察要獲得警車駕駛資質,須接受由國際執(zhí)法標準與培訓負責人聯(lián)盟(IADLEST)和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聯(lián)合編寫出版的《美國國家執(zhí)法人員駕駛培訓指南》中規(guī)定內容的駕駛培訓,培訓包括“執(zhí)法駕駛中的法律問題”、“非緊急情況駕駛”、“應急駕駛”、“追蹤駕駛”四大板塊。除了各種駕駛技術培訓外,學員還要接受各種高壓駕駛下的心理調整和法律適用性訓練,這些訓練主要是讓學員了解在高速追截的過程中當事人的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隨時根據(jù)警情判斷追截存在的技術風險以決定是否繼續(xù)還是放棄;準確評估高速攔截潛在的法律責任,繼續(xù)攔截是否合法(如果因攔截而出現(xiàn)傷亡的話)等。此外,美國警察駕駛訓練雖沒有像英國那樣在公眾道路上進行,但訓練科目的設置極具真實感。例如,在車輛追擊科目的考核中,學員要駕駛警車配合另一警車聯(lián)合追截一輛匪車,匪車會違反各種交通規(guī)則高速行駛,但警車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以高速方式進行追截,在追擊過程中會安排3輛由教練員駕駛的車輛,模擬社會車輛在警匪追逐的路段中突然出現(xiàn),增加警車追截的難度以考驗駕駛員的應對能力。
對比國外警務駕駛技能培訓工作的現(xiàn)狀,我們發(fā)現(xiàn),國內在警務駕駛技能科學分級、警務車輛駕駛資質認定、駕駛技能實戰(zhàn)應用研究等方面差距甚遠,這些也是導致目前我國警務駕駛技能水平整體偏低的主要因素。因此,應當盡快加強這些方面的研究和完善,提高公安隊伍警務駕駛技能整體水平,以滿足新形勢下警務工作開展的需求。
(一)建設以工作任務分類為依據(jù)的警務駕駛能級體系
英國將警務駕駛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能級,美國則分為“非緊急情況駕駛”、“應急駕駛”、“追蹤駕駛”三個層次。我們在構建能級體系時,可借鑒英國、美國的總體思路,并從國內公安工作的實情出發(fā),以工作任務特點為分類依據(jù),確立自己的能級體系,這對于國內警務駕駛技能培訓工作的長遠發(fā)展具有指導作用。
1.以完成“非應急類工作任務”所需精確駕駛技能為第一能級
“非應急類工作任務”是公安工作中最為普遍的常規(guī)性任務,它在整個公安業(yè)務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且涉及警種的覆蓋面廣。警察在駕駛警用車輛開展此類工作時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所遇到的氣候條件比較多,基本涵蓋了風、雨、霧、雪等天氣;二是涉及的路況條件比較復雜,涉及高速、高架、里弄小巷、鄉(xiāng)間小路等不同路況;三是對車速沒有特定要求,不管何種路況及氣候,因工作任務時限性要求不強,只需在確保安全前提下,車速由民警自行掌控。從此類工作任務涉及警務車輛事故分析看,因此類工作業(yè)務總量大,事故所占比重也相應較大,且以車輛碰擦等輕微事故居多,主要系民警操控精確度不夠,雖然直接損失不大,但影響公安工作的效率。從警車使用的規(guī)范來看,目前,民警對何時使用警燈警笛、如何使用警燈警笛、何時可以行使優(yōu)先通行權等規(guī)范的掌握度不高,執(zhí)行力不強,影響了公安隊伍在群眾中的形象。結合上述基本情況,我們在建設第一能級時,應把提升民警在全天候氣象條件、綜合路況條件下的精確駕駛能力及確保警車規(guī)范駕駛作為主要目標。
2.以滿足“應急類工作任務”所需快速駕駛技能為第二能級
應急類工作任務在公安工作中也較為常見,如110接處警、車輛有效跟蹤、車輛的追擊和控制,此類工作任務主要集中在一線實戰(zhàn)民警。在駕駛警車執(zhí)行此類工作任務時,最大的特點是受警情影響,對駕車時限性提出了較高要求,車速要隨時根據(jù)警情變化而不斷調整,這對民警在高速駕駛下的控車穩(wěn)定性及緊急避險的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戰(zhàn)。對此類工作任務中的交通事故進行分析表明,雖然事故總體所占比重較小,但一旦發(fā)生事故則后果較為嚴重。前文所提及近年來民警傷亡中交通事故因素,主要與此類事故有關。此外,在這種情況下民警的心理及生理變化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處理此類情況時民警心理所承受的壓力較大,為有效規(guī)避緊張心理下行為能力的暫時性失控,就要對民警的抗壓心理調整能力提出較高要求。綜合上述主要因素,我們在建設第二能級時,應把提升民警應急警情下抗壓心理調整、高速穩(wěn)定控車以及緊急避險能力作為主要目標。
3.以保障“特殊工作任務”所需攻擊控制駕駛技能為第三能級
“特殊工作任務”主要是指處置涉車暴力犯罪或涉車危害公共安全行為的高風險任務。此類工作任務在日常警務工作中占比不高,但對社會的影響大,我們在處置時必須使用一些超常規(guī)的特殊駕駛技能、控車技術及多車之間的協(xié)同配合戰(zhàn)術,對嫌疑目標車輛實施有效控制。民警在承擔這類特殊工作任務時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技能要求高,在處置時民警必須同時具備高速狀態(tài)下以車制車的控制能力、各種情況下多車之間協(xié)同配合能力、隨時遭遇特殊復雜情況時的靈活應變能力;二是任務危險系數(shù)高,在處置時受不確定因素影響,易發(fā)生警車及目標車輛失控,也可能影響周邊車輛安全行駛,引發(fā)安全問題;三是民警承受壓力大,在高速狀態(tài)下運用精確駕車、控車技能,應對各種隨時出現(xiàn)的險情,對民警心理是極大考驗。綜合上述主要因素,我們在建設第三能級時,應當把提高民警高速精確控車能力、靈活應變處置能力和心理抗壓能力作為主要目標。
(二)建立以完成普通警務任務為基礎的警務駕駛準入機制
警務駕駛準入機制建設應以警務駕駛第一能級為基礎,科學提高目前國內警車駕駛的門檻,建立建全相關規(guī)章、制度,完善機制運作體系。這對短時間內迅速規(guī)范警車使用、降低警車事故率、提高警務工作效率作用明顯,應作為目前警務駕駛技能建設的重點率先推行。在該項工作中需注重以下二個方面:
1.立足公安工作的實情開展
一是在受訓民警范圍界定上,應充分考慮到該技能的實用性及普遍性,盡可能擴大參訓民警的范圍,我們可把持有機動車駕駛證的民警作為受訓的主要參考條件,對確因年齡及身體狀況不適合再進行訓練的要制定明確的標準并嚴格執(zhí)行,以確保參訓民警的覆蓋面;二是在培訓內容的確定上,要做好基礎的調研工作,把當前警務工作中運用范圍最廣、使用頻率最高的駕駛技能列為必訓技能,同時還要把當前忽視的警車使用規(guī)定、發(fā)生車禍的應急處置方法、警用車輛車載設備使用等列為必訓內容;三是在培訓方式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到當前國內公安工作任務繁重且警力欠缺的現(xiàn)狀,不宜采取耗時耗力的全封閉集訓方式,在確保嚴格考核的前提下,可采用培訓基層小教員,并由小教員以點帶面的方式在民警屬地就近展開訓練,對一些應知應會的理論知識點可采用讓民警參加網(wǎng)絡學習、參與在線考核的方式開展自學;四是在培訓科目的設置上,須充分考慮到基層訓練條件有限的實情,選擇訓練效果明顯且對場地、訓練設備等條件要求較低的科目,便于基層公安隊伍自行開展訓練。
2.注重機制建設的長效性
一是確立該資質認定的權威性。美國在警務駕駛資質的認定上,從國家層面會同多個相關主體機構,從內容設定到標準制定,全部加以論證與規(guī)范,確立了資質認定的權威性,有利于該工作機制的長效運行。因此,我們在這項工作上要立足高起點,借鑒國家級教學資源庫的運作模式,匯集國內優(yōu)秀人才組成建設團隊,共同開發(fā)建設。二是建立資質認定的定期復審制度。要確保隊伍警務駕駛技能整體水平的長期穩(wěn)定性,在嚴格控制初次考核通過率的同時,還需定期對民警資質進行復核,在具體執(zhí)行時可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確定差異化的復審間隔,對于有責駕駛事故的要實行當年復審。三是建立民警警務駕駛信息庫。這既有利于管理部門對每個民警情況的有效掌握,也有利于對隊伍整體現(xiàn)狀的把握,也為警務駕駛培訓工作的長遠發(fā)展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分析源。
(三)健全提升公安民警警務駕駛綜合應用能力的素質訓練體系
強調警務駕駛技能的技術動作訓練,忽視技能在實際工作中的綜合應用能力訓練,這是目前國內警務駕駛技能訓練中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警務駕駛技能在實戰(zhàn)應用中,除涉及技術動作操作能力之外,還涉及應用技能時的心理抗壓、法律運用、突發(fā)情況應變等能力,是綜合素質的全面反映。因此,在警務駕駛培訓中應注重能力訓練體系的完善,其中,須重點加強以下三方面的訓練。
1.加強警務駕駛技能訓練中民警應用法律能力訓練
警務車輛在某些工作任務執(zhí)行中,超越了我們通常所認識到的交通工具這一范疇,在一些特殊警情下它可起到攻擊和控制嫌疑車輛的作用,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民警由于擔憂承擔法律責任,制約了這類駕駛技能的進一步應用。為此,一是民警要加強對涉及警車使用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在警車使用過程中涉及《警車管理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的一些條款,因此,應當要求民警加強對所涉及條款的學習,增強對相關法律知識的熟知度,從而提升民警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適用能力。二是教官要加強對典型案例的分析。對一些社會危害性大、案件性質清晰的嚴重涉車暴力事件,教官要將其作為典型案例納入教學,將處置過程中所涉及的法律條款結合案件過程詳細加以解讀,便于民警在遇到類似案件時對可能涉及的法律責任做出快速判斷,提升民警駕駛技能的應用能力。
2.加強民警在警務駕駛技能訓練中的心理抗壓能力訓練
警務駕駛技能在實戰(zhàn)應用中,對民警心理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提高民警的綜合心理素質,充分發(fā)揮民警所掌握的駕駛技能的作用,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各級警務駕駛技能的心理測試標準。在執(zhí)行不同工作任務時,民警駕駛車輛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也不盡相同,結合警務駕駛能級對工作任務的分類,在開展相應技能訓練前對民警的心理素質進行分級測試,通過相應測試的人才能進入技能訓練階段。二是加強技能訓練過程中的心理抗壓訓練。將心理抗壓訓練的方法融合到技能訓練中,如模擬一些極端的實戰(zhàn)駕駛情況,在訓練過程中不斷對民警進行心理加壓,逐步提升民警承受壓力的能力。三是建立危機干預機制。對在執(zhí)行工作任務中,發(fā)生車輛攻擊控制行為或重大交通事故等嚴重影響民警心理的情況,應及時對當事民警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民警的壓力。
3.加強警務駕駛技能訓練中民警應變處置能力訓練
在高速駕車執(zhí)行警務工作時,路面突發(fā)情況瞬息萬變,特別是在實施高速追擊、逼控嫌疑車輛時,還會受到疑車的反制,民警隨時會遇到各類突發(fā)險情,因此,增強民警應變處置能力也是警務駕駛技能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是應加強模擬情景訓練方法的運用。在技能訓練過程中,盡可能真實地模擬各種突發(fā)情況,并加大出現(xiàn)頻率,在高強度、高負荷的情況下,鍛煉民警應變處置的能力。二是應加大實戰(zhàn)環(huán)境下的訓練力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將訓練安排至真實的駕駛環(huán)境中去完成,利用真實路況條件鍛煉民警處置各種突發(fā)狀況的能力。三是引入各種先進訓練設備。對一些較難模擬的的車輛側滑、推頭等險情,須利用先進的裝備開展訓練,在降低訓練風險的同時提高訓練的效率,有效提升民警在這些高危情況下對車輛的控制能力。
Probe into the Improvement of Police Offi cers’ Driving Skills
Fan Juemin, Huang Xiaojiong
(Shanghai Police College, Shanghai 200137, China)
The improvement of police offi cers’ driving skills is very conducive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olice offi cers’ law enforcement effi ciency, increase of police offi cers’ driving safety and improvement of public security and improvement of police driving skills so as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policing in the new situation.
Police Offi cer; Police Driving; Skill
D631.15
:A
:1008-5750(2013)05-0026-(05)
10.3969/j.issn. 1008-5750.2013.05.005
2013-08-23 責任編輯:何銀松
范菊民,男,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警務駕校主任;黃曉炯,男,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警務警校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