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校友通訊
Chaoyang College Alumni News
朝陽大學校友會、中國人民大學朝陽法學研究中心近期的主要任務是兩項。第一項是辦好《朝陽法律評論》,再一項是組織點校出版《朝陽先賢文集》,也歡迎各位校友提供資料。
2012年11月2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朝陽大學校友會、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文化研究中心聯(lián)合主辦的“朝陽百年——近代中國法學教育與法律文化”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601國際報告廳隆重舉行。來自中國政法大學、山東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方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知名法學院校的專家學者和朝陽大學老校友及部分親屬共100多人參與了此次盛會,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朝陽大學的法律精神傳統(tǒng)和百年中國法學教育的經驗啟示,緬懷那些為中國法學教育做出貢獻的先賢,反思我們當今法學教育所面臨的諸多困境,實現(xiàn)中國法學教育和法律文化的傳承與再續(xù)。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程天權教授代表學校出席開幕式,對大會表示祝賀并致辭。程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作為民國時期法學教育兩座高峰之一的“北朝陽”在法學教育和法律人才培養(yǎng)方面都堪稱民國法律院校的表率,其法學教育特色對當今法學教育也充滿借鑒意義,并預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程天權書記表示,一國的法學教育事關國家法治之前途,希望此次研討會從歷史和民族的土壤中汲取營養(yǎng),在思想與智慧的碰撞中結出碩果,為推動中國法學教育的進程做出貢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朝陽校友會會長孫國華教授代表朝陽校友會致辭,孫老在講話中回顧了朝陽大學的光榮歷史,并對與會的來賓表示歡迎。強調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之際,紀念朝陽大學建校百年,需要更加重視弘揚法治精神,推進法學教育,構建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相適應的法律文化,努力培養(yǎng)一批既有扎實法律文化素養(yǎng)、又有正確政治方向的杰出青年法學家。“朝陽百年——近代法學教育與法律文化”學術研討會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2013年5月12日,在朝陽校友會、朝陽法學研究中心和圖書館通力合作以及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中國人民大學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朝陽大學先賢文集和法學文庫:點校出版、學術研究與數(shù)據(jù)庫建設》開題會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舉行。朝陽大學的老校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領導、圖書館專家、出版社代表,課題組成員、法學院各教研室以及清史所中青年教師和學生參加會議并進行了深入討論。該項目主要致力于出版“朝陽先賢文集”叢書和編選建立“朝陽文庫”,期望讓塵封數(shù)十年的著述再度與廣大學者和讀者,特別是中青年學者與讀者見面,能夠再現(xiàn)朝陽大學當年的學術輝煌,同時表達對先賢業(yè)績的緬懷與紀念,實現(xiàn)“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使命。中國人民大學于2013年3月份將該課題評為中國人民大學2013年度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支持經費60萬元,未來還將得到朝陽校友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朝陽法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呂振萬先生及其呂氏基金有限公司的資助。
朝陽大學校友會和中國人民大學朝陽法學研究中心擬出版的《朝陽先賢文集》系列叢書,除由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12月已出版的《汪有齡法學文集》(王平原點校)外,第一輯將于2014年3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包括岡田朝太郎、江庸、夏勤、余棨昌、石志泉、郁嶷、李大釗、戴修瓚、胡次威法學文集以及《百年朝陽:歷史的紀念與仰望》(馮玉軍等編著)共10冊,第二輯將于2014年7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包括唐紀翔、鐘賡言法學文集共2冊,嗣后還計劃對呂復、李祖蔭、王覲、黃右昌、羅鼎、趙琛、李浦等人的法學著作進行搜集整理,條件成熟時以第三輯名義于2014年底出版。
朝陽校友會和朝陽法學研究中心與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共同發(fā)起建設網絡版“朝陽大學古籍文獻庫”,目標是收集整理朝陽學人的教材講義、學術專著、散文筆記、書信等,以聯(lián)合打造全國收藏最完善、內容最豐富的朝陽大學資料庫。如果各位老校友的有關書信及文字材料愿意惠賜到人民大學圖書館“朝陽大學古籍文獻庫”,將榮幸之至。
另據(jù)有關方面消息,現(xiàn)在各地的校友因為年歲較大,所以再進行比較大的聚會較為不易,往往是三三兩兩地在一起聚會,有的校友身體不好就不能出席。
多年沒有找到的蔡方正校友,現(xiàn)名蔡洛,最近通過廣東的校友符立同志多次尋找,終于找到了。蔡方正校友原在廣東省黨史研究室工作,現(xiàn)年已經92歲了。如果有校友希望與他取得聯(lián)系,請致電孫國華問詢地址、電話。
2014年春節(jié)期間,校友之間的聯(lián)系也很多,我們同南京校友魏公度、北京校友王瑩、張國山、范平、何介屬(音),都進行了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