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庭婷
湘西自治州人民醫(yī)院,湖南湘西416000
目前,國內介入神經(jīng)放射學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介入治療已逐漸成為臨床治療腦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為探討行介入治療的腦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護理措施及效果,2010年10月—2013年5月該院對38例介入治療的腦血管疾病患者給予了積極的介入治療及臨床護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38例介入治療的腦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29~70歲,平均年齡43.2歲;顱內動脈瘤GDC栓塞11例,腦血管急性閉塞動脈溶栓9例,前交通動脈瘤 13例,腦動靜脈畸形5例。
氣管全麻,38例患者均行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1]檢查,確定患者病變原因及位置,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介入治療,可將溶栓藥物或栓塞材料推注入病灶位置,使得血管再通或者病灶閉塞。術后給予患者為期6個月的隨訪,記錄隨訪結果。
從來都是聽當媽的自說自話:“她長大了會感謝我的……”這是我第一次從一個孩子嘴里聽到真誠的驗證,這終于給一直糾結要不要當虎媽的我找到了一個理由。
該院收治的38例腦血管疾病患者,確定行介入治療后,要給予充分積極的臨床護理,主要包括術前準備、術中配合及術后護理三個方面。
1.3.1 術前準備 ①患者行介入治療前,護理人員要全面了解患者實際情況,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經(jīng)功能損傷、意識,并了解患者血糖、肝腎功能以、凝血機制以及有無藥物過敏史等[3]。術前護理人員要安排患者完成各項常規(guī)檢查,常規(guī)檢查包括血氣檢查、血液粘稠度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等,根據(jù)患者各項檢查結果,按時、按量給予患者藥物治療;②患者術前1 d要進行清潔、消毒,臍部以下至雙腿內側以上1/3的地方為消毒范圍[4],并準備好備血、配血和過敏實驗等工作;③患者術前要保證正常進食及充足睡眠,在進入手術時要依據(jù)患者病情建立靜脈通道,并記錄患者術前的視力、足背動脈搏動、肢體肌力以及血壓等各方面情況,用于術后護理對比。
小說通過生動鮮活的藝術形象、曲折跌宕的故事情節(jié)、優(yōu)美動人的文學語言、豐富多變的創(chuàng)作技巧,在凈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性情,培養(yǎng)鑒賞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文化底蘊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高中語文教學的必修課程分為“閱讀與鑒賞”和“表達與交流”兩個大模塊,小說教學作為“閱讀與鑒賞”模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關鍵點。但是,高中小說的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如果能對高中小說教學進行有效性的研究,將高效策略運用到高中小說的教學上,一定能助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升一臂之力。
38例病患僅1例患者出現(xiàn)穿刺部位血腫,無嚴重并發(fā)癥,術后6個月后進行復查無復發(fā)現(xiàn)象。
1.3.3 術后護理 介入治療結束后,拔管,垂直按壓股動脈穿刺點約15 min,利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患者回到病房后盡量保持平臥姿勢,確保術肢制動12 h,臥床24 h;局部沙袋或鹽袋壓迫6~8 h,24 h后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允許其翻身叩背或下床活動;叮囑患者多飲水,盡早排出造影劑[7-8]。腦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療后臨床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是穿刺部位血腫,因此,術后24 h要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術側肢體末梢血運的情況,以及穿刺點局部皮下有無水腫、血腫或瘀血等。
1.3.2 術中配合 術中配合對于患者疾病治療及恢復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常情況下,術中配合包括心理護理、手術配合、術中觀察等幾個方面。①心理護理:患者推入導管室之后,護理人員要和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解答患者的問題,講解介入治療的相關知識,同時要鼓勵患者,緩解患者恐懼和焦慮的心理,幫助建立治療疾病的信心;②手術配合:使用16~20號的套管針在患者左下肢建立靜脈通道,安裝三通接頭,并連接血壓、心電圖及血氧飽和度測試儀,之后氣管插管麻醉,固定頭部,暴露手術部位。做好消毒及無菌手術臺面的整理工作,配備局麻藥物及肝素鹽水,連接壓力輸液裝置,確保滴壺及其以下的輸液器無菌,并確保其中氣體是否排盡,增加壓力袋氣壓至300 mmHg[5]。調整監(jiān)視器擺放位置及角度,便于隨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其他動態(tài)。在介入治療過程中,注入造影劑時一旦患者出現(xiàn)頭部發(fā)脹發(fā)熱的感覺,要立馬指導患者放松,并做深呼吸,適當?shù)匕茨颊哳^部,平復其情緒。在手術過程中,患者需要全身肝素化,所以,當放置動脈鞘成功后,根據(jù)患者體重算出首次肝素使用量,該實驗中患者首次肝素使用量約為患者體重2/3,間隔1 h之后靜脈注射減為首次劑量1/2,之后每隔1 h進行一次注射,注射劑量均為首次劑量的1/2[6]。全過程要詳細準確地記錄患者使用肝素的時間和劑量,密切掌握肝素的半衰期,及時計算患者體內肝素含量及其變化情況。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為防止導管誤操作引起腦血管痙攣,通常利用尼莫地平泵入3~5 mL/h,使用聚乙烯輸液管避光輸注。術中使用的尿激酶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在配置過程中確保針頭斜面貼近甁壁防止出現(xiàn)泡沫。③術中觀察:術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瞳孔、血氧飽和濃度、神智、生命體征及其它情況,密切監(jiān)測影像學變化情況,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術中要密切監(jiān)測壓力袋中液體滴注情況,及時加壓,并維持壓力袋中的壓力,保證液體處于持續(xù)滴注狀態(tài)。
該院收治38例腦血管疾病患者,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介入治療,其中,8例行支架植入術,30例行彈簧圈栓塞術,在介入治療的整個過程中,該院給予了積極充分的護理,包括術前準備、術中配合及術后護理,與該院其他未給予積極充分護理的患者相比,該38例患者臨床療效明顯。通過該文研究得出,術前準備工作是順利進行介入治療的前提和關鍵,護理人員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狀態(tài),積極緩解不良情緒,并幫助建立積極樂觀的情緒。另外,護理人員要完全熟悉并掌握介入手術操作的過程,掌握手術步驟及其相關器械材料,保證能做到較好的術中配合。術后護理對患者的疾病恢復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護理人員要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術后各方面情況的變化,并在疾病恢復期給予一定的指導,以促進患者積極健康的恢復。
另外有些英語專業(yè)課程設置不夠合理,重視英語知識和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了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英語專業(yè)學生知識面狹窄,思辨能力差。
該研究中,給予詳盡的護理配合措施,術前準備充分,病患術中無手術差錯,術后護理措施完善,38例病患臨床無嚴重并發(fā)癥,術后6個月后進行復查無復發(fā)現(xiàn)象。臨床結果表明,對行介入治療的腦血管疾病患者給予護理配合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 李秀芬.腦血管病神經(jīng)介入治療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5):1890-1891.
[2] 李艷花,周立群,李宏,等.介入治療腦血管疾病30例護理配合[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1,32(5):61-63.
[3] 朱麗萍,薛芳萍,姚冬青,等.腦血管疾病介入治療30例護理體會[J].中外醫(yī)療,2011,34(3):166.
[4] 喬蕾,王榮榮.腦血管疾病介入治療40例護理體會[J].山東醫(yī)藥,2006,46(32):47-49.
[5] 焦迎暉,王法欣,張珊珊,等.全腦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療50例術后并發(fā)癥觀察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12):430-431.
[6] 王桂香.介入治療在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臨床應用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31):234-235.
[7] 林少紅,王曉玲,廖惠璇.缺血性腦血管病病人介入治療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0,8(27):409-410.
[8] 趙繼宗,王碩.手術中腦血管造影在治療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8,23(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