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撫寧縣環(huán)境保護局監(jiān)察大隊,河北秦皇島066300)
印染廢水具有有機污染物含量高、難降解物質多、色度高以及成分復雜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yè)廢水之一[1],其中含有苯環(huán)、胺基和偶氮等基團的有毒有機污染物,難以生物降解,且多為致癌物質,危及環(huán)境和人的身體健康[2-4]。廢水指標主要表現在SS、CODCr、BOD5、色度、氨氮等方面,同時CODGr/BOD5較小,可生化性差。在某省印染廢水處理工藝的調研中,混凝沉淀-厭氧水解-A/O-混凝沉淀工藝的應用比例達到30%[5-7]。
某公司是一家以染料和助劑進行散纖維染色和加工的企業(yè),年加工量1.0萬t。生產過程包括散纖維煮煉、染色、清洗、固色柔軟、脫水、烘干、打包等,主要原料為活性染料,助劑輔料主要是元明粉、純堿、醋酸、雙氧水、均染劑、固色劑、柔軟劑、穩(wěn)定劑等,殘留在廢水中的染料和輔料成為廢水中的污染物。公司對產生的印染廢水,采用“一級混凝沉淀-水解酸化-A/O法-二級混凝沉淀”工藝進行處理,運行結果表明,廢水處理系統(tǒng)出水滿足《紡織染整工業(yè)污染物標準》(GB 4287-2012) 中現有企業(yè)直接排放限值,能直接排入水體。
公司印染廢水產生于煮練、染色、清洗、固色柔軟、脫水等環(huán)節(jié),目前公司廢水產生量4 000 t/d。廢水主要水質指標有色度、SS、CODGr、pH值等,廢水排放需滿足《紡織染整工業(yè)污染物標準》(GB 4287-2012)中的現有企業(yè)直接排放限值標準。廢水主要污染物指標及排放標準指標見表1。
表1 廢水濃度和排放標準指標
該公司廢水處理采用“物化-水解酸化-A/O法-物化”工藝進行廢水處理,其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主要包括調節(jié)池、一級混凝、初沉池、水解酸化、A/O池、二沉池、二級混凝、終沉池等。各構筑物主要功能見表2。廢水處理工藝中各主要構筑物尺寸見表3。
廢水經調節(jié)池進入一級混凝反應,在一級混凝過程中,調節(jié)廢水pH至7.5~8.5,添加聚合氯化鋁(PAC)和脫色劑。廢水經一級混凝、沉淀進入水解酸化池,水解池停留時間約8 h,廢水經水解后,進入A/O池,在A池停留時間約1.7 h,O池停留時間約24 h。二沉池出水經二級混凝及終沉池,進一步降低廢水中的色度和CODGr后排放。初沉池、二沉池、終沉池的污泥經污泥濃縮池和帶式壓濾機脫水,作為泥餅外運。
表2 廢水處理工藝各主要構筑物功能
表3 廢水處理工藝主要構筑物尺寸
根據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含量高、難降解物質多、色度高以及組分復雜等特點,采用混凝沉淀的方法可以去除廢水中存在的大量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大幅度降低進入生化處理系統(tǒng)的有機物濃度和色度,從而降低生化系統(tǒng)的負荷。二級混凝沉淀過程使得廢水中色度和CODCr滿足排放標準的要求。廢水處理工藝各點水樣相關指標見表4。
表4 廢水處理工藝各點水樣指標
從表4可以看出,一級混凝沉淀單元對廢水中CODCr、色度的去除率分別為33%、50%;水解-A/O法單元對廢水中CODCr、色度的去除率分別為70%、66%;二級混凝沉淀單元對廢水中CODCr、色度的去除率分別為29%、85%。廢水中CODCr、色度的去除主要在水解-A/O法單元。公司廢水處理系統(tǒng)日常運行結果部分的監(jiān)測數據見表5。
表5 廢水處理系統(tǒng)日常運行部分監(jiān)測數據
從表5廢水處理系統(tǒng)出水指標來看,處理后出水指標滿足《紡織染整工業(yè)污染物標準》(GB 4287-2012)中的現有企業(yè)直接排放限值標準要求,因此公司廢水處理系統(tǒng)適應印染廢水性質,對該類印染廢水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
廢水處理系統(tǒng)對廢水中色度的去除率約為97%,CODCr的去除率約為86%~89%。廢水處理過程中主要藥劑添加情況見表6。
表6 廢水處理中藥劑使用量
廢水處理系統(tǒng)綜合電耗0.8 kW·h/t污水,廢水處理總運行費用2.2元/t污水。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A/O法-混凝沉淀”工藝對于印染廢水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出水滿足《紡織染整工業(yè)污染物標準》(GB 4287-2012)中的現有企業(yè)直接排放限值標準要求。
該廢水處理工藝具有較好的技術經濟指標,對廢水中色度的去除率約為97%,CODCr的去除率約為86%~89%。廢水處理系統(tǒng)綜合電耗0.8 kW·h/t污水,廢水處理總運行費用2.2元/t。
[1]江濱.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混凝氣浮組合處理印染廢水[J].工業(yè)水處理,2012,32(1):84-86.
[2]李倩,仝攀瑞,同幟,等.A/O工藝處理印染廢水的實踐與探討[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09,31(8):107-109.
[3]張鳳娥,李飛,董良飛,等.常州某紡織園印染廢水處理工藝改造研究[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1,5(3):589-592.
[4]邱賢華,楊莉,齊建平.物化-接觸氧化-過濾工藝處理漂染廢水工程實例[J].水處理技術,2010,36(12):131-133.
[5]張雙圣,劉漢湖,張龍,等.混凝沉淀-厭氧水解-A/O-混凝沉淀工藝處理印染廢水[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1,5(3):528-532.
[6]張桂英.中低濃度印染廢水處理工程實例[J].水處理技術,2012,38(11):126-128.
[7]裴廷權,楊小毛.水解酸化—接觸氧化—絮凝沉淀工藝處理印染廢水[J].工業(yè)水處理,2012,32(10):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