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 白雪玲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手術室自2011年開始對每一位手術患者放置的管道進行標識化管理, 有效地防止管道護理缺陷, 保障手術患者安全, 提高了護理質量,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材料 采用紅、黃、藍3種顏色的自粘防水標簽紙,規(guī)格6 cm×1.5 cm長方形, 印有導管名稱、部位、日期、簽名四個項目, 制作成易取的卷筒狀, 統(tǒng)一安裝在標識架內,配置黑色油性筆, 放置每個手術間護理操作臺上。
1.2 方法 手術過程中患者留置的管道均使用標識護理。根據(jù)管道的風險程度分為高危、中危、低危管道, 對應使用紅、黃、藍色的貼紙, 貼于距管道末端5 cm處, 對齊包裹管道后兩層貼緊固定。紅色用于術中醫(yī)生給患者放置的各種引流管;黃色用于腹膜透析管、三腔二囊管、胰島素泵管;藍色用于胃管、導尿管、淺靜脈留置針等。
2.1 標識管理制度化 制定管道標識管理制度, 標識護理流程細化專人組織全科護士學習, 熟練掌握使用方法, 認清其重要性, 提高護士對患者安全管理的意識。
2.2 層級管理 實施三級質量管理, 責任到個人。一級是巡回護士自我管理, 護理、麻醉留置的管道與麻醉師核對后填寫, 術中留置的引流管與手術醫(yī)生進行管道名稱核對后填寫, 術后送患者回病房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與查對;二級是護理組長定期跟蹤, 每日抽查落實管道標識情況, 對不規(guī)范或不使用標識的問題及時糾正。三級是護士長管理, 定期檢查護士對管道的護理、標識填寫、管道交接是否規(guī)范, 進行跟蹤, 對發(fā)現(xiàn)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 每月講評和反饋, 改進完善實施細節(jié)。
3.1 增強護士風險意識, 營造安全的操作環(huán)境 各種管道標識的使用, 便于護士在繁忙的工作中快速識別各種管道,進一步增強護士的風險意識, 防止差錯事故的發(fā)生, 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護理[1]。手術中留置的引流管種類復雜,護士辨認管道的能力存在差異, 易導致對管道產(chǎn)生錯誤的識別和處理。手術后巡回護士及時將管道貼上標識, 對護士操作起到提示、警醒的作用, 有效杜絕了護理缺陷的發(fā)生, 形成了安全有效地預警機制, 為管道的護理營造了安全的操作環(huán)境。
3.2 有效應用管道標識加強手術患者安全管理 管道標識的應用體現(xiàn)了“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 增強了護士進行管道護理的風險意識, 同時也預防了因人員因素造成的隱患[2]。手術過程中醫(yī)護人員為患者放置各種導管, 常常出現(xiàn)同個患者身上同時安置多種不同的管道, 容易出現(xiàn)護理差錯隱患, 及時對安置的管道進行標識、區(qū)分、是管道護理關注的重點, 使護士在最快的時間內識別各種管道, 為手術治療提供保障, 為術中搶救贏得時間, 提高工作效率。醫(yī)護配合默契, 共同核查手術患者留置的導管, 明確導管位置、名稱,大大減少了管道辨識不清的錯誤, 利于術后病房護士對管道的護理, 更好的保障了手術患者的安全。
3.3 加強管道標識管理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 手術過程中手術室護士規(guī)范有效地使用標識應用到管道護理中, 不但減少了手術后護理隱患, 而且大大減少了病房護士重復無效勞動, 有助于手術室護士與病房護士進行準確的查對與交接。通過對手術中留置的各類管道進行標識, 實施三級質量管理,加強重點環(huán)節(jié)如引流管、藥物管道的安全護理, 使手術室基礎護理質量、環(huán)節(jié)質量進一步提高。手術室對管道標識實施三級質量管理體現(xiàn)了護理質量持續(xù)性改進, 增強了護士長的質量管理意識, 護理組長加強監(jiān)管力度, 促進護士自我管理,認真落實標識化管理制度, 定期檢查、監(jiān)督, 發(fā)現(xiàn)質量問題進行分析, 修訂完善流程制度, 使護理缺陷得到有效的事前控制, 提高了手術室護理質量, 確保手術患者安全。
[1]丘宇茹, 歐陽霞.護理管道警示標識的設計與臨床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 9(3):87-88.
[2]毛惠娜, 胡麗娟.安全用藥床頭標識的設計與應用.護理學雜志.2008, 2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