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君,徐文珊,李軍凱,王華靈,彭 敏
患者,男,66歲。因“右上腹隱痛1月,心前區(qū)不適1 d”于 2009 ̄01 ̄19入院。 查體:心率 78次/min,律齊,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軟,未觸及包塊,右上腹輕度壓痛,無反跳痛。心電圖: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入院后行擴冠、抗凝、改善心肌代謝等治療,患者心前區(qū)不適癥狀緩解。繼續(xù)維持心臟治療,并完善腹部CT檢查示:右側升結腸局部腸管內占位性病變,約8.5 cm×6.6 cm,考慮右側結腸癌。請普外科專家會診,考慮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拒絕行手術治療。2010 ̄02 ̄08開始患者于筆者所在科接受高能聚焦超聲(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療。采用 FEP-BYO2型HIFU治療儀,治療頻率1.0 MHz,治療功率900 W,有效治療深度焦域為0.3 cm×0.3 cm×0.8 cm,聚焦點溫度65~100℃。5次/周,共治療12次。復查腹部CT腫瘤明顯縮小,約4.1 cm×2.3 cm,治療結束出院。出院后復查腹部CT 1次/月,腫瘤無明顯增大。2009 ̄07 ̄23在全麻下行右半結腸切除術。術后病理:結腸中分化腺癌,侵及肌層,上下切端未見癌,闌尾及網(wǎng)膜未見癌累及,腸壁周圍淋巴結(0/3)未見癌轉移。免疫組化:EMA(++)、CEA(+++)、ki67(約 60%)、P53(-)。 術后行FOLFOX方案化療6個周期后出院。隨訪至今,腫瘤無復發(fā)、轉移,患者生存狀況良好。
手術是根治結腸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單純放、化療很難徹底根除原發(fā)腫瘤病灶。結腸癌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給腫瘤的手術治療帶來巨大挑戰(zhàn)。有關資料顯示,急性心肌梗死3個月內行非心臟手術,心肌梗死再塞發(fā)生率高達64.1%,且病死率極高。心肌梗死3個月內為非心臟手術的絕對禁忌證,6個月內為相對禁忌證。因此,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一般只能等待6個月后再行手術治療。等待期間不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控制腫瘤的發(fā)展,腫瘤很可能會增大或發(fā)生淋巴結、血行轉移,這將大大增加手術難度甚至使患者喪失手術機會,延誤治療。然而,截止目前有關結腸癌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方法尚罕見報道。
本例患者結腸癌與急性心肌梗死同時發(fā)病,因無法承受手術風險而只能暫時放棄手術治療。在積極治療心肌梗死的基礎上,采用HIFU局部治療結腸腫瘤,有效控制了腫瘤的發(fā)展,且不增加心臟系統(tǒng)的風險,為手術治療贏得寶貴時間。復查CT及術后病理均提示腫瘤控制好,局部侵犯程度輕,未發(fā)生淋巴結及遠處轉移。術后行輔助化療,預后較好。
HIFU是近年來應用于臨床治療惡性實體腫瘤的新技術,其原理是利用超聲波的可穿透性和人為干預后的可匯聚性等物理特點,將體外低能量超聲聚焦于體內腫瘤靶區(qū)處,通過局部產生瞬間高溫效應、空化效應和機械效應等使焦域內腫瘤靶組織發(fā)生凝固性壞死,而周圍組織極少或不受損傷,達到無創(chuàng)性治療腫瘤的目的。HIFU作為一種新興的腫瘤局部治療手段,具有無創(chuàng)傷、無痛苦、無相對禁忌等特點,除局部高溫使腫瘤組織凝固壞死外,還能誘導淋巴細胞功能和數(shù)量的改變,從而增強機體對腫瘤的細胞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