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車河選礦廠,廣西 南 丹 5 47204)
搖床是選礦作業(yè)中廣泛普遍采用的選礦設備,搖床選礦是在一個傾斜的寬闊河床上,借助床面的不對稱反復運動和薄面斜面水流的作用,進行礦石分選的過程。搖床由傳動箱、床面和機架三部分組成,而傳動箱是搖床的主要組成部分。車河選礦廠搖床采用的是凸輪杠桿床頭,它主要由傳動偏心軸、臺板、卡子和搖臂四個零部件組成。其工作原理是在電動機的驅動下,搖床頭通過傳動偏心軸、臺板、連接叉和搖臂實現(xiàn)往復變加速運動。
本文針對車河選礦廠云錫搖床使用的凸輪杠桿傳動箱機油泄漏現(xiàn)象,通過對傳動箱的傳動偏心軸、傳動偏心軸銅套、傳動箱體密封材料、傳動箱擋油內罩以及主軸銅套帶油鏈進行相應改進,有效地解決傳動箱機油泄漏問題,提高了設備的生產效率。
當偏心軸向下運動時,床面以負加速度后退,同時床下的彈簧被壓縮,而當傳動偏心軸向上運動時,床面受彈簧裝置的彈力作用以正加速度前進。由于各部件處于不停地運動狀態(tài),當各接觸面磨損后,傳動箱里的機油就會從各處間隙浸出,既污染現(xiàn)場環(huán)境,給操作和維護帶來不便,又浪費機油,增加了成本消耗,如不及時加油還會造成設備的進一步損壞。
經過大量的現(xiàn)場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凸輪杠桿搖床傳動箱漏油的原因有以下2個方面:首先主要原因是偏心軸密封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因機械零件磨損產生間隙,而導致機油從間隙中浸出。另一原因是一些配件設備存在缺陷,造成機油從配件設備的結合面處漏出。
傳動箱傳動偏心軸上原有一個橡膠密封圈,當傳動箱使用一段時間后,橡膠密封圈就會損壞,而軸與銅套因磨損產生間隙,機油就會從間隙處浸出。如果進行更換,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對傳動偏心軸進行了修改。針對漏油的成因,首先將傳動偏心軸直徑為52 mm處,由原來的160 mm加長至180mm,如圖1所示。在改處增加的20 mm的地方新加裝一個O型圈和原有的橡膠密封圈配合使用,O型圈鎖緊在偏心軸上和軸一起旋轉,當出現(xiàn)磨損漏油時,O型圈轉動產生的離心作用把泄露出來的機油甩回油路內,從而起到較好的防漏效果。
圖1 傳動偏心軸
原傳動偏心軸銅套處設計有一條泄油槽和一個準4 mm的回油孔,其作用是使銅套內機油從泄油槽和回油孔回流到傳動箱內,一方面能讓機油循環(huán)使用,同時也避免機油外漏。但銅套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磨損造成銅套內徑有所增大,一條瀉油槽和一個回油孔已不能滿足機油流回箱體內部的需要,從而造成機油從傳動軸處向外泄漏。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對傳動偏心軸銅套結構進行了改進。在新的銅套內開設四條泄油槽和五個準6 mm回油孔,使之構成一個回流網絡,使銅套內的過剩油能經過瀉油槽和瀉油孔流回傳動箱體內,避免機油通過銅套向外泄漏。以下是傳動主軸銅套改進前后效果圖,如圖2所示。
圖2 改進前后銅套對比
箱體防漏油膠墊的改進,傳動箱體密封材料的改進,主要是箱體上有兩個位置需要使用防漏油膠墊:
(1)一個位于傳動主軸銅套壓蓋與箱體結合處,原用普通硬殼紙制作密封墊來防止漏油,由于紙墊使用時間長了之后會結塊變硬產生破裂,導致密封性能不佳,造成機油泄漏,因此,改用符合該處外形尺寸的特殊耐油膠墊,其具有較高的彈性、耐熱性、拉伸強度的特點因而其使用壽命較長,可以達到良好的防漏油效果。
(2)一個位于搖臂和支臂小偏心軸的兩側蓋處,原用生膠墊,由于機油浸泡時間長后膠墊膨脹斷裂而損壞,壓蓋的密封性達不到原有標準,容易造成漏油,現(xiàn)同樣改用特殊耐油膠墊,消除了從壓蓋間隙中漏油的現(xiàn)象。
擋油罩位于箱體內傳動偏心軸滾輪上方,其作用是使主軸滾輪旋轉時甩起的機油通過該內罩流到丁字頭和搖臂處達到潤滑的目的,而使機油不會飛濺到箱體的結合處,但是卻造成漏油現(xiàn)象。產生漏油的原因是:由于原有擋油罩寬度過窄(兩側間隙約20 mm),并且其正前方開有一個小窗口,機油通過小窗口甩出后不能準確的流到頂字頭上,造成頂字頭連接軸無油干磨,使其磨損失效;同時,也造成機油從兩側飛濺到機頭、防護罩間隙處,造成漏油?,F(xiàn)將小窗口改為明槽式油槽,以便機油準確流到丁字頭上,同時加寬擋油罩,使兩側無間隙,確保機頭防護罩無漏油現(xiàn)象。
偏心軸銅套上安裝有一根金屬鏈條,其作用是把機油從傳動箱體內帶到銅套上,使機油進入銅套內,達到潤滑和冷卻的目的。原來的帶油鏈條是用普通細鐵絲制作而成,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細鐵絲材料強度不夠且直徑很小,容易磨損扭曲變形,變形后就容易卡死無法順利帶油,如發(fā)現(xiàn)不及時就會造成傳動主軸銅套缺油,干磨發(fā)熱導致銅套損壞。現(xiàn)改用摩托車小鏈條做帶油鏈,其材料耐磨,不易變形,無卡死現(xiàn)象,從而帶油效果良好,可增加主軸銅套使用壽命。
經過以上的改進,凸輪杠桿搖床傳動箱長期運轉后產生的漏油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經過統(tǒng)計,改進前搖床頭傳動箱運轉三個月后就有漏油現(xiàn)象出現(xiàn),改進后使用十個月才有漏油現(xiàn)象發(fā)生。通過本次改進提高了設備的運行時間,降低了維修成本,為提高企業(yè)生產效率,提供了較大的幫助。
[1]孫時元.中國選礦設備實用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2.
[2]李儀鈺.礦山機械[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80.
[3]歐名毫.GK型機車液力傳動箱常見故障的判斷與處理[J].內燃機車,2009,426(8):25-28.
[4]李林宏,劉文寶.齒輪傳動箱漏油失效分析[J].潤滑與密封,2003,(3):56-57.
[5]馬存國.改善GDX2包裝機組輔助傳動箱主軸漏油方法的探索[J].經濟論叢,2010,(3):208-209.
[6]王占岐,朱 明,李 萍.灰色優(yōu)勢分析在搖床操作參數(shù)優(yōu)化中的應用[J].地質科技情報,1999,18(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