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古代書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譜系的一個分支,擁有自己的學理,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科。盡管有關中國古代書畫類作品和古籍浩如煙海,但是學術界對于中國古代書畫類文獻的系統(tǒng)研究卻是至今鮮見、成效甚微。本文對中國古代書畫類文獻的研究現狀及其特色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國古代;書畫類;藝術史;文獻學
我國古代書畫所展現的世界是豐富而廣闊的,它在向世人描繪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包括歷代人們的經濟、傳統(tǒng)、生活、信仰、審美、社會活動和世界觀等,這是生動、形象的實物資料。而文獻學作為一種基礎研究方法,將其應用于中國古代書畫類史進行研究,是對原本龐雜的歷史資料以某種條理性的方式將相關內容進行梳理、歸類和規(guī)范,并通過縝密、嚴謹的邏輯來真實還原書畫類歷史事實。然而,研究中國古代書畫類文獻學的深度和廣度較之研究文史哲學科相比尚存在一定距離,其研究現狀不容樂觀。
一、中國古代書畫類文獻的研究現狀分析
1、古代書畫類文獻研究滯后
文獻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強的大學科已經日臻發(fā)展成熟,在研究中國文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分支——古代書畫類文獻研究而言,其深度和廣度均遠遠滯后于文獻學學科的發(fā)展。由于古代書畫類文獻學科建立的年限較短,加之相關傳統(tǒng)書畫文獻尚未經過精細的整理,導致目前為止在學術研究上存在諸多空白點。此外,涉及書畫論的??睂W系統(tǒng)、版本學的全面研究極為鮮見,從事古代書畫研究的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其文獻學術功底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國古代書畫類文獻研究的滯后。
2、對古代書畫類文獻分類整理的學術力量不足
《四庫全書》的子部藝術類是歷代收錄中國繪畫論著最為齊整的一部著作,其中收錄了從南朝到清代共計四十六種關于書畫、篆刻、琴譜、雜技的文獻,這與當今我們普遍認為的藝術概念較為相近,但是古代對藝術概念的理解仍與今人存在一定差異。以今人的角度而言,所指的藝術范疇分布于經史子集各部文獻之中。雖然諸多學者對關于藝術類文獻進行了細致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由于其欠缺充足的學術力量作為支撐,導致這些學者對書畫類文獻沒有進行針對性地??薄⒆⑨尯头诸愓?。
3、對古代書畫類文獻研究欠缺前沿學術價值的深度專研
以中國古代藝術史的研究為視角,有史以來眾多學者僅僅關注于如“南北宋”說、“氣韻生動”論、《歷代名畫記》等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觀念、論著的研究,停留在從文化史、??睂W、版本學的角度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書畫文獻進行剖析,而對古代書畫類文獻的前沿學術價值研究的深度不足,尚存在較大的研究空間。例如,就書畫學理而言,其古籍題跋的研究和整理本應納入藝術史的研究范圍,此項研究涉及到畫論文本內容、有關版本的優(yōu)劣、??钡木?、書林掌故、書籍流傳等,但是時至今日藝術史學界仍未對書畫類古籍上的題跋進行系統(tǒng)性研究,所以也就無法為解決中國古代書畫史上具有爭議性的一些問題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因此,筆者建議研究學者們應將對于藝術類古籍題跋的研究作為一項日后最具創(chuàng)新價值的研究工作之一進行開展。
二、中國古代書畫類文獻的研究特色
1、古代書畫類文獻不以獨立形式出現
中國古代書畫類文獻是與書畫類歷史研究最為密切的文獻資料,但是它不以獨立形式而存在,通常情況下,與書畫論、書畫品以及書畫錄一同出現。中國最早的獨立書畫類文獻是顧愷之的《魏晉勝流畫贊》、《論畫》,這是關于繪畫技法和繪畫評價的文獻。在中國古代書畫史上,出現了三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分別為唐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宋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和宋鄧椿的《畫繼》,它們的相繼出現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書畫類文獻具有重要貢獻,同時文獻中記載的相關內容對于研究唐宋朝代的書畫狀況和發(fā)展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
2、古代書畫類文獻沒有明確劃分界限
中國古書畫文獻將論、評、史相融會貫通,沒有形成明確的劃分界限和標準,所以,我們在研究古代書畫類文獻時應有側重地對其劃分。如從理論高度研究書畫類文獻,探尋有關古代書畫本質問題時,應著重研究書畫理論文獻,最為典型的文獻范例為劉宋時期宗炳的《畫山水敘》,這部文獻以美學和哲學視角對中國山水畫進行了的論述。
3、古書畫類文獻不含批評類文獻
中國古書畫文獻中沒有特別指向書畫批評的文獻,大多數文獻涉及品、贊、評、斷、譜、題跋、隨筆、議、錄、記等,如張懷瓘《畫斷》、謝赫《古畫品錄》等。此外,古代書畫類文獻還涵蓋書畫創(chuàng)作技法、要訣、材料工具配備等內容,如北宋韓拙的《山水純全集》、元黃公望的《寫山水訣》等。
三、結論
總而言之,目前仍有諸多書畫類文獻尚未得到開發(fā)和研究,屬于新資料的研究范圍,所以學者們應將注意力集中于新資料的研究,力求學術研究的不斷創(chuàng)新,使中國傳統(tǒng)藝術史的研究更富有歷史責任感。中國古代書畫史的研究應將其文獻研究作為基礎,充分運用文獻學為書畫類研究提供的寶貴資料,明確文獻學在中國藝術史研究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中國古代書畫類文獻的特色,拓展其文獻研究的廣度、探尋文獻研究的深度。
作者簡介:吉秋煒(1964-),女,江蘇揚州人,揚州清代畫派研究會理事,揚州八怪紀念館分館羅聘故居,研究方向:清代畫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