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伍 張桂芳
“這些報刊你先拿走,回去找一找看有沒有你需要的東西……”郭豪收局長說。
10月9日上午,在沁陽市國土資源局局長辦公室,一位大約七旬的老人在整理著厚厚一摞報刊。這不是經常到局里來上訪的那個老人嗎?這是在干啥呢?筆者走近一看,他整理的有《中國國土資源報》、《中國礦業(yè)報》、《資源導刊》等國土資源系統(tǒng)的報紙雜志。
整理好,把這些報紙雜志裝進了自己攜帶的紅色手提袋中,老人臉上滿是高興的笑容。
看此情景,筆者心中不免有些納悶:不就一摞報刊嘛,至于這么喜形于色嗎?于是便問:“你要這些報刊干啥用呀?”老人答道:“用處大著呢!我是為了向群眾宣傳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用的?!惫P者有些驚訝,一個多年的老上訪一下子成了土地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宣傳員,真是不可思議。
為了弄清怎么回事,筆者打破砂鍋問(紋)到底,找了個僻靜的地方與其聊了起來。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精氣神依然很足,并且十分健談,說起話來,頭頭是道。
通過比較深入的交談,筆者知道了他索要報紙的意圖,心中的迷惑也就沒了蹤影,反而覺得眼前的這位老人在心中的形象高大了許多。
老人名叫丁賢臣,今年78歲,是沁陽市西向鎮(zhèn)義莊村人。
從2004年2月起,老人因為反映的本村某村民違法占用土地建住宅問題長期沒有得到解決而走上了上訪之路。由于所反映的問題處理起來難度很大,一直未能滿足他的要求。他性格倔強,不輕易放棄,多次奔波于沁陽、焦作甚至鄭州等各級相關部門。
“在上訪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不少阻力,兒子橫鼻,老婆豎眼,朋友疏遠,盡管如此,我還是堅持上訪,不弄出個子丑寅卯來,絕不罷休?!崩先苏f。
這一訪就長達10年。據(jù)他說,為了寫相關材料,共用掉了200支筆芯,上訪次數(shù)達1700余次。如今終于有了結果,正在處理,現(xiàn)在詳情不便透露。
為了在反映問題和要求解決問題上做到有理有據(jù),依法處理,在這期間,他在學習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方面可是沒少下功夫,對相關條款非常熟悉,能夠熟練背誦,理解得也比較透徹。用他自己的話說,所到之處,任何敷衍之詞都糊弄不了他。
10年來,他在自己學習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同時,也采取多種方式向村民普法。他經常到沁陽市國土資源局和西向國土資源所索要《中國國土資源報》、《中國礦業(yè)報》、《資源導刊》等國土資源方面的報刊閱讀,將自己認為村民應該知道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知識,利用村內4個幼兒園、村小學校學生家長去接孩子的機會進行宣講,并且經常騎著自行車,帶著國土資源報刊到集市上宣講,讓大家了解國土資源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的有關政策。
老人說,他已經收存了好多國土資源報刊,并在利用《中國國土資源報》、《中國礦業(yè)報》、《資源導刊》等報刊宣傳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國土資源法律法規(guī)的同時,也利用《人民法院報》、《紀檢監(jiān)察報》等向群眾宣傳法制知識,目的在于增強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他的這個做法,得到了相關單位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今天趁著來見郭局長的機會,就索要了這些報刊。
“我還打算在家里騰出間房子,收集包括國土資源報刊在內的各種報紙雜志,辦個農家法制讀物閱覽室,方便鄉(xiāng)親們學習法律知識呢?!崩先苏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