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海
一
我對詩歌中影子這個意象的著迷和喜愛最初可能源于李白的《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源于王闿運稱作“孤篇橫絕,竟成大家”和聞一多稱作“頂峰上的頂峰”的《春江花月夜》,詩中時空穿越折射出的空靈哲思也如透明的影子王國,神話般美妙,讓我迷惑又迷戀。
人到中年之后,總希望個人的精神閱歷、生活經歷和積累能夠在詩歌中有所呈現(xiàn),似乎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哲學思考都比過去更成熟了。長詩是考驗一個詩人綜合實力的,它更復雜、更有難度,和以前的短詩寫作形態(tài)會不一樣,需要對詩歌的架構、氣勢、節(jié)奏、起承轉合有深入的思考,并妥善調控和把握到位?!队白又琛芬脖戎巴瓿傻脑妱 洞笄氐蹏冯y度更大一些?!洞笄氐蹏酚袣v史事件、人物的史實記錄可以依托,還是有跡可循的,而《影子之歌》寫的是抽象的、虛幻的東西,需要變無形為有形,從無中生有,這樣的寫作對我來說也更有挑戰(zhàn)性,有助于拓展我個人的詩歌疆域和精神版圖。
《影子之歌》的寫作初衷是力求使這部作品成為一個和我設想中的詩歌文本一樣,是動態(tài)的、創(chuàng)造性的、開放的體驗系統(tǒng),是關聯(lián)性的關系總和。在《影子之歌》中,我有意將詩歌的日常經驗泛化。而經驗的本質必須也必然同它的判斷(命題)對象相符合。
二
長詩寫作在我國是有悠久歷史傳統(tǒng)的。我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上的幾大史詩如 《格薩爾王傳》、《江格爾》、《瑪納斯》及《阿詩瑪》等,都是長詩,有的版本還在不斷被發(fā)現(xiàn),通過歷朝歷代的詩人作家和說唱藝人們不斷加工和完善,這些史詩甚至可以用規(guī)模宏大來形容。我國古代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shù)拈L詩,如 《孔雀東南飛》、《離騷》、《木蘭詩》、《洛神賦》。唐代是詩歌的黃金時代,幾位大詩人都有長詩傳世,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將進酒》,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兵車行》,白居易的《賣炭翁》、《長恨歌》、《琵琶行》。晚唐詩人韋莊中年創(chuàng)作的《秦婦吟》也很有特色。清代蘇州詩人吳梅村有一部有名的《圓圓曲》,可以視作舊時代的一曲挽歌。在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有許多詩人、作家曾經作過長詩寫作上的探索和實踐?;蛘哒f長詩寫作的脈絡一直延續(xù)著。一九二二年末,朱自清創(chuàng)作了長詩《毀滅》,初載一九二三年三月十日《小說月報》第十四卷第三號,收入其詩文集《蹤跡》。北京大學王瑤教授在他的《中國新文學史稿》中稱這首長詩是“五四以來無論在意境上和技巧上都超過當時水平的力作”。詩人孫大雨一九三〇年間在美國紐約、俄亥俄的科倫布和回國初期,也雄心萬丈地創(chuàng)作了長詩《自我的寫照》?!伴L詩的主角是現(xiàn)代文明的巨子、龐雜而畸形的紐約,詩上各種相異的力量相沖撞,又彼此纏繞,現(xiàn)代世界真正的奇異和神秘,深藏和活躍于雜亂無章的日常情景之中?!保◤埿路f《艾略特和幾代中國人》)。一九三四年臧克家創(chuàng)作了長詩《罪惡的黑手》,有對帝國主義罪惡的控訴,也有浪漫主義的預言。一九三六年田間有長詩《中國農村的故事》。一九三八年艾青有著名的四百余行長詩《向太陽》,彰顯了他激越而豐厚的情感以及與此對應的抒情方式。他流著熱淚贊美日出,其實也描摹出了一代知識分子追求理想與光明的激情和傷痛。那一年,柯仲平有長詩《邊區(qū)自衛(wèi)隊》,次年又有長詩《平漢路工人破壞大隊》,這幾部長詩的主題都是和抗戰(zhàn)等時代大背景緊密相關的。一九四〇年鄒荻帆創(chuàng)作了兩千多行的長詩《木廠》,發(fā)表在巴金主編的《文學叢刊》第六集。這是中國第一部描寫農村手工藝者命運、勞資糾紛以及工農被迫革命的長詩?!熬湃~”詩人中的穆旦有兩部長詩很有成就,就是分別發(fā)表于一九四一年的《神魔之爭》和一九四七年的《隱現(xiàn)》,他成功借鑒了英美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融會中西,讓人印象深刻,堪稱新詩史上的奇葩。一九四二年臧克家完成了《泥土的歌》,是一幅幅農村人與自然的素描,也寫出了他所擅長的中國農民的命運。
一九四九年以后的長詩創(chuàng)作攜帶著顯明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時代痕跡,這種狀況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才有所改變。胡風于一九四九年十一月發(fā)表了政治抒情長詩 《時間開始了》。一九五九年聞捷有長達萬余行的敘事長詩《復仇的火焰》出版,這兩部可以歸于紅色詩歌經典系統(tǒng)。郭小川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反右斗爭中歷經磨難,大膽創(chuàng)作了九個死刑犯的故事即長詩《一個和八個》,后來還改編為話劇由國家話劇院搬上舞臺。一九八四年,據(jù)此改編而成的同名電影成為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的開山之作。當代詩歌中就我的閱讀留下印象的有黃翔的長詩《火神交響詩》(一九六九),但也只讀過長詩的片斷。這是獨立于權力話語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寫作之外的 “地下文學”或者 “抽屜文學”,對新時期詩歌有一定的啟蒙意義。胡寬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寫就了長詩 《土撥鼠》,但在他生前卻不為人所知。《土撥鼠》用橫沖直撞、汪洋恣肆的話語方式打塑了一個語言的奇跡,這首長詩中的語言強度和張力讓人嘆為觀止。于堅九十年代的重要收獲是長詩《〇檔案》。他用機智、幽默、富有戲劇性的語言開啟了雖然年代并不久遠卻已然塵封的當代人社會生活檔案,表現(xiàn)了人類精神生活方面共同的矛盾、沖突與困惑。賀奕在《九十年代的詩歌事故》中這樣評論:“《〇檔案》為九十年代中國最為奇特的詩歌景觀。它超越了形式,甚至不具備可供模仿的風格。由于徹底取消了超越的向度,它因而超越了一切被超越的可能。它屬于那種天外的隕石?!贝送?,楊煉的《諾日朗》,歐陽江河的《懸棺》,洛夫的《漂木》,柏樺的《水繪仙侶》等一批長詩,都是新時期長詩寫作的重要收獲。
以上列舉的長詩難免掛一漏萬,并不因為這些長詩的寫作都有著共同的歷史和共同的藝術精神,但對后來的寫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卻又是有著啟迪意義的。
三
小時候,讀古典小說、演義、傳奇之類的故事時,常常講到處決犯人要選擇在午時三刻。我很好奇,其他時間問斬就不行嗎?原來是因為正午時,太陽直射,連影子都無處躲藏無處遁跡,此時陽氣最盛,鬼魂都怕出來都要躲藏得遠遠的,這樣劊子手就不怕鬼魂上身了。正午時,犯人精力最為蕭索,處于昏昏沉沉、懵懂欲睡的伏枕狀態(tài),人頭落地的瞬間,痛苦也少很多。大人們給的就是這個解釋。
其實,中國文化中對陰陽關系可謂情有獨鐘?!耙魂幰魂栔^道”,從被崇奉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中渾樸的陰陽觀出發(fā),由此展開了古往今來宏大的中國哲學命題和理論架構。同時,就像上面故事所講的,陰陽也是一種鮮活的生命觀。老子有“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結合,而生萬物;陰陽相生相克,互根互用,消長轉化,或者說影響萬物自身的因素就是陰陽的調和問題。我國最古老的醫(yī)書也說“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作為《黃帝內經》最基礎的哲學思想陰陽理論便是秉承于《周易》?!秲冉洝返娜梭w陰陽科學與《周易》的自然陰陽哲學其理論淵藪一脈相承。對中國藝術家而言,陰陽、明暗、虛實等是必須處理好的最重要的關系之一。如中國水墨畫計白以當黑,能否統(tǒng)籌和處理好畫面虛實關系,對一個畫家胸中丘壑、境界高下有核心作用和指標意義,也是協(xié)調形態(tài)關系的有效法則。
四
作為我詩歌中的強大母題,影子也表現(xiàn)文化的毒性、地下的起義和反叛的圖式。影子也表現(xiàn)差異性、創(chuàng)傷、權力意志甚至階級分化。影子的密集哲學是自我侵害的殘留,一個視覺、夢幻與超驗領域以及歌頌界限的裝置。影子承載被分解的身體與欲念,是心靈疏離的徹底暴露——影子默默離開了支撐它本應支撐的身體與崗位——呈現(xiàn)兩性身體狂歡后的消解與焦慮——就像附著于身體內部的陰影與質變——影子背叛了身體,將身體直接定格為衰敗。
五
影子在陽光下的清澈與明晰將生命完全抽象。影子干凈如火。影子真實的裸體和死亡避難所的身份又讓歲月摧殘的善與美得以保留和沉積。
六
正如我在長詩中所云:影子是我們存在的純粹形式,影子也可以是超越主體的直觀能力和理性意志的,是我的詩歌之外的一個策略性文本,它卻又是不可能被完全對象化和客體化的。影子并無實存,卻又通過當下被關注,被追溯到我們自身——我們存在時它存在,我們不存在時它依然存在。影子不是生命,但貌似生命,是生命的運動和變化的抽象形式。
影子常常拒絕成為我們的附屬物或者我們生存的深廣背景。
影子有時處于存在不可見的深度中,是我們存在的另外一個肉身,它抵抗著一切自然的和意識形態(tài)的征服,但又奇特地與我們共存著,或者就是一體的。是的,影子和我們的生命交織成一體,這種交織的結構反映了我們的身體與心靈、事物與世界。
七
影子在相機或者畫架前扒光了我們的衣飾,再幫我們穿上了一件隱形的外套——死亡的制服。影子用表現(xiàn)主義的一貫風格裸露和改造我們,就仿佛來自一種深厚的文化傳承。影子覆蓋著女性氣質,是脆弱的流放,心靈的地圖集。影子身后令人困惑的虛空卻又像恐懼的虎穴一樣。影子讓我們的赤裸變成了一種文化——終于突圍并重啟了文化的新秩序——模仿上帝和建立人類次文明結構。
八
影子的意象也可視作 《影子之歌》的練習曲,但不同于鋼琴的,而是古琴的。我們知道古琴是沒有練習曲的,每位琴家的彈奏風格和對時間節(jié)奏的把握上都是不一樣的;這又像是一種奇特的對位法,把自然的影子和抽象的影子對等起來,表達出疊加、沖突、張力與和聲;有時我采取置換和嫁接的辦法,讓歷史的影子返照進現(xiàn)實,讓影子為某種時刻、某個歷史人物招魂、說話;而有時候又仿佛是影子自己的變奏在起作用。
九
能夠被我們看見的,如長詩的總體結構、布局、骨架、形制、脈絡、段落、句式等,所組成的僅僅是外在的形式規(guī)范,還有一種內在的韻律、氣息、呼吸、節(jié)奏,類似京劇中獨有的潤腔,那是一種屬于個人精神氣質層面上的。
年少時,我認為沒有長詩這種品種,所謂的長詩都是由短詩構成的?,F(xiàn)在感覺不一樣了。寫短詩就像短跑,長詩像跑馬拉松。短跑要求爆發(fā)力,對起跑、加速、沖刺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要求。短詩再短,哪怕僅僅是一句詩,都要考慮這一句、這一行當中的能量發(fā)揮和句子的張力。長詩則要經營,就像馬拉松,呼吸和心律都必須調整,要求悠長的吐納和心律,我知道每一位馬拉松選手的心律都不會超過每分鐘六十跳,一次全程大運動量比賽下來體重可能會急驟下降幾公斤,這項運動所包含的身體機能、肌肉結構、運動調整的方式等等都和短跑不同。
短詩有時就是考驗詩人對語言詞性的敏感,發(fā)揮最小的單位——字和詞的意義,打磨字詞,挖掘和開拓字詞的空間,進而頂多也就是句式、語調的敏感度。短詩信奉少即是多,講瞬間的效率,一刻就是永恒。好的短詩都有一種奇特的分寸感,能將實有的上升為空虛的,具備特有的輕靈與飛翔的感覺。長詩要有大局觀,要有掌控和調度意識,講究起承轉合,就像長跑中體力的合理分配。短詩要有剎那間的靈感,幾分鐘或者稍長時間內即可完成創(chuàng)作。長詩要有穩(wěn)定的創(chuàng)造力來支撐,一時半會兒完成不了,日復一日,像做一項浩大工程那樣進入工作狀態(tài),需要耐久力,考驗一個詩人綜合的制衡能力。我希望在長詩寫作中有自己的獨特節(jié)奏,就像馬拉松選手那樣擁有悠長的呼吸和和緩的心律節(jié)奏,為了到達那個終極的目標。
十
我常常想,影子具有無窮的能量,至少在我的寫作中是一種能量符號。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影子就像千萬年前的廢墟,甚至比天地都要古老。當那些高遠而宏偉的“建筑”飄浮下來,在下游已成殘缺不全的影像;當其交織成政治、歷史和個人的一幅幅斑駁倒影時,影子們也會不斷自我繁衍、鋪陳,像黑洞一樣吞噬一切有關現(xiàn)實的想象。
十一
長詩創(chuàng)作有時更像是一種整體中的運動,每一個部分與其他的章節(jié)在承上啟下的過程中都發(fā)揮能量又起到平衡的作用。長詩寫作者是一個長跑運動員,有時更是一個舞蹈者,是身體和心靈結合的運動,是協(xié)調的系統(tǒng)運動。在創(chuàng)作和整理《影子之歌》時,我體會到,也像是影子在寫我,影子像被我們小時候稱作百腳的蟲子,它的那么多腳被我們惡作劇般扯掉、切斷后,又在彼此尋找分裂的部分,以及一切的關聯(lián),就像我們尋找家與親人的方式,也像我們尋找詩歌的方式,那么詭異和奇特。
十二
這個集子里面的《影子之歌》,結構是松散的又是緊致的,可以從任何一個地方開始循環(huán)去讀,當然不是古代回文詩的那種。但可以讀其中一節(jié)也能代表全部,它們是彼此映照的,甚至細節(jié)可以代表整體,是有全息意義的。我想營造的一種場,一個影子的信息場,也可以理解成影子大全、影子庫、影子辭典,它解析、呈現(xiàn)、撕裂、組裝、磨合,這是一個自在的影子世界、影子莊園、地上和地下的影子王國,永遠向人間打開而不是屏障的。
十三
在長詩的寫作中,我有時會有這樣的感覺:影子這個意象是真正的詩歌的腳手架,建筑物一旦完工,腳手架往往就是多余的,就要拆除。有時腳手架有模有樣,但一直沒有建筑,就是做個樣子,永遠是過渡性質的。相對于當下的肉身、相對于永恒的時空,藝術是否就有這樣的功能?!所以,影子是生命的腳手架,也是詩歌的腳手架。影子就是這樣充滿了無窮的意味。高明的讀者們,不知道你們讀了這部長詩后做何感想,是否贊同我的這番話?!
十四
收錄在這本詩集中的,是我二〇〇九年至二〇一〇年創(chuàng)作的一部近萬行長詩《影子之歌》已整理出來的部分,《作家》、《詩刊》、《花城》、《讀詩》、《鐘山》、《詩選刊》、《名作欣賞》、《深圳特區(qū)報》、《紅巖》、《詩歌月刊》、《詩歌EMS》等報刊均以較大篇幅推出、介紹我詩歌創(chuàng)作的新探索、新思考,《當代作家評論》、《東吳學術》及時給予關注與評介,借此機會,我要向上述報刊的厚愛表示感謝。也謝謝今年初在臺灣日月潭兩岸詩人組織的“小海、路也作品研討會”和復旦大學中國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與研究中心、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新詩研究所等單位主辦的“小海詩歌學術研討會”以及南京大學等高校研究生班組織的“小海詩歌討論課”給予《影子之歌》的肯定、抬舉與批評。感謝老友楚塵,這本詩集再次見證了我們的文學情誼。我還要特別感謝英國詩人華茲華斯與希尼研究專家、我的《影子之歌》英譯者朱玉博士。
十五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這部長詩其他的部分待逐步整理完善后,還會陸續(xù)發(fā)表并在適當?shù)臅r候再次出版續(xù)集。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