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琳
(作者系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
71年前,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黨校的開學典禮上作了《整頓黨的作風》的著名演講,他指出:“學風和文風也都是黨的作風,都是黨風?!惫怅庈筌?,時過境遷,但憶過往,觀現(xiàn)實,深感毛澤東所言仍為直切時弊、一語中的的至理名言。筆者今年3月參加了在中央黨校舉辦的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研修班,有幸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暨春季開學典禮上所作的報告《大興學習之風》,對文風黨風本為一體的關系以及應該倡導的優(yōu)良文風,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
盡管我黨一直致力于培育和弘揚健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文風,但不良文風在黨政機關文件、領導干部講話及理論文章中仍屢見不鮮。習近平總書記在2010年所作的題為《努力克服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yōu)良文風》講話中談到了不良文風的三個表現(xiàn):長、空、假。
長,就是短話長說,任意枝蔓,動輒長篇大論,充斥冗言贅語,這樣的講話被群眾譏為“有數(shù)量無質(zhì)量,有長度無力度”。空,就是空洞無物,語言雷同,一說就是“開會沒有不隆重的,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領導沒有不重視的,群眾沒有不滿意的,決策沒有不英明的,貫徹沒有不徹底的,成就沒有不巨大的”,大而無當?shù)目赵挘f人一腔的套話,說了沒說的廢話,既索然無味,更于事無補。假,就是夸夸其談,言不由衷,虛與委蛇,避重就輕。表達方式上經(jīng)常有話不好好說,或堆砌辭藻,華而不實;或用語艱澀,令人不知所云。
文風問題就是黨風問題,乍一聽來,似乎言過其實。文風是寫文章的行文風格,如何傳旨達意,如何取材用事,如何謀篇布局,如何遣詞造句,好似只涉及寫作者對寫作規(guī)范的理解、把握和運用,與黨風無甚密切關聯(lián)。但是加以細究,所謂“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文風反映出寫作者品性修養(yǎng)、能力稟賦;而黨在制定文件、撰寫文章、組織會議、發(fā)表講話時所表現(xiàn)出的文風,正是黨的作風和形象的體現(xiàn)。黨風決定著文風,文風體現(xiàn)出黨風。從文風狀態(tài)可以評判黨的精神狀態(tài)、窺見黨的宗旨得以貫徹落實的情況。
黨的十八大報告繼十七屆四中全會后再次提出“下決心改進文風會風”,近來我們也感到文風改變的清風拂面而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壓縮至1.6萬字以內(nèi),是2008年以來最短的一次,而且力避“公文體”,處處流露出強烈的人文關懷和親民情懷。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率先垂范,開簡練、務實的會議,戒照本宣科;說親民、平實的話語,忌空話套話,這一系列舉動直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積習。糾正不良文風,倡導優(yōu)良文風,成為新形勢下以優(yōu)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的突破口和重頭戲。
鄭板橋有一聯(lián)語云:“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其意指,言簡意賅,如三秋之樹清朗;立意新穎,似二月之花清新,這是優(yōu)良文風追求的境界。習總書記所作的《大興學習之風》的報告本身體現(xiàn)了對“長、空、假”不良文風的抵制和摒棄,對“短、實、新”優(yōu)良文風的實踐和弘揚,具體表現(xiàn)為:
一是求真務實,有的放矢。工作中應用的文章為需而作,應如東漢哲學家王充所言:“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篇無補?!蔽那蠛喍?,更重要的是從實際出發(fā),觸及問題,研究問題,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大興學習之風》一文,就是以現(xiàn)實的生活需要、以當下的實踐活動為出發(fā)點,不回避或遮掩問題,抓住了黨在發(fā)展中的一個新情況,即面對國內(nèi)外復雜多變的嚴峻形勢、進入知識迅速更新時代所產(chǎn)生的“本領恐慌”,出現(xiàn)的“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的現(xiàn)象。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講話明確回答:通過學習獲得本領,將建設學習型政黨放在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戰(zhàn)略任務之首,為全黨指明了方向。講話緊扣實際問題,回應群眾關切,對策具體實在。
二是科學論證,以理服人。以實用為宗旨的文章,反映的是對客觀存在的科學認識,要以冷靜、客觀、深刻的理性分析,對受眾思想上產(chǎn)生說服力和影響力,顯示理性思維的力量?!洞笈d學習之風》雖然未曾列出醒目的層次小標題,但內(nèi)在層次分明,層層推進。先是開宗明義,直接入題:“今天想專門談談學習問題?!苯酉聛碇v的是為什么要強調(diào)學習,具體列舉了現(xiàn)實中導致產(chǎn)生“本領恐慌”的多種因素,提出由形勢和任務所導致的學習必要性。下面一層開始談學習什么,具體地談到學習的內(nèi)容和學習的意義。再下一層,講到學習應持的態(tài)度和應把握的方法。講完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后,導向結(jié)論:“好學才能上進?!比乃悸非逦?,文意貫通,結(jié)構(gòu)嚴密,說理透徹。
三是語風平實,底蘊豐厚。應用文章的表達心態(tài)和接受心態(tài)都是求實用、重實效,因此,行文態(tài)度要客觀冷靜,風格上力求平易樸實。習總書記的講話通篇以平實普通的語言、親切的口吻,婉婉道來,不打官腔,不使洋調(diào)。政治語言貼近民眾,這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直接體現(xiàn)。但是語言平實不等于只會喊政治口號、說抽象道理,或語言平庸粗糙、枯燥乏味。而是因為內(nèi)在的文化底蘊的支撐,使得樸素平實的語言鮮活有力。文中引用了“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古詩古言,使用了戰(zhàn)國趙括“紙上談兵”、兩晉學士“虛談廢務”的歷史典故,很好地支持了論點,又顯示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和具備的修養(yǎng),增加了哲思、內(nèi)秀?!皩W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一段,文體上頗有著名翻譯家王佐良先生所譯英國哲學家培根的名篇《論讀書》之典雅優(yōu)美風格,但更突出了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現(xiàn)實內(nèi)容特色?!胺e沙成塔”、“積跬步以至千里”等成語,排比、重復等修辭手法的適當、得當?shù)氖褂?,為全文增加了文采、增添了?nèi)斂而深沉的情感色彩。
個人的不良文風不過就是失去了部分讀者,影響寫作者個人的形象,而一個政黨的不良文風,則會降低黨的威信,失去黨的理論政策在群眾中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親和力,甚至失去民心。怎樣改進文風?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有兩句名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痹搭^活水的不斷涌入,才有清澈的“半畝方塘”。此理雖就讀書所言,豐富的內(nèi)涵可延伸到其他方面。優(yōu)良文風的“源頭活水”來自哪里?
優(yōu)良的文風來自優(yōu)良的黨風。文風黨風本為一體,黨風正則文風正,黨風嚴謹求實則文風樸實;反之,黨內(nèi)若放任脫離實際、疏離群眾、投機取巧、得過且過的風氣,文風也就隨之空洞、虛假、陳詞濫調(diào)、了無新意。不良文風折射出的是黨內(nèi)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的歪風,是執(zhí)政力不足的體現(xiàn)。因此改文風要從抓黨風做起。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科學,以改變現(xiàn)實世界為目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就是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下,針對中國國情,敏銳發(fā)現(xiàn)問題、勇敢面對問題、辯證分析問題、切實解決問題的過程。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品格,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道路,堅持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走基層,親民眾,辦實事,下實功,真調(diào)研,勤思考,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一切為了人民。只有形成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的黨風,才可能有清新樸實、鮮活有力的文風。同樣,黨風的建設也可以從抓文風入手。新一屆中央領導直陳“空談誤國”,強調(diào)“實干興邦”,從反對文山會海、照本宣科、講空話套話假話廢話抓起,集體倡導務求實效的新會風新文風,并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自上而下推進,就迫使各級領導干部實干而不空談,逼出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新氣象。
優(yōu)良的文風源自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公文講稿具有政治性、政策性、務實性的特點,要求作者、說者不但具備一般寫作者的素質(zhì)和能力,也需要有針對該類寫作的特別素養(yǎng)和特殊技能。黨的工作者特別是領導干部首先要有較高的思想素養(yǎng)、黨性修養(yǎng),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發(fā)展觀理論,理論水平越高,理論修養(yǎng)越深,認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就越強;要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學習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各科知識,學習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具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合理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不說外行話,不出昏招;要勤讀書恒讀書善讀書,使學習終身化,將知識內(nèi)化為素養(yǎng),素養(yǎng)既來源于廣泛持久的閱讀,也離不開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做到讀思結(jié)合,讀用結(jié)合,學用相長,知行合一。
文風非小事,事關黨的作風、黨的形象、黨的活力。良好文風的建立和弘揚,絕非一己之力能解決,亦非一日之功能達成,有賴全黨上下齊心協(xié)力,標本兼治,共同倡導弘揚良好文風,建設發(fā)揚優(yōu)良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