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恒 喬佳 洪旺
(防災科技學院 河北三河 065201)
隨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推行,教學評價中的過程性評價這一評價方式開始被教育工作者廣泛關注。本文旨在通過將過程性評價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對過程性評價的理論和實踐進一步豐富,為過程性評價方法提供操作上的經驗依據,確定過程性評價在健美操教學中的可行性,為其他體育課程制定相應的評價模式及學習評價方法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參考。
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從防災科技學院2011級健美操選項課學生中隨機抽取80人作為研究對象,并設立人數相等的實驗班與對照班。
(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萬方數據及中國知網中關于過程性評價的相關研究成果,為本課題提供理論依據。(2)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和內容,在查閱了張力為等編制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后,面向學生,設計并使用了《大學生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問卷調查》和《體育學習動力調節(jié)系統(tǒng)問卷調查》。2份問卷,以調查學習動機、鍛煉態(tài)度、學習興趣、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這四個指標在實驗前后對照組與實驗組學生的變化情況。問卷經過專家的咨詢與指導,并根據研究的需要做了適當的調整與修改,后進行了效度與信度的檢驗,問卷的結構及內容經15位專家確定具有較高的效度;并根據“重測信度法”對問卷進行信度檢驗后證明該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R=0.796,P<0.01)。(3)實驗法:本課題采用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教學對比實驗來進行研究,即: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即終結性評價,而實驗班采取過程性評價。(4)數理統(tǒng)計與邏輯分析法:運用SPSS11.5對實驗前后取得的各項數據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并運用邏輯學理論對實驗過程及結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科學分析與概括。
表1 學習動機水平
表2 學習興趣
表3 情意表象與合作精神
表4 健美操三級規(guī)定動作技術測試成績
(1)實驗對象的確定:從研究對象中隨機抽取40人編為對照班,剩余40人編為實驗班;但無法進行前測,這是因為兩個班在之前均未接受過系統(tǒng)的健美操教學。所以將自變量設為過程性評價,而因變量則為各項測試指標。(2)實驗內容:面向實驗班及對照版進行全國大眾健美操等級鍛煉標準第三套一級和二級規(guī)定動作的教學,并對不同班級采用不同評價方法。(3)實驗中各項指標的確定:將全國大眾健美操等級鍛煉標準第三套一級和二級規(guī)定動作得分作為健美操技術動作測試指標。根據張力為等編制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將學習興趣、學習動機、鍛煉態(tài)度及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作為心理指標。(4)實驗過程:在實驗對象中隨機抽取實驗班及對照班各一個,進行為期16周共計32學時的健美操教學(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在實驗過程中照班采用終級評價而實驗班則采用過程性評價方法。兩個班在教學內容和場地、器材上均保持一致。對實驗對象在教學實驗前一周內進行各指標的基礎測試,在實驗課結束后進行各項指標的二次測試。并在學習大眾健身操等級鍛煉標準第三套一級和二級成套動作過程中對實驗班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對整理、登記測試結果后,獲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處理和分析。
2.1.1 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體育學習動機水平在實驗前、后的差異
由表1可知,在實驗前(P>0.05)這表明在體育學習動機水平上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不存在差異,符合實驗條件。而在實驗后(P<0.05)這表明他們二者在體育學習態(tài)度水平上存在了顯著差性差異,并且實驗班均值比對照班高。由此可見,實驗班學生體育學習態(tài)度在經過一學期使用過程性評價后,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這是因為把過程性這種評價方式應用在健美操教學中,可以做到區(qū)別對待,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及時發(fā)現自己的長處與進步并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便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對健美操的認知能力目的。
2.1.2 實驗前、后在體育學習興趣水平上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差異
由表2可知,在實驗前(P>0.05)這表明再學習興趣水平上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不存在差異。而實驗后,(P<0.05)這表明在體育學習興趣水平上二者有了顯著性差異,并且實驗班比對照班均值高。由此可證實驗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在使用過程性評價后有顯著提高。這是因為過程性評價能夠使學生之間有更多的溝通與交流,并給予了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健美操教學中使用過程性評價能夠使學生更加明確練習的過程和目的。學生通過過程性評價這種方式了解到了健美操的魅力及其鍛煉價值。這對健美操課程的教學效果的提高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具有重大的意義,也為養(yǎng)成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2.1.3 實驗前、后在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上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差異
由表3可知,實驗前(P>0.05)這表明在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水平上兩個班學生在不存在差異,符合實驗條件。而實驗后(P<0.05)這表明在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水平上二者有了顯著性差異,并且從動機上來看,實驗班比對照班高。由此可見過程性評價對實驗班學生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的提高有顯著作用。我們運用邏輯學理論經過分析認為:在過程性評價實施過程中,教師、組間及學生之間的評價,能夠使整個健美操學習充滿了積極向上、有競爭也有協(xié)同的氛圍,同時也在最大程度上使每一位學生都的感受到被他人尊重、認可、關注及接納的喜悅,使學生體驗到集體中的和諧與溫暖。因此在學習中更加努力。這既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增強情意表現和合作精神的重要因素。
為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后,兩個班的成績對照情況。從表4可知:在健美操技能上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存在明顯的差異,實驗組在運用過程性評價后獲得的測試成績遠高于運用終極性評價的對照班。我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首先,通過過程性評價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得到了及時的了解,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了客觀的認識,從而進一步的改正并取得提高。其次,是過程性評價所帶來的激勵機制效應。通過過程性評價這一方式,在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體育學習興趣、體育學習態(tài)度和動機、同伴的合作等因素的影響下,學生學習動機得到轉變,學習興趣變得濃厚,改變了學生以往被動學習和練習的局面,通過情感的交流,減輕了學生在學習及生活中的心理力,同時帶來了健美操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進一步證明了過程性評價與傳統(tǒng)評價方式相比更具優(yōu)越性。
教學實驗整個結束后,就現行的評價方式與方法的滿意程度分別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兩組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對照組對傳統(tǒng)終結性評價方法滿意度只有45.7%,而實驗組對過程性評價的滿意率高達85.7%。這說明現行注重考試結果的終結性評價不受對照班大多數學生的歡迎,尊重學生個體發(fā)展差異的過程性評價已得到實驗班大多數學生的認可。
(1)在高校公共健美操教學中運用過程性評價與傳統(tǒng)的終結性教學評價相比,能夠使學生更為輕松、愉快的掌握健美操運動的技術要領,更有利于完成健美操課程的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2)在高校公共健美操教學中運用過程性評價與運用傳統(tǒng)評價相比,前者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3)過程性評價能夠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團結合作的精神。(4)過程性評價能夠被大部分的學生所接受和贊同,并受到實驗班學生的青睞,我們可以通過此實驗的成功對以往在健美操教學中僅采用傳統(tǒng)性終極評價的方式進行改進與提高。
(1)本實驗在高校健美操選項課進行實驗論證并取得一定的成功,鑒于難美類運動項目的共同點,希望能夠在其他操舞類課程中進行論證與推廣。(2)由于過程性評價與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價各有用途與優(yōu)勢,建議在今后的教學中將二者結合起來,相互補充,已達到更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的目的。
[1]韓健,史松濤.過程性評價的重要意義[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2]譚洪論.普通高校網球教學中學習評價研究[D].蘇州大學,2006.
[3]張偉.普通高校排球選項課學習評價模式的設計與實驗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6.
[4]閆紅霞.體育教育專業(yè)健美操專選課程過程性評價探討[J].考試周刊,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