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再霞
(赤峰學院 美術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0)
應用型教育以行業(yè)的專門知識為主,其培養(yǎng)目標是以應用為目的,是通向未來職業(yè)和行業(yè)的相關技能教育、是學歷教育與職業(yè)教育的統(tǒng)一體.學習任何一種專業(yè)技能一般都是為了滿足個人物質與精神的需求,我國漢代大歷史學家、思想家司馬遷曾直言不諱地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此話雖然露骨,卻十分中肯,因為人類不會做無利可圖的事.因而,能給學生目前以及將來帶來利益的學科才會有發(fā)展生機,才會得到學生以及社會的認可.學科的優(yōu)劣以能否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的人才,能否使學生在現在未來從事的職業(yè)中獲得益處,能否滿足學生未來的物質與精神需求來決定.能給學生未來帶來物質和精神需要的學科,會轉化為一定的行為動機,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更利于專業(yè)的發(fā)展.
傳統(tǒng)的本科教育注重科學家、藝術家等高端人才的培養(yǎng).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本科教育更注重社會性人才的培養(yǎng),是對接現實,以滿足社會需要為導向的教育.更加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崗位適應性;強調具備勝任某種職業(yè)崗位的技能;強調能夠解決生產實踐中的具體技術問題.而且具有二次開發(fā)的就業(yè)競爭能力,具備更高的適應社會崗位的綜合素質,即生活和生存能力的培養(yǎng),是現代技術的應用者、實施者和實現者.
油畫作為在美術院校開設的課程之一,走過了漫長而艱難的路程,在一個世紀的學校繪畫教學中,已初具面貌,且生機勃勃,基本上形成了一套以美術院校油畫教學為代表的教學體系,以培養(yǎng)藝術家、教育工作者為導向.然而,在新時期,油畫教學應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油畫學科應用型教育是一種專業(yè)性教育,它既關注學生系統(tǒng),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與儲備,以為學生未來長期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更是一種以能力為本的教育,是為學生進入現實和未來就業(yè)或創(chuàng)業(yè)做準備的教育.它所關注的焦點,在于盡可能地提高受教育者適應當前與未來專業(yè)發(fā)展與專業(yè)技能的創(chuàng)新性能力,因而,油畫學科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規(guī)模突出表現在實踐動手能力強、基本功實、表現能力強、適應能力快、創(chuàng)新意識高、綜合素質好的高層次的實用性,技能性,職業(yè)性的專才之上的教育.
油畫是一門藝術性很強的學科,要求有很高的技術,過硬的基本功.無論是使用什么表現手法,什么材料、技法、工具,首先都要有一定的繪畫基本功,這是前提也是基礎.我們知道技術不等于藝術,但藝術不能缺少技術,繪畫的技術也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斷在發(fā)展變化,可是無論什么變化,在造型的要求上,必須先有過嚴格的基本訓練,這往往也是被我們教師和學生忽視的內容.有些學生過于注重形式、技法,而丟掉了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內容,這樣,只能事倍功半,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油畫基本功的訓練更是學科多元化的基礎,沒有好的基本功就無法拓展學科適應社會的需求、無法擴展學生就業(yè)的廣度和深度、也無法培養(yǎng)出適應現代經濟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因而,在油畫教學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練就學生過硬的油畫基本功.這個基礎對造型藝術來說主要就是要有一定的素描基本功與色彩基礎知識.
油畫基本功訓練首先要提高造型能力,素描是最基礎的造型能力,在我們剛學畫時就已作為重要的內容被老師不斷的強調,只要是學習與繪畫有關的學科就必須加以訓練的基本功,尤其對于油畫這一造型要求極強的學科來說更是重中之重.素描基本功重在把透視、解剖、光影明暗、形體結構、空間視感等知識和規(guī)律方法綜合起來,以一種科學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學生眼、手腦的協(xié)調能力,繼而再現自然物象的空間形態(tài).無論我們用什么表現手法,缺乏這種能力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的,在表現或抽象繪畫中同樣要有形、透視、空間的存在.素描作為一種繪畫形式來說具備著一切繪畫所要求的表現力、創(chuàng)造性和多樣化.作為造型藝術基礎的素描訓練重要在于它的科學性,它要求辯證地去認識事物的實質.要看得到主次、輕重、明暗、虛實,從總體到局部又從局部回到總體;要形似是為了追求神似,要表現神似也不能離開形似.這種種問題的產生和運用不易強求一致,目的都在“應物象形”.學習的進程是由簡入繁,體現著提高則由繁入簡,做到深入淺出,才懂得提煉取舍,扼要概括.
油畫基本功訓練的另一重要內容就是色彩基礎知識的學習與色彩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具有了一定色彩表現力,才能使學生在油畫專業(yè)上有所突破有一定的深度廣度.色彩學中最重要的問題是色彩關系,也就是說,油畫中所有的色彩都是以相互對照的方式而確定其色彩特征,色彩關系的訓練首先是色彩的冷暖關系,以及色調的把握.作畫時要肯定色彩的傾向,色彩的冷暖關系不能含糊.色彩概念包含著兩層意思: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豐富色彩,在畫面上對這種色彩的主觀表現.后一種含義主要是體現在具體的作畫過程中,并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要表現合乎自然、合乎規(guī)律、合乎情感的色彩只有放在畫面上進行比較,找出其關系,才能真正實現,因此,作畫時不要只在調色板上調色,有時可在畫面上調色.
色調是一幅作品色彩和諧的具體體現,是根本,也是最難把握的,尤其對于學生,觀察過于局部、過于注重固有色,缺乏相互調和的關系.作畫時要著力捕捉色彩的基調,畫面里的每一塊色彩都要與基調和諧,從而組成一幅畫的色調.如果一幅畫沒有調子,就會在顏色上出現臟、亂、灰、碎的現象,導致畫面瑣碎.因此,要有意識地去組織畫面的調子,調和各種色彩關系.色調可表現畫者所要傳達的心情,也能體現出畫者的審美內涵.對色調的訓練臨摹、寫生應同步進行,尤其是風景寫生對于色彩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風景寫生中對形的要求不是很嚴格,因而,學生可有更多精力、注意力放在對色彩的考慮上.再者,對景寫生時,自然本身就是相當和諧的,總會有較大面積的色塊占據畫面在畫面上其主導作用,在不同光線下色調是相對容易把握的.作品臨摹是提高色彩的另一種重要途徑,通過臨摹掌握色彩的規(guī)律,學會如何處理物象之間的關系,以及整個畫面所傳達的精神內涵.色彩不僅僅是為了表現形,更重要是表現一種心情、一種品味、一種文化.
對于油畫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擴展學科領域是學科發(fā)展的重要目標.無論學生將來從事的職業(yè)是否與油畫有關,只要其從事與藝術有關的職業(yè),審美能力的具備都是必不可少的,審美能力也是一切從事與藝術有關職業(yè)的基礎.因而,油畫應用型人才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不但要具備嫻熟的油畫技巧,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yǎng)與審美品味;不但有技術方面的,藝術思維方面的,還有精神素質方面的,人文素質方面的能力綜合.因此,油畫的訓練是一種全面素質的訓練,或者說是對學生全面素質提高的基礎上的訓練.
審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未來精神需求的滿足,同時也能夠間接地滿足物質的需求.一定的審美能力決定學生未來衣食住行品味、職業(yè)的選擇、以及事業(yè)的成敗.尤其對于藝術工作者來說,審美能力更是未來成敗的關鍵.因而,在制定油畫教學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內容.
學會欣賞繪畫作品,能夠識別好畫比會畫畫更關鍵,只有知道什么是好畫才能畫出有品位的畫,因而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油畫教學的關鍵所在.例如梵高27歲開始學畫,37歲就有結束生命,他的繪畫生涯只有短短的十年,可他的成就遠遠的超出了許多人,成為了世界級繪畫大師.然而,他對繪畫的認識卻不止十年,他的成就與他前期做畫商的經歷分不開,在做畫商期間他大量欣賞了藝術作品,并具備了相當高的審美水平,這才是他制勝的主要法寶.因而,想要畫出高水平的繪畫作品首先必須具備一定鑒賞能力,得知到什么是好畫,眼高才能手高,才能通過艱苦訓練畫出好畫,才能使作品具有高藝術價值.
在加強學生藝術審美的訓練中,首先要多看好畫,通過網絡、媒體、書籍等途徑大量欣賞古今中外的名畫,尤其是那些被歷史積淀下的世界級名畫,是需要不斷的、反復的去欣賞去臨摹的,是需要慢慢揣摩,理解才能明白其作品的真諦.只有這樣做才能使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有質的飛躍.再者,要多看當代國內畫展,要多組織學生去看一些全國性的繪畫大展,讓學生能緊跟時代步伐,把握當下的主流命脈,使學生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有創(chuàng)意、不落伍、有時代感.
提高學生油畫技能訓練需根據學生性格、興趣、愛好、基本功等方面,進行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要多了解學生,多與其交流,去挖掘學生的潛能,去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幫其選擇適合性格特征的繪畫方法與題材,因繪畫是個人性格、審美閱歷等全方位的體現.只有選擇適合個人發(fā)展的題材、畫風、技法,并通過努力才能有所突破.再者,要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尤其對于我們這樣二流學校的學生,在考學時就已落后別人,因而,他們對自己的專業(yè)缺乏足夠信心,這也阻礙了學生的正常發(fā)展.要讓學生明白人與人的差距不是在智力上而是在能否堅持,只要堅持并配有適合的方法,是會有好的收獲的.
油畫是技能性學科,注重實用性教學,因而更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且這方面教學工作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油畫學科進入高校教育的開始是以培養(yǎng)藝術家及教育工作者為主要目的.在當今本科教育中,油畫教育的方向更注重訓練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不僅注重培養(yǎng)藝術家及教育工作者,更注重與之相關的其他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以及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注重與社會接軌,與企業(yè)共同辦學,以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計劃與企業(yè)的用人機制實現“零距離融通”,使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方案與企業(yè)的大學計劃實現“無縫對接”.與企業(yè)、學校等用人單位聯(lián)合辦學,也是目前各大高校實施的一種辦學模式.赤峰學院美術學院在這方面已有些經驗:巴林石雕專業(yè)與赤峰巴林石集團簽訂協(xié)議聯(lián)合辦學,2012級巴林石雕專業(yè)學生已正式招收;動畫專業(yè)也與北京一家公司實施了聯(lián)合辦學.目前社會對油畫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各種大大小小的美術訓練班、家庭裝飾中對油畫的需求、各種室內外美化墻的繪制等都需要熟練掌握油畫技能的人才.油畫專業(yè)也需要與一些畫商、美術專業(yè)學校、企業(yè)聯(lián)合辦學與社會直接接軌,根據學生個人素質以及社會需求來制定培養(yǎng)計劃,培養(yǎng)出既適應社會又能實現自身價值的應用型人才.總之,油畫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它需要油畫教學工作者與時俱進,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
〔1〕劉國欽.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理論與實踐.人民出版社,2007.
〔2〕尹少淳.美術教育學新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阿瑟·艾夫蘭.西方藝術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4〕常銳倫.美術學科教育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5〕程旭光.美術教育論叢.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5〕周長江.解讀色彩.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
〔6〕蘇高禮.中央美術學院素描教學.吉林美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