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康 黃 薇 姚清華 林香信 林 虬
(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中心實驗室福建省精密儀器農(nóng)業(yè)測試重點實驗室,福州 350003)
水產(chǎn)動物不同于畜禽等單胃動物和反芻動物,其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需求、攝取、消化與吸收等方面都有其特性。以鰻鱺為例,其飼料不僅要求具有良好的誘食性、營養(yǎng)性,還需要具有良好黏彈性即蛋白原料與α-淀粉的親和性[1]。近年來水產(chǎn)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迅猛,水產(chǎn)飼料蛋白源匱乏日趨嚴重,尋找和開發(fā)新的飼料蛋白源已成當務之急。隨著寡肽吸收理論的提出及其生理功能特性認識的加深,運用酶解技術(shù)提高植物蛋白品質(zhì)使其替代魚粉等動物源性蛋白已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2-3]。大量研究表明,豆粕經(jīng)酶解制備的大豆多肽具有眾多有利于動物生長的功能和特性,應用在飼料中不僅能夠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提高動物的生產(chǎn)性能以及免疫力[4-6]。Rerat等[7]的研究顯示,小肽吸收是逆濃度梯度轉(zhuǎn)運過程,與游離氨基酸相比,具有耗能低、不易飽和、吸收速度快等特點。
目前,國內(nèi)外對豆粕酶解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營養(yǎng)因子的去除或鈍化、蛋白質(zhì)的改性以及酶解產(chǎn)物的生物學功能性上,追求高水解度,對酶解產(chǎn)物的加工性能關(guān)注較少[8-12]。肽蛋白的營養(yǎng)特性和加工性能與其水解方式和水解程度有密切的相關(guān)性,因此必須對水解過程進行嚴格控制[13]。以水解度(DH)為指標,易引起過度水解,導致部分寡肽被徹底水解成游離氨基酸,影響水解產(chǎn)物的加工性能;以酸溶蛋白(或TCA-N)為指標,其結(jié)果是反映分子質(zhì)量小于10 ku的可溶性肽[14],易造成水解不足,導致飼料的消化率降低;水解不足或過度均不能達到理想效果。本研究首次提出以寡肽得率(分子質(zhì)量≤2 ku)為指標,同時與水解度進行比較,優(yōu)化 Alcalase和 Flavourzyme雙酶同步水解制備寡肽豆粕的工藝,并對兩種指標制備的產(chǎn)品進行加工質(zhì)量指標分析評價,旨在探討豆粕水解進程對水產(chǎn)飼料加工性能的影響,為促進豆粕在水產(chǎn)特種養(yǎng)殖業(yè)上的有效利用以及提高豆粕產(chǎn)品質(zhì)量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材料與試劑
豆粕(粗蛋白含量46.12%):福州科匯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Alcalase(活力 380 000 U/mL)、Flavourzyme(活力 430 000 U/mL):丹麥 Novozymes公司;十二烷基磺酸鈉(SDS)、二硫蘇糖醇(DTT):合肥新恩源生物技術(shù)公司;對苯二甲醛(OPA)、單寧酸、甲醛、氫氧化鈉、鹽酸等試劑: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1.2 主要設(shè)備
Kjeltec 2300自動定氮儀:瑞典Foss有限公司;HJ-3恒溫磁力攪拌器、3HA-C恒溫振蕩器: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TD5A-WS離心機:長沙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AL204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PHS-3C pH酸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3 試驗方法
1.3.1 水解度的測定
水解度(DH,Degree of Hydrolysis)的定義是指蛋白質(zhì)水解過程中,被斷裂的肽鍵數(shù)h(mmol/g蛋白質(zhì))與給定蛋白質(zhì)的總肽鍵數(shù)htot(mmol/g蛋白質(zhì))之比。水解度的測定方法采用鄰苯二甲醛(OPA)法[15],其計算公式為:DH=h/htot×100%。
1.3.2 寡肽得率的測定
寡肽含量采用單寧酸沉淀法并參考 DB35/T 1089—2011進行測定,通過凱氏定氮法測定經(jīng)16%單寧酸沉淀后濾液中的寡肽與游離氨基酸總含量,再用甲醛滴定法測定濾液中游離氨基酸的含量,計算兩者的差值即為寡肽的含量。其計算公式為:寡肽得率=(單寧酸溶蛋白含量-游離氨基酸含量)/總蛋白×100%。
1.3.3 黏彈性評價
黏彈性參照SC/T 1047—2001中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稱取經(jīng)粉碎(通過80目)寡肽豆粕38 g與12 g的α-淀粉混均,加入55 mL蒸餾水,在(25±2)℃下,拌和均勻,拉伸20次。
1.3.4 溶失率的測定
參照SC/T 1047—2001中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溶失率。按照1.3.3方法處理兩組樣品,取一組放置靜水中,在水溫(25±2)℃下浸泡1 h,撈出后與另一組對照樣品同時放入烘箱中,105℃恒溫烘至恒重,冷卻后分別準確稱重。其計算公式為:溶失率=(對照料烘干質(zhì)量-浸泡料烘干質(zhì)量)/對照料烘干質(zhì)量×100%。
1.3.5 工藝路線
稱取粉碎豆粕置于反應杯中,按一定比例加水勻漿,放置90℃水浴鍋中浸提15 min,用氫氧化鈉或者鹽酸調(diào)節(jié)體系pH至酶的最適pH,加入一定量的蛋白酶,在適當溫度下恒溫酶解,反應結(jié)束后,取出樣品溶液置于沸水浴中滅酶15 min,5 000 r/min離心10 min,所得上清液測定寡肽得率、DH后進行烘干、粉碎,所得樣品即為寡肽豆粕,取適量用于黏彈性評價和溶失率測定。
1.3.6 正交試驗設(shè)計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固定酶活力比(Alcalase:Flavourzyme)為 2∶1,考慮底物濃度、加酶量、反應pH、反應溫度以及酶解時間等因素對豆粕寡肽得率的影響,選擇5因素4水平進行L16(45)正交試驗,優(yōu)化各因素組合。正交試驗因素和水平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
1.4 數(shù)據(jù)處理
正交試驗結(jié)果采用SAS9.0進行極差和方差分析。
2.1 單因素試驗
2.1.1 酶解時間對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
在底物濃度10%、酶濃度2 000 U/g、Alcalase與Flavourzyme酶活力比1∶1、pH 8.0、溫度50℃的條件下,測定不同的酶解時間對豆粕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圖1)。在0~8 h的酶解過程中,體系DH和寡肽得率均不斷增加;當水解時間達到8 h時,寡肽得率達到最大;8 h后DH繼續(xù)升高而寡肽得率降低。這可能是Flavourzyme包含有內(nèi)切肽酶和外切肽酶兩種活性,不僅作用于肽鏈內(nèi)部的肽鍵,而且作用于肽鏈外部的肽鍵,較長的酶解時間導致了部分寡肽被徹底水解成游離氨基酸。因此,確定適宜的酶解時間為8 h。
圖1 酶解時間對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
2.1.2 底物濃度對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
在酶濃度2 000 U/g、Alcalase與 Flavourzyme酶活力比1∶1、pH 8.0、溫度50℃的條件下酶解8 h,測定不同底物濃度酶解后的豆粕寡肽得率和DH(圖2)。隨著底物濃度的增加,水解度和寡肽得率逐漸降低;當?shù)孜餄舛却笥?0%時,水解液離心分離后溶液渾濁不清。這是由于底物濃度過高,體系流動性較差,不利于蛋白質(zhì)的充分溶解和分散,酶與底物的接觸機會也逐漸降低。底物濃度不僅影響DH和寡肽得率,而且直接決定生產(chǎn)成本,生產(chǎn)中應盡量提高底物濃度。綜合考慮生產(chǎn)成本和酶解效率,確定底物適宜濃度為10%。
圖2 底物濃度對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
2.1.3 pH對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
在底物濃度10%、酶濃度2 000 U/g、Alcalase與Flavourzyme酶活力比1∶1、溫度50℃、酶解時間8 h的條件下,測定不同pH值對豆粕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圖3)。pH值在6.0~10.0的范圍內(nèi),寡肽得率和DH的變化呈相似趨勢,均為先增大之后再減小,在pH 8.0時達到最高。酶的催化能力與pH密切相關(guān),環(huán)境pH值能夠影響酶分子的構(gòu)象和酶與底物的解離狀態(tài),從而影響酶的催化反應速率和酶與底物的結(jié)合,過高或過低均對酶促反應不利。因此選定8.0作為水解的最適pH。
圖3 pH對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
2.1.4 溫度對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
在底物濃度10%、酶濃度2 000 U/g、Alcalase與Flavourzyme酶活力比 1∶1、pH 8.0、酶解時間 8 h的條件下,測定不同溫度對豆粕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圖4)。當反應溫度較低(45~55)℃時,體系寡肽得率和DH隨溫度升高而逐漸上升,并于55℃時達到最大值;相反地,當反應溫度較高(55~65)℃時,則體系寡肽得率和DH隨溫度升高而逐漸下降。在溫度較低時,溫度升高能加劇蛋白質(zhì)分子的擴散使得酶促反應加快,但過高的溫度易引起維持酶分子結(jié)構(gòu)次級鍵解體,導致酶失活速率加快。故確定最適反應溫度為55℃。
圖4 反應溫度對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
2.1.5 酶活力比對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
在底物濃度 10%、酶濃度2 000 U/g、pH 8.0、溫度55℃、酶解時間8 h的條件下,測定Alcalase與Flavourzyme酶活力比對豆粕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圖5)。結(jié)果表明,酶活力比對豆粕寡肽得率影響不明顯。當 Alcalase與 Flavourzyme酶活力比為2∶1時,體系寡肽得率和DH最大。因此,后續(xù)的雙酶同步水解試驗,選取Alcalase酶與Flavourzyme酶活力比為 2∶1。
圖5 酶活力比對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
2.1.6 加酶量對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
在底物濃度10%、Alcalase與Flavourzyme酶活力比為2∶1、pH 8.0、溫度55℃、酶解時間8 h的條件下,測定不同加酶量對豆粕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6。結(jié)果表明,加酶量在400~3 200 U/g范圍內(nèi),寡肽得率與DH隨加酶量的增加而快速上升,當加酶量達到3 200 U/g時,再進一步增加酶用量,寡肽得率與DH增幅不明顯,此時酶分子與底物分子接觸飽和,轉(zhuǎn)化效率達到最大,因而寡肽得率基本不再變化。綜合考慮酶解反應過程,選用加酶量3200 U/g較為適宜。
圖6 加酶量對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
2.2 正交試驗
L16(45)正交組合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見表2和表3。由表2極差R可知,影響豆粕寡肽得率大小順序為:A>B>D>C>E,而影響豆粕DH的各因素主次順序為:C>D>A>B>E,這說明各因數(shù)對豆粕寡肽得率和DH的影響次序有差異。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表3):寡肽得率模型的P值小于0.01,復相關(guān)系數(shù)R2=0.978,校正決定系數(shù)AdjR2=0.958,表明寡肽得率模型為滿意模型,除酶解時間影響顯著外,其他因素對寡肽得率的影響均極顯著(P<0.01);DH模型的P值小于0.01,同樣表明該模型為滿意模型,各因素對DH的影響極顯著(P<0.01)。
在所選因素水平下,寡肽得率的最佳組合為A1B2C3D4E2,即底物濃度 8%、加酶量 3000U/g、pH 8.0、溫度61℃、酶解時間7.5h。在該組合條件下,豆粕寡肽得率為38.16%,DH為22.69%。而在DH的最優(yōu)組合A1B3C4D3E2,即底物濃度8%、加酶量3200U/g、反應 pH8.5、反應溫度 58℃、酶解時間7.5h。在該組合條件下,DH升至26.93%,寡肽得率降為32.21%,因此選用不同的參數(shù)指標對水解的產(chǎn)物關(guān)系密切。
表2 正交試驗設(shè)計及結(jié)果
表3 方差分析表
2.3 寡肽豆粕的加工質(zhì)量指標
在寡肽得率最佳組合A1B2C3D4E2和DH最優(yōu)組合A1B3C4D3E2條件下水解豆粕,產(chǎn)物經(jīng)烘干、粉碎,制成兩種寡肽豆粕產(chǎn)品,對其黏彈性進行評價并測定溶失率。DH最優(yōu)組合的產(chǎn)品黏彈性和伸展性欠佳,展開成薄狀有裂痕,按凹后不能完全反彈復原且會黏手,溶失率高達(6.8±0.9)%,超過 SC/T 1077—2004漁用配合飼料粉料溶失率≤5%的要求。寡肽得率最佳組合的產(chǎn)品具有良好的黏彈性和伸展性,經(jīng)拉伸后體積明顯膨脹,能承受壓力,展開成薄狀均勻有序,按凹后很快反彈復原且不黏手,溶失率僅為(2.5±0.7)%,表明該產(chǎn)品與α-淀粉具有較佳的親和性,能夠滿足特種水產(chǎn)飼料加工質(zhì)量指標要求。
3.1 選用Alcalase和Flavourzyme對豆粕進行同步酶解,體系寡肽得率與加酶量、反應pH及反應溫度顯著相關(guān),體系DH與加酶量、反應pH、反應溫度及酶解時間顯著相關(guān),寡肽得率模型和DH模型均為滿意模型。
3.2 確定Alcalase與Flavourzyme同步酶解制備寡肽豆粕的最佳工藝條件為:酶活比(Alcalase:Flavourzyme)2∶1、加酶量 3 000 U/g、底物濃度 8%、反應pH 8.0、反應溫度61℃、酶解時間7.5 h。在此條件下水解豆粕,DH為22.69%,寡肽得率可達38.16%。
3.3 建立了以寡肽得率為控制參數(shù)的雙酶同步法制備寡肽豆粕的工藝條件,解決了蛋白酶解過程中水解不足或過度問題。制備的寡肽豆粕粉與α-淀粉具有較好的親和性,散失率僅為(2.5±0.7)%,質(zhì)量指標能達到特種水產(chǎn)飼料加工要求。
參考文獻
[1]吳銳全,肖學錚,黃樟翰,等.鰻鱺的營養(yǎng)需求與飼料配制[J].飼料研究,1999,7:1-3
[2]胡世榮,陳志強,劉佳銘,等.酶解法制備大豆多肽的工藝研究[J].食品科學,2008,29(10):187-190
[3]李善仁,陳濟琛,胡開輝,等.大豆肽的研究進展[J].中國糧油學報,2009,24(7):142-147
[4]陳路,張日俊.生物活性肽(或寡肽)飼料添加劑的研究與應用[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04,16(2):12-14
[5]Ai Q H,Xie X J.Effects of dietary soybean protein levels on energy budget of the southern catfish,Silurus meridionalis[J].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05,141:461-469
[6]俞曉輝,姚文,施學仕,等.大豆發(fā)酵蛋白替代魚粉對斷奶仔豬生產(chǎn)性能和腸道主要菌群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08,20(1):46-51
[7]Rerat A,Nunes C S,Mendy F,et al.Amino acid absorption and production of pancreatic hormones in non-anaestheetized pigs after duodenal infusions of a milk enzymic hydrolysate or of free amino acid[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1988,60(1):121-136
[8]劉海燕,邱玉朗,魏炳棟,等.微生物發(fā)酵豆粕研究進展[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2,24(1):35-40
[9]張智宇,朱秀清,任為聰,等.擠壓膨化對胰蛋白酶酶解高變性豆粕效果的影響[J].中國糧油學報,2011,26(3):20-24
[10]陳京華,麥康森.不同添加方式植酸酶處理豆粕對牙鲆生長和飼料利用率的影響[J].水生生物學報,2010,34(3):482-487
[11]Kim N Y,Song E J,Kwon D Y,et a1.Antioxidant and antigenotoxic activities of Korean fermented soybean[J].Food and Chemistry Toxicology,2008,46(3):1184-1189
[12]Hubert J,Berger M,Nepveu F,et a1.Effects of fermentation on the phyt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soy germ[J].Food Chemistry,2008,109:709-721
[13]Adler-Nissen J.Determination of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of food protein hydrolysates by 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79,27(6):1256-1262
[14]Antoine M,Erwin F,Albert R.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enzymatic whey protein hydrolysis.correlation of base consumption with soluble nitrogen content[J].Process Biochemistry,1994,29:257-262
[15]Nielsen P M,Petersen D,Dambmann C.Improv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ood protein degree of hydrolysis[J].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1,66(5):64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