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娟,祁紅霞,侯雪琴,鄭 鈺,沙 杰,侯玉珠,商鋒華
(江蘇省靖江市人民醫(yī)院,江蘇靖江,214500)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ze韌帶之上的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85%[1],可因上消化道潰瘍、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等多種疾病導致,常為急性、大量出血,臨床表現為嘔吐、黑便等,并伴有血容量急劇、大量減少引起的周圍循環(huán)障礙,病情嚴重者可危及生命[2]。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危重癥,可引起患者強烈的應激反應,出現生命體征和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如產生精神緊張、焦慮不安、驚慌恐懼等情緒反應,嚴重影響著患者疾病的康復[3],加之患者及家屬對該疾病認識有限和對出血的本能恐懼,更易使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為了探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家屬同時實施心理干預對患者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本科對1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了干預對照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消化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0例,其中男115例,女45例,年齡 19~81歲;肝硬化 67例,上消化道潰瘍88例,上消化道其他疾病5例。所有患者均經B超、實驗室檢查、胃鏡檢查后確診。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將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80例,對照組給予禁食、制酸、保胃、止血、補液等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對患者及家屬同時進行的心理干預措施。采用問卷調查法及病案分析法比較2組患者住院時間、再出血率以及患者及家屬滿意率指標。
實驗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 t檢驗及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80例中,再出血 9例,再出血率為11.3%;對照組80例中,再出血23例,再出血率為28.8%,干預組再出血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住院時間(7.7±3.8)d,對照組住院時間(11.0±5.6)d,干預組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滿意率為96.3%(77/80);對照組患者滿意率為81.3%(65/80),干預組患者滿意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住院第1天,入院介紹環(huán)境、制度、主管醫(yī)生、責任護士等;禁飲食,講解禁食的意義,飲食不當是誘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多因飲酒、進食粗糙堅硬食物誘發(fā),因此做好飲食指導尤為重要[4];消除恐懼,穩(wěn)定情緒;臥床休息,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及誤吸;巡視病房,觀察患者睡眠情況。
出血停止后1~2 d,進食溫涼流質飲食,并告知患者其意義,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下肢略抬高,關心安慰患者,向其說明休息有助于止血。病情穩(wěn)定1周后,指導患者進食質軟、易消化、少纖維又富有營養(yǎng)的半流質飲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或牛奶、乳制品,禁食冷飲、水果及含纖維素多的食物,飲食規(guī)律和衛(wèi)生。指導患者床上坐起、站起時要緩慢。指導患者采用放松技術,如靜默法、暗示法、深呼吸。
心理護理是指在護理全過程中,護士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能,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達到較理想的護理目的[5]。心理護理的必要條件是護士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療性人際關系,并對其存在的心理問題有較深的了解和準確的評估。
向患者和家屬宣教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識。由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發(fā)病急、病情重,患者及家屬心情多焦慮和擔憂,既期望治療的效果又擔心治療的風險[6]。護士應向患者和家屬做好解釋工作,使其對治療過程有一定的了解,以取得家屬配合,并協助醫(yī)生解決一些問題,如社會情感支持、住院費用。同時,針對患者因對本病缺乏相關知識所產生的恐懼、焦慮情緒展開疾病健康心理教育,使其對疾病發(fā)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癥狀及生理反應有理論上的認知,從而了解正確的自我保護及護理常識,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助其康復[7]。
護理人員從容的態(tài)度、親切的語言、認真地答疑、果斷的決策、熟練的操作可給患者帶來安全感,從而解除患者精神緊張及恐懼心理,有益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和患者進一步配合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病情重,且大出血往往突然發(fā)生,容易產生緊張、恐懼心理,護理人員應使其明晰精神緊張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加重出血,出血又加重緊張恐懼造成惡性循環(huán)[8]。因此,護理人員除配合搶救外,還應守護在患者身旁并給予精神安慰,使患者對搶救充滿信心,從而消除其恐懼情緒,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以增強其機體抗病能力[9]。對于清醒的患者,囑其吐出口中血塊和分泌物等,昏迷者要及時幫助其清除,防止誤吸導致窒息;口腔及鼻腔周圍殘留的血跡具有腥味,會刺激患者發(fā)生嘔吐,導致出血加重;迅速建立2~3條靜脈通道,備好急救物品[10]。執(zhí)行醫(yī)囑時護理人員應以嫻熟的技術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地操作以獲得患者信任感。
臨床活動時常對患者心理進行評估,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針對不同心理狀態(tài)、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做出相應護理。要根據患者自身特點,做好安慰工作,并講明不良情緒對治療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常耐心細致與患者交流,語言誠懇,及時發(fā)現患者情緒波動,盡量消除引發(fā)患者情緒波動各種誘因,生活上細致周到,治療護理中給予鼓勵,宣傳疾病知識、病因及應對措施,幫助患者正確對待疾病,保持穩(wěn)定情緒,建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指導患者出院后以積極心態(tài)適應生活,自理個人生活,教會患者及家屬識別早期出血征象及應急措施。出現嘔血或黑便時應臥床休息、保持安靜、減少身體活動。幫助患者掌握有關疾病的病因、預防、治療知識,以減少再度出血的危險。進食質軟易消化、少纖維又富有營養(yǎng)的普通飲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或牛奶、乳制品。限制煙酒、濃茶。注意飲食衛(wèi)生和習慣,生活起居有規(guī)律。遵醫(yī)囑用藥,詳細交代用藥方法、注意事項,囑患者不可自行突然停藥、改藥及增減藥量。囑患者2周、4周后門診復查[11]。出院1周內責任護士電話回訪,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并予患者心理及健康指導。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短期內失血量超過1 000 mL或循環(huán)血容量的20%,具有極高的病死率,若處理不當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12]。出血患者及家屬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13];而緊張、焦慮情緒會再次加重出血,尤其反復出血者因反復住院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患者及家屬感到前途暗淡而消極悲觀,對治療失去信心。故護士應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注意患者的個體性,分析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和相關健康教育,幫患者轉移注意力,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在相對穩(wěn)定積極的狀態(tài)下接受治療和護理。
患者住院對家屬是一種應激。由于對病情的不可預測性,家屬一方面擔心患者的病情,一方面要籌措醫(yī)療費用,故研究顯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家屬存在一定的焦慮和(或)抑郁等負性情緒,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屬經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14]。因此,護士應充分了解家屬的心理狀況、心理需求和社會支持狀況,并給予其相應幫助,告訴家屬其行為及情緒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心理及治療,勸導家屬在患者面前不僅要保持良好的心境,還要安慰和鼓勵患者,適時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患者感到舒適,從而減輕其緊張、恐懼心理,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傳統護理的工作重點主要是患者,患者家屬的身心狀況則一直缺乏足夠的重視。而家屬是患者主要的看護人,是患者社會支持的主要來源,對患者進行著長期的照顧,故家屬的身心健康狀況以及其對疾病護理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家屬的支持對患者的恢復起著很大作用,特別是配偶的理解與關心對患者尤為重要,可讓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使患者盡快康復,生活質量提高、生存率提高,甚至痊愈[15]。因此,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和家屬同時進行心理干預能使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使患者正確認識自己的病情,消除其來自個人、家庭、社會等方面的不良情緒,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從而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降低再出血率,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及康復后的生活質量。
[1]周雪飛,王興清.1 083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季節(jié)分布特征與健康指導[J].護理與康復,2011,10(5):401.
[2]陳莉.護理干預對口服凝血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6):29.
[3]宋晨,郭強,丁小容,等.綜合護理干預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慮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9,24(11):69.
[4]王艷紅.肝硬化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2):40.
[5]唐維新.實用臨床護理“三基”理論篇[M].第1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16.
[6]李秀萍,陳原蘭.內鏡下止血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及思考[J].全科護理,2012,10(5):1373.
[7]陶冬梅,陳慧敏,錢彩華,等.三腔二囊管置管患者身心體驗的質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9A):33.
[8]陳志瓊,肖華慧,劉少蓉.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誘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2):68.
[9]倪福琴,王紅雷.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4):8.
[10]趙小雯,何滿紅,胡銀清.急救護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3):258.
[11]楊春玲,張瑞敏.臨床護理路徑[M].第1版.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10:114.
[12]易董,李海成,潘俊泰.頭孢曲松鈉聯合奧曲肽、奧美拉唑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2,13(3):4.
[13]王連英.內鏡下鈦夾治療上消化道非靜脈曲張出血60例的護理配合[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4):26.
[14]鄭曉霞,袁美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及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10,6(8):1485.
[15]呂仲英,孫曉桂,糜銀,等.乳腺癌手術患者常見負性情緒及圍術期的心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