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程恩 陳 勇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廣西欽州 535000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其中輸尿管結石易引起梗阻導致患側腎功能損害、腎絞痛等,須及時治療。隨著微創(chuàng)泌尿外科技術的發(fā)展,輸尿管結石的治療方法日漸增多。經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是新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為治療輸尿管結石提供了新方法。本院于2011年6月引進愛科凱能鈥激光碎石系統,聯合小外徑輸尿管鏡,至2012年8月共治療輸尿管結石186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本組186例,男105例,女81例;年齡16~70歲,平均38歲;病史1周~5年,126例有腎絞痛病史,急性腎絞痛入院有38例,術前行體外震波碎石(ESWL)1~3次無效30例。結石最大徑0.80~2.00 cm,平均1.05 cm。左側結石83例,右側89例,雙側14例。輸尿管上段結石36例,中段結石58例,下段結石92例。合并輸尿管息肉者15例,陰性結石10例。輕度積水60例,中度積水98例,重度積水28例。合并不同程度尿路感染68例。所有患者在術前常規(guī)行尿路平片(KUB)、B超和靜脈尿道造影(IVU),部分行逆行尿路造影檢查。
合并尿路感染病例術前有效控制感染。手術麻醉方法選擇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患者取截石位。采用Wolf F6.0/7.5小外徑輸尿管硬鏡、國產灌注泵及北京愛科凱能鈥激光治療機(90 w)。常規(guī)消毒鋪巾后,輸尿管灌注泵下,直視下插入輸尿管鏡至膀胱,找到患側輸尿管開口,通過灌注壓力沖開輸尿管開口,將輸尿管鏡直接進入輸尿管或在斑馬導絲引導下進入輸尿管腔內,達結石部位。置入0.550 mm鈥激光光纖,以能量為 0.8~1.5 J,頻率 8~16 Hz,粉碎結石至2 mm以下,較大碎石用取石鉗取出,細小碎石待自行排出。如息肉較明顯,碎石同時處理凸向管腔內輸尿管息肉。輸尿管通暢后上行至或接近腎盂處,檢查無較大結石殘留或其他梗阻等,留置 F5~F7雙“J”管引流 2~8周,術后留置導尿管 1~4 d。
對鏡下碎石成功患者術后進行隨訪。隨訪時間為手術后3個月及術后6個月。
本組共186例,其中179例一次碎石成功,術后復查未見結石殘留,成功率為96.2%。其中輸尿管上段結石成功率為83.3%(30/36),失敗6例中2例因輸尿管迂曲成角,無法上鏡,另4例結石在碎石過程中被沖入腎盞內,少部分擊碎;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成功率為99.3%(149/150),失敗1例輸尿管中段結石,因息肉明顯,包裹結石,切割息肉時出血明顯,視野不清,且部位接近髂血管,為避免穿孔、損傷大血管,改開放手術取石成功。179例碎石成功者手術時間為 15~50 min,平均(30.0±8.6)min;住院時間為5~8 d,平均(6.0±0.9) d。術中無輸尿管穿孔、黏膜撕脫等發(fā)生。15例術后出現低、中度發(fā)熱,經抗感染治療后,體溫恢復正常。無持續(xù)高熱、敗血癥等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均術后3個月、6個月隨訪,出現輸尿管狹窄并腎重度積水1例,經輸尿管鏡下鏡體擴張留置雙J管3個月后治愈。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系統結石的一種類型,絕大部分輸尿管結石是由腎內結石下降而繼發(fā),原發(fā)于輸尿管少見。常為泌尿外科急癥,并引起梗阻影響患側腎功能,故應及時治療。目前治療輸尿管結石的方法主要有:ESWL、腔內碎石、腹腔鏡手術及開放手術。由于腔內泌尿外科及ESWL技術的普遍開展,大多數上尿路結石已不再需用開放手術[1]。目前處理輸尿管結石臨床最常用為ESWL及腔內碎石。而ESWL對于結石梗阻時間久、結石過大過硬或嵌頓緊密等效果不佳,且ESWL治療歷程長,甚至須間斷反復進行。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因其通過人體自然通道直視下進行治療,具有創(chuàng)傷小、療效確切、短期內解決患者痛苦、恢復快等優(yōu)點。輸尿管鏡檢是處理下段輸尿管結石的主要方式,也可以用于大部分上段輸尿管結石的治療[2]。
鈥激光是一種高能脈沖式固體激光,對周圍組織損傷極小,具有非常良好的碎石能力,可以高效粉碎各種成分的泌尿系結石[3],同時具有良好的切割和汽化功能。鈥激光的出現并應用于泌尿外科,使得經輸尿管鏡鈥激光治療輸尿管結石成為可行、高效的新方法。在近10年的臨床實踐中,鈥激光碎石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被廣泛認同。特別是隨著工藝的進步,小外徑輸尿管鏡(F6/7.5)的應用,使得經輸尿管鏡鈥激光治療輸尿管結石更為安全、高效。本組186例中179例一次碎石成功,單次碎石成功率達96.2%,與魏秀舉等[3]報道的經輸尿鏡鈥激光治療輸尿管結石單次碎石成功率93.5%相接近。通過對本組治療,有以下體會:(1)小外徑輸尿管鏡應用使得手術更為安全、高效。①輸尿管鏡易于進入輸尿管,無須進鏡前擴張輸尿管口,技術熟練時大部分患者輸尿管鏡可直接進入而不用斑馬導絲等引導。②鏡體與輸尿管壁摩擦減少,操作中易于進退,減輕對輸尿管口、輸尿管壁損傷,本組中未見輸尿管撕脫、穿孔、嚴重血尿等并發(fā)癥發(fā)生。③鏡體與輸尿管口、輸尿管壁間易于出現間隙,利于碎石中水循環(huán)排出輸尿管口,視野清晰,并減少腎內壓力,減少尿源性感染,敗血癥機會。本組術后無高熱、敗血癥發(fā)生。④縮短手術時間。(2)在進鏡或輸尿管鏡上行時,不可盲目進鏡,須在水壓或斑馬導絲引導下進行,避免黏膜下假道形成和輸尿管穿孔等,本組2例患者輸尿管上段迂曲明確,未能在斑馬導絲引導下糾正迂曲,因而放棄手術,避免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3)自進入輸尿管口始,盡量減小灌注壓力,同時術者可在患者麻醉平面穩(wěn)定后使其改成頭高腳低位,配合低壓灌注以減少結石返回腎盂的概率[4]。(4)盡量采用低頻率、低能量碎石,降低鈥激光的能量可提高碎石成功率,低頻率對結石的機械沖擊力小。從結石邊緣以“蠶食”方式開始碎石,尤其在處理輸尿管上段結石時,避免由于鈥激光的沖擊力及灌注泵的水壓力沖擊,將結石上移至腎盂或腎盞,致使碎石失敗,本組有4例輸尿管上段結石在碎石過程中上移入腎盞內。(5)對于輸尿管結石合并息肉,如結石被包裹明顯時,先切割、消融息肉,發(fā)現結石后行碎石治療,隨后再切割及消融凸向輸尿管腔內息肉,但避免傷及輸尿管壁,減少術后狹窄發(fā)生。本組15例合并息肉,術后1例拔出雙J管后出現狹窄,考慮為息肉嚴重而消融過度損傷輸尿管壁所致。(6)術后常規(guī)留置雙J管,因為在碎石過程中,鈥激光會造成輸尿管黏膜有不同程度損傷、出血,術后結石碎片混合血凝塊堆積在一起,造成輸尿管梗阻[5-6],尤其是碎石較多或合并息肉患者,可減少梗阻、感染、狹窄機會[7-8]。
本組186例中179例一次碎石成功,單次碎石成功率達96.2%。綜上所述,隨著腔內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醫(yī)療器械不斷改進,小外徑輸尿管鏡聯合鈥激光技術治療輸尿管結石具有安全、高效、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短、恢復快等優(yōu)點,在手術技巧熟練掌握下碎石安全無嚴重并發(fā)癥,尤其對結石合并息肉形成或結石嵌頓包裹,以及體外沖擊波碎石失敗或不適宜體外沖擊波碎石患者,有很高的優(yōu)越性,值得臨床推廣。
[1]吳在德,吳肇漢,鄭樹,等.外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681-685.
[2]龍江,柯坤彬,石家潤,等.鈥激光與氣壓彈道碎石治療上段輸尿管結石 1085 例比較研究[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10,31(5):77-80.
[3]魏秀舉,李海朝.鈥激光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診療體會[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42(10):845-846.
[4]涂傳全,孫穎浩,王錫智,等.鈥激光治療輸尿管結石中復雜問題及對策(附 564 例報告)[J].醫(yī)學診治與實踐,2007,20(1):16-18.
[5]謝文練,黃健,韓金利,等.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102例報告[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7,28(3S):163-164.
[6]胡棟梁,楊磊.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并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 25例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18):1403-1404.
[7]郭輝權,劉冠.上段輸尿管結石三種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的對比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12): 65-66.
[8]舒輝.輸尿管鏡下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11(22):1795-1796.