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婷,程 玉,蘇文佳
(哈爾濱市第五醫(yī)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1)
需求是人對一定客觀事物的需要。當一個健康的人突然成為一名患者,必然導致心理上和行為上發(fā)生一系列改變。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對醫(yī)院護理管理以及護理工作也會提出許多新的要求。本文對190例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及對護理評價等有關問題進行了調查,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需求;對策;住院病人
1.1 調查對象:本次選取外科住院病人190例,其中普外科78例,骨外科63例,泌尿外科49例;男112人,女78人;平均年齡38歲;平均住院28 d。
1.2 調查方法:確定有關調查項目,預先自行設定好一定的結構和程序,采用訪談法,由護士向病人以談話方式,詢問住院一周病人。
1.3 調查內容:①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②病人對生活服務評價。③病人對護理人員的希望與評價。
2.1 病人的心理需求:采用問卷訪談法,預先設定好先要調查的四個問題,制成問卷,由護士發(fā)放給病人,先講解問卷中的各類問題及填表要求,被調查者了解情況后逐項填寫,發(fā)出問卷190份,回收190份,有效率100%。
表1 190例外科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 例,%
從表1的調查結果顯示:①住院病人存在心理需求。由于外科病人大多數在精神上毫無思想準備,有許多患者又要經過手術關,78.95%的患者希望了解自己的病情,有94.74%的患者希望得到及時診療和護理使疾病痊愈,反映了患者由于對病癥的治療效果的擔心而產生的一定程度的焦慮、恐懼心理[1]。這對醫(yī)護人員來說,言行舉動將在病人與家屬的心理上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業(yè)務技術上提出更高要求。②強化病人心理支持系統(tǒng)[2]。外科住院病人大多因突然患病離開家庭和工作場所,怕住院影響家庭正常生活,又因手術后機體遭到創(chuàng)傷、疼痛、擔心傷口裂開,不敢活動,產生極度緊張心理。表1顯示78.95%患者希望得到探視。因此應當努力促進患者與家人、朋友之間的交往,同時促進病友間的良性交往,減輕患者對疾病及相關問題的心理應激性。
2.2 病人對生活服務的評價:提高生活服務質量,滿足病人生活需求是做好基礎護理工作的關鍵之一。在這次會談調查中,病人生活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如:三送(水、飯、便器)沒有送到床頭的有15% ~25%。因此,護理人員直接為病人服務更要突出病人第一原則,其服務理念,工作程序、工作職責、工作質量都必須滿足病人的需要為出發(fā)點。手術后病人腸胃功能差,需要飲食清淡為主,配以合理營養(yǎng)膳食,護理人員應了解病情,指導病人飲食、休息及術后康復活動。
2.3 病人對護理人員的希望與評價:表2中見護理人員在接待病人時能做到熱情周到滿意度達到81.58%。技術操作上,一針見血率達到92.11%,但巡視病房還不夠主動,因此要及時掌握病情,完成好各種護理記錄,努力提高業(yè)務素質和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
表2 190例外科住院病人對護理人員的評價 例,%
針對外科住院病人的不同心理需求,制定和實施一套護理工作制度,科學合理的護理病人,在滿足病人心理需求的同時,做好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
3.1 調整病人病情,保持心理平衡:外科住院病人大多數經過手術治療過程,其心理相對復雜,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個體進行心理評估,心理支持,逐漸淡化和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現(xiàn)象。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調整其負性情緒,促進良好內在防衛(wèi)機制的建立[3]。通過親切交談,及時了解患者心理活動,除積極治療機體疾病外,還需要在服務態(tài)度和醫(yī)療作風上取得患者的信任,以誠懇、親切的語言給患者以安慰,使病人得到更好的康復。
3.2 通過對護理工作評價,要求全面提高護士自身素質,最大限度滿足病人對健康的需求。嫻熟的技術和全面的知識是取得病人信任,建立和維護良好護患關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護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在工作中多觀察、多思考、不斷總結經驗,通過建立工作程序,制定技術規(guī)范,使各項護理技術標準化、規(guī)范化,針對病人心理需求給予及時、準確、安全、有效的護理服務。
[1] 陳如紅,梁繼娟.健康教育在換瓣術整體護理中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1999,14(2):16.
[2] 胡佩城.醫(yī)護心理學[M].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2:234.
[3] 賈汝福,黃玉華,白洪敏.手術患者護理需求規(guī)律和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1,30(10):790 -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