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海燕 邱健
(上海市長寧區(qū)虹橋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051)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體衰多病導致長期臥床者逐漸增多。在長期臥床老人中壓瘡的發(fā)生率極高,且壓瘡發(fā)生后久治不愈,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造成身心傷害,降低生活質量,而且增加醫(yī)療費用,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1]。臥床老人的看護者大多缺乏醫(yī)學護理的知識及技能,不當的護理極易引起壓瘡發(fā)生,或已有壓瘡進行性惡化。本次研究旨在通過調查,了解社區(qū)臥床老人的壓瘡危險因素及看護者壓瘡護理知識掌握情況,從而使社區(qū)護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
在本中心實行家庭醫(yī)生簽約的70歲以上老人中,篩選出長期臥床的老人66人,其中男33人,女33人;年齡(83.2±7.1歲);臥床年限平均(7.7±8.7)年;患≥3種慢性病25人,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為主??醋o者均為女性,平均年齡(63.1±13.3)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1人,初中及以上35人。
1.2.1 一般情況問卷
一般情況問卷包括老人及看護者基本信息,老年人臥床時間、慢性病情況、生活習慣等。老人生活習慣包括:飲食、排尿、活動、翻身、吸煙、飲酒、洗浴、更換內衣、整理床單位9項。良好飲食習慣的標準:每周高脂飲食≤2 d、甜食≤2 d、腌臘食品≤2 d,辛辣刺激食物≤2 d,富含蛋白質食物≥3 d,新鮮蔬菜水果≥300 g/d,符合以上4項及以上者為飲食習慣良好。
1.2.2 看護者知識問卷
自制壓瘡預防知識問卷,共40道是非題,每題答對給2.5分,滿分為100分,每份問卷≥70分為合格。知曉率=合格人數/調查人數×100%。
1.2.3 Branden量表
Branden評分量表是目前公認,較理想的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從感覺、潮濕、活動、活動能力、營養(yǎng)、摩擦/剪切力6個方面對患者進行評估,總分6~23分,18分為預測壓瘡風險的臨界值,其中15~18 分低危;13~14 分中危;10~12 分高危;≤9 分極高危。Braden量表分值越低,說明病情越重,發(fā)生壓瘡的危險因素越高[2]。
技術指導員對負責調查的護士進行集中培訓,采用上門調查方式,先講解調查目的、重點、調查表的特點及填寫方法,由調查員對臥床老人進行Branden量表評估,壓瘡知識問卷由看護者獨立完成,并當場收回。
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社區(qū)66名長期臥床老人Branden平均分為(14.8±3.2)分,其中≥18分31人,<18分35人,53.0%的臥床老人存在壓瘡風險。Branden量表得分與臥床時間、老人飲食習慣、翻身間隔時間及整理床單位次數相關(表1)。
表1 Branden評分影響因素分析 n(%)
66名看護者壓瘡防治知識平均得分(68.0±11.4)分,其中≥70分27人,<70分39人,看護者壓瘡防治知識知曉率為40.9%。文化程度高者,壓瘡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表2)。
表2 看護者文化水平與皮膚護理知識知曉率n(%)
調查結果顯示,66位長期臥床老人中,53.0%存在壓瘡風險。而看護者壓瘡防治知識知曉率僅為40.9%。與尹莉芳[3]的研究結果:“發(fā)生壓瘡的大部分原因是看護者缺乏相關知識和技能,防護意識差,重視不夠造成的”基本一致。說明開展社區(qū)壓瘡知識健康教育和加強老年照護者的業(yè)務培訓非常重要。通過社區(qū)護士及時有效的干預,進行照護者壓瘡預防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才能有效地預防壓瘡發(fā)生,達到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4]的目的。
3.2.1 臥床時間
臥床時間越長,老人Branden評分越低,壓瘡發(fā)生的風險越高。可能臥床老人大多機能減退,營養(yǎng)狀態(tài)較差,皮膚長時間受壓血運不暢,加上大小便對皮膚刺激,極易發(fā)生壓瘡。
3.2.2 營養(yǎng)不良
飲食習慣不良的老人,Branden評分越低,壓瘡發(fā)生的危險性越高。王艷等[5]研究表明,社區(qū)臥床老人由于臥床時間長、未給予合理的營養(yǎng)支持對壓瘡發(fā)生影響大。應對長期臥床的老人進行營養(yǎng)評估,給予有效的營養(yǎng)支持。
3.2.3 皮膚長期受壓
翻身間隔時間長的老人,其Branden評分低,壓瘡發(fā)生的危險性隨之增高。經常翻身可以改變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的狀況,降低壓瘡發(fā)生的風險。翻身時切忌拖、拉、推,以防擦破皮膚;翻身后應在身體著力空隙處墊海綿或軟枕,以增大身體著力面積,減輕突出部位的壓力。受壓的骨突出處要用海綿或海綿圈墊空,避免壓迫。
3.2.4 整理床單位不及時
不每天整理床單位的患者,Branden評分低。這與尹莉芳[3]和李玲香等[6]的觀點一致。及時整理床單位,清除床上的硬物、渣屑及床單的皺折,可避免對皮膚的刺激,對預防壓瘡發(fā)生有重要關系。不可讓患者睡在潮濕的床鋪上,也不可直接睡在橡皮墊、塑料布上。在整理床單位過程中,應加強對皮膚的觀察,便于及時發(fā)現壓瘡苗子,早期處理,促進愈合。
調查顯示,看護者壓瘡防治知識知曉率與文化程度相關。文化程度高的看護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渠道多,健康信息面廣量大,對壓瘡的預防和治療有比較清醒的認識,看護老人的知識及技能更加全面。目前臥床老人看護者大多是外來人員,文化程度偏低,本身存在諸多不良生活習慣,與患者交流困難等,在臥床老人壓瘡預防護理上存在明顯不足,這與梁顯華等[7]的研究相一致。隨著居家養(yǎng)老的人越來越多,加強看護者的教育培訓越來越重要。有一支培養(yǎng)有素的看護者隊伍,居家養(yǎng)老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董軍芳, 劉菊新. 腦卒中病人預防壓瘡的護理體會[J]. 全科護理, 2011, 9(18): 1639.
[2] 李敏, 康丹, 易冬秀, 等. Braden評分法在預防壓瘡中的應用[J]. 現代護理, 2010, 7(20): 108-109.
[3] 尹莉芳. 院外壓瘡預防性護理研究現狀[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0, 7(18): 101-102.
[4] 朱彤華, 居淑勤. 30°側臥位翻身法對長期臥床患者防治壓瘡的作用[J]. 上海護理, 2012, 12(2): 27-30.
[5] 王艷, 鄭國榮, 高金華, 等. 老年患者院內難免壓瘡與院外帶入壓瘡的危險營養(yǎng)因素分析[J]. 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1, 25(6): 487-489.
[6] 李玲香, 程小文. 家庭護理致老年慢性病患者壓瘡相關因素分析[J]. 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6): 30-31.
[7] 梁顯華, 陳春梅. 壓瘡高危人群照顧者預防壓瘡相關知識知曉情況調查[J]. 右江醫(yī)學, 2012, 40(2): 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