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文學翻譯含意理解與譯者語言文化意識培養(yǎng)

        2013-03-27 03:25:48曾江霞
        當代外語研究 2013年5期
        關鍵詞:連貫意圖語篇

        曾江霞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成都,610225)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科研基金資助項目“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研究”(編號CRF201047)及郭鳳鳴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堅守與超越:共和國高校英語專業(yè)本科教育演進的文化審視”(編號11YJA740025)的部分研究成果。

        1. 引言

        文學翻譯的譯者一般是具備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學者。但在網絡信息化時代,譯員越來越大眾化,其譯文通過網絡產生不小的影響。各大翻譯網站常有自由譯者切磋文學翻譯;由大學(畢業(yè))生、教師或公司職員等組成的各字幕組對歐美影視劇進行字幕翻譯,而影視翻譯主要涉及文學翻譯知識;網易公開課頻道推出了世界著名學府哈佛、耶魯大學等的英語課程,經過翻譯在觀眾中引起較強烈反響,其部分課程翻譯轉載自人人影視、TLF等字幕組網站對外免費發(fā)布的字幕素材。在外事口譯中,也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文學翻譯因素。伴隨譯員多元化的是文學翻譯質量的參差不齊,譯者有時因忽視了文化差異、語境等因素會出現(xiàn)誤譯。雖然在學術界一再強調譯者的語言文化意識,然而翻譯實踐中卻仍未引起足夠重視,普通譯者很多不具備必要的語言文化翻譯理論。文學翻譯理論亟須與翻譯實踐緊密結合,通過翻譯教學等途徑培養(yǎng)更多具有基本理論素養(yǎng)的譯者。

        翻譯作為一種“編碼-解碼”過程,包括理解、表達與審校三個方面,其中正確理解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沒有正確理解就談不上準確表達。在文學翻譯中對含意的理解是難點與關鍵。格賴斯(Grice)提出的語用推理形式會話含意理論(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認為“我們所說的話與說話的用意之間常有一定差距”(何兆熊1989:144),“含意性是文學語言的特征之一”(周紅專2001:82)。文學作品特別是一些風格獨特的作品在字里行間常常有豐富含意,譯者是否充分理解意圖意義決定了譯作是否充分反映原作的意旨及魅力。

        文學翻譯中的誤譯很多是對含意理解不當造成的,其最基本的解決辦法是培養(yǎng)譯者語言文化思辨意識。王銀泉(2009)提到,已有學者們從不同側面揭示了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即學術研究重理論輕實踐,脫離外語教學實際以及市場需求等問題。本文擬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通過具體研究探討由條件、過程、誤譯原因組成的含意理解范式,并針對誤譯分析探討培養(yǎng)譯者語言文化意識的對策。

        2. 文學翻譯中含意理解的條件

        話語或文章必須要連貫才能為聽者和讀者理解。所謂連貫指語篇整體上的語義聯(lián)系和語義一致性。語篇連貫是含意理解的條件之一。張德祿、劉汝山(2003)指出語篇連貫的外部條件包括群體性的文化語境(特定社會文化、語言規(guī)范)和情景語境(上下文語境,場景、參與者等),以及個體性的認知模式(由文化語境影響在個人頭腦中積淀形成的動態(tài)或靜態(tài)的知識結構)和心理思維(主要表現(xiàn)為交際意圖)等,其中文化語境和認知模式是語言交際的背景特征,情景語境和心理思維是前景特征。語篇連貫的內部條件則是從語篇的意義和體現(xiàn)語篇意義的銜接機制角度來影響和限定語篇連貫。在語言形式上由一些顯性銜接機制表現(xiàn)出來,主要包括語匯語法的非結構銜接(指稱/照應、替代、省略、連接、詞匯銜接)、語音(語音模式)、語調(調群)等方面,揭示語篇的顯性意義和預設意義。不能用語言形式表現(xiàn)的隱性銜接機制包括與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相關的省略現(xiàn)象,即背景性省略與情境性省略,揭示語篇的隱含意義。在翻譯工作之前,有必要“對原語語篇所涉及的語篇內部和語篇外部的控制語篇連貫的因素進行總結和歸納,從中發(fā)現(xiàn)語篇的特點和規(guī)律”(張德祿、劉汝山2003:227)。

        哈蒂姆和梅森(Hatim & Mason 1990:194-97)在論述謀篇功能(textual)時將連貫視為一種意圖意義,指出連貫不是由語篇自己生成,而是語言使用者根據合作原則假設語篇的意圖就是取得連貫意義。所以合作原則也是含意理解條件之一。合作原則就是根據雙方認可的目的和談話交流方向,使談話達到所需要求,符合發(fā)生情境,并遵循四大準則(Malmkjaer 2001:29-30):第一,量的準則(quantity):所說的話應不多不少包含當時交際目的所需要的信息;第二,質的準則(quality),不要說自知是虛假和缺乏證據的話;第三,關聯(lián)準則(relevance):說話要貼切;第四,方式準則(manner):要避免措辭晦澀、歧義,要簡練有條理。說話人故意蔑視或違背某準則,最可能產生典型的會話含意。結合合作原則,筆者認為,張德祿、劉汝山(2003)提到的背景性省略和情境性省略也可以用語言形式特征體現(xiàn)出來。比如違背量的準則的表達不足或過量就可在語言上體現(xiàn)為與語境相關的省略和冗余現(xiàn)象。并且,如果將連貫視為一種基于合作原則的意圖意義,語言形式上的顯性銜接機制也能揭示含意。盡管合作原則是針對口頭文本提出的,同樣也適用于書面文學文本翻譯(Malmkjaer 2001)。

        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如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都具有鮮明的風格。作者的意圖意義常常通過作品的風格表現(xiàn)出來,即作者在文學作品中運用的獨特的個性化表達方式,包括遣詞造句、段落布局及各種修辭手法。馮翠華(Feng 1995)從修辭角度,秦秀白(2002)從文體學角度,在語音、詞匯、語法層面上闡明了風格體現(xiàn)的語言特征,后者還闡明了語言特征對語篇連貫所起的作用,總體上有以下內容。語音特征包括節(jié)奏、格律等,頭韻(alliteration)、腹韻(assonance)等修辭手法;詞匯特征包括:常見的語篇連貫詞匯銜接手段——復現(xiàn)(reiteration)和同現(xiàn)(collocation)關系,以及其它與詞匯相關的特征——詞匯的文體色彩(如口語詞、非正式與正式詞、書卷詞、古詞與新詞等),詞義(如概念意義、內涵意義、文體風格意義、感情意義等),與詞匯相關的修辭手段(比喻、轉喻、提喻,雙關)等;語法特征包括:常見語篇連貫語法銜接手段——照應(reference)、省略、替代,其它句法特征——掉尾句(periodic sentence)與松散句(loose sentence)、排比(parallelism)與對偶(antithesis)等句式排列。

        總之,語篇連貫、合作原則和風格都有助于體現(xiàn)作者的意圖意義,是理解含意的必要條件。

        3. 文學翻譯中譯者對含意的理解過程

        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既是解碼原文的特殊讀者,也是編碼譯文的特殊作者,是原文與譯文的中介。譯者在含意理解過程的作用表現(xiàn)為:“作為源語的特殊讀者,譯者觀察源語文本世界環(huán)境,構建一種既理解源語意圖意義,又判斷源語可能對意向受眾產生的影響的模式。作為譯文的創(chuàng)作者,譯者處于不同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力圖表達出對‘說話人意義’的理解來達到在譯文讀者中預期產生的效果”(Hatim & Mason 1990:91-92)。

        交際雙方共享知識在其中起關鍵作用。在解碼過程中,譯者與原文作者的共享知識越多,越容易理解意圖意義;在編碼過程中,譯者與譯文讀者共享知識越多,譯文就越容易被其讀者接受?!盀檫_到連貫,譯者常需縮小源語文本呈現(xiàn)的世界與譯語讀者熟悉的世界之間的差異。譯者決定翻譯中對原文干預程度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假設譯文讀者的期望及具備的知識。源語所呈現(xiàn)的世界與譯語讀者所了解的世界越趨于一致,譯者的聲音就越可能消失。”(Baker 2000:253)

        譯者在解碼過程中結合語篇連貫、合作原則及風格推斷語言形式特征體現(xiàn)的含意,在編碼過程中用譯文語言形式創(chuàng)建能為譯文讀者接受的認知環(huán)境。譯者要具體結合語篇連貫的外部、內部條件,合作原則的三原則,風格體現(xiàn)的文體特征,識別顯性和隱性兩種語言特征。與語言的風格、邏輯聯(lián)系(語篇連貫的顯性銜接手段)相關的語言特征稱為顯性語言特征,與語境相關的省略和冗余屬于隱性語言特征。據此,譯者可在直譯和意譯、異化和歸化中選擇合適的翻譯方法與策略,選擇合適的表達,決定增補減省等。

        3.1 理解顯性語言特征

        譯者結合語篇外的認知環(huán)境等推斷顯性語言特征體現(xiàn)的含意,包括語篇顯性銜接機制(復現(xiàn)、同現(xiàn)的詞匯銜接手段以及照應、省略、替代等語法銜接手段)和文學作品中體現(xiàn)作者風格的個性化表達方式。劉重德(1991:102-27)提出翻譯過程的第一步就是通過原作遣詞造句和段落布局仔細理解其語氣和神韻,從文學和語言學視野明確原作的風格。例如:

        (1) Man forthefieldand woman forthehearth; Man for theswordand fortheneedleshe. Man withtheheadand woman withtheheart: Man to command and woman to obey. (Alfred Tennyson)

        譯文1:夫耕婦炊,夫戰(zhàn)婦織。夫智婦婉,夫唱婦隨。

        譯文2:男外女內,男動女靜。男思女感,男令女行。

        從語音上看,丁尼生這首小詩的音樂感主要體現(xiàn)在節(jié)奏、格律與音韻上。它是四部揚抑格,押腹韻(assonance),即相同或相似的元音在詩行中重復出現(xiàn),如hearth與heart,she與obey。從詞匯上看,突出部分的詞the field,the hearth,the sword,the needle,the head,the heart用了提喻,即用一事物名稱代替另一事物名稱。譯文1直譯形式對仗,押韻工整,并反映了提喻(synecdoche)表達的內涵意義,使前面三個詩節(jié)有效地從邏輯上說明了夫唱婦隨的原因,對原作的形式意義體現(xiàn)的風格和意旨反映比較充分。而譯文2意譯則失去了提喻表現(xiàn)的原作含意。

        (2) In the name oftheFatherandoftheSonand of the Holy Spirit. Amen. Let us pray. Father, you have made the bond of marriage a holy mystery, a symbol of Christ’s love for his church. Hear our prayers for Bernard and Lydia throughyourSon, Jesus Christ our Lord, who lives and reigns with you andtheHolyGoat...Ghost. One God, for ever and ever. Amen. (Movie:FourWeddingsandaFuneral)

        譯文1:因父及子及圣靈之命,阿們。天父,你把婚姻的締結,變?yōu)樯袷サ纳衩?象征基督對教會的愛。請你透過兒子主耶穌基督,垂聽我們?yōu)椴{和莉迪亞的禱告。他與你一起統(tǒng)治大地及圣山羊……圣靈。唯一及永在的真神,阿們。(無極電影制作組字幕)

        譯文2:以圣父、圣子、圣靈的名義,阿門。讓我們祈禱。圣父,是你使婚姻的締結神圣而神秘,以此代表耶穌對教會的愛。通過圣子—我主耶穌基督,與你們和圣獰……圣靈共生共榮,為伯納德和莉迪亞聆聽我們的禱告。我們唯一及永存的上帝,阿門。(筆者改譯)

        這是英國喜劇電影《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中由“憨豆先生”扮演牧師主持婚禮的臺詞翻譯,隸屬于文學劇本翻譯。由于譯者對原文意圖意義的誤解或不解,字幕譯文1出現(xiàn)了以下誤譯:第一,the Father,the Son譯為父與子。the Father,the Son及the Holy Spirit的語言特征是首字母大寫,結合英國電影的文化語境、認知模式和教堂婚禮的情景語境及交際意圖,可知此處帶有特定的文化內涵,查閱資料可知其代表上帝的“三位一體”(Trinity),改譯為“圣父”、“圣子”、“圣靈”更合適,區(qū)別于普通意義上的父與子。這里主要是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譯,譯者需通過語言表象挖掘文化內涵意義。第二,the Holy Goat...Ghost譯為“圣山羊……圣靈”沒譯出作者的意圖意義。此處混淆了兩個拼寫與發(fā)音比較相似的英文單詞而形成口誤。根據本處具有喜劇特色的情景語境和交際意圖可知,作者欲通過口誤創(chuàng)造一種喜劇效果。用歸化策略改譯為“圣獰……圣靈”可通過相似的漢語發(fā)音反映出口誤的效果。并且,根據合作原則假設語篇的意圖就是取得連貫意義,以上的英語臺詞語言特征都違反了方式準則,用含混或模糊的方式表達特定意義造成了理解障礙。

        (3) Why, I’ve seenKentuckianswho hated whiskey, ..., funnyEnglishmen, spendthriftYankees, cold-bloodedSoutherners, narrow-mindedWesterners, ...(O. Henry:ACosmopoliteinaCafe)

        譯文:唔,我見過討厭威士忌的肯塔基人,……,還見過滑稽的英國人,揮霍無度的美國佬,冷血的南方人,小心眼兒的西部人,……。(石向騫譯《咖啡館里的世界主義者》)

        上例說明根據語篇連貫銜接手段詞匯銜接中的同現(xiàn)關系(即相關聯(lián)的詞組成的“詞匯鏈”)常常可以推導含意。歐·亨利在此諷刺了紐約好吹噓的“世界公民”。根據原文文化語境和認知模式,Kentuckians—Englishmen—Yankees—Southerners—Westerners等組成的語義鏈都指“美國人”總概念下的屬概念“美國各地人”,包括Englishmen等居于美國的外來種族人。根據上下文,說話人自己是美國人,旨在吹噓自己見過全國各地人。其中Yankees譯為“美國佬”則與上述語義鏈和意旨沖突,達不到這種吹噓目的。此處Yankee既指“美國佬”也指“北方佬”(美國北方的土著人或居民)。特別是根據下文提到Southerners,這里翻譯為“北方佬”更妥帖,從而避免誤譯。

        3.2 理解隱性語言特征

        隱性語言特征包括與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相關的省略(或缺省)與冗余現(xiàn)象。省略部分無法根據上下文找出,只能由聽話者或解釋者根據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識別相應的照應及照應對象(referent),因為“照應對象有具體的歷史和社會特征,與語境密切相關,有助于語篇連貫與含意推導”(Baker 2000:232)。哈蒂姆和梅森(Hatim & Mason 1990:93-96)指出省略和冗余現(xiàn)象常常根據量的原則判斷哪些是目的語文化環(huán)境內需要的信息,依賴對源語和譯語讀者相互認知環(huán)境的假設決定增減。

        首先,譯者需識別語境中的省略現(xiàn)象,例如歐·亨利小說翻譯:

        (4) “You didn’t notice,” said he, “anywhere in the tie-up, a kind ofafatboywithoutanyclothesonshootingarrowsaroundwithabow*, did you?”

        “Why, no,” said Kelly, mystified. “I didn’t. If he was like you say, maybe the cops pinched him before I got there.” (O.Henry:TheMammonandtheArcher)

        譯文:“你有沒有注意到,”他說,“在那交通斷絕的地點,有一個一絲不掛,拿著弓箭亂射的胖娃兒*?”

        “啊,沒有呀?!眲P利給弄得莫名其妙?!拔覜]有見到。即使他像你說的也到過那兒,警察在我到場之前早該把他抓走啦?!?*注釋:指羅馬神話中的愛神丘比特,他的形象通常被描繪成裸體,有雙翅,手持弓箭,蒙住眼睛的小男孩。)(王永年譯《財神與愛神》)

        這是“財神”Anthony和仆人Kelly的對話。從背景層認知模式和文化語境看,照應對象a fat boy without any clothes on shooting arrows around with a bow是本句含意理解的關鍵,它照應了西方文化比較熟知的典故愛神丘比特。假設源語文化的西方讀者對此熟悉,而小說中的人物Kelly對此不熟悉,則形成了語篇連貫。從前景層情景語境和作者交際意圖可知:財神花錢制造了交通堵塞給女兒創(chuàng)造了愛情條件,作者意圖通過財神故弄玄虛不提愛神名字,將其“錢能創(chuàng)造愛”的沾沾自喜表達出來。這里作者運用了語境性省略方式省略了“愛神”的顯性意義。譯者即便明白了a fat boy在源語文化的照應關系,也需考慮作者的意圖:作者是通過故意違反方式準則(表達不簡潔)和關聯(lián)準則(含糊其辭)表達一種含意,達到幽默揶揄效果。所以譯者并不采用意譯將其譯成“愛神丘比特”,而是考慮到譯文讀者的認知環(huán)境(即假設他們對此可能不夠熟悉),采取了增加信息的干預方式,用直譯加腳注的形式解釋出來,使下文Kelly的回答連貫。

        口譯中話語的臨時性常常使聽者對下文缺乏預知性,出現(xiàn)暫時性語義缺省。譯員有時因不能及時識別說話人的意圖,在傳譯中使交際受阻。如有一位語言功底很好的譯員在餐桌中為領導和外賓翻譯,因翻譯領導隨口說出的具有文學色彩的歇后語不當引來連串麻煩:

        (5) 領導:這不是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嗎?

        譯員(精妙意譯,自我感覺良好):It isasclearascrystal.

        領導(與外賓搭訕):你們國家有豆腐嗎?

        譯員(汗顏):Do you producecrystalin your country?

        外賓:Yes.

        譯員(硬著頭皮):是的。

        領導:是南豆腐還是北豆腐?

        譯員(砸鍋時刻):……

        這則發(fā)表在網絡論壇的軼事揭示了口譯中可能遇到的尷尬。其中的誤會不是譯員的語言基本功缺乏造成的,而是對說話人(領導)的意圖意義理解不暢造成的。他采用的意譯歇后語在一般情況下是準確清楚的翻譯。在這里卻使交流受阻,話語不連貫。如果在這種語境下,譯者能夠結合合作原則,具備重建連貫話語的語言文化思辨意識,則可以采用權益之計化險為夷。在領導問是否有豆腐時,譯者如能及時識別領導用歇后語字面形象意義來調侃的意圖,進行必要的干預與協(xié)調,遵循質和量的準則,說出符合原話字面意義的真話,再添加足夠話語,給外賓用英語解釋后再翻譯下句,就可重建話語連貫:Sorry, I’d like to explain something. The Chinese twister“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he said just now literally means “If you mix chopped green onion with tofu, you get green and white”. It figuratively means “It is as clear as crystal”. Just now he then asked if there is tofu in your country.總之,譯者要根據語境來選擇翻譯方法以達到話語連貫。

        其次,譯者也需意識到哪些是原文中多余的信息,即冗余現(xiàn)象。例如《京華煙云》中對木蘭人名的介紹:

        (6) Mulan (magnolia) was the name ofaChineseJoanofArc, celebrated in a well-known poem, who took her father’s place as a general in an army campaign for twelve years without being recognized and then returned to put on rouge and powder and to dress as a woman again. (Lin Yutang:MomentinPeking)

        譯文:“木蘭”是替父從軍女扮男裝保家衛(wèi)國的奇女子花木蘭的名字。(張振玉譯《京華煙云》)

        林語堂用英文寫成《京華煙云》,旨在向西方人介紹中國文化。譯者意識到aChineseJoanofArc是作者增補的表達,旨在用西方人熟知的“圣女貞德”(Joan of Arc)來解釋木蘭,讓西方人明白此名內涵??紤]到譯文讀者主要是對“花木蘭”比較熟知的中國人,譯者將這種解釋刪掉,使語篇意義更連貫。

        4. 文學翻譯中含意誤解、誤譯產生的原因

        含意理解的不解、誤解會造成漏譯與誤譯,歸根結底還是譯者缺乏語言文化意識,包括跨文化意識,對作者意圖意義的誤解造成的。

        譯者受已有知識結構影響,如不能由表及里,深入分析語言形式體現(xiàn)的意圖意義,就可能引起誤解、不解。據闡釋學,由于受特定社會歷史文化、教育背景、個人偏好等影響,闡釋者具有特定的知識結構,一定的判斷和傾向性,往往從一定視野范圍解讀文本,這樣的“前理解”、“成見”和“視域”既可能豐富對原文的理解也可能造成誤解(張首映1999;屠國元、朱獻瓏2003),因此譯者也可能由于知識結構限制無意識誤解原文。通常表現(xiàn)在:誤解或不解詞義,包括概念意義、內涵意義、文體風格意義、感情意義等,特別是對兩種文化的詞義對應差異不解;誤解語詞間的邏輯聯(lián)系以及句法句式特定內涵等;誤解特定語境中的表達及典故等文化背景知識。劉宓慶(2003:179)指出:“作者在特定語境中個性化的語言使用常常導致誤解”。例如例(1)-(3)中的誤解與誤譯。

        譯者是傳遞原文與譯文信息的中介,即雙方信息傳遞受到譯者干擾,含意推導模式會遇到一定困難。由于不同的認知環(huán)境,作者和譯者有不同的認知模式,原文和譯文受眾也會有不同的推理形式。譯者作為譯文作者對原文和譯文受眾各自的認知環(huán)境會與原作者的假設不同,譯者所理解的作者意圖意義和譯文受眾所理解的意圖意義,不一定是作者的意圖意義,可能形成誤解。比如例(5)中的口譯誤解。

        5. 翻譯教學中譯者語言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卡坦(Katan 2004)梳理了學界對譯者身份的看法:口筆譯員既是語言也是文化中介或協(xié)調者(mediator),促進兩種不同語言文化的溝通與理解。文學翻譯是打牢基本功的重要手段,是從事應用翻譯的基礎。為避免文學翻譯誤譯或更有效進行跨文化傳通,譯者需構建全面知識結構,具備語言學和翻譯基礎知識,以及中西政治、經濟、文化、史地、科技等廣博知識面,在翻譯中具備語言文化思辨意識。譯者在翻譯前要明確文化背景、作者的寫作意圖等,借助工具書或文獻分析語言特征,包括紙質和網絡在線詞典、百科辭典等,如英美文學在線參考網站www.bartleby.com可查詢一些文學語料。莫里·索夫(2009:71-75)還提供了一些國際性的翻譯網站,包括:翻譯論壇www.faqs.org/faqs/language/translation-faq/,文化信息搜索網站www.embassy.org等。此外,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則可系統(tǒng)培養(yǎng)這種意識,注重基于內容的教學,在打牢基本功的綜合英語教學中注重對翻譯的技能訓練,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聯(lián)系。

        而實際英語教學中,翻譯常常在綜合技能訓練中受到忽視。學生翻譯技能普遍較差,非英語專業(yè)尤為突出。王玉西(2010)在分析學生譯文基礎上指出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包括教學實踐與培養(yǎng)目標脫節(jié)、教材陳舊內容單一、學生普遍缺乏跨文化知識。一些英語教學的學術文獻在強調技能訓練時,往往只強調聽說讀寫技能,而忽略譯的技能,如赫奇(Hedge 2002)、劉書林等(Liuetal. 2004)。綜合英語教材中對翻譯部分的訓練往往缺乏必要的理論點撥,常常是以訓練課文語言表達為目的。這與英語專業(yè)和非英語專業(yè)綜合課強調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結合的教學目標相悖,不利于在翻譯實務中借助翻譯理論與基于內容的教學更有效鍛煉譯者語言文化意識,打牢英語基本功。

        劉宓慶(2003)將翻譯實務教學分為作為專業(yè)技能訓練的翻譯教學(TTPS)和作為基本功訓練組成部分的翻譯教學。對前者他強調了注重漢英比較、強化理論指導作用、促進師生間的互動關系的教學法基本指導原則,對后者他則強調以聽、說、讀、寫、譯“五會并舉論”為指導,提出制訂計劃、隨文舉論、歸納綜合等幾個步驟。英語教師和英語專業(yè)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要能直接服務于教學。鑒于此,具體培養(yǎng)譯者語言文化意識的方式如下:

        作為基本功訓練組成部分的翻譯教學策略包括:在英語專業(yè)和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綜合、聽說課教學中針對相應話題引入一些中西方文化與英美、中國文學經典片段、影視劇片段及新聞媒體資料視頻音頻用于翻譯訓練,同時傳授一些通俗易懂的基本翻譯理論及技巧。理論點撥在綜合教學中可分專題介紹必要的語言文化和翻譯理論與技巧,在聽說教程中介紹必要的口譯技巧,再輔之以相關翻譯訓練。還可以通過網絡多媒體給學生上傳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翻譯學術論文來進行。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網絡、在線音像材料等合作自編補充教材或設計課件,或在科研時編寫相關教材,盡量具備互動性、思想性、時效性,既可以滿足學生了解文化知識的融入型動機,也可以滿足考試需求等工具型動機。這運用了劉書林等(2006)提到的以主題為綱(theme-based)的技能整合訓練方式和劉宓慶(2003)的“五會并舉論”。同時也有助于實現(xiàn)嚴明(2009)提到的跨文化翻譯能力體系的構建(包括雙語語言和雙語文化能力等),以及多維信息輸入翻譯教學模式,即翻譯教學材料多維化和教師能力多維化。

        作為專業(yè)技能訓練的翻譯教學策略包括:對有條件的學校,參照英語專業(yè)課程設置模式,在非英語專業(yè)本科也開設文體學、英美文學、中國文化、英美文化、翻譯等英語選修課,形成系統(tǒng)的語言文化知識體系。翻譯教材編寫內容上,既要重視占市場主流的應用翻譯,也要包括仍占據一席之地的文學翻譯。文學翻譯中要適當介紹相關理論,特別是含意理解中的語言文化意識,從而解決文學翻譯理解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翻譯教學方法上主要應注重落實嚴明(2009)提到的過程式翻譯教學模式。即不只關注翻譯的最終結果——對學生譯文的評價,而“以分析翻譯能力及其在翻譯過程中的作用為出發(fā)點,理解認識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思維活動、行為表現(xiàn)、運用的知識、采取的策略、發(fā)揮的創(chuàng)造力、遇到并解決的問題、決策過程和影響因素”(同上:268)。比如可在文學翻譯含意理解教學中先理論點撥含意理解范式,再采用小組合作查閱和討論譯本中語言文化特色,口頭發(fā)言及提交書面作業(yè)的形式實施該過程,并通過合理的形成性評價方式將學生表現(xiàn)計入平時成績,促使其有效進行。

        6. 結語

        綜上所述,譯者作為原文與譯文兩種文化的中介人,結合語篇連貫、合作原則和風格組成的含意理解條件,分析相應的顯性和隱性語言形式特征,明確含意誤解、誤譯原因,能更有效理解作者的意圖意義,理解和翻譯文學作品中的含意?;诖?本研究針對性地提出了翻譯教學中培養(yǎng)英語專業(yè)及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語言文化意識的必要性和方式,以適應文學翻譯市場的需要。

        Baker, M. 2000.InOtherWords:ACourseBookonTransl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Feng, C. 1995.EnglishRhetoricalOptions—AHandbookofEnglishRhetoricalDevice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atim, B. & I. Mason.1990.DiscourseandtheTranslator[M]. London: Longman.

        Hedge, T. 2000.TeachingandLearningintheLanguageClassroom[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Katan, D. 2004.TranslatingCultures:AnIntroductionforTranslators,InterpretersandMediator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Liu, S., C. Liu. & Y. Lin. 2006.NewConceptforEnglish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M]. Hef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ess.

        Liu, Z. 1991.TenLecturesonLiteraryTranslation[M]. 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Malmkjaer, K. 2001. Cooperation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A]. In L. Hickey (ed.).ThePragmaticsofTranslation[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5-40.

        何兆熊.1989.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宓慶.2003.翻譯教學:實務與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莫里·索夫.2009.翻譯者手冊(馬蕭、熊霄譯)[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秦秀白.2002.英語語體和文體要略[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屠國元、朱獻瓏.2003.譯者主體性:闡釋學的闡釋[J].中國翻譯(6):8-14.

        王銀泉.2009.非文學翻譯:翻譯教材建設和翻譯教學的思維轉向——對國內近年來相關翻譯研究的解讀[J].外語界(2):41-49.

        王玉西.2010.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翻譯(6):29-33.

        嚴明.2009.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理論與實踐[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

        張德祿、劉汝山.2003.語篇連貫與銜接理論的發(fā)展及應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張首映.1999.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紅專.2001.文學翻譯中含意處理的關聯(lián)觀[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5):81-83.

        猜你喜歡
        連貫意圖語篇
        原始意圖、對抗主義和非解釋主義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2:20
        陸游詩寫意圖(國畫)
        語意巧連貫,舊“貌”換新“顏”——從“八省聯(lián)考”卷探析高考語意連貫題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制定法解釋與立法意圖的反事實檢驗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6:58
        銜接連貫題的復習備考注意點
        將句子寫連貫
        燕山秋意圖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當代修辭學(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語篇特征探析
        當代修辭學(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
        亚洲成年国产一区二区| 免费高清日本中文| 好看午夜一鲁一鲁一鲁| 少妇又紧又爽丰满在线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欧美| 欧美日韩一卡2卡三卡4卡 乱码欧美孕交| 婷婷色综合成人成人网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一| 免费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不卡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19P|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少妇av免费在线播放| 人妖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9191在线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精品激情成人影院在线播放|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乱中年女人伦av三区| 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高潮喷水| 日本乱子人伦在线视频| 国产360激情盗摄一区在线观看 | 中日韩欧美高清在线播放| 一级内射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久中文久久久无码| 无码欧亚熟妇人妻AV在线外遇| 亚洲福利av一区二区|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男同|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 日本a在线免费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巨人精品福利官方导航| 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