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建設學校 高君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了解學生的長處和短處,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使知人和善教兩個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
我認識的一位中學老師曾跟我調侃過:“我真佩服你們這些中職的老師,把初中的少數中等生和大部分差生都集中在一起教,這課可怎么上呀?”雖然是句調侃的話,但也說明了目前中職學生學苗現(xiàn)狀。
除了要知道學生的整體現(xiàn)狀,還要對自己所教的課程了然于心,找到你所教授的課程與你要教授的對象的對接點,你自己所教授的內容,哪些是學生易于接受的,哪些是學生不理解和難于接受的,不易接受的內容應該采取什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些都要提前做好準備。
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都有個體差異,學生當然也是一樣。老師除了要采取傳統(tǒng)的方法通過班主任了解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外,還要通過自己對學生的觀察與交流,掌握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比如說中職學生有一部分對基礎課不感興趣,覺得跟中學一樣,學了對將來就業(yè)也沒多大幫助,而且他們一路學來已經非常反感對基礎課的學習。但對于專業(yè)課,有很多同學有好好學習的愿望,覺得學好了專業(yè)課對自己將來就業(yè)有幫助,再者因為沒有接觸過的課程,心中還存有點好奇的感覺。其實專業(yè)課程很多比基礎課程還要難學的,當這些學生接觸到專業(yè)課時,原來的學習熱情沒有了。所以關鍵在于老師的因人施教了。
其實在知人善教中,知人相對容易,善教則既要付出成倍的辛苦,又要融入自己的才學與智慧。我對善教是這樣理解的:
我們省為了提高中職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全省惟一統(tǒng)一考試的科目,如果考試過不了,就不能拿到畢業(yè)證書。這樣就無形給任課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雖然學校對老師沒有硬性的要求,但每個老師都不想讓自己的學生因為考試不及格而拿不到畢業(yè)證。
考試的形式是機考,注重檢測學生的計算機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對于一些初中有一定基礎,加之本人有條件上機,上網的學生,獲得優(yōu)秀的成績也不是什么難事。而對于那些初中學校的計算機設施差,沒有機會接受正常的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同學,甚至有個別同學從未接觸過電腦,想要通過及格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單純追求及格率,按教學大綱把課程講完,然后重點練習省里提供的那些模擬考試題,只要把這些題做熟練了,考試及格沒問題,而且及格率很高,優(yōu)秀率也很高。
其實這種考試及格率高,優(yōu)秀率高只能部分說明老師的教學水平及教學效果。老師雖然為了把那些差生教及格也要付出一定的辛苦,但那些好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就會沒多大提高。因為考試的內容為了照顧基礎差的同學是比較少的?;A好的同學除了自己做好模擬題,讓成績達到或者接近100分外,因為老師沒有別的要求,所以他們自己也沒有更高的追求。一年下來,每周四節(jié)課,這部分學生的收獲不大。
這時候應該是知人善教,分層次教學的時候了。擺在老師面前有兩個問題,一個是讓那些基礎好的同學上課有“飯”吃,而且能基本吃飽“飯“,另一個是讓那些基礎差的同學不會覺得聽不懂,做不了,保證他們能順利通過省里統(tǒng)一考試。我在實際教學中是這樣做的,效果很好:
2.1.1 精心設計每一次作業(yè)
因為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本身就是一門以實操為主的課程,幾乎每次課都有實際操作的課堂作業(yè)。這個作業(yè)要精心設計,首先要溫故知新,把以前的內容分期分批的滲透到新作業(yè)里面,同時重點考慮當課所學的新內容。其實要分層次布置,通常分成三部分,基礎部分,提高部分,優(yōu)秀部分?;A部分是每個同學必做的,沒能力的同學可以不做后面兩部分。
2.1.2 及時輔導,及時檢查
在作業(yè)布置好以后,老師則穿梭與機房的過道每個學生的機器前,及時輔導、及時檢查,掌握每個人的完成進度,當時間到了,同學們把作業(yè)提交上來時,很容易就知道哪些同學是自己做的,哪些同學是復制抄襲的,時間長了,學生也掌握了老師的體性,他們也就不再抄襲了。因為平時作業(yè)與期末總評成績掛鉤,大部分學生還是在乎平日成績的。有些同學不要求好成績,能及格就行,所以只做好第一部分的內容就可以了。而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做第二部分甚至第三部分。
學生在操作時不存在不會的問題,因為只要會點鼠標,在老師的指導下每個同學在指定的時間里都可以完成基本操作。當然一堂的時間有限,老師的精力也有限,所以課堂上老師會重點把精力放到第一部分的輔導,雖然不允許學生復制別人的作業(yè),但同學之間相互切磋,我的原則就是同學之間可以動嘴講解,動手指點,但決對不允許動鼠標替別人操作。老師的課堂輔導,其實就是因人施教的過程。
中國的改革開放體現(xiàn)的實踐的偉大之處在于它一方面繼承著中國發(fā)展而來的歷史經驗,另一方面創(chuàng)新著中國發(fā)展出去的民族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指出: “只有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與時代同行?!盵1]新時代的具體實踐方案體現(xiàn)的就是中國的發(fā)展思路、中國的戰(zhàn)略定位、中國的世界眼光,實踐方案關系著改革開放能否順利的承接歷史使命,關系著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我們還應該在偉大實踐的新時代方案中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政治意義、時代意義、民族意義。
這樣上課,除了會大大加大備課量以外,課堂上也很辛苦。
近30年了,一路下來,按說教了這么多年,如今應該是輕車熟路了,但知識的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使你站在講臺上是個老師,走下講臺就永遠是個學生。
其實學生的基礎越差,要求老師的知識面越廣,教授學生的能力越強。那是因為學生的基礎差,教學的手段越不能單一。在信息化教學的今天,每個教師都試圖用多媒體技術做為教學的輔助手段,有的是積極地學習參與,但有的卻是迫于學校方面的壓力,簡單應付。結果是Powerpoint做成了成片的文字和一些圖片,老師成了放映員、解說員,完全失去了多媒體教學這個輔助手段的意義。
我們教專業(yè)課的教師經常要講設備的構成,工作原理,操作過程以及操作后設備所能實現(xiàn)的功能。在學校還沒有能力購進大量的實訓設備時,大部分內容還是要在課堂上講解的,傳統(tǒng)的方法是老師做些掛圖,或者做些手工,但學生還是很難理解,負責任的教師反復講解,課后輔導,但效果有限?,F(xiàn)在有了多媒體軟件,可以用計算機軟環(huán)境模擬一下,充分利用了計算機仿真功能。
要想達到好的仿真效果,做到上課學生可以與軟件交互,師生之間可以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互動,課后學生也可以通過這個軟件自己復習。老師光會使用Powerpoint是不行的,最好使用Flash動畫。初級的水平是不行的,要用到編碼才能很多的完成交互功能。
我在講授《建筑電氣控制系統(tǒng)安裝》這門課時,把所有的控制電路都做成了Flash動畫,老師可以、學生也可以把分散的電路元件用鼠標拖動的方法連接到電路正確的位置,如果連接錯誤了系統(tǒng)會給出提示。在講電路原理時,在電路圖上合上哪個開關,哪些觸點閉合,哪些觸點斷開,就連觸點的延時時間都會形象的無誤的體現(xiàn)出來。老師演示操作完了讓學生操作,很多學生都很踴躍參與,在鼠標點動之間嘗到了學習的樂趣。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要畫一黑板的圖,這個開關合上了,哪些觸點動作了,要不斷的更改電路,不用說學生很難聽懂,有的老師自己講著講著都糊涂了。
不是說有知人善教就一定要用多媒體教學,只是從這個事例說明一下,知人善教首先體現(xiàn)在教師的學識上。教育的先師孔子說過:“學而不厭”,就是說老師對自己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你沒有足夠的學識、沒有繼續(xù)學習的精神,不會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怎么能做到更好的善教呢?
中職學生大部分課堂上不能認真聽課。我在講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時,老師先講解示范,然后給學生布置具體的任務,讓學生去完成。經常是你剛講完怎么操作,回頭讓學生照著做,他就會問,老師這個怎么做?明顯的他沒有聽課,而且這種情況經常出現(xiàn),開始的時候真有點不耐煩,雖然也告訴學生怎么去做,但難免會厲聲厲色的批評幾句,后來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不會做也不問了,所以以后每次學生問問題的時候,盡管是你剛剛強調完,也要和聲悅色給予指導和解答。即使學生有星星之火那樣的學習愿望,你也要去燎原,即使不能形成氣候,但起碼不要把他撲滅。
中職的學生主動問老師問題的學生很少,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周必須滿足一定的課后輔導時間,如果在自習課的時候你去教室,經常是沒人問你問題。有的老師呆上一會兒完成時間上的任務就走了。所以教師應該主動去問學生,我最近講的某某問題你懂不懂呀,你說給我聽聽。答疑時間應該由學生問老師,變成老師問學生。
老師不僅應做到教育的先師孔子教導我們那樣的“誨人不倦”,還應如杜甫筆下的“好雨”,要“潤物細無聲”。勤勤懇懇地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都融入自己的努力與智慧,在平凡中彰顯出教師崗位不平凡的作用。
教師法總則第三條是這樣寫的: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讀一讀感覺每句話都沉甸甸的。黨的十八大強調“加快發(fā)展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賦予了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新的目標和內涵。做為中職一線的老師,承載的重任是可想而知的。
[1]嚴平.必須知人善教[J].人民教育,1980(8).
[2]吳必尊.對中職教育“有效教學研究”的思考[J].廣州教學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