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李彥璇,劉莉華,石雯婧,李卉
聽力障礙兒童社會情緒、適應(yīng)行為與語言能力的關(guān)系①
王娜,李彥璇,劉莉華,石雯婧,李卉
目的 探討社會情緒、適應(yīng)行為對聽力障礙兒童語言能力的影響。方法采用問卷法,對68名1~3歲聽障兒童的社會情緒、適應(yīng)行為和語言能力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外顯行為、失調(diào)與語言能力呈負相關(guān)(P<0.05),交往與語言能力呈正相關(guān)(P<0.05)。多元回歸分析顯示,外顯行為為聽障兒童語言能力的獨立影響因子。結(jié)論社會情緒影響聽障兒童的語言能力。
聽力障礙;兒童;社會情緒能力;適應(yīng)行為;語言能力
[本文著錄格式]王娜,李彥璇,劉莉華,等.聽力障礙兒童社會情緒、適應(yīng)行為與語言能力的關(guān)系[J].中國康復(fù)理論與實踐, 2013,19(7):617-619.
兒童社會情緒發(fā)展即其社會情緒能力(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以社會情緒行為(social-emotional behavior)作為其突出外在表現(xiàn)[1]。情緒作為新生兒適應(yīng)生存而先天具有的心理工具,逐漸體現(xiàn)出情緒社會化。在情緒社會化過程中,幼兒在社會情境中做出的有效和適當行為的能力就是社會情緒能力。社會情緒能力影響著幼兒的人際交往、學(xué)習(xí)以至于未來的社會適應(yīng)[2]。聽力障礙兒童存在社會情緒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外顯性行為如注意力不集中、沖動行為,且不同程度聽力損傷的兒童均存在這些問題[3],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聽障兒童的語言發(fā)展[4]。
適應(yīng)行為(adaptive behavior)也稱社會適應(yīng)能力,是指滿足個人生活和社會要求所需的日常生活能力或個人用以滿足其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要求的行為。最初適應(yīng)行為的提出是將其作為鑒別智力落后的一個指標,目前國際上均將適應(yīng)行為作為特殊兒童心理教育評估的必要部分。國外學(xué)者對小于5歲的聽障兒童(耳蝸植入前)進行適應(yīng)行為研究,結(jié)果顯示動作技能分數(shù)越高,其耳蝸植入后的語言能力測驗分數(shù)越高,說明適應(yīng)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聽障兒童的語言能力的發(fā)展[5]。
在國外,社會情緒和適應(yīng)行為是除了聽覺和言語之外,評估聽障兒童早期干預(yù)效果的重要內(nèi)容[6-7]。本研究初步探討社會情緒、適應(yīng)行為對聽障兒童語言能力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中國聾兒康復(fù)研究中心語訓(xùn)部1~3歲在訓(xùn)聽障兒童68名,智力正常,無其他類殘疾。其中男童48名,女童20名;1歲16名,2歲52名。
1.2 研究工具
1.2.1 中國幼兒情緒社會性評估量表 此量表從美國耶魯大學(xué)引進,由華中科技大學(xué)于2009年完成中國標準化修訂版[8]。量表包含4個維度:外顯行為維度(反映活動性/沖動性、攻擊性/反抗性和對同伴的攻擊性)、內(nèi)隱行為維度(反映憂郁/退縮、焦慮、恐懼、強迫、分離焦慮和對新鮮事物的抗拒)、失調(diào)維度(反映睡眠、負性情緒、飲食和感官敏感性)和能力維度(反映依從性、注意力、模仿/游戲、掌握動機、移情和親社會同伴關(guān)系)。量表采用0(不符合或極少符合)、1(部分符合)、2(非常符合)三級評分法。
1.2.2 嬰兒-初中學(xué)生社會生活能力量表 此量表由北京醫(yī)科大學(xué)左啟華等于1994年第二次修訂[9],其評定對象為6個月~15歲的兒童。共有6個分量表,分別為獨立生活能力、運動能力、作業(yè)、交往、參加集體活動和自我管理。此量表評定者一致性信度0.98,效標關(guān)聯(lián)效度0.95。量表標準分低于10為異常。
1.2.3 聽力障礙兒童聽覺、語言能力評估標準及方法
此工具由孫喜斌主編[10],主要評估聽障兒童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語法能力、交往能力、言語清晰度以及等級詞匯量6個方面,通過測試可以獲得聽障兒童的語言發(fā)展水平與正常幼兒相當?shù)恼Z言年齡。本研究選取其中的語法、理解、表達和交往4個方面進行評估,分別得出聽障兒童在這4個方面的語言年齡,最后的言語能力為4個方面得分的平均數(shù)取整。
1.3 調(diào)查方法
上述所有問卷由聽障兒童父母填寫。由兒童所在班級的老師發(fā)給兒童家長,家長完成后交還班級老師。
1.4 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對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運用SPSS 13.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社會情緒4個維度得分、適應(yīng)行為6個分量表得分和語言能力及四個要素得分情況見表1。
將聽障兒童語言能力及其四個要素與社會情緒4個維度進行Pearson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顯示,外顯行為、失調(diào)與語言能力及除理解外的三個要素均呈負相關(guān)(P<0.05);內(nèi)隱行為、能力與語言能力及其四個要素無相關(guān)(P>0.05)。見表2。
將聽障兒童語言能力及其四個要素與適應(yīng)行為各個維度進行Pearson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顯示,交往維度與語言能力及四個要素呈正相關(guān)(P<0.05),適應(yīng)行為的其他維度與語言能力及其四個要素無相關(guān)(P>0.05)。見表3。
以社會情緒各維度和適應(yīng)行為各維度為自變量,以聽障兒童的語言能力及其四個要素為因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社會情緒中的外顯行為與聽障兒童的語言能力及其四個要素獨立相關(guān)(P<0.01)。見表4。
表1 聽障兒童社會情緒、適應(yīng)行為和語言能力的描述性統(tǒng)計(n=68)
表2 聽障兒童語言能力與社會情緒的相關(guān)性
表3 聽障兒童語言能力與適應(yīng)行為的相關(guān)性
表4 社會情緒、適應(yīng)行為與聽障兒童語言能力的回歸分析
情緒是個體心理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建立、維持和改變個體與外界關(guān)系的功能。良好的社會情緒發(fā)展能使兒童能夠以自己和他人可接受的方式進行情緒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和展開社會交往活動,是兒童身心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
我國學(xué)者調(diào)查顯示,聽障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33.3%,遠遠高于聽力正常兒童[11],且以退縮和攻擊行為更為突出。由于聽障兒童聽力損失和語言障礙,與別人的交往受到阻礙,從而導(dǎo)致其做事沖動、攻擊性強,各方面能力發(fā)展較為遲緩。
本研究顯示,聽障兒童的外顯行為對其語言能力的影響非常顯著。國外關(guān)于聽障兒童社會情緒與語言能力之間關(guān)系的研究一致表明,兩者之間關(guān)系密切。Yoshinaga-Itano等對150名聽障兒童的研究顯示,語言能力強的兒童,其社會情緒發(fā)展也很好[4]。Furstenberg等對11~21歲聽障學(xué)生的研究也顯示,情緒行為評分對學(xué)業(yè)成績有非常顯著的預(yù)測作用[12]。聽障兒童外顯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多動、沖動,尤其是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影響到康復(fù)的參與程度,繼而影響語言康復(fù)及各方面的發(fā)展。
本研究還顯示,社會情緒的失調(diào)維度與語言能力也呈負相關(guān)。失調(diào)包括失眠、負性情緒、飲食及感官敏感性,所有這些表現(xiàn)會影響聽障兒童的聽覺語言康復(fù)及各方面的發(fā)展。
Masten等的研究顯示,與外顯行為相比,內(nèi)隱行為對兒童學(xué)業(yè)和社會化發(fā)展的影響不明顯[13]。與本研究一致。內(nèi)隱行為與兒童發(fā)展之間關(guān)系的不確定性可能是因為年幼孩子的內(nèi)隱行為在測量方法上存在困難,因為他們不能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所以內(nèi)隱行為往往被家長和教師忽視。
社會情緒的能力維度反映兒童依從性、注意力、模仿及親社會同伴關(guān)系等方面的情況,很明顯它會影響到兒童發(fā)展的很多方面,不利于兒童的發(fā)展[14]。但本研究未得出社會情緒的能力維度與聽障兒童語言能力顯著相關(guān)的結(jié)果。本研究的對象為聽障兒童,其語言能力發(fā)展狀況受其聽覺能力影響較為顯著[15-16]。即使聽障兒童的社會情緒能力域發(fā)展較好,但由于聽力問題,其語言發(fā)展的結(jié)果也較差。
本研究顯示,適應(yīng)行為中的交往能力與聽障兒童的語言能力呈正相關(guān)。交往能力主要考察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語言與人進行交往的狀況,它與語言能力的關(guān)系顯而易見。
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運動技能與聽障兒童語言能力相關(guān),與Horn等的結(jié)果[5]不同。原因可能是Horn等采用的是縱向研究,而且所使用的語言能力評估方法與本研究也不一致。聽障兒童適應(yīng)行為與其語言能力的關(guān)系還需進一步研究。
[1]張建端.《12-36月齡幼兒情緒社會性評估量表》修訂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xué),2008.
[2]Anthony L,Anthony B,Glanville D.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ing stress,parenting behavior and preschooler's social competence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the classroom[J].Infant Child Dev,2005,14(2): 134-154.
[3]Calderon R,Low S.Early social-emotional,language,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Families with and without fathers[J].Am Ann Deaf,1998,143(3):225-234.
[4]Yoshinaga-Itano C,Sedey AL,Coulter DK,et al.Language of earlyand later-identified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J].Pediatrics,1998,102: 1161-1171.
[5]Horn D,Pisoni D,Sander M,et al.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prelingually deaf children before cochlear implantation[J].Laryngoscope,2005, 115(9):1603-1611.
[6]Kushalnagar P,Krull K,Hannay J.Intelligence,parental depression, and behavior adaptability in deaf children being considered for cochlear implantation[J].J Deaf Stud Deaf Educ,2007,12(3):335-349.
[7]Calderon R.Parental involvement in deaf children's education programs as a predictor of child's language,early reading,and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J].J Deaf Stud Deaf Educ,2000,5:140-155.
[8]王惠珊,張建端,黃小娜.中國城市幼兒情緒及社會性發(fā)展量表標準化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9,17(30):271-274.
[9]左啟華,張致祥.嬰兒-初中學(xué)生社會生活能力量表[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xué)出版社,1998.
[10]孫喜斌.聽力障礙兒童聽覺、語言能力評估標準及方法[M].北京:三辰影庫電子音像出版社,2009.
[11]徐亞琴,夏黎.聾兒氣質(zhì)和行為特征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07,15(5):494-497.
[12]Furstenberg K,Doyal 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behavioral functioning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n performance outcomes of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J].Am Ann Deaf,1994,139(4):410-414.
[13]Masten A,Roisman G,Long J,et al.Developmental cascades:Link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symptoms over 20 years[J].Dev Psychol,2005,41(5):733-746.
[14]Briggs-Gowan M,Carter A.Social-emotional screening status in early childhood predicts elementary school outcomes[J].Pediatrics,2008, 121(5):957-962.
[15]陳益青,韓睿,龍墨.人工耳蝸植入后言語康復(fù)效果的相關(guān)因素[J].中國康復(fù)醫(yī)學(xué)雜志,2006,21(7):617-620.
[16]王娜,杜巧新.聽障兒童聽覺言語能力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康復(fù)理論與實踐,2011,17(4):372-374.
Relationships among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Adaptive Behavior and Language Skill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WANG Nа,LI Yаn-xuаn,LIU Li-huа,et аl.Chinа Rehаbilitаtion Reseаrch Center for Deаf Children,Beijing 100029,Chinа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adaptive behavior on language skill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Methods68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aged 1~3 year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ResultsExternalizing behavior and deregulation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anguage skills(P<0.05),while communication positively correlated(P<0.05).Multiple regression showed that externalizing behavior was the independent factor related with language skill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Conclusion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relates with the language skill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hearing impairment;children;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adaptive behavior;language skills
R493
A
1006-9771(2013)07-0617-03
2013-02-27
2013-03-24)
中國聾兒康復(fù)研究中心,北京市100029。作者簡介:王娜(1981-),女,北京市人,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特殊兒童康復(fù)教育。
10.3969/j.issn.1006-9771.2013.0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