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影 管玉君 王麗紅
1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并發(fā)遲發(fā)性出血性膀胱炎的護理
溫影 管玉君 王麗紅
探討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并發(fā)遲發(fā)性出血性膀胱炎的護理。在護理HC過程中, 注意無菌操作, 嚴格觀察病情變化, 加強心理護理, 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及護理, 提高移植成功率具有重要意義。
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stis, HC)是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 典型的出血性膀胱炎表現為血尿, 伴或不伴膀胱刺激癥狀。HC分級: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WTO)診斷分級標準:0級為無血尿;Ⅰ級為鏡下血尿;Ⅱ級為肉眼血尿;Ⅲ級為肉眼血尿伴有血塊:Ⅳ級為在肉眼血尿和血塊基礎上并發(fā)尿道阻塞。Ⅰ~Ⅱ級為輕度, Ⅲ級~Ⅳ級為重度。重度HC治療方法有限, 療效不理想, 且病程遷延不愈, 嚴重者可導致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2009年2月本科1例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患兒于術后40 d并發(fā)出血性膀胱炎, 經過及時的治療細心護理, 取得滿意效果, 現報告如下。
患兒男, 9歲, 血型B型, 體質量60 kg, 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1年, 2009年經全面體檢后進入無菌層流室,予改良BU/CY預處理方案, 期間胃部稍有不適, 尿顏色正常,每天尿量2500~3000 ml,移植后第40 d出現肉眼血尿伴少量血塊, 伴尿頻、尿急、尿痛, 考慮遲發(fā)型出血性膀胱炎三級[1]。血細胞示:WBC 2.3*109/L, Hb 67 g/L, pLT 16*109/L;尿液檢查:鏡檢RBC(++++)遵醫(yī)囑輸注血小板, 抗炎、抗病毒治療, 皮下注射粒細胞刺激因子, 同時給予水化堿化治療, 留置尿管膀胱沖洗, 移植后77 d, 患兒肉眼血尿變淺, 無凝血塊, 拔出尿管, 排尿通暢, 無膀胱刺激征, 移植后84 d, 肉眼血尿消失,尿常規(guī)檢查無鏡下紅細胞、白細胞, 出血性膀胱炎痊愈。
2.1 心理護理 患兒干細胞移植入層流室本身就存在焦慮,恐懼心里, 一旦出現HC就更加緊張, 加上尿頻、尿急、尿痛,患兒表現極度的恐懼, 醫(yī)生護士要關心體貼患兒, 鼓勵患兒,解釋病情發(fā)展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治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需要配合的事項, 并與家屬溝通, 發(fā)揮家屬的支持作用, 使患兒的不良情緒得到控制。
2.2 病情觀察和判斷 對于移植后的臨床觀察和護理, 我們首先要觀察是否有無癥狀的鏡下血尿, 或伴有輕重不等的尿頻、尿急或血凝塊堵塞尿道, 以往多認為環(huán)磷酰胺的藥物毒性是引起HC的主要原因, 而遲發(fā)性HC多與病毒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有關[1]。每日監(jiān)測體質量、腹圍,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尿液顏色, 準確記錄出入量, 避免循環(huán)負荷過重引起心衰。
2.3 留置尿管的護理 按醫(yī)囑使用止血藥, 并再次給予美司鈉堿化, 水化尿液及強迫性利尿。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膀胱沖洗前排空膀胱, 間斷沖洗液量為100~200 ml,調節(jié)速度40滴/min,避免沖洗液量過多, 壓力過大, 引起膀胱損傷部位穿孔[2]。在患兒行留置尿管期間, 應注意每日更換集尿袋, 保持尿道口及會陰部的清潔衛(wèi)生, 注意觀察并記錄尿管引流的顏色, 性狀, 有無堵塞。患兒如有不適, 馬上停止沖洗。
2.4 飲食護理 (1)鼓勵患兒多進食, 少量多餐, 進食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飲食, 如牛奶, 肉粥等(2)協助患兒大量飲水, 每日不少于1500~2500 ml, 堿化尿液。(3)遵醫(yī)囑予靜脈高營養(yǎng), 補充水電解質, 必要時輸注紅細胞懸液。
2.5 加強安全防護和生活護理 由于患兒年齡小, 血小板低, 協助患兒在床上功能鍛煉, 防止肌肉萎縮。在床的兩旁安防護欄, 專人看護, 防止墜床?;純貉蚱陂g, 床單有血跡給予及時更換, 保持床褥整潔。
出血性膀胱炎是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常見的毒性反應之一。護士要熟悉并掌握出血性膀胱炎的監(jiān)測和病情觀察要點,積極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減輕患者痛苦、對提高移植成功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劉玲, 歐英賢.造血干細胞移植護理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303.
[2] 王勵, 白獻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預防及護理.護士進修雜志, 2006, 21(12):1146-1147.
[3] 劉玲.歐英賢 造血干細胞移植護理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 :303.
136000 中國醫(yī)科大學四平醫(yī)院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