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迪娜·阿不都瓦依提
22例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治療體會
買迪娜·阿不都瓦依提
目的 觀察頭孢派酮舒巴坦針、米諾環(huán)素治療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呼吸科ICU住院的22例感染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患者, 觀察頭孢派酮舒巴坦針、米諾環(huán)素治療效果。結果 死亡2例;其余20例經7~23 d治療后好轉轉出監(jiān)護室或出院, 中位數(shù)為12 d。結論 頭孢派酮舒巴坦針、米諾環(huán)素治療泛耐藥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效果較好。
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聯(lián)合治療
鮑曼不動桿菌是導致插管感染、血流感染、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等相關感染的主要致病因素, 屬于泛耐藥性、多重耐藥性菌株, 因此該菌具有較高致死率, 是許多重癥感染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機制極為復雜, 同時有多種機制共存, 包括在整合子介導下鮑曼不動桿菌形成耐藥基因, 在膜蛋白變化時致使外膜通透性降低, 有諸多鈍化酶及滅活酶形成, 藥物主動泵出系統(tǒng)等。為探討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有效治療方法, 作者對22例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月~2013年1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呼吸科ICU住院的26例感染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患者, 之中男性12人, 女性10人, 平均年齡(64.62±14.28)歲, 所有患者均由痰中或血液標本中培養(yǎng)出泛耐藥不動桿菌。
1.2 研究方法 在對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進行判斷時, 若致病菌對喹諾酮類、磺胺類、β-內酰胺類、碳青霉烯類及氨基糖苷類等藥物中的3種或3種以上均同時耐藥, 則此菌株為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若對3種以下藥物有同時耐藥性, 則該菌株為非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
22例患者最小年齡28歲, 最大年齡86歲, 年齡中位數(shù)為74歲, 其中男性15人, 女性7人。22株鮑曼不動桿菌均對頭孢派酮舒巴坦、米諾環(huán)素耐藥或中介, 培養(yǎng)出耐藥菌后,調整治療方案:頭孢派酮舒巴坦針聯(lián)合米諾環(huán)素治療, 使用以上兩種藥物7~23 d后死亡2例, 其余20例患者均好轉出院或轉出監(jiān)護病房。療程中位數(shù)為12 d。
在醫(yī)院感染中不動桿菌是常見致病菌, 在醫(yī)院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中廣泛存在, 當患者機體免疫力降低時很容易在接觸不動桿菌時發(fā)生感染。已有研究表明, 在醫(yī)務人員手表面、醫(yī)療器械與病房內物體表面均可檢出不動桿菌, 且其檢出率較高。
目前不動桿菌已成為院內大范圍感染的重要危險因素[1]。ICU病房危重患者因機體免疫力較差, 缺乏對外界的有效抵御能力, 故而是不動桿菌感染高危人群。鮑曼不動桿菌是所有不動桿菌中致病性最強的菌種, 同時其具有交叉耐藥性與多耐藥性等特點, 在臨床中具有較高致死率, 是目前ICU患者出現(xiàn)醫(yī)院感染的最常見致病菌, 可導致患者病情逐漸加重,對患者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有嚴重威脅[2]。60歲以上人群為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高發(fā)患者, 這些患者在病理上與生理上的改變?yōu)橹虏【母腥咎峁┝擞欣麠l件[3]。同時, 60歲以上患者常會混合感染諸多致病菌, 這些致病菌可協(xié)同起來損害患者機體, 重疊而持續(xù)的炎癥反應可導致患者機體免疫力進一步降低, 同時也致使鮑曼不動桿菌感染幾率進一步加大。另外, ICU 患者在臨床治療中通常需要較多機械通氣、氣管切開及氣管插管等有創(chuàng)操作, 可對患者呼吸道屏障造成嚴重創(chuàng)傷, 促使患者抵抗力下降。本次研究所選取的標本多取自痰液, 由此可見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重點部位為呼吸道[4], 而呼吸道是臨床防護重點部位。
[1] 常曉飛.某院骨科2006~2010 年鮑曼不動桿菌耐藥及治療情況分析.中南藥學, 2012,10(2):154-157.
[2] 張玲,尚碧蓮,歐陽玲,等.重癥監(jiān)護室鮑曼不動桿菌感染及耐藥情況的分析.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2,11(1):25-27.
[3] 侯盼飛,杜坤,應春妹,等.亞胺培南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外排泵機制研究.檢驗醫(yī)學, 2012,27(2):95-98, 102.
[4] 張昭勇,李曉強.碳青霉烯耐藥與非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多重耐藥性分析.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2,21(7):761-763.
83000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病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