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棟杉
(徐州鐵路公安處,江蘇徐州 221003)
淺議加強管內貨盜犯罪打防工作
國棟杉
(徐州鐵路公安處,江蘇徐州 221003)
貨盜犯罪具有反復性、人員團伙化、地點選擇性、目標多樣性、手段智能化的特點。針對徐州鐵路地區(qū)治安實際,深入查找貨盜犯罪的根源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宜實施細致掌控基礎、嚴密陣地防控、準確分析研判、主動有力打擊、構建高效運轉機制的對策。
鐵路;貨盜;偵查
徐州鐵路公安處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相對落后,轄區(qū)沿線治安狀況比較復雜,影響和制約鐵路治安的貨盜犯罪歷來較為突出。筆者結合近年來管內貨盜犯罪特點和成因分析,就如何進一步加強貨盜打防工作、確保管內治安大局平穩(wěn),進行粗淺探討。
管內京滬、隴海干線及前賈、夾北、符夾等支線共有貨運車站21個,其中編組場3個,鐵路專用線38條。2011年以來,全處共立貨盜案件691起,破獲473起,其中重特大案件94起,共抓獲盜竊嫌疑人52名,逮捕、移訴43名,勞教2名。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貨盜犯罪呈現反復性。從貨盜發(fā)案規(guī)律看,針對管內貨盜活動突出的車站、區(qū)段,公安處組織開展一系列貨盜專項打擊整治行動,相繼摧毀一些貨盜團伙,抓獲了一批犯罪嫌疑人,在一段時間內遏制了貨盜案件上升勢頭。但是,貨盜犯罪屢打不絕,常常平靜一段時間又有反復。特別是部分貨盜犯罪嫌疑人服刑期滿釋放后,往往重新參與貨盜犯罪,出現“打擊、反復、再打擊”的循環(huán)怪圈,增加了根除難度。
二是作案人員趨向團伙化。根據貨盜破案情況分析,鐵路車站、貨場附近居住或租住的人員,特別是一些互為親朋、鄰里的不法人員常常相互糾集,將盜竊鐵路運輸物資視為發(fā)財致富的“捷徑”。其利用對鐵路及周邊環(huán)境熟悉的便利,盜、運、銷“一條龍”,交叉、結伙作案,增加了防范難度。2011年以來,我處破獲貨盜專案5起,打掉團伙5個,抓獲成員26名,占抓獲貨盜嫌疑人總數的50%。
三是作案地點更具選擇性。由于鐵路線路封閉化管理基本到位,線路巡守防控能力不斷提高,貨盜犯罪活動空間被大大壓縮,一些站區(qū)復雜的編組場、防范薄弱的車站及區(qū)段貨盜發(fā)案較為突出。犯罪嫌疑人十分關注警方動向,在管內流竄作案,往往某區(qū)段、車站打擊防范力度大了,就轉移到其他車站。選擇的作案地點也往往靠近交通便利的路口,使用機動車輛運贓,快速脫離現場,增加了發(fā)現難度。
四是作案目標更具多樣性。依據被盜物資種類分析,早期作案目標主要是化肥、糧食、煤炭等生產生活必需品,近年來,金屬、家電等附加值高的物品也成為侵害目標,呈現更加繁雜、多樣的趨勢。且隨著季節(jié)變化、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而且這類物資市場需求量及利潤空間大,容易短時間內被轉賣牟利、二次加工或使用消耗,增加了追贓難度。
五是作案手段日漸智能化。根據嫌疑人的供述。作案前,一些貨盜團伙精心踩點,了解車站工作人員活動規(guī)律,摸底貴重物資運輸、存放情況,通過標涂暗號、手機聯絡等方式,鎖定重點車輛和貨位。作案時,有的團伙安排專人望風,在派出所、警務室附近盯梢,及時給實施盜竊的同伙通風報信。作案后,個別慣犯有意識地掩蓋犯罪痕跡,甚至使用鐵絲加固車門、重新捆扎篷布繩索,增加了打擊難度。
一是外部環(huán)境比較復雜,存在滋生土壤。首先,鐵路沿線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落后,一些群眾法制觀念普遍淡薄,在利益的驅動下以身試法。其次,一些基層治保組織作用弱化,干部、群眾之間非親即故,往往對貨盜違法犯罪視而不見,甚至包庇袒護,縱容了貨盜犯罪活動。再者,地方公安機關對鐵路貨盜案件重視不夠,打擊懲處力度不大,致使這些人員無所忌憚,大肆盜竊鐵路運輸物資。
二是安全防范不夠嚴密,仍有薄弱環(huán)節(jié)。物防方面,由于鐵路編組場、專用線呈開放狀態(tài),能夠進出的通道口子較多,違法人員有機可乘。人防方面,鐵路編組站站區(qū)面積廣、貨車密度大,盡管民警清站查車,但站區(qū)巡邏工作強度大,實際管控效果不理想。技防方面,視頻監(jiān)控設備主要安裝在局界、編組場等少數區(qū)段和重點車站,大部分車站缺乏技防設施,影響了現場情況掌控。聯防方面,一些單位雖然建立了路內聯控、路外聯動的工作機制,但是普遍缺乏常態(tài)化的協(xié)作,以致整體聯防質量不高。
三是情報掌控尚有死角,影響精確研判。一方面,工作能力強的特情耳目減少,高價值、深層次情報搜集能力下降,有價值線索屈指可數。另一方面,有的派出所基礎工作不扎實,對管內基礎資料、治安狀況調查不細,對貨盜前科人員、金屬收購站點管控不力,沒有兜清底數、掌控動態(tài)。另外,受到視頻監(jiān)控設備配置不足、貨運理賠信息溝通不及時等因素影響,2011年以來,全處有138起貨盜案件無法判明發(fā)案地點,占立案總數的19.97%,影響了貨盜犯罪精確研判。
四是打擊懲處有待改進,缺乏緊密銜接。針對貨盜犯罪活動突出的車站、區(qū)段,刑偵部門組織派出所開展了一系列打擊整治行動,有效遏制了貨盜案件上升勢頭。但是,在專項行動結束后,個別派出所對轄區(qū)治安盲目樂觀,日常防范工作銜接不到位,出現貨盜發(fā)案重新反彈問題。同時,貨盜案件證據查找難、易滅失,多數嫌疑人有違法犯罪前科,有較強的抗偵審意識,而個別民警偵查辦案過程中精細不足,導致貨盜犯罪懲處效果不佳。
五是工作機制尚需完善,不夠常態(tài)長效。在長期與貨盜犯罪活動的斗爭中,在打擊整治和日常管控的實踐中,刑偵部門、一些派出所積累了不少經驗,并取得了一定成績和實效。但是,從全處范圍看,各單位工作發(fā)展不平衡,仍需建立規(guī)范性、常態(tài)化的貨盜打防工作機制,以解決個別單位主動打防滯后、方法手段落后的問題,擺脫被動應付發(fā)案的尷尬局面。
(一)圍繞“零盲點”,做到基礎掌控更細致
一是精細采集資料。要樹立基礎制勝的理念,組織警力深入鐵路沿線集鎮(zhèn)村莊、物資市場、個體商戶、金屬回收站點和站周出租房等調查摸底,詳細登記基本信息。特別是梳理貨盜案卷資料,走訪地方公安機關,全面采集涉盜、收贓等前科人員、高危群體的指紋、照片、通信方式等,錄入數據庫管理并動態(tài)更新,確保沿線基礎“底數清、情況明”。二是深化法制宣傳。要精心組織路外安全宣傳,借助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網絡媒體、村鎮(zhèn)宣傳欄等各種載體廣泛宣傳,增強群眾遵紀守法意識;采取文藝演出、案例宣講、游戲互動等豐富多彩的形式提升實效,激發(fā)群眾愛路護路熱情;通過在人員密集場所張貼有獎舉報通告、公布報警電話號碼等方式,引導群眾主動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三是嚴密重點管控。要認真梳理管內貨盜案卷,摸清前科重點人員,針對已經服刑、勞教期滿的人員,實行線路警務區(qū)民警、村鎮(zhèn)治保干部“一對一”責任包保。采取談話警示、跟蹤調查、重點監(jiān)控等措施,密切掌握活動情況、異常跡象,并主動幫扶生產致富,有效防止其重操舊業(yè)。要聯合地方公安、工商部門,加強金屬收購站點、個體商戶等收贓重點場所的日常管控,組織其共同學法、相互監(jiān)督,保證自覺守法經營。
(二)立足“零縫隙”,做到陣地防控更嚴密
一是筑牢物防。要督促鐵路站段落實相關物防建設規(guī)劃和要求,加快推進貨運車站、編組場以及線路的封閉管理。通過加大徒步巡線、添乘檢查工作力度,落實每日隱患巡查工作制度,滾動排查線路柵欄、站區(qū)圍墻、通道口子等安全風險隱患,堅決克服“見怪不怪”的僥幸心理,及時填發(fā)問題整改通知書,跟進督促銷號整改,促進物防“零缺陷”。二是改進技防。要堅持科技強警,針對貨運車站和治安復雜線路,圍繞提升現場管控能力,主動爭取上級支持,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線路重點區(qū)段、車站重點部位,全覆蓋安裝高清視頻監(jiān)控設備,加裝電子防入侵設備,實現技防“零盲點”。三是做實巡防。要建立“視頻”+“實兵”的立體式巡防模式,通過24小時視頻巡邏,全天候、不間斷地清查到發(fā)列車、監(jiān)護重點物資,并督導加強站區(qū)、貨場出入人員、車輛登記檢查;實行站場區(qū)域“網格化”管理,定人、定崗、定責,加強轄區(qū)站、場易發(fā)案部位巡邏;協(xié)調地方派出所延伸巡防區(qū)域,嚴密進出鐵路貨場、臨近鐵路線的路口盤查,保證巡防“零死角”。
(三)力爭“零疏漏”,做到分析研判更準確
一是全面搜集信息。要加強情報信息搜集,拓寬渠道、廣布觸角,物建有接敵能力的特情耳目提供深層次情報,落實重點物資運輸通報制度,以發(fā)現可疑情況;密切與鐵路貨主的聯絡,以獲取信息線索;發(fā)動鐵路職工,報告貨盜跡象;聯合貨運部門梳理理賠記錄,運用技術手段篩查案件現場附近基站可疑通信信息,實現貨盜信息線索全掌控。二是嚴謹科學分析。要發(fā)揮刑偵情報信息平臺綜合分析的作用,依托鐵路“TMIS”、“DMIS”平臺和貨盜管理系統(tǒng),全面導入貨物被盜跡象、列車運行軌跡、視頻監(jiān)控信息、案件現場痕跡等資料數據,確定管內貨盜發(fā)案真實情況。將每周貨盜發(fā)案與我處貨盜警情數據常量值相比較,掌握“貨盜警情數據常量”變化,評估管內貨盜活躍程度;同時,共享地方公安機關大情報系統(tǒng)資源,密切關注鐵路周邊盜竊警情波動,預判可能危及鐵路的安全風險,保證貨盜犯罪研判高質量。三是及時發(fā)布預警。要建立貨盜犯罪預警通報機制,在公安處刑偵網頁建立“貨盜信息研判”專欄,每周發(fā)布貨盜跡象采集、監(jiān)控信息反饋、轄區(qū)案件發(fā)生情況,詳細梳理、分析貨盜犯罪多發(fā)線路、區(qū)段、時段及作案手法等規(guī)律特點,并針對貨盜犯罪活躍的重點單位提出工作指導意見,確保貨盜犯罪打防的精確性。
(四)堅持“零容忍”,做到主動打擊更有力
一是架網伏擊抓現行。對貨盜犯罪要堅持露頭就打的方針,抽調刑警支隊、特警支隊和警犬工作隊精干力量組成“捕鼠”小分隊,先發(fā)制敵、主動出擊,聯合派出所采取架網布控、陣地設伏等手段,開展小型、靈活、多樣的打擊整治,現場圍捕貨盜犯罪嫌疑人員。二是查控銷贓堵渠道。要主動密切路地協(xié)作配合,針對金屬收購站點、個體商戶等易銷贓渠道,聯合地方公安、工商等部門重點監(jiān)管整治,依法取締非法經營場所,嚴肅追究收贓人員法律責任,通過嚴管嚴整、警示震懾,有效堵塞貨盜犯罪銷贓渠道,搗毀貨盜非法牟利的“溫床”。三是深挖案件打延伸。要注重貨盜團伙專案經營,強化案件線索深挖,各級主要領導親自上案,組織精干警力攻堅,對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加大審查力度,深挖線索、循線追擊,通過抓獲一批違法犯罪人員,破獲一批貨盜案件,有力震懾犯罪,挽回經濟損失,根除貨盜死灰復燃的隱患。
(五)著眼“零瑕疵”,做到機制運轉更高效
一是健全“主動打防”工作機制。要堅持“打防結合”的工作思路,牢固樹立“主動作為化解風險、主動付出換取良好結果”的科學理念。積極總結貨盜打防基礎掌控、動態(tài)研判、日常管控、打擊整治等經驗做法,將其緊密銜接、有機融合,健全完善系統(tǒng)的貨盜打防工作制度和操作規(guī)范,指導基層更加主動、更加有效地開展防范、打擊,實現貨盜打防常態(tài)高效。二是建立完善“督導考核”工作機制。要建立貨盜考核、督導通報工作制度,科學量化任務目標,明確問題責任追究,納入干部民警日考勤、月考績、年考核,確保貨盜打防壓力層層傳遞。同時,機關部門要幫促指導基層單位嚴密貨盜打防措施,督察部門要明察暗訪,檢查一線崗位巡防卡控責任落實情況,刑偵部門要掛牌督辦重特大案件,推動案件快偵快破,促進貨盜打防有序開展。三是建立完善“專項培訓”工作機制。要主動應對貨盜打防工作需要,建立專門素質能力培訓機制,通過名師帶徒、集中辦班,組織輪崗交流、外出學習,安排庭審旁聽、案例點評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加強貨盜打防巡邏防范、勘查取證、偵查辦案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專項培訓,提升貨盜打防實戰(zhàn)能力。
責任編輯:賈永生
D918
B
1009-3192(2013)04-0028-03
2013-06-26
國棟杉,男,徐州鐵路公安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