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欣欣 彭 昕
蔡欣欣:女,本科,護士
PICC 貼膜發(fā)生過敏反應是PICC 置管后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過敏后患者往往在穿刺點及貼膜周圍皮膚出現(xiàn)小丘疹以及水泡,患者瘙癢難忍,易出現(xiàn)焦慮情緒,擔心會影響治療效果甚至有拔管的想法。常規(guī)的PICC 護理僅僅是先酒精消毒穿刺點周圍皮膚3 遍,然后碘酒消毒針眼及周圍皮膚3遍,最后用美國3 M 公司生產(chǎn)的10 cm×11.5 cm 3 M 透明敷貼覆蓋。然而對于發(fā)生貼膜過敏的患者在進行維護時采用傳統(tǒng)方法效果并不明顯。鑒此我科采用無菌剪口紗布治療PICC 貼膜過敏,現(xiàn)介紹如下。
用無菌碘酒棉球嚴格消毒后(禁用刺激性的酒精棉球擦拭),再用無菌生理鹽水清洗針眼及導管,在過敏的皮膚處涂擦地塞米松軟膏,最后用2 塊無菌剪口紗布相互交叉重疊以固定導管,外用紗布包裹膠布固定,以防導管脫出。膠布盡量不接觸患處皮膚。每天觀察丘疹、水泡范圍有無擴大,紅腫有無消退。
指導患者發(fā)生過敏時切勿搔抓皮膚,穿寬松透氣衣服,保持紗布清潔干燥。同時指導患者進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飲水,禁止進辛辣刺激、蝦、蟹、牛、羊、肉等易致過敏的食物,不接觸花粉、動物等?;颊哌^敏皮膚瘙癢難忍,容易出現(xiàn)焦慮情緒,同時每天更換貼膜擔心費用過高,此時我們要多與患者溝通,向其講解通過有效處理及配合,該問題可以解決。
無菌紗布比美國3 M 公司生產(chǎn)的透明敷貼透氣性能更好,沒有完全貼于皮膚上,可減少出汗,減輕皮膚瘙癢,且價格較透明敷貼便宜;地塞米松軟膏對于過敏性皮炎療效顯著,聯(lián)合使用可有效改善局限性瘙癢癥,操作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