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新,黃 偉,萬獻堯
(大連醫(yī)科大學(xué) 附屬第一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xué)科 重癥醫(yī)學(xué)研究所,遼寧 大連116011)
膿毒癥(Sepsis)患者的血小板減少除了感染等各種毒素直接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外,還可以因為血栓形成等導(dǎo)致血小板消耗過多。而不同的機制可能意味著不同的治療方向和結(jié)果。目前國內(nèi)外重癥醫(yī)學(xué)界有很多學(xué)者一直在致力于研究Sepsis 患者的凝血及微循環(huán)改變,也提出了積極肝素抗凝的意義[1-2]。而本研究通過總結(jié)ICU 中Sepsis 患者血小板明顯減少的早期(發(fā)現(xiàn)血小板<20.0 ×109/L 的第一時間)的某些臨床特點,并與同期醫(yī)院收治的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患者共24 例以及血液科收治的34 例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sseminated in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病例的流行病學(xué)資料相比較,以期找到其中的共同點及差異所在,為防治Sepsis 患者血小板減少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2002年1月—2012年12月間大連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第一醫(yī)院ICU 收治的Sepsis 患者出現(xiàn)血小板<20.0 ×109/L 的共30 例(入院時已出現(xiàn)腦卒中等器質(zhì)性病變或出現(xiàn)心跳驟停,影響神志觀察的患者未入選本實驗)。其中男14 例,女16 例。年齡31 ~78 歲,平均年齡(56.9 ±12.3)歲;并與同期本院血液科收治的TTP 患者共24 例以及34 例DIC 患者的相應(yīng)資料相比較。
分析入選患者的病歷資料,包括對病史、體征的觀察;肝膽系統(tǒng)超聲、CT 等影像學(xué)檢查,以及血液系統(tǒng)的APTT 及膽紅素水平的相關(guān)檢測。同時對TTP組與Sepsis 組的生存率進行比較。
采用SPSS19.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標(biāo)準(zhǔn)α <0.05。在行x 列表中,次級分組檢驗標(biāo)準(zhǔn)α' <0.025(組數(shù)k =3),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肝膽基礎(chǔ)疾病在TTP 組(18 例,75%)與Sepsis組(20 例,66.7%)檢出率均較高,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 >0.05);而DIC 組(10 例,29.4%)檢出率比前兩組低,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 <0.01)。見表1。
表1 肝膽系統(tǒng)疾病在TTP、DIC、Sepsis 各組間的分布情況Tab 1 Distribution of hepatology among the Sepsis thrombocy to penia TIP and DIC (n)
在各組病例中,總膽紅素(TBil)都有所升高,且升高的程度在各組間的分布是有差異的(P <0.05)。TBil >35 μmol/L 的患者在TTP 組(17 例,70.8%)、Sepsis 組(19 例,63.3%)檢出率較高,二組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 >0.05)。而DIC 組(8例,23.5%)檢出率比前兩組低,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 <0.01)。見表2。
各組病例隨著血小板的減少,APTT 的延長程度在各組間分布有總體差異(P <0.05)。APTT <35 s 在TTP 組(20 例,83. 3%)、Sepsis 組(18 例,60%)檢出率較高,二組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 >0.05);DIC 組(7 例,20.6%)檢出率比前兩組低,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 <0.01),見表3。
表2 TBil >35μmol/L 在TTP、DIC、Sepsis 各組間的分布情況Tab 2 Distribution of hyper -bilirubinemia (>35 μmol/L)among groups of TTP DIC and Sepsis (n)
表3 APTT <35 s 在TTP、DIC、Sepsis 各組間的分布情況Tab 3 Distribution of short APTT (<35 s)among TTP,DIC and Sepsis (n)
各組病例伴隨血小板減少較早出現(xiàn)意識不清等神志改變的情況在各組間的總分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0.05)。在TTP 組(22 例,91.7%)、Sepsis 組(21 例,70%)發(fā)生率較高,二組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 >0.025);而DIC 組與TTP 組和Sepsis 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0.01),見表4。
表4 神志改變在TTP、DIC、Sepsis 各組間的分布情況Tab 4 Distvibution of psychiatric symptoms among groups of TTP,DIC and Sepsis (n)
TTP 與Sepsis 伴血小板嚴(yán)重減少患者間生存率比較,TTP 組明顯高于Sepsis 組,P <0.01。見表5。
表5 TTP 與Sepsis 二組間的生存率比較Tab 5 Comparison of survival rate between the groups of TTP and Sepsis (n)
ICU 中Sepsis 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的情況,從而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出血風(fēng)險,病死率明顯增加。究其原因除了各種毒素直接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外,還應(yīng)高度重視各種因素導(dǎo)致的血小板消耗或破壞機制[1-2]。這種消耗可以是長期臥床、外傷、感染、乏氧等引起凝血系統(tǒng)的瀑布樣激活,也可能是產(chǎn)生大量自身免疫抗體對血小板的激活,都會導(dǎo)致血小板迅速減少。最終導(dǎo)致微循環(huán)衰竭,甚至內(nèi)臟出血導(dǎo)致死亡。但這只是個結(jié)果,而其發(fā)生的機制和過程可能蘊含著更多的信息,甚至影響到臨床治療決策的選擇。
從TTP 與DIC 患者血小板減少的發(fā)病機制分析,前者血栓形成主要是因為大分子vWF 形成增多,滅活障礙,與活化的血小板表面受體相結(jié)合后,形成血栓,血小板被大量消耗[3],而纖維蛋白原下降并不明顯,APTT 延長往往也不明顯。相反,在DIC 中,纖維蛋白原被凝血酶大量激活,網(wǎng)絡(luò)血細胞成分形成血栓,同樣能引起血小板大量減少,但纖維蛋白原也大量消耗而減少,APTT 明顯延長。相應(yīng)地二者的治療也存在很大差異,前者以血漿置換、大劑量激素沖擊為主。而后者以去除導(dǎo)致凝血激活的原發(fā)病灶為主,同時予以大量補充凝血因子,激素、血漿置換往往不是首選。
在本研究中,Sepsis 組與TTP 組的患者肝膽系統(tǒng)基礎(chǔ)病比例均較高,與DIC 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提示在Sepsis、TTP 組病例的血小板減少與肝膽系統(tǒng)基礎(chǔ)病有關(guān),可能是對大分子vWF 的滅活和降解能力下降以及某些自身抗體生成增多、降解減少有關(guān)。同時,Sepsis 組血小板減少的早期與TTP 組的患者APTT 延長均不明顯。這兩個方面對于ICU中Sepsis 患者來說可能更具有普遍意義,因為隨著全身炎癥反應(yīng)的不斷惡化,大量的Sepsis 患者會出現(xiàn)血小板明顯減少[4-5],甚至威脅生命。在紅細胞尚未出現(xiàn)大量破壞之前,盡早開展血漿置換以及適當(dāng)應(yīng)用激素沖擊治療[6],可能會打斷這一病理過程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從而為搶救生命帶來時機。只要及早發(fā)現(xiàn),大劑量激素沖擊以及血漿置換可能會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因此需加以注意。
[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Thrombotic thrombo cytopenic purpura (TTP)-like illness associated with intravenous Opana ER abuse-Tennessee,2012[J].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13,62(1):1 -4.
[2] Brichacek M,Blake P,Kao R. 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 infection presenting with complete splenic infarction and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 case report[J].BMC Res Notes,2012,5:695.
[3] Loirat C,Veyradier A,Girma JP,et al.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ssociated with von Willebrand factor cleaving protease (ADAMTS13)deficiency in children[J]. Semin Thromb Hemost,2006,32:90 -97.
[4] Lim SY,Jeon EJ,Kim HJ,et al.The incidence,causes,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new -onset thrombocyto penia in intensive care uni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a Korean hospital[J]. J Korean Med Sci,2012,27(11):1418 -1423.
[5] Kraemer BF,Campbell RA,Schwertz H,et al.Bacteria differentially induce degradation of Bcl - xL,a survival protein,by human platelets[J]. Blood,2012,120 (25):5014 -5020.
[6] Mariotte E,Blet A,Galicier L,et al.Unresponsiv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n critically ill adults[J].Intensive Care Med,2013 Apr 3. [Epub ahead of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