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厚華
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感染性疾病,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 下呼吸道感染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最重要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之一。下呼吸道感染不僅增加患者住院費用、延長住院時間, 而且隨著抗感染藥的不合理使用,耐藥株菌成為臨床中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而序貫療法的應用為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提供主要的支持, 現將河南省平煤神馬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應用左氧氟沙星序貫療法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本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期間呼吸內科收治的8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其中男52例, 女35例, 年齡為31~75歲, 平均年齡為61.3歲。其中肺炎31例, 急性支氣管炎25例, 支氣管哮喘19例, 支氣管擴張12例?;颊叩呐R床癥狀表現主要集中為:畏寒發(fā)熱、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心悸、咳血等。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保證正常的休息以及供給充足的水分及營養(yǎng)。對照組患者應用左氧氟沙星0.3 g靜脈滴注, 2次/d。治療組應用同劑量的左氧氟沙星, 先靜脈滴注4~5 d, 待患者體溫、白細胞正常, 病情穩(wěn)定之后改用口服左氧氟沙星,0.2 g/次 , 2次 /d。
1.3 療效標準 根據衛(wèi)生部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療效判定標準共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痊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顯效是指患者的臨床表現明顯減輕, 但是需要繼續(xù)用藥;有效則是指患者的臨床表現有所減輕,仍需繼續(xù)用藥;無效是指患者用藥7 d后無明顯改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行t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痊愈15例, 顯效19例, 有效6例, 無效4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0.9%。治療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痊愈19例, 顯效13例, 有效9例, 無效2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5.3%。治療組應用左氧氟沙星平均滴注時間為(4.25±0.53)d, 對照組的滴注時間則為(10.58±3.13)d, 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臨床上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集中為肺炎與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是由于病毒或者細菌等病原體感染所導致的支氣管黏膜炎癥, 通常發(fā)生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 肺炎的早期表現也多為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是一種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癥, 在治療過程中除了對癥治療外, 若患者有發(fā)熱癥狀還需要給予退熱劑, 有咳嗽癥狀應給予止咳化痰的藥物,主要的功效是消炎與抗菌。據研究顯示, 細菌種類主要集中在嗜血桿菌屬、肺炎鏈球菌和克雷伯桿菌屬, 主要的肺炎支原體為非典型病原, 喹諾酮類是一類抑制DNA螺旋酶的抗菌藥物, 左氧氟沙星是第四代喹諾酮類藥物, 其具有抗菌面廣、抗菌活性強、給藥方便等諸多的優(yōu)點, 目前在臨床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靜脈滴注左氧氟沙星的治療方法,雖然整體療效較為顯著而且能明顯改善患者的體征, 但是整體治療療程太長, 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而且患者需要支付的醫(yī)療費用也是高昂的。序貫療法實質上是可以認為是抗菌藥物在治療嚴重感染時給藥的一種變革, 左氧氟沙星是一種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氟喹諾酮類藥物, 在靜脈滴注至患者癥狀有明顯改善后改為口服藥物, 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醫(yī)療費用而且更易被患者接受。本實驗結果也表明, 雖然序貫療法與靜脈滴注法在對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診治過程中療效基本相似, 但是因為序貫療法的經濟性, 在臨床中得到患者越來越多的青睞。
[1]王守春,賈攀峰,田波,等.左氧氟沙星序貫療法治療下呼吸道感染34例.中國藥業(yè), 2009, 18(17):65.
[2]葉舟,孫會強.左氧氟沙星序貫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評價.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