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藝
對于生產加工企業(yè)來說,管理費用主要指的是企業(yè)自身的行政管理部門所產生的各項費用成本。管理費用產生的來源主要是按定崗定員所確定的管理人員所產生的各項費用。具體包括管理人員的工資、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教育費、公積金、社保金、折舊費、辦公費、會議費、招待費、辦公用電、中介費、低耗品攤銷、無形資產攤銷、計提的壞賬準備、存貨盤盈盤虧,以及通過管理費用核算的相關稅費等等。在新會計準則提出之后,我國又將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等費用化后續(xù)支出納入管理費用中。
銷售費用主要指的是,在核算現(xiàn)貨的銷售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各樣的費用。對于銷售費用來說,其費用的產生主要來源于銷售產品的過程中。銷售費用又具體包括商檢費、保險費、裝卸費、運輸費、倉儲費,以及其他與之相關的銷售人員產生的費用,如差旅費、招待費等。
財務費用主要指的是在企業(yè)核算自身融資和進行理財活動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的利息收支凈額,或者是與之相關的手續(xù)費用等等。還有部分是外貿業(yè)務所產生的匯兌損益等等。
對于棉花生產加工企業(yè)來說,通常情況下都很少會對外進行權益性投資活動。而本文所指的投資收益是在棉花期貨市場和撮合遠期交易市場出現(xiàn)的前提條件下,通過投資收益核算皮棉期貨和撮合交易所產生的各種費用,主要有平倉損益費用、手續(xù)費用以及服務費用。在此,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是,借助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或者相關的進項增值稅,所產生的期貨倉單升帖稅轉出問題。此外,棉花生產企業(yè)的倉儲費用,主要是由存儲倉庫直接開具的保管費發(fā)票。
籽棉收購過程中的成本主要是在簽訂依據的前提條件下,所產生的籽棉收購合同價格成本、收購人員工資以及福利、差旅費、勞動保險、車輛運輸費等等。上述費用共同構成了我國籽棉收購費用。在進行籽棉材料的采購過程中,可以分別為籽棉費用和收購費用設立單獨的核算。在月末進行核算時,可以根據每月所開具收購發(fā)票的數量、金額,在剔出進項增值稅后,再將籽棉收購成本轉入到“原材料——籽棉”的科目之中。
在棉花的加工生產過程中,構成其成本的三個主要要素,分別是棉籽費用、工資、加工費。棉花生產加工企業(yè)與其他的工業(yè)企業(yè)相同,其費用也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兩種,進而來具體的確定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在生產成本的科目之下,棉花生產加工企業(yè)還可以設立單獨的基本生產科目和輔助生產明細科目,從而實現(xiàn)對各類費用的平行登記。間接費用則指的是通過對各類科目的歸集之后,再進行分配的核算方法。
另一方面,棉花加工企業(yè)分自營與代加工兩種。自營產品可采用簡單法或分類法計算商品產品成本;接受委托代加工產品可采用簡單法,只計算勞務成本,不計來料價值。其他行業(yè)可由各省、市、區(qū)根據各該產品的不同特點,其他核算方法進行核算。
在分析生產費用在不同產品成本之間的核算與分配問題之前,要首先明確兩個概念。一是聯(lián)產品的概念,另一個則是副產品的概念。聯(lián)產品主要指的是在經過同種生產過程時,使用同一種或者幾種原材料所加工出的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主要的產品。而對于副產品來說,主要指的是使用同種原料在同一個生產過程中,在生產加工主要產品的前提條件,所產生的附帶產品,即非主要產品。副產品與主要產品相比,其價值相對較低,其產量也是與主產品的產量呈正相關。此外,也正是由于副產品在全部產品中的生產成本所占比例較小,致使企業(yè)可以通過較為簡單的方法對其成本進行核算。對于副產品的生產成品核算來說,可以將其與主要產品作為一個整體的對象進行成本的核算。在計算成本的過程中,只需要在總的成本中扣除副產品所產生的成本,剩余的成本就是主產品的生產成本。對于主產品和副產品之間的關系來說,其兩者的區(qū)別并不是絕對的,而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企業(yè)根據產品的種類,確定成本的計算對象,并按不同對象采取不同計算方法,計算各種產品的實際成本,除計算全部產品的總成本外,還應計算各種產品的單項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產品的分類原則上可按原料品種與設備性能劃分。屬于接受委托代加工性質的產品,可按原料核算成本;屬于自營性質的產品,可按產成品核算成本。為了便于綜合、分析、比較,棉花加工企業(yè)核算對象,軋花可按籽棉,剝絨可按短絨計算。
企業(yè)在生產制造出皮棉成品后,通常會使用打包機對其進行打包,然后再將其納入倉庫中進行保管。因此,通過對于打包機的升級改造,可以幫助企業(yè)更好的掌握每包棉花重量、等級等各項指標,從而更好的對皮棉成品進行分批次銷售。另一方面,與其他的生產加工企業(yè)相同,對于皮棉成品和副產品的核算,也需要按照入庫的類別、批次以及重量對其庫存商品賬簿進行數量及金額的登記。此外,還必須要注意的是,大多數的企業(yè)廠址都建在較為偏僻的地區(qū),所以對于籽棉等副產品大都采用隨產隨銷的銷售方式。而這種銷售方式又極易受到銷售對象的影響,而且交易時的資金流動也較大。所以棉花銷售企業(yè)在進行交易時,要特別注重資金的安全性,嚴禁坐支銷貸款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
本文通過從棉花加工企業(yè)期間費用、籽棉收購過程中的成本費用,以及棉花及其副產品的加工費用三個方面,對企業(yè)成本核算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究與分析,為我國棉花加工企業(yè)日后的成本核算方面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理論依據,希望對棉花生產、加工企業(yè)的財務成本核算有所幫助。
[1]羿國香,韓昌友.2008年湖北省棉花種植成本與收益調查[J].中國棉花.2009(02).
[2]劉文宇.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yè)成本控制問題與對策——基于一個來料加工企業(yè)的微觀案例分析[J].網絡財富.2009(18).
[3]王莉,杜珉.中美棉花生產成本比較分析[J].農業(yè)展望.2006(07).
[4]祝宏輝.新疆兩種經濟體制下的棉花生產成本差異及原因分析[J].中國棉花.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