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李平 姚明華 梅時勇
有機蔬菜
——根菜類生產技術規(guī)程
汪李平 姚明華 梅時勇
特約欄目主持:汪李平
男,博士,教授。華中農業(yè)大學園藝林學學院蔬菜學系副主任,《中國瓜菜》、《長江蔬菜》編委。湖北省農業(yè)科技入戶蔬菜作物組專家,武漢市農業(yè)標準化示范區(qū)建設指導專家,湖北省仙洪試驗區(qū)新農村建設農業(yè)科技顧問,湖北省科技廳科技特派員,湖北省蔬菜標準園創(chuàng)建專家指導組成員。
主要從事蔬菜栽培生理、設施園藝、農業(yè)園區(qū)規(guī)劃設計、有機園藝等的教學、科研及技術推廣工作,先后主持國家、省、市科研項目10 余項,獲得湖北省、武漢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6 項,發(fā)表科研論文70 余篇,編寫專著5 部,參編教材7 本。
根菜類是指由直根膨大而形成為肉質根供食用的蔬菜植物。主要包括十字花科的蘿卜、大頭菜(根用芥菜)、蕪菁、蕪菁甘藍、辣根等;傘形科的胡蘿卜、根芹菜、美洲防風;菊科的牛蒡、婆羅門參;以及藜科的根甜菜等。其中栽培最廣的有蘿卜和胡蘿卜,其次為大頭菜、蕪菁甘藍及蕪菁。
根菜類肉質根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與礦物質,可以調節(jié)人體生理機能,增進健康。其中胡蘿卜中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前體;蘿卜中含有淀粉酶和芥辣油,生食能助消化。根菜類蔬菜可炒、煮、加工和生食,耐貯藏運輸,不但為冬季主要蔬菜,而且其類型品種多樣,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對蔬菜周年均衡供應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根菜的加工制品也是出口商品,遠銷東南亞各地。根菜類的葉子及肉質根也是家畜的良好飼料。并且根菜類對土壤及氣候的適應性廣,生長快,產量高,栽培管理簡易,生產成本低,便于機械化生產。所以根菜類在我國有機蔬菜生產中是很重要的一類。
根菜類大都是原產溫帶的二年生植物,少數為一年生及多年生植物。在生長的第一年形成肉質根,貯藏大量的養(yǎng)分,到第二年抽薹開花結實。
根菜類都屬于耐寒性或半耐寒性植物,蘿卜、蕪菁、胡蘿卜、根甜菜等喜冷涼氣候,而牛蒡較耐高溫。蘿卜種子在2~3℃時開始發(fā)芽,發(fā)芽適溫為20~25℃,幼苗期間較耐高溫(25℃)和低溫(-2~-3℃),蓮座葉生長適溫15~20℃,而肉質根生長適溫13~18℃,高溫條件不利于根的發(fā)育。胡蘿卜耐熱與耐寒能力都比蘿卜強,種子發(fā)芽適溫同蘿卜,幼苗期能耐高溫,也能耐-2~-3℃低溫,葉生長適溫為23~25℃,肉質根膨大適溫為20~22℃,超過25℃肉質根短而品質粗。牛蒡生長適溫20~25℃,夏季超過30℃能正常生長,且耐寒性也強,雖然地上部在3℃時枯死,但在長江流域地下部仍能正常越冬至翌春萌發(fā)。
根菜類植物都需要充足的光照,在苗期和生長期要注意合理栽植密度,過密不利于根的發(fā)育。根菜類需在低溫、長日照的條件下完成發(fā)育階段。它們在萌動的種子(胡蘿卜屬綠體春化型)、生長的植株以及在肉質根貯藏時,都能在低溫下通過春化,在長日照條件下,通過光照階段。但不同的種類和品種,通過春化所需要的溫度與時間差異較大。以肉質根為栽培目的時,須防止其通過春化;以采種為目的時,應使植株通過春化,才能開花結實。
蘿卜的葉大,根群較胡蘿卜淺,故不耐旱。胡蘿卜的根深,吸水力強,葉細碎,消耗水分較少,因而耐旱力比蘿卜強。但是土壤與氣候過于干燥與炎熱時,胡蘿卜的肉質根小而粗硬,蘿卜的辣味增強、品質差。水分供應不均勻,則易使肉質根開裂。
根菜類宜選擇土壤深厚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力強、排水容易的土壤栽種。以濕潤而富含腐植質、排水良好而深厚的砂壤土為最好,黏重土壤僅適于直根入土較淺的品種,如鉤白、露八分等。耕層過淺,堅實,則易引起肉質根的分叉畸形。山地栽培或墾荒地種植時尤要注意土層不能太淺,且土壤中不能有石礫。土壤pH值以蘿卜5.8~6.5、胡蘿卜6.0~6.5、牛蒡6.5~7.5為宜,蘿卜較耐酸性而牛蒡較耐鹽堿性土壤。根菜類蔬菜的施肥,不宜偏施氮肥,應該重視鉀肥、磷肥的施用。
根菜類一般都用種子繁殖,宜行直播,大頭菜、蕪菁與蕪菁甘藍等,可先育苗再移栽,而辣根則用扦插繁殖。根菜類的葉在營養(yǎng)生長期皆為叢生,蘿卜、大頭菜等為單葉,有板葉與花葉兩類;胡蘿卜則為三回羽狀復葉,葉叢伸展有直立、平展等型。根菜類都為天然異花授粉植物,蟲媒花;甜菜則為風媒花。在遺傳上相似的種間及在同一種的不同品種間易于雜交,在留種栽培時需嚴格隔離。
1.1 環(huán)境條件
有機根菜類生產基地應遠離城區(qū)、工礦區(qū)、交通主干線、工業(yè)污染源、生活垃圾場等,距離公路主干線的垂直距離不少于500 m,而且地形開闊、陽光充足、通風良好,土壤pH值5.6~7.5。要求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水源充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灌便利。產地土壤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GB 15618-2008中的二級標準,農田灌溉水質應符合GB 5084的規(guī)定,環(huán)境空氣質量應符合GB 3095中二級標準和GB9137的規(guī)定。
1.2 緩沖帶
緩沖帶為在有機和常規(guī)地塊之間有目的設置的、可明確界定的用來限制或阻擋臨近田塊的禁用物質漂移的過渡區(qū)域。有機根菜類生產要求產地四周設置寬度不少于8 m的緩沖帶。緩沖帶可以是道路(不屬于交通要道)、林帶、河流、溝渠、圍墻、藩籬等有形的物理障礙物形成的隔離帶。
1.3 轉換期
轉換期為從按照GB/T 19630-2011開始管理至生產單元和產品獲得有機認證之間的時段。有機根菜類生產要求轉換期不應少于24個月。新開墾的、撂荒36個月以上的或有充分證據證明36個月以上未使用GB/T 19630-2011所列出的禁用物質的地塊,也應經過至少12個月的轉換期。
1.4 基礎設施
有機根菜類生產基地應具備農資存放、產品檢測、采后處理等功能區(qū),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水、電、路設施配套,確保澇能排、旱能灌、主干道硬化,且應統(tǒng)一規(guī)劃、科學設計、合理布局。
2.1 茬口安排
長江流域有機根菜類生產蘿卜主要為露地秋冬茬、冬春茬、春夏茬、夏秋茬栽培,冬春季節(jié)也可利用塑料大棚進行越冬生產,夏季還可利用海拔1 200~1 800 m的冷涼山地生產;胡蘿卜主要是露地秋冬季、春季栽培;根用芥菜在襄陽地區(qū)一般8月上旬播種育苗,11月底至12月上旬收獲加工。具體時間安排可參照表1。
2.2 品種選擇
長江流域各地有機根菜類栽培應根據栽培季節(jié)選用抗病、優(yōu)質、高產、抗逆性強、商品性好、適合市場需求的優(yōu)良品種,可參見表1,不得使用轉基因品種。
2.3 大田準備
①有機肥料的準備 應在基地內建有機堆肥場,堆肥場容積應滿足本基地蔬菜生產需要。如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周邊有畜禽養(yǎng)殖場,可在基地建立漚糞池或沼氣池,將禽畜糞便就地無害化處理轉化為沼液、沼渣使用。
應使用主要源于本基地或有機農場(或畜禽養(yǎng)殖場)的有機肥料,可使用充分腐熟和無害化處理的動植物糞便和殘體,植物漚制肥、草木灰和餅肥等。經認證機構許可可以購入一部分農場外的肥料,外購的商品有機肥,應通過有機認證或經認證機構評估許可。有機肥料應在施用前2個月進行無害化處理,將肥料潑水拌濕、堆積、蓋嚴塑料膜,使其充分發(fā)酵腐熟。發(fā)酵期堆內溫度高達60℃以上,以有效地殺滅肥料中帶有的病菌蟲卵草種等。
表1 長江流域根菜類蔬菜茬口安排
②整地作畦 應實行輪作,前茬蔬菜收獲后,應清潔田園,并將植株病殘體集中銷毀。宜于大田定植前進行深耕細耙,一般耕翻2~3次,耕深20~25 cm,并給土壤有充分的時間曝曬、風化,以減少病菌、消滅雜草。耕翻后的土壤要求松碎,沒有土塊、石塊和草根,以保證幼苗出土一致,肉質根發(fā)育正常。
整地的同時要施入基肥。根菜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有經驗的菜農總結為“蓋籽糞長苗,追肥長葉,基肥長頭”?;室欢ㄒ浞指?,新鮮廄肥和未經充分腐熟的糞肥不要施用,以免在發(fā)酵過程中將幼苗主根燒傷,形成畸形根或引起地下害蟲的為害。每667 m2宜施入腐熟農家肥3 000~4 000 kg,或腐熟大豆餅肥150 kg,或腐熟花生餅肥150 kg,另加磷礦粉40 kg及鉀礦粉20 kg。其中,餅肥不應使用經化學方法加工的;磷礦石應為天然來源且鎘含量小于等于90 mg/kg的五氧化二磷;鉀礦粉應為天然來源且未經化學方法濃縮、氯含量少于60%。另外,長江流域有機根菜基地宜每3年施一次生石灰,每次每667 m2施用75~100 kg。
長江流域根菜類栽培畦的形式,多采用深溝高畦,梳子形,畦面寬1.2~2 m,畦高15~20 cm,溝寬0.3~0.5 m,畦上耕作層厚25~30 cm。
2.4 播種
根菜類除蕪菁、蕪菁甘藍、大頭菜等可育苗移栽外,多直播。
蘿卜大型品種點播,中型品種條播,小型品種撒播。點播的穴距15~30 cm,每穴播種1~5粒,每667 m2播種50~250 g(進口品種多用點播,每穴1粒);條播每667 m2播種500~750 g,撒播每667 m2播種1 000~1 500 g。播后用腐熟的渣肥與菜園土(1∶1)充分混勻后蓋籽,4~5天后進行查苗、補種,保證全苗。
胡蘿卜種子(果實)皮厚,且為革質,吸水透氣性差,播前要進行種子處理,即用相當于種子質量90%的水浸種,并分兩次加水。第一次加水一半,使種子濕潤,經3~5 h后再加入另一半水,同時將種子與水拌勻,在24 h內每1 h翻動一次,24~48 h內每隔3~5 h翻動一次,此后每天早晚各翻動一次,4~5天后種子即已膨脹或已開始萌動,此時即可置于干凈的容器中,上蓋濕布,放在0℃條件下處理10~15天,而后取出播種在濕潤的土壤中。夏季播種時,為防雨后土壤板結,可在胡蘿卜播種時撒放少量小白菜或水蘿卜,既可為胡蘿卜遮蔭,亦可提高經濟效益。播種深度砂性土壤1.5~2.5 cm,黏
重土1.0~1.5 cm。播種后要覆土和蓋上稻草等以防暴雨并保潮。出苗后要及時揭去覆蓋物。
2.5 大田管理
①間苗 蘿卜間苗分2~3次進行,間苗的原則是“早勻苗,多間苗,晚定苗”。第一次間苗在子葉展開時,把子葉濃綠、根的顏色有變化和2子葉開展方向與畦的方向相同的幼苗拔除(每穴留4~5株壯苗);第二次間苗在2~3片真葉時,把葉片形狀發(fā)生變異的拔掉(每穴留2~3株壯苗);第三次在5~6片真葉時定苗,按規(guī)定株距,選留壯苗1株,其余苗拔除。進口品種每穴播種1粒種子,無需間苗。
胡蘿卜喜光,種植過密不利于肉質根的形成,因此,幼苗出齊后也要及時間苗。第一次在有1~2片真葉、苗高3 cm時進行,留苗密度以3~5 cm見方為宜;第二次在苗高7~10 cm時進行,以6~7 cm見方留苗為宜;第三次即定苗,在株高15~20 cm時進行,以10 cm見方為宜,大型品種15~20 cm見方,每667 m2留苗3萬~5萬株。
②除草 蘿卜幼苗期生長稍慢,而雜草生長旺盛,要及時中耕除草,以使土壤保持松軟、潔凈、無草,維持土壤墑情,防止土壤板結。在幼苗期中耕不宜過深,肉質根生長盛期盡量少松土,嚴防碰傷根頸和真根部,以免引起叉根、裂根和腐爛。胡蘿卜與小白菜等混合條播的可在幼苗出土前按指示作物的位置除草,苗高3~5 cm時結合間苗進行中耕除草。
③追肥 蘿卜:基肥充足而生長期較短的品種,少施或不施追肥,尤其不宜用人糞尿作追肥。大型品種生長期長,需分期追肥,但要著重在蘿卜生長前期施用。第一次追肥在幼苗第2片真葉展開時進行,每667 m2施腐熟沼液,按1∶10的比例對水成1 500 kg施用;第二次在“破肚”時,每667 m2施腐熟沼液,按1∶2的比例對水成1 500 kg施用;第三次在“露肩”期以后,用量同第二次?;蛟诙绾螅?67 m2施腐熟豆餅50~100 kg或草木灰100~200 kg,在植株兩側開溝施下,施后蓋土。當蘿卜肉質根膨大盛期,每667 m2再撒施草木灰150 kg。追肥后要進行灌水,以促進肥料分解。
胡蘿卜除基肥外,也要追肥2~3次,但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否則易引起葉片徒長,影響肉質根的膨大,同時追肥要稀,否則易引起歧根。
④灌溉 蘿卜出苗前后要小水勤澆,夏秋季每天傍晚澆一次小水,冬春季每隔2天中午澆一次小水。定苗前控制灌水,促進直根延長生長。定苗后不久,主根開始“破肚”,此后葉數增多,葉面積加大,蒸發(fā)水分多,需較高的土壤濕度使直根生長快,品質好。從“破肚”至“露肩”,地上部和肉質根同時生長,需水量較多,此時為防止葉片徒長,應掌握地不干不澆水,地發(fā)白時再澆水的原則。“露肩”到采收前10天停止?jié)菜?,以防止肉質根開裂,提高蘿卜的耐貯性。南方有些年份秋冬季也會雨水綿綿,應及時清溝排漬,灌水應根據天氣情況,隨灌隨排。
胡蘿卜葉面積小,蒸發(fā)量少,根系發(fā)達,吸收力強,比較耐旱,但在夏秋干旱季節(jié),特別是在根部膨大時,需要適量灌水。
有機根菜類栽培宜采用噴灌或微噴等節(jié)水灌溉技術保證水分的均衡適量供應。且根據需要還可實行水肥(沼液)一體化。
2.6 影響肉質根品質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①先期抽薹 根菜類在肉質根未充分肥大前,就有“先期抽薹”的現象。抽薹決定于品種特性和外界條件的影響。如果在肉質根膨大未達到食用成熟前,遇到低溫及長日照滿足了其階段發(fā)育所需要的條件,植株就會抽薹開花。在栽培上常因品種選用不當、品種混雜、播期太早以及管理技術不當等引起先期抽薹,尤其在露地冬春季蘿卜或山地蘿卜種植時更易出現“先期抽薹”的現象。所以,防止先期抽薹的關鍵在于使蘿卜在營養(yǎng)生長期間避免有通過階段發(fā)育的低溫和長日照條件。例如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地區(qū)選用適宜的品種,適期播種,選用階段發(fā)育嚴格的品種及耐抽薹的品種等。另外加強栽培管理,肥水促控結合,也可防止和減少先期抽薹的現象。近年來引入韓國白玉春系列品種,蘿卜的“先期抽薹”得到了有效控制。
②肉質根開裂 肉質根開裂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在生長期中土壤水分供應不均所致。例如秋冬蘿卜在生長初期遇到高溫干旱而供水不足時,肉質根因皮層的組織已漸硬化,到了生長中后期,溫度適宜、水分充足時,肉質根內木質部的薄壁細胞迅速分裂膨大,硬化了的周皮層及韌皮部細胞不能相應生長,因而發(fā)生開裂現象。所以栽培蘿卜在生長前期遇到天氣干旱時要及早灌溉,到中后期肉質根迅速膨大時要均勻供水,才能避免肉質根開裂的損失。
③肉質根空心 蘿卜空心嚴重影響食用價值??招呐c品種、播期、土壤、肥料、水分、采收期及貯藏條件等都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在栽培或貯藏時要盡量避免各種不良條件的影響,防止空心現象的發(fā)生。
④肉質根分叉 分叉是肉質根側根膨大的結果。導致肉質根分叉的因素很多,如土壤耕作層太淺,土質堅硬等。土中的石礫、瓦屑、樹根等未除盡,阻礙了肉質根的生長,也會造成分叉。長形的肉質根在不適宜的土壤條件下,一部分根死亡或者彎曲,因此便加強了側根的肥大生長。施用新鮮廄肥也會影響肉質根的正常生長而導致分叉。此外營養(yǎng)面積過大,側根在沒有遇到鄰近植株根的阻礙,由于營養(yǎng)物質的大量流入也可以肥大起來成為分叉。相反,在營養(yǎng)面積較小的情況下,營養(yǎng)物質便集中在主根內,分叉現象較少。
⑤肉質根辣味 辣味是由于肉質根中芥辣油含量過高所致。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氣候干旱、炎熱,肥料不足,害蟲為害嚴重,肉質根生長不良等。此外,品種間也有很大的差異。
3.1 主要病蟲害
主要病害有軟腐病、根腫病、霜霉病、白斑病、黑斑病及花葉病毒病等。主要害蟲有黃曲條跳甲、蚜蟲、小菜蛾、菜青蟲和斜紋夜蛾等。
3.2 防治原則
從作物—病蟲草害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出發(fā),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蟲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類天敵繁衍的環(huán)境條件,保持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和生物多樣化,減少各類病蟲草害所造成的損失。
相關投入品的使用應符合GB/T 19630.1-2011中5.8.2的規(guī)定。
3.3 防治方法
①農業(yè)防治 選用抗病性及抗逆性強、并適合消費者習慣和種植條件的品種;合理使用輪作、間作技術;深耕松土,實行曬垡或凍垡;做好田園清潔,通風透光,清除田間及田邊作物殘體和雜草;合理施肥,增強植物抗性,減少病蟲害。
②物理防治 利用遮陽網、防蟲網防蟲;安裝殺蟲燈、誘色紙等除蟲;在苗床上方懸掛銀灰色反光塑料薄膜在苗期避蚜;在溫室或大棚內懸掛黃色粘板;人工摘除卵塊或用水沖刷等。
③生物防治 保護利用自然天敵,或人工繁殖、釋放和引進捕食性天敵;捕食性天敵有塔六點薊馬、小花蝽、小黑隱翅甲、中華草蛉、大草蛉、瓢蟲和捕食螨等;寄生性天敵有赤眼蜂、繭蜂、土蜂、線蟲、平腹小蜂等;亦可以用蘇云金桿菌、白僵菌、核型多角體病毒、阿維菌素類抗生素防治病蟲害。
④藥物防治 合理科學使用藥劑防治,宜用石灰、硫磺、波爾多液、高錳酸鉀等防治蔬菜多種病害;允許有限制性地使用氫氧化銅、硫酸銅等殺真菌劑防治真菌性病害;亦可以用抑制蔬菜真菌病害的肥皂、植物制劑、醋等物質防治真菌性病害??梢杂邢拗频厥褂敏~藤酮、植物源的除蟲菊酯、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殺蟲。
⑤雜草防治 制備有機肥時,使其完全腐熟,殺死肥源中的雜草種子;采用黑色塑料薄膜覆蓋除草;種植綠肥除草;間作除草;作物封行前,結合中耕除草;定期用除草機除去田塊周邊雜草。
蘿卜采收期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品種、播期、栽培目的及市場情況來確定。如早熟品種收遲了就容易空心;遲熟和根部大部分露在地上的品種(也稱露身品種)要在霜凍前及時采收,以免受凍;遲熟而大部分根在土中的品種 (也稱隱身品種)則盡可能遲收,以提高產量。需要貯藏的蘿卜更要注意勿受凍害,一旦受凍,貯藏時易空心。
有機根菜類蔬菜應嚴格執(zhí)行農藥、肥料施用后采收安全間隔期,不合格的產品不得采收上市。
應配置專門的整理、分級、包裝等采后商品化處理場地及必要的設施,長途運輸要有預冷處理設施。有條件的地區(qū)建立冷鏈系統(tǒng),實行商品化處理、預冷、運輸、銷售全程冷藏保鮮。有機根菜類蔬菜的采后處理、包裝標識、運輸銷售及包裝標識等應符合GB/T 19630-2011有機產品標準要求。
有機根菜類蔬菜應推廣凈菜上市。
應建立嚴格的投入品管理制度。投入品的購買、存放、使用及包裝容器回收處理,實行專人負責,建立進出庫檔案。詳細記載使用農業(yè)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蟲草害發(fā)生與防治情況,產品收獲日期。有機根菜類蔬菜生產基地生產檔案記錄應保存5年以上。
對有機根菜類生產基地內的生產者和產品實行統(tǒng)一編碼管理,統(tǒng)一包裝和標識,建立良好的質量追溯制度,確保實現產品質量信息自動化查詢。
以上為長江流域有機根菜類栽培技術規(guī)程,其他地區(qū)可參照執(zhí)行。
國家“十二五”林業(yè)科技支撐(2011BAD38B07),湖北省教育廳產學研合作重大項目(C2010009),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華中農業(yè)大學新農村建設研究課題2011xnc10)
汪李平,華中農業(yè)大學園藝林學學院,湖北武漢,430070,E-mail:hzauwang@163.com
姚明華,梅時勇,湖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201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