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常清,宋 慶,孫占文,吳韓飛
(1.長春理工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2.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位置敏感探測器件(PSD)是一種基于非均勻半導體“橫向光電效應”的、對照射到其光敏面上的入射光或粒子位置敏感的光電測距器件。由于PSD具有位置分辨率高、響應速度快、可靠性高、后續(xù)處理電路簡單等優(yōu)點,因此在位置 、位移等相關量的非接觸精密檢測中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1-3]。然而,由于PSD輸出的電流信號與位置坐標之間存在一定的非線性關系,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應用[4-5]。
目前,市場上有關直線導軌物理量測量的檢測系統(tǒng),如XL80激光干涉儀,其測量大都是建立在檢測附件重新組合的基礎上分別予以實現(xiàn)的,而所需檢測附件的再組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影響了測量精度。鑒于此,本文將著重介紹一種由半導體準直激光器、雙二維PSD、光學器件、信號處理電路、A/D采集卡和計算機等組成的測量系統(tǒng),其可實現(xiàn)直線導軌四個自由度的同時在線測量。因其克服了以往需要進行附件重組才可分別實現(xiàn)直線導軌空間偏角和空間直線度測量的缺點,且對激光空間偏角進行了修正,又引入了神經(jīng)網(wǎng)絡算法和互相關技術對PSD的非線性和背景光進行了修正和消除,故縮短了測量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測量精度。
系統(tǒng)測量原理如圖1所示,系統(tǒng)由半導體激光器LD、單模光纖等組成,其中偏振分光鏡PBS和分束分光鏡的法線方向與水平線成45°,PSD-2光敏面位于會聚透鏡的焦平面上。激光驅(qū)動電路使LD觸發(fā)產(chǎn)生一束部分偏振光,經(jīng)單模光纖準直、準直透鏡擴束及偏振分光鏡PBS分束,變成線偏振P光[6],射向移動部分;線偏振P光經(jīng)1/4波片,偏振方向改變45°,平面鏡反射回來再次經(jīng)過1/4波片又改變45°,至此偏振方向已旋轉(zhuǎn)90°變成S光并入射至偏振分光鏡;經(jīng)偏振分光鏡和分束分光鏡的反射,一束激光打在PSD-1的光敏面上,經(jīng)后續(xù)信號處理電路和A/D采集卡,便可輸出一個二維位置坐標(x1,y1);經(jīng)偏振分光鏡的反射、分束分光鏡的透射以及會聚透鏡的聚光,另一束激光打在PSD-2的光敏面上,同樣經(jīng)后續(xù)信號處理電路和A/D采集卡,便可輸出另一個二維位置坐標(x2,y2)。直線導軌的俯仰角和偏擺角可由PSD-2的輸出坐標予以表征,經(jīng)過計算機的處理即可輸出二者的誤差值;直線導軌的二維直線度誤差可由PSD-1的輸出坐標予以表征,通過利用PSD-1和PSD-2的輸出坐標可以實現(xiàn)激光空間偏角的修正,進而經(jīng)過計算機的處理即可輸出二維直線度誤差值。
圖1 系統(tǒng)原理示意圖Fig.1 System schematic diagram
當導軌運動副沿直線導軌移動時,三維平移和滾轉(zhuǎn)角對反射光線無影響,故反射光路僅取決于俯仰角和偏擺角[7-8],有效實現(xiàn)了誤差的分離,因此利用坐標變化建立反射鏡、會聚透鏡和PSD-2三者之間的空間坐標系,如圖2所示,設準直激光入射方向I0與反射鏡法線方向N0均為[00-1],則當導軌運動副繞x、y、z分別有俯仰角α、偏擺角β、滾轉(zhuǎn)角γ時,其旋轉(zhuǎn)矩陣分別為:
圖2 角度測量原理圖Fig.2 Principle diagram of angle measurement
旋轉(zhuǎn)后,平面反射鏡的法向方向為:
因俯仰角α、偏擺角β、滾轉(zhuǎn)角γ均為微小角,由泰勒公式可將其簡化為:
故平面反射鏡的反射矩陣為:
反射光線矢量為:
PSD-2光敏面得到的成像位置為:
其中f為會聚透鏡的焦距。
由圖1可知,當平面反射鏡偏轉(zhuǎn)ω/2角度時,其反射光線及其入射至PSD-1、PSD-2光敏面的實際光線亦將偏轉(zhuǎn)ω角,且該反射光線平行于入射至PSD-1光敏面的實際光線。則平面反射鏡反射光線的方向矢量為:
PSD-2與聚光透鏡的實際光路如圖3所示,可得PSD-1光敏面法線方向與實際準直入射激光所形成的空間偏角ω可表示為:
記I0的單位向量為e= [m np],其中m=x2cosω/f,n=y(tǒng)2cosω/f,p=cosω。
由于PSD光敏面法線方向平行于入射準直激光是偶然的,在實際測量中不平行即二者間存在一空間偏角是經(jīng)常存在的,這一空間偏角致使PSD的實際輸出坐標不能真實反映被測量的值,故需要對空間偏角予以修正,這可通過三維齊次坐標變換來實現(xiàn)[9]。
因入射準直激光束N0與反射鏡反射光線的單位向量e均已知,所以旋轉(zhuǎn)軸AB的方向矢量q為:
圖3 PSD-2與會聚透鏡的實際光路圖Fig.3 Actual light path of PSD-2and convergent lens
根據(jù)繞任意軸的三維齊次坐標變換,可知平移矩陣T為:
繞x軸、y軸、z軸的旋轉(zhuǎn)矩陣為:
圖4 激光空間偏角的修正Fig.4 Correction of laser space angle
旋轉(zhuǎn)前點P位于以e= [m n p]為單位法向量的平面τ上,即有mx+ny+pz=0為包含點P的平面方程,所以點P旋轉(zhuǎn)前的豎坐標為:zP=-(mxp+nyp)/p,故點P旋轉(zhuǎn)后的坐標為:
即校正后的坐標為:
其中(x1,y1)為實際入射至PSD-1光敏面光斑能量重心坐標,(x′1,y′1)為經(jīng)校正后的輸出坐標。
采樣過程中,導軌運動副沿著直線導軌移動,采集若干個采樣點的經(jīng)校正后的輸出坐標,借助MATLAB軟件繪制導軌實際曲線圖,利用最小二乘法即可獲取被測直線導軌的二維直線度。
二維PSD是本系統(tǒng)所采用的核心傳感器件,當有準直激光入射到其光敏面上時,四個電極會有電流輸出;信號處理電路接收此電流并進行電流-電壓的轉(zhuǎn)換和放大處理后,送至A/D采集卡,A/D采集卡將模擬信號轉(zhuǎn)化為數(shù)字信號,然后通過相關軟件的分析即可顯示處理結(jié)果。因此,本系統(tǒng)的設計主要包括PSD、信號處理電路、A/D采集卡的類型選擇以及利用相關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與顯示等部分。
二維PSD選擇S1880型號,A/D采集卡選擇PCI8602型號,采集程序及人機交互式界面采用MATLAB和LabVIEW實現(xiàn),信號處理電路框圖如圖5所示。
圖5 信號處理框圖Fig.5 Block diagram of signal processing
測量系統(tǒng)的布局如圖6所示,通過水平儀調(diào)節(jié)精密三角支架至合適高度并保持水平,將固定部分2通過磁性底座置于其上,微調(diào)俯仰角度至入射激光基本垂直于反射鏡3,并以探測器件的初始輸出坐標為參考基準。測量過程中,導軌運動副沿著直線導軌連續(xù)移動,由光柵尺4測量其位移量,進行等間隔連續(xù)采樣。
圖6 測量系統(tǒng)布局Fig.6 Layout of the measurement system
實驗測量結(jié)果表明,當所采用的二維PSD具有1μm的分辨率、會聚透鏡焦距為550mm時,角度測量精度可達0.3″,直線度測量精度可達3.2μm/m。
系統(tǒng)的測量精度受到PSD非線性和背景光等因素的影響,故本檢測系統(tǒng)首先將PSD置于精密工作臺上并利用插值法進行了標定,利用神經(jīng)網(wǎng)絡對其非線性進行了修正,以及利用互相關技術消除了暗電流的影響,因而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
本文介紹的基于雙二維PSD實現(xiàn)長直導軌四自由度在線測量的檢測系統(tǒng),具有測量精度高、位置分辨率高、自動化程度高、安裝簡便等特點,不僅可以實現(xiàn)對長直導軌連續(xù)、全貌、快速實時測量,而且降低了人為操作帶來的誤差,提高了測量效率和精度。
[1]張廣軍.PSD器件及其在精密測量中的應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1994,20(3):259-261.
[2]曾 超,李 峰,徐向東.光電位置傳感器PSD特性及其應用[J].光學儀器,2002,24(4/5):30-33.
[3]陳冬亞,林 斌,陳鈺清.位置敏感器件(PSD)的研究發(fā)展[J].光學儀器,2004,26(4):68-71.
[4]袁紅星,王志興,賀安之.PSD非線性修正的算法研究[J].儀器儀表學報,1999,20(3):271-274.
[5]李忠科,秦永元,郭 強.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在二維PSD器件非線性修正中的應用[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4,12(5):461-463.
[6]楊永江.橫向調(diào)制線偏振光測量導軌直線度的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08.
[7]劉兆棟,韓志剛,于麗娜,等.基于PSD的導軌直線度測量[J].東南大學學報,2009,39(增刊):65-69.
[8]劉 斌.偏擺角、俯仰角測量方法及實驗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5.
[9]曹國華.大型機組軸系激光對中精密檢測技術研究[D].長春:長春理工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