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菱
(河池學院外語系,廣西宜州546300)
很多文學愛好者非常鐘愛19世紀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的經族典力作 《傲慢與偏見》,其已經改編成電影,影響力已經跨越國界和時代的限制。《傲慢與偏見》作為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著作,閱讀過程中不僅要欣賞其給讀者帶來愉悅的感官享受,更要細致入微的分析研究作品本身所能夠帶給讀者不同尋常文學魅力。在《傲慢與偏見》中,作者多次使用反諷的語句,給讀者帶來的閱讀上的體驗與眾不同,將作者的思考以及創(chuàng)作的效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也是著作中亮點的體現。通過對文學中反諷語句的理解和研究,可以站在歷史的角度去賞析這部英國文學巨作,領悟它所帶來的非一般的視覺洞察力。
語用學研究是文學研究的重要內涵體現,它不等同于語言的研究,但是它的效果是以語言的研究為主,具體的細節(jié)體現在語境以及語義的溝通和交流中。在此基礎之上,可以體味出寫作的初衷、寫作的動機以及希望達到寫作的效果。在語用學研究過程中,有一個重點的概念是語言的關聯理論,這個理論是由學者Sperber和Wilson首先提出的,是尋求信息、語境以及相關聯的使用和分析。[1]文學的表達和溝通有著多樣化的形式表現,在 《傲慢與偏見》這部著作中,其內容的表現力體現在很多方面概念的延伸。其中,需要分析的是宏觀言語以及微觀言語之間的差別,二者的差異性決定了前者是以整個文章為探討,后者是以局部語言體現出其中的含義,其最初的研探者是Van Dijk。文學是由語言表現出它的張力,語言是由文字組成的,語言的意境也是由文字構成的,不同的語言表達出的思想內涵以及其中的藝術形式是不一樣的。而宏觀言語行為是具有統籌性的表現方式,微觀語言行為具備著更強有力的表現作用,前者注重作家與讀者之前的交流,后者注重故事情節(jié)的構建。而《傲慢與偏見》中的反諷也分為宏觀言語性和微觀言語性,下面進行分析。
在簡·奧斯丁的著作 《傲慢與偏見》中,作者用它的視角以及反諷的方式描繪出一幅宛如畫卷般的場景。文中主要描寫的是英國古老鄉(xiāng)村中發(fā)生的一些故事、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幾個男女青年愛情以及鄉(xiāng)村居民的狀態(tài)。其中反諷的方式深刻的融入到文章的各個層面之中,對情節(jié)的發(fā)展、小說的內容以及人物的描寫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進而能夠從深層次感悟到小說中描繪的英國當時的社會現狀。下面進行分析和探討。[2]
(1)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has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Jane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 p.1)
英語中的反諷語句與漢語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不僅是構成語法上的差別,也具備著文化上觀念的差異性體現。英國式反諷的方式具備著典型的英國式黑色幽默風格。上段原文中開頭的 “舉世公認”映襯著文章中反諷語句的應用,因為讀者所了解的 “舉世公認”應該像數學公式中那樣具備普遍性以及權威性,也就相當于整真理。同時,在此基礎之上需要了解其中涵蓋著的深層次因素的共同作用模式。因為在 “舉世公認”后面所要描繪的是英國鄉(xiāng)紳班納特 (Mr.Bennet)家中五個女兒找對象的情結,如果是單純的戀愛,會引發(fā)很多美好的事情,但是小說中所描繪的故事情節(jié)卻是為了找有錢的單身漢而結婚。其中穿插的很多事情的因素,也是當時社會現象的表現之一。其中班納特太太——五個女兒的媽媽,被認為是 “智力貧乏、喜怒無?!?,嫁女心切。其實希望子女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是每一個家長的心愿,但是她的心情過于急躁,已經超越了正常人的范疇。也是因為此類的原因,我們在分析問題的同時有著不一樣的理解。從這種思考方式之中能夠體悟出反諷的語句差別,進而將其文學的內涵展現出來。而此段中的反諷表現出非常強烈的社會鞭笞感,批判了金錢是追求的生活觀念,同時從個體的角度分析,也揭示出其中存在著的社會現狀,令人發(fā)醒。
(2)The business of Mrs.Bennet is married to her daughter,it's fun to visit and news.(Jane Austen.Prideand Prejudice p.4)[3]
這段文章講述的是班納特太太,通過文字的描述,可以充分的將她的個性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而這種宏觀的效應通過反諷的方式恰如其分的、堪稱精確的表現出來。將班納特太太個人形象完好的表現出來,也是通過這樣的原因,深刻的發(fā)掘出其人物的性格。其也是文學手法中常用的方式體現,正是在此基礎上能夠讓讀者通過文學作品去感受生活。反諷有諸多的表現方式,作者的手法是以潛在的方式進行描寫,雖不露骨,但是給人以強烈而又鮮明的心里震撼,進而能夠將其小丑的形象充分的表現出來。
根據不同的環(huán)境,文學手法的使用以及分類具體的表現存在著很大的風格化差異。從文學寫作方式分析,反諷是一種文學風格的體現。而反諷的烘干言語性和相應的微觀言語性的差異是其手法的不同展示,是同一個整體下的兩種進程的表現。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因素,在分析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細致化的研究。《傲慢與偏見》這部小說成功之處體現在其文學的架構構成中,也是因為此類原因,使得反諷的微觀言語性更具備研究的價值以及研究的意義體現。[4]
“直接”和 “即時”是兩個近義詞,在對詞性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得到其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化表現。是狀態(tài)中兩個不同內涵的體現。在 《傲慢與偏見》中,這種形式的使用不是非常的高,但是它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下面根據相應的例子進行細致化的分析和研究。
(3)" Mr.Bennet,how can you abuse your own daughters in such a way?You take delight in vexing me.You have no pity on my poor nerves."
"You mistake me,my dear.I have great respect for your nerves.They are my old friends.I heard that you mentioned two decades."(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 p.3)[3]
這段英文對話講述的是班納特先生與班納特夫人之間的對話。通過描述可以看出班納特夫人是一個性格不定、平時思考不是很多的女人,其中有一個能夠描繪她性格的詞匯是 “nerves”。班納特先生認為她很缺乏勇氣,而她所說的勇氣也是具備著語言上的交流性。在此,班納特先生就用“直接且即時回應”的方式對班納特太太的話進行了回應。[5]所以回應的過程中要有即時的反應,這是交流過程中相應方式的體現和展現。也是通過這樣的原因,班納特的 “high respect”也就在交流的過程中具備著反諷的意味,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將班納特夫婦的形象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回應是非常廣泛的概念體現,其倡導者Sperber和Wilson就曾對此進行過這樣的解釋,回應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詞匯,可能是存在著即時性的狀態(tài),可能也會產生延后的效應,其回應的內容,可能是想象中的情景,也可能是真實的表現?;貞瓤梢允菍ΜF實某種現象的反應,同時也可以是關于想法的回應,包括觀念、思想以及諸多的主觀因素的考量和分析。或者說,它是某一類的概括性描述方式,而不是個體化性的現象,回應的思考點和著手點不同,將會導致其效果的明星差異性體現。[6]
(4)"From the beginning,from the first moment,I can say I know you,your manners impressed,I fully believe that your arrogant,conceited,selfish disdain for the feelings of others...I have not known you a month before,I think you are the people in the world,I have killed off the last marriage."
"and this is your opinion of me!This is the estimation in which you hold me!I thank you for explaining it so fully."(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 p.46)[3]
這段話是男主人公達西與女主人公伊麗莎白之間的對話,是達西向伊麗莎白真情告白??梢赃M行一下情景假設,以便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涵。如果有一個人對你妄加指責,已經超越朋友的限度,但是最后是你向他說一聲 “謝謝”。假若這是現實中的場景,如果把情感的因素忽略,那將會是非常讓人尷尬難受的事情,而文章中也有類似的情節(jié)出現。正是因為這樣的因素,其中蘊含著的反諷已經超越傳統所能夠理解的范疇。尤其是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中,能夠更加真實的領悟其中的心境??梢韵胂蟮玫侥兄魅斯珒刃牡碾y受和痛苦,求婚本是浪漫的事情,但不僅是遭到拒絕,同時也被無端的指責。在這種情況下,男主人公似乎難以找到更好的解決方式,所以只能夠用“謝謝”這種反諷的方式來保持英國人所特有的紳士形象。[7]
反諷的范疇有很多種類,應用的場合也是根據其需求進行轉變。與此同時,需要了解此過程中的作用因素的體現。
(5)" He is a researcher of the finest I've seen.His smirk,and smirks,so that we all love.I prodigiously proud of him.Contempt even jazz.Son of William Lucas himself to produce more value law.I admire my three sons in,the legal height Wickham,perhaps my favorite."(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 p.201)[3]
上述的文字描寫是班納特先生對一個人正面的評價,這個人是帶著班納特小女兒私奔的威克姆。他是典型的壞人,對他有這樣的描述 “不要起臉來可真是漫無止境”、“道德敗壞、厚顏無恥的騙子”,這在當時的社會是不能夠被容納的,也是道德的對立面體現。但是上述語言中,班納特先生確實對他進行了 “稱贊”,這是明顯的違背社會常理的,也是反諷中對規(guī)范以及通常期待回應的某種方式表現。
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文學的手法有著諸多形式的表現,其各有意境和使用的方式。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反諷是一種常見的寫作風格。本文通過對19世紀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代表作《傲慢與偏見》的研究來分析反諷手法的文學價值,以及通過Sperber 和Wilson提出的關聯理論對反語進行了深化細致的研究。反語是文學研究的范疇,但是其很具心理學的內質,是人們行為表現的一種方式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形式。[8]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之上,分析反語帶給我們的內涵和深刻性,進而能夠更好的研究文學以及相應的文學著作。從客觀的角度分析,這也是新的文學研究方式,對未來的文學研究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文學有很多的風格形式,其多樣化的體現正是表現出文學的藝術價值,其中包含著批判性文學。相比較于其他的題材,它更具備著現實性以及深邃的洞察力,同時也具有強烈的個人觀念,其創(chuàng)作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文學將社會現狀表現出來,進而能夠達到文以致用的效果。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讀者也能夠更加直觀的理解領悟其中的內涵性因素。文學是不斷的在發(fā)展,文學的表達方式也是在不斷的發(fā)展,與此同時,語言學也是具備時代的特征,所以相應的文學研究和探討也需要與時俱進,進而達到通透的狀態(tài)。通過對《傲慢與偏見》的分析,將反諷的表現手法直觀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也是通過這樣的因素,其同時是推動文學發(fā)展的內因。[9]文章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的閱讀和理解作品本身的內涵,也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對 《傲慢與偏見》的反語研究分析可以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1]呂文靜,肖丹.由關聯理論看反諷言語 [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 (1):114-116.
[2]胡舒莉.《傲慢與偏見》:全反諷的藝術 [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1 (1):45-50.
[3]房錦霞.《傲慢與偏見》中反諷話語的關聯理論闡釋 [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1 (8):118-119.
[4]Austen J.Pride and Pridice[M].New York:Classic,1981:3-52.
[5]朱小舟.《傲慢與偏見》中的微觀反諷言語行為 [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 (4):15-18.
[6]盧歆.歐·亨利小說反諷的語用分析 [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0 (7):128-129.
[7]劉燕.言語行為理論與 《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反諷 [J].安康學院學報,2008 (6):44-46.
[8]胡齊放.英語小說對白中的反諷言語行為—— 《傲慢與偏見》為例 [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5 (2):213-217.
[9]張凱.言語行為理論與 《傲慢與偏見》中的反諷 [J].保山師專學報,2007 (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