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上博(六)《申公臣靈王》疏解及其性質(zhì)和意義

        2013-03-23 13:32:20湯志彪
        關(guān)鍵詞:簡文陳偉楚王

        湯志彪

        (東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吉林 長春130024)

        《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六)》有《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一篇,整理者陳佩芬先生作了很好的整理和考釋。其中在《申公臣靈王》一文的“說明”里指出:“本篇原無篇題,內(nèi)容是記王子回與申公爭王位,最后申公愿為‘君王臣’事,故定篇名為《申公臣靈王》。六簡完整,又可通讀,最后一簡文末有墨鉤,其下空白無文,示該文已結(jié)束?!保?]240這一點很重要,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簡文。

        自上博(六)公布以來,吸引了眾多的研究者,陳偉[2]、凡國棟[3]、何有祖[4]、李學勤[5]、郝士宏[6]、范常喜[7]、楊澤生[8]、張崇禮[9]、劉信芳[10]、徐少華[11]等學者對簡文做了很好的研究。本文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申公臣靈王》作一個簡單的疏解,并對相關(guān)問題進行探討,以期能拋磚引玉,供同仁批評。

        下面,我們參照各家成果,先寫出《申公臣靈王》的釋文,再作分析。可成定論的字詞我們徑釋寫出來,必要時在注釋里說明,需要討論的問題將放到正文里討論(簡文一般用通行文字):

        禦(御)①此字本從吾從戈,或讀作“吾”、釋“敔”訓為“禁”,釋作娛樂的“娛”等。從整篇簡文看,此篇簡文顯然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所以陳偉先生將此字釋讀作“禦(御)”似更合理些。陳偉:《讀〈上博六〉》條記》,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7-09。于朸述,陳②字原隸作“”形,此從陳偉先生讀。陳偉:《讀〈上博六〉》條記》,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7-09。為行文方便,下文徑寫作“陳”。公子皇捷③字本從止從首。過去學者有“首”、“得”、“置”、“戴”、“止”等的釋讀(參看沈培:《試釋戰(zhàn)國時代從“之”從“首(或從‘頁’)”之字》,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7-17;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論文集》,112-121頁,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12月)。此字亦見于《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九)》的《邦人不稱》,陳劍先生通過字形、辭例以及傳世文獻等進行論證,認為此字當是古書以及出土文獻中“捷獲”之“捷”,并指出“捷”也??蓭?zhàn)爭捷獲之人、物作賓語。正確可從。為行文方便,本文徑寫作“捷”。陳劍:《簡談〈系年〉的“”和楚簡部分“”字當釋讀為“捷”》,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wǎng)站,2013-01-16?;首?,[簡4下]王子回(圍)敚(奪)之,陳公爭之④此從凡國棟先生斷句。凡國棟:《讀〈上博楚竹書六〉記》,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7-09。。王子回(圍)立為王,陳公子皇見王,王曰:“陳公[簡5]忘夫朸述之下虖(乎)?”陳公曰:“臣不知君王之將為君,女(如)臣知君王[簡6]之為君,臣將或至(致)安(焉)。”王曰:“不穀以笑陳公,氏(是)言棄之。含(今)日[簡7]陳公事不穀,必以氏(是)心?!标惞#ü颍荽藦年悅ハ壬x。陳偉:《讀〈上博六〉》條記》,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7-09。拜,起答:“臣為君王臣,君王免之[簡8]死,不以晨斧锧⑤,可(何)敢心之又(有)?”[簡9]

        一、簡文文意疏解

        簡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禦(御)于朸述,陳公子皇捷皇子,王子回(圍)敚(奪)之,陳公爭之。”

        朸述,整理者認為是春秋時楚的朸邑[1]247。徐少華先生認為,“御于朸述”是指抵御對方而戰(zhàn)爭于朸述,與保護和爭奪“皇子”有關(guān)[11]。陳公子皇,整理者讀“皇”作“惶”,認為“陳公”是“申公巫臣”[1]247。陳偉先生認為“申公”當讀為“陳公”,子皇似為穿封戌之字,并引《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所載為證[2]。李學勤先生亦有類似說法[5]。皇子,陳偉[2]、李學勤[5]先生均認為即皇頡。

        按,徐少華先生的說法十分可疑。陳偉先生已經(jīng)指出,簡文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所載楚靈王與穿封戌之事有關(guān)。《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吳?!逶?,至于城麇。鄭皇頡戍之,出與楚師戰(zhàn),敗。穿封戌囚皇頡。公子圍與之爭之,正于伯州犁。……戌怒,抽戈逐王子圍?!笨梢姾單牡摹坝跂^述”不是說“陳公”與“靈王”之爭,而是指楚國與鄭國之間的戰(zhàn)爭,本篇簡文與“保護和爭奪‘皇子’”無關(guān)。由此亦可知,簡文的“子皇”即上文的“陳公子皇”,不可能是“申公巫臣”。除陳偉先生所引的《左傳》的例子外,徐少華先生也有較為詳細的論述,可參看[11]①后來徐少華先生重申了這個觀點。參看徐少華:《楚竹書〈申公臣靈王〉與〈平王與王子木〉兩篇補論》,《江漢考古》2009年第4期。。

        “王子回敚(奪)之,陳公爭之”中的“之”在此是指上文的“皇子”。結(jié)合《左傳》和簡4-5,我們可確定的是王子回即楚靈王圍。至于陳公和皇子即《左傳》里的穿封戌和皇頡的可能性還是有的。這個事件到此當結(jié)束。此后乃“王子回(圍)”繼位成為楚王之后他與陳公之間的對話。簡文“王子回(圍)立為王”說明上文“朸述”之爭時,王子回(圍)尚不是楚王。這一點很重要,為下文陳公的言論作了鋪墊。

        第二部分從“王子回(圍)立為王”到本篇結(jié)束。

        簡文:王子回(圍)立為王,陳公子皇見王,王曰:“陳公忘夫朸述之下虖(乎)?”陳公曰:“臣不知君王之將為君,女(如)臣知君王之為君,臣將或至(致)安(焉)?!蓖踉唬骸安环Y以笑陳公②“不穀以笑陳公,是言棄之”整理者如此斷讀,參見文后參考文獻[1]249?!靶Α?,整理者認為即《詩·邶風·終風》的“顧我則笑”中的“笑”,訓為“侮之也”,參見文后參考文獻[1]250。李學勤先生認為簡文是說這件事僅屬笑談,這句話就不算了,并要申公今后仍然處于能與自己爭奪的心態(tài),參見文后參考文獻[5]。分別參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49、250頁。李學勤:《讀上博簡〈莊王既成〉兩章筆記》,清華大學“confucius2000”網(wǎng)站,2007-07-16。,氏(是)言棄之。含(今)日陳公事不穀,必以氏(是)心。”陳公危(跪)拜,起答:“臣為君王臣,君王免之死,不以晨斧锧,可(何)敢心之又(有)?”

        至,整理者讀作“致”,據(jù)《說文》訓為“送詣也”[1]249。陳偉先生從整理者讀,但訓“致”為“致死”,并引《左傳》昭公八年“若知君之及此,臣必致死禮以息楚”為證[2]。李學勤先生從整理者釋讀,認為這是指申公子皇把皇頡送交王子圍[5]。范常喜先生將“捷”字釋作“戴”,訓為“尊奉,擁戴”,并認為申公子皇肯定有小人之心,是個不忠之人,是墻頭草[7]。

        “不穀以笑陳公,是言棄之”整理者如此斷讀,可從[1]249。“笑”,整理者認為即《詩·邶風·終風》的“顧我則笑”中的“笑”,訓為“侮之也”[1]250。李學勤先生認為簡文是說這件事僅屬笑談,這句話就不算了,并要申公今后仍然處于能與自己爭奪的心態(tài)[5]?!耙浴?,整理者認為是“所以”的意思[1]249。李學勤先生釋為“僅”[5]。

        “必以是心”的“是心”,整理者訓“是”作“善”,認為“是心”就是善心[1]250。李學勤先生認為是“爭奪的心態(tài)”[5]。劉信芳先生認為“心”猶“哀莫大于心死”之“心”[10]。

        可敢心之又,整理者讀作“何敢心之有?”把簡文解釋為“哪敢有不善之心”[1]252。李學勤先生從認為“心”即爭奪之心[5]。郝士宏先生認為,“敢”可解為“侵犯”、“冒犯”。并引下列例子為證,《廣雅·釋詁四》:“敢,犯也。”《國語·吳語》:“吳王夫差既勝齊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釋言于齊,曰:‘寡人帥不腆吳國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蓖跻督?jīng)義述聞》卷二十一“不敢左右”條下云:“家大人曰:《廣雅》:‘敢,犯也?!圆环妇笥遥ㄓ卸骱弥室??!蓖瑫r郝先生又認為此字讀“敢”為“險”,句子讀作“何險心之有”,“險心”可理解為險惡之用心,句子意思是“臣為君王之臣,君免臣之死罪而不以伏斧質(zhì),則臣當有感沛之心?!保?]張崇禮先生從其第二說[9]。楊澤生先生懷疑“敢”讀作“慊”,在這里是不滿的意思,又指出“慊心”亦見于《藝文類聚》,認為“慊心”就是不滿足之心,跟簡文文義切合[8]。

        不以晨斧锧,對于其中的“晨”字,陳偉先生以為是“辱”字之誤[2]?;蚝斡凶嫦壬x作“震”或“振”,認為“震斧锧”指對申公施以斧锧之刑,以振威勢[4]。李學勤先生讀作“淳”訓為沃灌[5]。

        按,《左傳·昭公八年》:“使穿封戌為陳公,曰:‘城麇之役不諂?!田嬀朴谕?,王曰:‘城麇之役,女知寡人之及此,女其辟寡人乎!’對曰:‘若知君之及此,臣必致死禮以息楚?!倍蓬A注:“息,寧靜也?!笨追f達疏:“致死禮者,欲為郟敖致死殺靈王也。”如果簡文所記和《左傳》所記是一致的,則陳偉先生的解釋是很合適的。

        然而,《左傳》所記應(yīng)是有所本的,穿封戌所說也事出有因。據(jù)《史記·楚世家》,楚靈王在位期間,不斷發(fā)動征伐戰(zhàn)爭,且欲“使使周求鼎”,造成國疲民怨。可見,《左傳》中穿封戌所說的話應(yīng)該是針對這些事有感而發(fā)的。這樣一來,竹簡就和傳世文獻不能嚴格對應(yīng)了,所以,“致”不應(yīng)該是“致死”之義。此外,從訓詁學的角度來看,“致”沒有“致死”義,《左傳》中的“致死禮”也不能省作“致”。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左傳》中穿封戌所說的話“若知君之及此,臣必致死禮以息楚”之后就再也沒有下文了,但此篇簡文尚有王曰:“不穀以笑陳公,是言棄之。今日陳公事不穀,必以是心”數(shù)語,如果“必以是心”是指簡文開頭所言的“爭之”之心,則楚王此處的話變成答非所問,簡文也毫無連貫性可言;若陳公所說的“致”是指“致死禮以息楚”,要“為郟敖致死殺靈王”,而楚靈王還說“必以是心”,顯然是不合情理的。因此,聯(lián)系上下文,“致”字當別解。

        我們認為“至”讀作“致”訓作“獻出”?!墩撜Z·學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后漢書·臧洪傳》:“凡我同盟,齊心一力,以致臣節(jié),隕首喪元,必無二志?!睋?jù)此,簡文“臣不知君王之將為君,女(如)臣知君王之為君,臣將或至(致)安(焉)”應(yīng)理解為陳公不知王子圍將為楚君,如果能夠預料到的話,陳公將“獻出”“皇子”,這是臣下對君主的禮儀,無需王子圍搶奪。

        “致”或訓作“交還、歸還”。據(jù)陳公的話,“朸述”之爭時王子圍尚不是楚王,則他們兩人的地位都是當時楚王的大臣,都是事奉楚王的。這樣一來,陳公所“捷”的“皇子”當是陳公本人的功勞;退一步講,如果陳公不貪功,他所“捷”的“皇子”是屬于當時楚王的,而不是王子圍的。王子圍奪之顯然不合禮義。因此,陳公“爭之”就再正常不過了。

        陳公所說的“臣將或致焉”一句省略了賓語“皇子”。整句簡文是說陳公如果知道王子圍將會成為楚王,他當時有可能向王子回獻出“皇子”。上引《論語》和《后漢書》“致”字用法的例子足以說明臣下對君主所應(yīng)持有的節(jié)氣,而“致”字的這種用法放在本簡里也是十分恰當?shù)摹?/p>

        如果把“致”訓作“交還、歸還”也說明陳公具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思想,根據(jù)這一思想,不要說俘虜“皇子”了,就連陳公也是楚王的臣子??梢?,陳公當時是不卑不亢的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和言論,和他敢于與王子圍“爭”的性格是分不開的,這也是楚靈王欣賞陳公的地方,故《左傳·昭公八年》楚靈王贊賞“陳公”“城麇之役不諂”。

        此外,“陳公忘夫朸述之下乎”一句顯然是楚王跟陳公所開的玩笑話,也是對陳公的一種考驗:楚王想以此看看陳公如何應(yīng)對。通過上下文分析可知,陳公的回答是相當?shù)皿w的。簡文“臣不知君王之將為君”與上文“王子圍立為王”呼應(yīng)。據(jù)《史記·楚世家》等文獻,楚共王之子有楚康王招、楚靈王圍。楚康王死后,其子郟敖繼位。但不久郟敖被其叔叔王子圍(楚靈王)所弒??梢姡巴踝訃橥酢憋@然是陳公所始料不及的,同時,在陳公的話里,又多少含有譏諷楚靈王的意思。這也表明陳公具有不畏強權(quán)的錚錚個性。

        需要指出的是,從“4號簡下”和“5號簡”文意看,這兩支簡文意相當連貫,“之”在此肯定是指“皇子”。若按照上文范常喜先生那樣將簡文“陳公子皇捷皇子”解釋為“陳公子皇擁戴皇子為新的國王”,則“王子回奪之,陳公爭之”則無所指,“4號簡下”和“5號簡”不能連讀,同時,“5號簡”文意也不明。退一步說,即使“第4號簡下”是講述陳公忠于舊主,而與王子圍爭斗之事,也是無可厚非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不乏例子,最典型的就是管仲和齊桓公之事。由此可見上文“捷”字不能釋為“擁戴”。

        至于說“申公”是小人的觀點也可商。首先,陳公的話僅是假設(shè),尚不是事實。其次,上文我們已經(jīng)討論過,“皇子”肯定不會是陳公的舊主,所以就不存在陳公事二主的情況了,也就是說他不會是墻頭草。此外,我們下文將分析到,上博簡各篇與楚王有關(guān)的簡文里,一般都有一位主要的大臣與楚王進行對答,而這位大臣均是正面人物,非奸佞之臣。本篇簡文中的陳公當作如此理解。

        至此,從文意上來說,簡文“王曰:‘陳公忘夫朸述之下乎?’陳公曰:‘臣不知君王之將為君,女(如)臣知君王之為君,臣將或至(致)安(焉)’”的結(jié)構(gòu)編排十分合理。

        至于“以”字,我們認為李學勤先生的對文意的理解可從,但典籍中“以”沒有“僅”這一義項。而把“以”釋為“所以”、“是以”等似通,然而,“所以”所表示的,應(yīng)該是楚王所說的“陳公忘夫朸述之下乎”這句話的原因。

        我們認為“以”在此讀作“乃”。上古音“以”是余母之部字,“乃”是泥母之部字,兩字聲母同屬舌頭音,韻部則疊韻,例可通假[12]。“乃”在簡文中釋作“只是”、“僅僅”?!秴问洗呵铩ちx賞》:“天下勝者眾矣,而霸者乃五?!薄妒酚洝ろ椨鸨炯o》:“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睋?jù)此,簡文“不穀以笑陳公”,是說我僅僅是跟陳公開玩笑而已。

        從上下文來看,簡文“不穀以笑陳公,是言棄之”與“陳公忘夫朸述之下乎”這兩句話顯然是前后呼應(yīng)的。其中的“是言”和“之”當指上文楚王所說的“陳公忘夫朸述之下乎”這句玩笑話,既然是玩笑話,理應(yīng)“棄之”。

        “必以是心”的“心”,我們認為是指陳公敢于跟王子爭、不畏強權(quán)的不卑不亢的心態(tài),這正是楚王欣賞陳公的地方。據(jù)“(楚王)免之死”可知,楚靈王也是希望有這樣的大臣的輔政的。由此亦可見,簡文中的楚靈王是一位不計前嫌、胸懷坦蕩的君主,這恰好跟下文所提到的上博簡里的楚國君王均是明君這一主題相符。

        簡文“可敢心之又”的“敢”,我們認為,當如字讀,郝士宏先生的第一種意見已足文意。但郝先生所引數(shù)例,似與簡文有不合之嫌,故未引起重視,下面試補兩例?!秲x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编嵭ⅲ骸案?,冒昧之辭?!辟Z公彥疏:“凡言敢者皆是以卑觸尊不自明之意?!薄度龂尽の簳ぬK則傳》:“臣聞古之圣王不以禽獸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堯之化,而以獵戲多殺群吏,愚臣以為不可。敢以死請?!薄案摇钡倪@種用法放在簡文里甚為允當。

        對于“不以晨斧锧”的“晨”字,若看作“辱”字,缺乏字形上的證據(jù);而訓作“沃灌”,則義訓不通。至于讀作“震”或“振”的解釋,則顯然有增字解經(jīng)之嫌。另外,“不以晨斧锧”是“不以之晨斧锧”之省,如果把此字讀作“震”或“振”,均無法通讀原文。因此,我們認為此字在此當讀作“寘”訓作“置”?!对姟の猴L·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泵珎鳎骸皩叄靡?。”“不以(之)晨斧锧”是指“不以我置于斧锧之下”的意思。

        體味文意,這篇簡文里的陳公甚善辭令,他話里行間既可照顧到楚王的威望和尊嚴,又不卑不亢,甚識大體。可見,整理者、陳偉和李學勤諸位先生從總體上把握住了文意。

        二、簡文的性質(zhì)和意義

        (一)《申公臣靈王》的性質(zhì)

        從上文分析可知,上博六《申公臣靈王》講述了楚靈王成為楚王前因貪功,曾與楚國大臣“陳公”爭搶俘虜,并產(chǎn)生仇隙;但在他立為楚王之后,不計前嫌,非常大度地接納曾經(jīng)操戈逐己之人,可見,他是一位胸襟廣闊的“賢君”。而與之對話的陳公則是一位善于辭令的大臣。這篇簡文敘事時有兩條線索:一是楚靈王所犯的錯誤以及其王者風范;二是作為大臣形象出現(xiàn)的“陳公”。這些手法也屢見于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簡中。在目前所看到的上博簡中,只要簡文中的楚王是主角的,甚至簡文中提到的個別楚王,都是“明主”、“賢君”。

        上博(四)中的《昭王毀室》,所記的楚昭王是一位尊重庶人的祭祀風俗,寧愿叫人毀掉自己新建之室都不去破壞禮俗的君主[13]。

        上博(四)中《昭王與龔之》所記的昭王,為了安撫人民,而不惜委屈自己的隨從,目的是為了使人民凝聚力量,團結(jié)起來重建家園[14]。

        上博(四)中《柬大王泊旱》記述的是,楚國大旱,簡王為求雨一開始顯得有點昏庸,后經(jīng)過臣下的啟發(fā)教育,意識到楚國遭殃乃自己政教不明所致,逐漸變得英明,甚至發(fā)出了“一人不能治政,而百姓以絕”(第14號簡)的感概。后修郊治政,終求得大雨,使得糧食豐收。簡文中的簡王,由“壞”變“好”,完全是教科書式的,相當?shù)牡湫停?4]。

        上博(六)中的《莊王既成》講述的是,楚莊王造大鐘“以供春秋之嘗,〈以〉待四鄰之賓(?)客”,顯然是一位識大體,重禮儀之君,而且關(guān)心邦家的未來,足見其憂國憂民之心[1]239-243。

        上博(六)中的《平王問鄭壽》中的平王,也是一位重祀典,關(guān)心自己邦家未來,而且可能還作出改革的君主,如6號簡的“君王所改多多”[1]255-263。

        上博(六)中的《平王與王子木》雖是主要講述平王之事,但簡文中提到的莊王,連生活細節(jié)都知道的人[1]267-272。

        據(jù)此,我們知道,上博簡所見楚王都是正面人物。換句話說,上博簡均用褒揚的口吻記載相關(guān)楚王的。依此例之,本篇簡文《申公臣靈王》中的靈王亦當受到“同等待遇”,也應(yīng)是用褒揚的口吻去敘述。

        另外,《申公臣靈王》的用詞也可作為旁證。是篇中,楚靈王自稱“不穀”?!安环Y”一詞見于典籍?!独献印さ陆?jīng)》三十九章:“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薄盾髯印騿柶罚骸扒f王曰:‘不穀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是以憂也?!笨芍安环Y”乃王者自貶之辭。在上博簡中,上列楚王自稱“吾”的居多,僅楚簡王和本篇的楚靈王自稱“不穀”:《昭王毀室》、《昭王與龔之 》中的楚昭王自稱“吾”;《柬大王泊旱》中的楚簡王自稱“不穀”;《莊王既成》中的楚莊王自稱“吾”;《平王問鄭壽》中的楚平王自稱“吾”。可見,竹簡中,楚王都是很謙遜的,而楚靈王和簡王尤甚。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竹簡用的是褒揚的語氣來敘事的。

        我們懷疑包括《申公臣靈王》在內(nèi)的這類竹書是專門用于貴族子弟或者王族子弟甚至有教化功能的教科書。

        第一,這類竹簡是對貴族子弟進行的說教,一如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鳥書箴銘帶鉤”,用于告誡穿戴者或者是帶鉤的主人的為人處世之道一樣[15],此類竹書具有教育楚國貴族子弟需要寬廣胸襟、接納賢人甚至做到“外舉不避仇”治理國家之功能。據(jù)《國語》記載,楚莊王挑選傅太子之賢人及教材時,申叔時有過一番精彩的論述。

        《國語·楚語上》:[申]叔時曰: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其心;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昏焉,以休懼其動;教之詩,而為之導廣顯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禮,使知上下之則;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zhèn)其浮;教之令,使訪物官;教之語,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務(wù)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廢興者而戒懼焉;教之訓典,使知族類,行比義焉。

        對于其中的“教之令”,韋昭注:“令,謂先王之官法、時令也。訪,議也。物,事也。使議知百官之事業(yè)。”“教之語,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務(wù)用明德于民也”,韋昭注:“語,治國之善語?!薄敖讨手?,使知廢興者而戒懼焉?!表f昭注:“故志,謂所記前世成敗之書?!?/p>

        據(jù)此可知,當時楚莊王為太子所選的教材包括“春秋”、“世”、“詩”、“禮”、“樂”、“令”、“語”和“故志”等。對比《國語》及韋昭注,《申公臣靈王》以記言為主,僅用數(shù)支竹簡,一百來字,將人物的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即使是楚王的缺點,簡文都忠實的記錄了下來,但最后的行文又十分突出楚王的個性和威望。這與《國語》中申叔時所說的“世”類、“語”類都十分相近。而上舉上博(四)中的《昭王毀室》、《昭王與龔之 》、《柬大王泊旱》、上博(六)中的《莊王既成》、《平王問鄭壽》既突出楚王重視禮俗,也有告誡后代之功能,與申叔時所說的“禮”類、“語”類和“故志”類十分相似。因此,將這列竹書理解為當時楚國的教科書也是可能的。

        第二,這種題材的竹書,還應(yīng)當具有宣傳和教化的作用。這類作品十分突出對楚王的威望以及對禮俗的重視。同時,這類竹簡簡短易懂,文字通俗,故事性強,比較容易在民間流傳。因此,我們推測,當時楚國統(tǒng)治者希望借這類形式的作品,作為一種宣傳材料,美化其統(tǒng)治,并占據(jù)道德高度,希望藉此得到民眾的認可和擁護,以實現(xiàn)長治久安之最終目的。

        當然,這里存在的問題是,春秋時期的“楚靈王”是惡謚。為什么到了抄寫時間為戰(zhàn)國晚期的楚簡里卻是如此鮮明的被奉為榜樣,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我們擬另文探討。

        (二)《申公臣靈王》的意義

        上引陳偉先生已經(jīng)指出,此篇簡文與《左傳·昭公八年》、《襄公二十六年》所載有關(guān)。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吳。及雩婁。聞吳有備而還,遂侵鄭。五月,至于城麇。鄭皇頡戍之,出與楚師戰(zhàn),敗。穿封戌囚皇頡。公子圍與之爭之,正于伯州犁。……囚曰:頡遇王子弱焉。戌怒,抽戈逐王子圍。弗及。楚人以皇頡歸。

        《左傳·昭公八年》:使穿封戌為陳公,曰:“城麇之役不諂。”侍飲酒于王,王曰:“城麇之役,女知寡人之及此,女其辟寡人乎!”對曰:“若知君之及此,臣必致死禮以息楚?!?/p>

        新觀點源于新發(fā)現(xiàn)。近年發(fā)現(xiàn)的出土文獻甚多,這些文獻可為我們歷史研究提供新思路,已有學者在這方面做過很好的探討[16]。上博(六)的《申公臣靈王》,第一句簡文即可與《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對照,是十分難得的。另一方面,《申公臣靈王》簡5到最后的楚靈王與陳公的對話又與《左傳·昭公八年》不同,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但無論如何,《申公臣靈王》第二部分的記載不見于《左傳》、《國語》、《史記·楚世家》等文獻,這可補充歷史文獻之不足,也為我們研究《申公臣靈王》與《左傳》的關(guān)系提供了新的素材。同時,此篇竹簡對于探討先秦時期君臣關(guān)系、儒家思想在楚國的流傳等,均是很好的思路;此篇竹簡的用詞用字,對于文字學和古漢語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此外,《申公臣靈王》還豐富了楚靈王的人物個性,對于我們研究楚靈王其人及當時的歷史事件極具學術(shù)意義。據(jù)學者研究,楚靈王并不是一位賢明的君主。他弒主繼位,一生窮兵黷武,“暴虐無理,貪而無信,志大言狂,隨心所欲”。昭公四年,他強陵晉侯大會諸侯于申而借機“示諸侯侈”;昭公七年,他不惜耗費巨資建成規(guī)模宏大的章華臺,邀請諸侯參加其落成慶典而遭拒絕,便以武力入侵相威脅迫使魯昭公一人赴會;昭公十一年,他又以重幣甘言誘騙蔡靈侯至申,醉而殺之,并且“刑其士七十人”,還殺害蔡太子以祭祀岡山[17]。此外,古書記載楚靈王還有更荒唐之事?!赌印ぜ鎼壑小罚骸拔粽叱`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p>

        然而,竹簡中的《申公臣靈王》對楚靈王的描述跟文獻僅記楚靈王的缺點不盡相同。簡文開頭就講楚靈王為貪軍功搶奪屬于別人的俘虜,為大臣陳公所攻伐,顯然突出其貪婪的本性,可見,這個君王不是完人。但在楚靈王即位后又勇于接納陳公作為自己的輔佐大臣,足顯出其氣魄和度量;同時,從簡文的描述中,我們還看到,楚靈王也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而與之對話的陳公則是一位正直不阿又言語得體的大臣。因此,竹簡中的楚靈王似更具人性化,也更加真實。

        [1]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陳偉.讀《上博六》條記[EB/OL].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7-09.

        [3]凡國棟.讀《上博楚竹書六》記[EB/OL].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7-09.

        [4]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EB/OL].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7-09.

        [5]李學勤.讀上博簡《莊王既成》兩章筆記[EB/OL].清華大學“confucius2000”網(wǎng)站,2007-07-16.

        [6]郝士宏.初讀《上博簡(六)》[EB/OL].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7-21.

        [7]范常喜.讀《上博六》札記六則[EB/OL].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7-25.

        [8]楊澤生.讀《上博六》札記(三則)[EB/OL].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7-24.

        [9]張崇禮.讀《莊王既成 申公臣靈王》札記[EB/OL].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8-10.

        [10]劉信芳.說穿封戌之“心”[EB/OL].武漢大學簡帛網(wǎng)站,2007-08-21.

        [11]徐少華.上博簡《申公臣靈王》及《平王與王子木》兩篇疏證[A]//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C].中華書局,2008:478-484.

        [12]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M].濟南:齊魯書社,1989:36.

        [13]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81.

        [14]陳劍.上博竹書《昭王與龔之脽》和《柬大王泊旱》讀后記[EB/OL].“簡帛研究”網(wǎng)站,2005-02-15.

        [15]湯志彪.鳥蟲書三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96-101.

        [16]王彥輝.從張家山漢簡看西漢時期私奴婢的社會地位[J].東 北 師 大學 報: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2003(2):13-20.

        [17]何新文,周昌梅.論楚靈王[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4):1-6.

        猜你喜歡
        簡文陳偉楚王
        玉 佩
        百花園(2021年12期)2021-10-15 06:06:15
        陳偉教授簡介
        楚王失弓新編
        在“簡文深教”中提升閱讀教學效率
        簡文深教,讓閱讀更加有效
        陳偉博士簡介
        楚王招賢
        Recent Progress in Heavy Fuel Aviation Piston Engine
        楚王圍宋(下)
        一次難忘的班級辯論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蜜桃网站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专区|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三年片大全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 | 亚洲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熟妇人妻18| 久久夜色国产精品噜噜亚洲av| 欧美白人战黑吊| 纯爱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播放| 国产思思99re99在线观看| 99热高清亚洲无码| 97精品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免费|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亚洲av日韩av在线观看|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视频| 青青青国产免A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好吊妞无缓冲视频观看|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日韩最新在线不卡av| 亚洲av一二三四五区在线|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 中文字幕无码家庭乱欲|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乱码一区| 国产tv不卡免费在线观看|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 永久免费无码av在线网站|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高|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不卡|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成人大片在线观看视频| 蜜臀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黑人性色黄在线视频|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